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树立起新时代强大的人民主体意识 以文艺创作树立起新时代强大主体意识,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切实树立起新时代强大的人民主体意识。 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这就要求文艺作品中所展现的历史事件,不能只是个别历史人物施加影响的结果,而应是人民诉求的推动与回响。这个人民正是文艺创作所应表现或在表现中所隐含的主体,这个主体越强大,其意识和意志越强烈,文艺作品的人民主体意识就越强。当人民作为文艺作品的接受者阅读或观赏文艺作品时,他们能够在作品中领会到自己的力量,欣赏到自己的社会功能和存在意义。这时人民的主体意识就会被培育和激发出来,而有了强大主体意识的人民,也就有了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根本力量。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树立人民主体意识的必然要求,也是确立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人民是历史的主体,同时,人民也是文化的主体。那些口头上说着坚定文化自信,创作出来的作品却看不起人民,远离人民甚至背离人民,那实际就是毫无文化自信。 树立起新时代强大的人民主体意识,还要去反思片面个人主体意识所造成的非人民的倾向。过去,有些文艺家常常从个体或个人主义立场出发去理解和认识文艺的主体性,因而这个主体性往往是狭隘的、偏颇的主体性,甚至是扭曲、颠倒的主体性。文艺当然要表现自我,但这个自我应是来自人民的,是人民哺育的自我。如果离开人民,自我就不能得到正确的或真实的表现。 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之所以有生命力,是要她的人民来确证的。她的人民带着这种文化的特点、气质和情绪,这种文化就是活的。我们说有些文明不存在了,不是因为那些文明残存的痕迹消失了,也不是说那些文明所在的地域的人民灭绝了,而是说,那些地域的人民不再在总体上表现出能够确证相应文明的心理特质和精神特质。人民赋予文化以生命,同时,文化也赋予人民以身份。在那些西方化的文艺作品中,人民是失去了其文化身份的,其中的个体也就难免失去自我,沦为西方价值观的传声筒或被西方眼光扭曲的“东方标本”。 当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树立起强大的人民主体意识,不是为了在人民身上去寻找古代文明的光斑,而是要把人民当做历史主体和文化主体。作品的确要表现和塑造个体的艺术形象,但这个形象是应当以人民主体作为其背景和底蕴的。这个背景和底蕴表现在价值取向上,就是于人民有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文艺创作“倡导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就在于“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于人民有益,能够增进人民精神文化利益;“低俗、庸俗、媚俗”于人民有害,损害着人民精神文化利益。 文艺创作要在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上发挥作用,在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上发挥作用,在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上发挥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为人民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也只有这样,人民的主体意识才会越来越强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