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学术英语写作研究述评(7)

http://www.newdu.com 2017-11-16 《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年 徐昉 参加讨论

    第二,如何运用理论阐释数据的问题。该问题在考察文化差异对语言使用是否存在影响的研究中可能最为典型,某些理论阐释无法令人信服。以Loi&Evans(2010)和Loi(2010)为例,研究对比了英汉教育学论文的引言部分,发现汉语论文的语步结构与英文论文之间具有差异,此外在明确批评立场和研究价值等方面的语言使用较少。基于这样的发现,研究运用对比修辞理论进行解释,认为正是孔子儒家提倡的“中庸”、“仁”等价值观对中国学者有着深刻的思维影响,因此中国学者在学术写作过程中避免“太露”,该道德观使得中国学者避免明确谈论自己的研究价值。究其问题,一是这样的阐释缺乏事实依据,对当今学者的学术写作语境以及究竟持怎样的社会文化观没有调查;二是仅把文化视作“结果”,忽略其不断发展的“过程”特点,固化了中国学者的文化语境和思维模式,十年前Atkinson(2004)就提出研究者在运用跨文化修辞理论时,要对“什么是文化”有一个更好的理解,不可套用单一静态的文化观来阐释文本特征。 
    第三,国内少见人本研究和跨学科创新研究。写作研究本身不是一门“硬”科学,分析文本常比探究人群来得容易,因为后者更为复杂并受到多种不可控因素的影响(Silva 2005)。也由于这个原因,完成高质量的定性研究常比定量研究更具有挑战性。国内缺乏 AL视角下以人为本的学术写作研究可能跟这些因素有一定的关系。然而,人本研究的最独特的价值在于揭示写作者和写作过程的社会认知复杂性,给读者带去深刻丰富的思考和启发。这也是中国学者在该领域国际学术话语圈尤其需要发出声音的研究阵地,不容忽视。 
    关于后一点,我们有必要把“学术英语写作”放进“二语写作”整个学科领域来思考。二语写作研究作为一个知识领域,跟20世纪后半叶涌现的其他知识产业一样,其本质在过去的50多年里从学科性(disciplinary)、跨学科性(interdisciplinary)向超学科性(transdisciplinary)转变;这种超越性指的是一个领域的研究者,在各自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对共同感知的问题,用超越学科领域的视角,形成对问题的更深刻理解,领域范围与特性也随之转变(Matsuda 2013:448)。学术英语写作研究亦是如此。多元的视角,学科间的融合,是当前研究得以创新与发展的根本途径。如果我们在学科原本最核心的地带已有深入探索,无法有很大的创新,那么可从学科跟学科、平台跟平台的交界之处力求突破,比如,在学术语篇的学习者习得特征研究中,目前还少见结合语用学视角,从关联理论、礼貌理论、语言顺应论、篇章语用学等理论出发,创建理论和分析框架,对中国学习者学术话语的语用习得特征进行描述和解释的研究。这也是为什么跨领域学习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注    释: 
    1.原创论文,本文指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不包括书评、点评讨论、编者按、或近期文献汇总等。 
    2.经检索Elsevier,1980-2013年共发表354篇学术英语写作研究论文。其他SSCI期刊,如DiscourseStudies,Text,Journal of Pragmatics,也发表少量学术英语写作研究,但期刊定位不同。 
    3.检索的期刊包括《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中国外语》、《外语与外语教学》、《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外语教学》、《现代外语》、《外语界》、《外语电化教学》、《外语研究》、《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经检索CNKI,这些期刊1978-2013年共发表114篇学术英语写作研究论文。4.本部分文献作者多为领域资深学者,从不同视角对EAP写作教学的原则与问题做思辨性探讨,因此未归入 AL理论视域下的教学研究范畴。 
        4.本部分文献作者多为领域资深学者,从不同视角对EAP写作教学的原则与问题做思辨性探讨,因此未归入 AL理论视域下的教学研究范畴。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