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学术英语写作研究述评(6)

http://www.newdu.com 2017-11-16 《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年 徐昉 参加讨论

    国内研究还力图揭示中国学习者的学术文本特征。现有研究多侧重词汇,例如连接词、转述动词、外壳名词、产出性学术词汇、立场标记、学术词块等。这些研究多以语料库为手段,以国际论文的词汇特征为标准开展对比分析,从而发现我国学生的写作特点和普遍问题。如徐昉(2011,2012a)考察了中国英语专业本、硕、博学习者的学术文本特征,发现大量多用的学术词块不属于国际学者的常用词块;表达作者身份态度的生命主体语块和实义语块使用不足。我们比较少见的是英汉学术文本的对比研究。例如语类结构潜势研究开展有十年,发表数量不多,相对多见英语学术语篇的宏观结构分析。实际上该路径的研究空间很大,在英汉对比、国内外学科团体话语比较、中国学习者的发展特征等领域还可以做更多探索。 
    如前所述,在学术语言能力理论视域下,国内对学术写作的认知过程研究还不够重视。现有研究很少,主要是调查我国学习者对学术写作规范的认知困难与普遍问题(钟伟珍、黄国文1999;徐昉2012a,b)和学写研究选题报告的困难、问题与策略(杨鲁新、汪霞2012)。此外,我国学术写作教学法的实证研究刚刚起步(杨莉萍、韩光2012),在探究写作者的身份构建、学术写作认知过程的复杂性与发展轨迹方面,国内研究尚需耐心科学的跟踪分析。 
    同时,就EAL学者的国际发表问题而言,国内研究还是空白。随着学术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国内学者的国际发表将逐步加强,因此,当前研究要解决两方面问题(徐昉2014):一是国际发表圈如何在英语国际语范畴下界定学术写作范式的问题,从而有效消除国际学术圈中的地域失衡、国籍偏见等现象,真正促进学术全球化;二是涉及我国学者的国际发表视野与学术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问题,这与我国大学英语EAP课程体系研究、英语国际语视域下的教学模式研究紧密联系在一起。 
    5.当前学术英语写作研究面临的问题 
    第一,研究范式的接口问题。该问题表现在理论和方法两个层面。理论层面上,SFL视角下的学术英语写作研究过于关注文本而忽视社会语境对写作实践的影响;相反,AL视角比较缺乏对文本的关注。研究者们(Coffin&Donohue 2012;Gardner 2012)注意到SFL和AL理论范式二分化的危险,力求探讨如何从文本和实践的结合视角,进一步开展学术英语写作研究。实际上,AL视角并不排斥文本分析,SFL也可用来考察写作实践,只是程度不同的问题;即便在教学上,我们也不能期待一个完美的、一刀切的理论模型能够适合所有学生类型和教育背景(Wingate 2012)。因此如何开展两大理论范式的接口研究,并将“同一枚硬币的两面”这样的认识应用于教学,国内外研究目前仅停留于初步认识的阶段。 
    方法层面上,语料库和话语分析的界面研究也同样存在如何接口的问题。在专门用途英语视角下,一部分研究者善于运用语料库检索软件,对语言形式进行检索、分析与统计。语料库研究的最大优点是有别于直觉的研究方法,基于大样本的语言使用实例,通过检索和统计,提供有关词汇语法特征的使用频率和分布信息,因此结论具有说服力。同时,多种类型的语料库代表不同语言、语言变体或语类体裁,研究者可以通过对比分析,探究学习者的习得特征。不过语料库研究,尤其是数据驱动的语料库研究重在描述,难以提供系统的理论解释。话语分析方法下,研究者基于系统的理论框架,得以对学术语篇的语类结构和语言特征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但缺陷是无法进行大样本的频率统计。当前,语料库研究者和话语分析的知名学者已开始联手探索两者的结合(如Charles et al.2009),从方法选择来看,学术写作研究界元老John Swales(2009)在该书末尾提出,如果能在话语分析的定性研究当中融入语料库手段的定量分析,会相对更容易一些。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