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百年生命中,周有光与拼音的五次相遇(4)

http://www.newdu.com 2017-11-16 北京晚报 吾云 参加讨论

    1979-1982
    拼音的新名字ISO7098
    《汉语拼音方案》颁布以来,在中国大陆已经通行无碍。但是在香港、台湾地区乃至国际上,各种汉字拼写方案却仍然“百花齐放”,除了汉语拼音,还有威妥玛式拼音、国语罗马字等等。不同拼音方案会导致冲突和混乱,因此让汉语拼音统一拼写,既是务实之举,在当时的背景下又存在一丝政治意味。
    要得到国际认可,离不开“国际标准化组织”(简称ISO)。1979年4月,国际标准化组织在华沙召开文献技术会议。周有光接到重任,在会上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言,提议采用“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汉语的国际标准。
    1982年国际标准化组织通过国际投票,认定《汉语拼音方案》为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的国际标准,编号为ISO7098。
    《汉语拼音方案》终于从国家标准发展成为国际标准,汉语拼音的潮流也势不可挡。台湾地区原本坚持采用国语罗马字,后来又搞出一套通用拼音,但是最终还是把汉语拼音作为规范。在海外,汉语拼音也愈发受重视。上世纪80年代起,新加坡政府开始推行 “讲华语运动”,要求姓名一律按照标准华语的读音、采用汉语拼音来拼写。
    《汉语拼音方案》从开始制定到正式批准,用了三年,有人说周有光先生搞几个字母搞了三年,太笨了。汉语拼音从申请成为国际标准到正式通过,又花了三年。当我们今天行走在世界各地,都能享受到汉语拼音带来的规范和便利时,就能知道这三年又三年的时间,花得一点都不简单。
    1988
    不会五笔也能打字
    1988年是一个分水岭。这一年,周有光离休在家,同时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台打字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