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是全民语言的地方变体,俗语指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方言俗语是与书面语言相对的地方口语。清人冒春荣《葚原诗说》云:“用字宜雅不宜俗,宜稳不宜险,宜秀不宜笨。一字之工,未足庇其全首;一字之病,便足累其通篇。”这段话反映了古人作诗的基本态度。但是古代许多大家都曾将方言俗语入诗,自有其审美价值。 存真,切合语境。方言俗语之“俗”不是粗俗,而是民俗。民俗是民间的风俗习惯,反映民俗的诗歌会采用方言俗语。明人费经虞《雅伦》云:“诗中用时俗字,独宜于新声。如宫词、谣谚、燕歌、吴歌、柳枝、竹枝之类。”柳枝词是写民俗民情的,自然要用到方言。如宋代陈造《房陵》:“阴晴未敢捲簾看,苦雾濛濛鼻为酸。政使病余刚制酒,一杯要敌涝朝寒。”作者自注:“晨起雾久乃开,土人目曰‘涝朝’。”“涝朝”是宋代房县方言。正如袁枚所说:“异域方言,採之入诗,足补舆地志之缺。” 王若虚《滹南遗老集》云:“古人文字中,时有涉俗语者,正以文之则失真,是以宁存而不去。”在某一语境中运用方言正是存真的表现。韩愈《此日足可惜赠张籍》诗:“百里不逢人,角角雄雉鸣。”唐人李廓《鸡鸣曲》:“星稀月没上五更,胶胶角角鸡初鸣。”古人认为“角”音谷,正是模仿鸡的叫声。柳宗元《渔翁》:“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一、二句写夜尽拂晓,从汲水的声响与燃竹的火光知道西岩下有一渔翁在。三、四句写烟消日出,绿水青山顿现原貌。忽闻橹浆“欸乃”一声,原来人虽不见,却只在山水之中。用“欸乃”这一俗语摹写摇橹声,尤为悦耳怡情,山水似乎也为之绿得更为可爱了。后人评说此诗有“奇趣”,因为它写出了一个清寥得有几分神秘的境界,隐隐传达出作者那既孤高又不免孤寂的心境。 求异,打破常规。宋释惠洪《冷斋夜话》:“句法欲老健有英气,其间用方俗言为妙,如奇男子行人群中,自然有颖脱不可干之韵。”书面语已有“已是”,唐人用“隔是”。元稹《日高睡》诗:“隔是身如梦,频来不为名。怜君近南住,时得到山行”。“隔”又作“格”。白居易《听夜筝有感》诗:“江州去日听筝夜,白发新生不愿闻。如今格是头成雪,弹到天明亦任君。”顾况《露青竹杖歌》诗:“市头格是无人别,江海贱臣不拘绁。“隔”或“格”即当时口语,用起来有强调的作用。”有“尽教”而用“遮莫”。杜甫《书堂饮既,夜复邀李尚书下马,月下赋绝句》:“久判野鹤如双鬓,遮莫邻鸡下五更。”是说尽教饮至达旦无妨,表现一种与老朋友相聚的无拘无束。方干《赠邻居袁明府》:“朝昏幸得同醒醉,遮莫光阴自下坡。”意与杜诗同。数物为个,是为俗语,而杜诗屡用,如:“峡口惊猿闻一个”,“两个黄鹂鸣翠柳”,“却绕井边添个个”。“谁家”,在唐代俗语中是“什么”义,表示轻蔑或不满的语气。如杜甫《青丝》:“青丝白马谁家子,粗豪且逐风尘起。”李白《金陵歌》:“白马小儿谁家子,泰清之岁来关囚。”不用常规语用俗语,如异军突起。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