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中国语言观测研究的实践及思考(5)

http://www.newdu.com 2017-11-16 《语言战略研究》 赵世举 参加讨论

    二、语言观测理论的研究及若干认识
    中国学者对语言生活的关注,并没有停留在现象的观察和一般性实践层面,而能够在进行实践探索的同时,注重经验的总结、规律的揭示和理论的思考,以深化语言观测实践,推进理论建设和学科建构。
    (一)主要研究视角
    1.语言观测的学术旨趣
    大规模持续性地系统观测语言生活的开创者们,自开始就明确了语言观测的基本理念和目标追求。较有代表性的说法是:通过对大众传媒等语言使用状况进行监测分析,及时了解和把握社会语言生活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建立对社会语言生活进行实时监测和规范引导的长效机制。监测分析成果向社会发布,一方面可作为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制定和调整的参考,同时,也可为社会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提供咨询服务,加强规范引导,积极有效地促进社会语言生活健康发展(袁贵仁2004)。后来有多位学者又进行了不同的阐释,充分体现了聚焦现实、关注问题、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精神。
    2.语言观测的指导观念
    树立正确、先进的语言观,如语言资源观、语言生态观和语言服务观等,是做好语言观测分析的前提之一。有关学者与时俱进,大力倡导语言是资源的观念。李宇明(2009)指出:“促进语言资源意识的建立,保护好、开发好国家的语言资源,不仅是学术问题,更是社会问题。”“语言资源意识是‘绿色的’,是科学发展思想指导下的语言规划观念。”王铁琨(2008)指出,语言监测研究“需要树立‘珍爱中华语言资源’和‘服务社会’的全新理念”。由此出发,学者们努力倡导主体性与多样性相统一的语言生态观(周庆生2013),以和谐语言生活为目标追求。这些都成为语言观测研究的基本指导思想。
    3.语言观测的对象及内容
    语言观测的对象是现实语言生活(包括网络空间的语言生活,下同),观测的具体内容就是语情。王铁琨说:“语言监测研究必须坚持客观真实地反映语言生活的实态……监测语言生活中的实际状态并客观地记录和反映出来,这是我们的宗旨。”(邹煜2015:60)那么,什么是语言生活?什么是语情?学者们在认识上不断深化。陈章太(1994)曾称“语文生活”,认为实际上就是指人们使用语言文字的情况。李宇明曾两次给语言生活下定义,最近又指出:“语言生活是运用、学习和研究语言文字、语言知识和语言技术的各种活动。语言生活包括运用、学习和研究三个维度,其中的‘语言’,包括语言文字、语言知识和语言技术三个方面。三维度与三方面,纵横构成了语言生活的九个范畴:语言运用、语言知识的运用、语言技术的运用、语言学习、语言知识的学习、语言技术的学习、语言研究、语言知识的研究、语言技术的研究。”(李宇明2016)关于“语情”概念,赵世举(2009)最初曾简单地描述为“语言生活中的各种新情况”。后来细分为三个方面:“一是语言本身发展变化情况:二是语言的使用状况及相关活动;三是与语言相关的舆情。”(郝日虹2015)陈章太(2015:399)对语情的定义是:“语言文字及其使用情况,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语言文字及其使用的整体情况。”李宇明(2015)特别研究了语情的三个重要领域“语言政情”“语言学情”和“语言舆情”。而孙曼均(2011)认为,“语言文字舆情是公众对语言文字方针政策、制度法规、规范标准或语言现象与热点问题等所表现出来的意见、态度、情绪或愿望,也是公众社会政治态度的体现”。杨江、赵晗冰(2012)对语言舆情的定义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社会空间内,民众对与语言生活相关的现象、事件和政策所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此外,也有学者把语情等同于语言舆情。
    4.语言观测的方法、手段和技术
    李宇明(2016)认为,业已形成的语言观测研究方法和手段主要有:分领域观察语言生活,统计语言生活,监测研判语言舆情,调查研究语言国情,建立语情观测研究体系等。李宇明等还特别强调,语情研究要注重“战略思维”(郝日虹2015)。戴庆厦(2007)指出,语言生活状况研究要“综合使用语言学、社会学、民族学、教育学、地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对语言使用的状况进行系统、深入的分析研究,特别重视量的统计和层次分析”。侯敏(2011)认为,语言监测一方面需要语言学理论以及社会学、心理学、统计学、计算语言学甚至哲学理论做指导,并建立起自己的理论大厦;另一方面还需要技术的支持。理论和技术是语言监测工作的双翼。肖自辉、范俊军(2011)研究了语言生态监测与评估指标体系。肖自辉(2010)探讨了岭南方言资源监测指标体系。
    在观测技术方面,张普(1999,2009)提出了语言动态一稳态说、相对时间说、流通度、历时流通度曲线等理论或统计模型,以及动态流通语料库理论及其工程模型;何伟等(2007)提出了流行语时空监测模型等;语言文字舆情研究中心开发了语言文字Web信息搜索与自动聚合系统;中国语情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开发了语情实时监测分析系统;杨江、侯敏(2010)探讨了语言文字舆情监测分析系统的模块构成。
    5.语情产生、传播、演变的规律
    研究较多的是关于新词语、流行语的产生、传播和演变。汪磊(2016)将相关研究总结为四类:第一,关注网络语言现象的发生、发展过程,对其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第二,注意网络语言作为一种传播现象、文化现象所带来的各层面社会影响;第三,运用当代语言学、传播学等相关理论,对网络语言现象的构成、衍生和功能做出阐述;第四,在关注国内网络语言事实的同时,也把目光投向海外。在语言舆情研究方面,杨江、赵晗冰(2012)将语言舆情发生及演变的轨迹划分为五个阶段。张挺、魏晖(2011)指出,语言舆情的传播已经形成了媒介、博客(意见领袖)、普通公众这三级组合传播模式。
    6.语言舆情的类别
    杨江、赵晗冰(2012)从语言舆情涉及的内容着眼,将其分为语言文字标准化、语言文字状况、语言文字应用、语言教育与传播、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五个类别。张挺、刘靖文(2012)则根据语言舆情内容性质,将其分为关键舆情、非关键舆情和虚假舆情三类。
    7.语言观测研究的学科性质
    戴庆厦(2007)认为,语言生活状况研究,研究的是语言在不同领域、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使用中出现的变异,即主要是从社会角度研究语言的,因而在学科分类上可以列入社会语言学范畴。但因为它有很强的应用价值,所以也有人主张归入应用语言学范畴。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