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作者简介: 姚亚芝,女,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翻译产业、翻译。 司显柱,男,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教授,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翻译、翻译产业、系统功能语言学。 基金项目: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经济学视域下的翻译研究”(2013JBZ02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语料库的应用体裁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研究”(12BYY131)。 文章指出,语言服务产业是近年来语言经济学研究提出并日益受到重视的一个概念,是一个尚未完全从传统产业中独立出来的新兴产业。近年来关于语言服务产业的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界定、供需管理、发展模式与制约因素、语言的经济价值、语言消费、语言服务产业结构、产业化、产业竞争力、产业管理和区域语言服务产业等方面,研究情况相对落后,需要进行边界界定和研究方法的规范化。 文章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一是引言,介绍了语言服务产业的发展历程;二是语言服务产业的研究现状;三是语言服务产业研究的评价与思考。 引言部分,作者介绍了语言服务产业在中国和世界范围内的产生和发展情况,认为与其它历经百年时间所形成的相对成熟的产业相比,语言服务产业起步晚、基础弱,产业的发展壮大仍面临问题。而中国语言服务产业的发展迫切需要理论指导。 目前语言服务产业的研究现状,作者主要介绍了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相关文献数量及分布,文章经过对中国知网1979年至2014年6月29日之间35年的相关文献搜索,认为我国的语言服务产业研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1997-2003年的起步阶段,2004-2008年的发展阶段和2009年到目前的飞速发展阶段。这与国内外语言服务产业的发展基本一致。 二、相关文献的主要内容,文章主要从语言服务产业概念的界定、语言服务产业的构成、语言服务产业的供需、语言服务产业的管理与营销、语言服务产业的产业化与竞争力以及语言服务产业的区域发展情况等六个方面,对搜集到的重要文献进行了综述。 在以上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文章对语言服务产业研究进行了评价和思考。作者认为,语言服务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目前的研究还有很多不足,如整体水平和质量较低,研究议题缺乏深度、研究方法单一等。 这些问题阻碍了语言服务产业的进一步研究,作者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对改进语言服务产业的现状提出了两条建议: 一是清晰界定语言服务产业的边界,《国家经济行业分类》标准中未将翻译产业或语言服务产业列入,而有的学者将语言服务产业列入文化产业之中,都是行业界定不清晰的问题。作者认为,语言服务产业是指提供与语际信息转换有关的服务或技术的企业的集合。具体而言,这些企业的经营或业务的主要内容是提供语际信息转换服务或为这种服务提供信息技术支持的服务,具体包括翻译、口译、字幕翻译与配音、软件与网页的本地化、语言技术工具的开发、国际会议的组织、语言培训、多语信息咨询等。 二是拓展研究内容,规范研究方法。语言服务产业经济学是指以语言服务产业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与语言学、翻译学、语言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学科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作者认为语言服务产业有自身的独特特点,无法直接平移或套用一般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相关前沿成果。作者建议针对语言服务产业自身的特征,尝试建立语言服务产业经济学学科研究范式。 该文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语言服务产业的相关论文进行穷尽式搜索,并根据内容进行分类介绍,材料丰富,内容详实;最后作者根据目前的研究情况,对语言服务产业的研究进行了评价和思考,为未来的研究指明了道路。 (本文刊于《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5卷第1期) 中国社会科学网 郭雅静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