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外语教育改革:“外语为大众”(2)

http://www.newdu.com 2017-11-16 中国社会科学报 刘尧 参加讨论

    高考外语改革其积极意义有:一是回归外语的工具属性,回归“外语为大众”是大势所趋;二是外语“一年多考”顺应民意,改变了“一考定终身”的尴尬现实;三是突破当下外语教育应试化迷局,减轻大中小学生学习外语的负担;四是外语学习目的更加多元化,或以爱好辅助、或因工作需要、或为追求梦想,等等。当外语教育不再仅仅为了应试而凸显其使用价值时,才能更有意义。 
    作为语言工具,不同人群有不同的外语能力要求。从学生角度来看,以社会化考试代替高考科目考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外语的需求“量体裁衣”。外语考试社会化,不是以后不学外语了,而是学的方式会更自主化,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是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还是参与相关社会机构的外语培训。今后,外语教育也会从注重知识向注重能力转变,更注重口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毕竟学了外语就要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应用,而这也是国际外语教育的发展趋势。 
    高考改革多年难产,外语是必须突破的瓶颈。有人认为,外语教育本身的弊端人所共知,高考改革选择外语能在最大程度上凝聚共识、减少阻力。也有人把外语看作一种“文化入侵”,则是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心态。学习外语不是没有必要,但也不是每个学生都必须把外语学好,也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够学好外语。如果外语考试继续捆绑着考生上大学的手脚,以及某些职业从业者职称晋升的命运,那么高考外语改革的意义就会大打折扣。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6年提出的“Mathematicsforal”(数学为大众)理念,影响着全世界数学教育的发展方向。“数学为大众”理念包含: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人人掌握数学,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依据此理念,“外语为大众”即人人学有用的外语,人人掌握外语,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外语。中国科学院院士杨雄里就认为,外语只是一个语言工具,能够达到交流的目的就可以了,没有必要过分地追求和汉语达到同一水平。 
    对任何民族来说,外语仅仅是一种交流工具。我们应认识外语的工具性,强化外语的职业性,培养更多的外语专门人才以外语为职业服务于社会;推行外语教育的选择性,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学习外语的方式而不强求一律;实现对工作人员外语要求的灵活性,以有用够用为标准而废除刚性要求。如此,“外语为大众”的外语教育才是符合社会需要与教育规律的,才不会让学习者在外语学习上消耗大量宝贵的时光,而把时间用于感兴趣的学习内容上,减轻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益。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教育评论研究所)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