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马金莲小说的叙事魅力——读《听见》

http://www.newdu.com 2017-11-29 《民族文学》 白草 参加讨论

    1
    马金莲的小说自有一种吸引力,只要你拿起来开始阅读,无论短篇还是中篇,准会跟着叙事进程走,似乎被牵引着,不由自主,也不能自已,直到篇终掩卷,才回过神来,回到现实境地。即使读她的长篇小说《马兰花开》,一部40万字的作品,一旦读进去了,并不觉得疲倦,反而读得有滋有味,兴味十足;不读完毕,总感到有一件事情未能终了,放心不下。
    她的每一篇作品,基本上会满足一种阅读期待。一个作家,甚至一个非常优秀的作家,难保不写一二篇差劲的作品,就作家的写作景况而言,亦属正常。但是,在马金莲这里,或许她的有些作品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憾,有不尽人意之处,却不能说她有某一篇作品是差劲的。
    她的每一篇作品,都是结实、饱满的。
    这里一定有着某种令人感到兴趣的原因,值得一探究竟。说马金莲是一个有天分的作家,已经没有多少意义了,她以量多质优的作品证明了自己就是一个极具天分的作家。
    亦不能从外在界定或固定标准上探寻,比如,视她为80后作家,看她为女性作家,或目之为少数民族作家,均无法说清其魅力之因。马金莲早已超越了这些外在标签,她关注的生活范围要广阔得多——已有的作品表明了,凡她所感兴趣的生活,所熟悉的人物,都会进入视野,纳入笔底。《老人与窑》里,她会写一个老人的命运;《长河》中,她又通过日常生死写出一个民族的历史。任何外在的现成的概念,似都难以恰切地说明她的创作。
    那么,或许可以说,她的小说的魅力,源于一种精纯的叙事艺术。马金莲懂得调动一切相关的叙事手段、技巧,于合适的时机、场合,安排适宜的视角、人物,事件、活动以及氛围,恰到好处,然后综合成为一种叙事艺术。她不久前发表的中篇《旁观者》,一开篇即让一位年轻的母亲逗引起了一种阅读兴趣——年幼女儿不小心割破了手指,我们读者也会心情紧张地跟随着这个母亲,来到了当地医院。这当然是一个小小的技巧,急促的节奏,慌张的氛围,一切皆为题中应有之义。它让年轻母亲充当“旁观者”的角色,同时,也让读者做一个旁观者,观看对面床位上一个在工地上摔断腿的农民工的命运。这是整个小说的核心事件,几十万元赔偿金买断了一个断腿农民的命运。而在结尾之际,旁观者想到自己的亦为民工的丈夫,那种关切之情,饱含着深深哀伤;于结尾之时,在同一命运中,一切相关人等包括旁观者,均合而为一。4年前发表的长篇小说《马兰花开》中,叙事的底色、结构、氛围,产生着一种张力、一种魅力。叙事上的丰赡,令人在阅读中亦感受到,原来枯燥的日常生活,倘若多看一眼,即使夹缝之中亦无处不生机。唯有熟练的叙事技巧,才能做到这一点。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