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汉语中夹杂外语词的现象,成了舆论关注的焦点。有专家表示,汉语中大量使用外语词,既破坏了汉语言文字的严整与和谐,破坏了汉语的“纯洁”,也消解了中国文化精深而丰富的内涵,不利于汉语的健康发展。这种观点,在网上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外语词在中文中早已大量存在,在英语、日语等语言中也比比皆是。出现一些新鲜事物之后,如果无法在本民族语言中找到确切对应的词汇,借用外来语是促进沟通和提高表达效率的常用做法。比如,在改革开放初期,DVD、KTV等词就曾被民众大量使用,而WiFi、iPhone等则是信息化时代的“新宠”。如果以是否有外来词作为判断“语言纯洁性”的标准,恐怕没有语言能称得上“纯洁”。 中文吸纳一些常用的外语词,既增强了汉语的表现力,满足了民众了解、认知新鲜事物的迫切需求,又促进了国人与世界的交流与沟通。在信息化迅猛发展的时代语境下,外语词的使用还切实地提高了表达效率,节约了交际成本。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外语词非但不是对汉语的破坏,反而是对汉语的一种丰富和促进。 如今,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新鲜事物的出现呈现井喷状态,在与世界的联系日趋紧密的中国,出现大量的外语词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一些专家和有关部门对这一现象的过度解读,多少带有几分杞人忧天的色彩。这种过虑,既暴露了一些人对汉语文化的不自信,也展现了一些人对新事物无所适从的恐惧。可以说,以排外心态维护汉语“纯洁性”,实质是一种语言文化的民族主义。 事实上,历史上也有一些国家试图限制外来词的使用,但最终往往以失败告终;中国也曾出台一些相关的政策和文件,但在执行过程中却很难得到民众的认可。出现这种结果其实并不意外,固步自封并不能保护自己的语言和文化,反而容易因为封闭而走入死循环。只有与时俱进、开放包容,才能促进语言的发展。 我们并不否认,对一些严重影响汉语生态环境的现象进行规范,确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要强调的是,这种规范不能滥用和扩大化。语言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对语言的规范化也应当适应这种的变化,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之。从本质上讲,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真正鲜活的语言应是开放的、发展的、融合的。顺应语言本身发展规律,尊重民众选择,才是规范汉语应遵循的首要原则。 强大的语言和文化,总是伴随着强大的包容力。更何况,目前民众使用外语词的频率,并没有严重到“泛滥”和影响理解的程度。对于汉语文化的发展,我们需要多一些文化自信,多尊重语言自身发展规律,多尊重民众“约定俗成谓之宜”的选择,少些狭隘的语言民族主义,如此才会真正促进汉语的纯洁和健康。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