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语言漫谈 >

活在文字里的王国

http://www.newdu.com 2017-11-16 石家庄新闻网 邢建军 参加讨论

    这几天参与纪录片中山国解说词的编写,有幸最近距离地接触了中山国。
    在中山国王陵文物陈列馆,2458个特殊的文字整齐地排列在青铜器上,如长空列阵。战国中山国曾经消失的历史画面,通过鲜活的文字重新进入我们的视野,轰鸣着历史的回响。那个神秘王国幸存衰亡的慷慨悲歌,正通过这些铭文敲动着我们的耳鼓。
    每每伫立于这些神奇的文字面前,总有一种比较奇特的感觉,仿佛是在广袤的草原里踯躅,舞蹈,或游走。脚下马蹄阵阵,尘土飞扬,雾眼迷离,而心中的天空却灼灼明媚着,似有白云在空旷的蓝天上轻轻游荡。这精美的铭文,与金文、篆字大异其趣,其线条纤细劲秀,字形修长优美,笔势多变,造型瑰丽,亭亭玉立,铁笔银钩。这些神奇的文字,不但淋漓尽致展现了劲健之美,更多了一种“横扫一切全无敌”的快意恩仇和王者气概。
    《史记》记载“中山多美物”。但是,多少年来,战国中山国仅仅在史书上可以找到只言片语。这个神秘的王国,究竟有什么精美的制造技术和工艺呢?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史学界一致认为战国中山国是个难解之谜。而守丘刻石的发现,对后来中山国墓葬的发掘和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之后中山王墓的发现与挖掘,一大批青铜器的出土,其上面的铭文撩开了这个神秘王国的面纱。
    一个个铜鼎矗立在历史的天空,上面的铭文,是中山国舞动的魂灵,响动着两千余年历史的回声。一幅幅精美小篆展开了,灵动的文字间似乎有编钟的余音袅袅传来,没法不让人想起悠悠的历史。长衣宽袖的文人雅士,居庙堂之高的达官贵人,多少辞赋与奏折,多少檄文与慷慨陈词,摩肩接踵一路走来,都被历史的风尘淹没了。只有这铜鼎上铭文,穿越了历史的烟云,在我们面前熠熠生辉。
    公元两千多年以前,勇武豪强的中山人在平山县这块上风上水的土地上生存,在与燕赵齐诸国激烈抗争的同时,创造了美轮美奂的中山文化。其宫廷音乐、诗歌,与坦荡浑厚的中原文化在这里进行了完美结合。而他们所创造的中山文字,堪称中国古文字的精品奇葩。
    这是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世界。凌空耸立的东西林山,像一个巨大的藤椅,让这里的男男女女兴奋地或躺,或仰,在竹简和玉帛上挥毫泼墨,尽乐其中。而浩浩滹沱河,像一架上古的风琴,弹奏着蜿蜒优雅的乐曲。在这种氛围中,中山国的男女老少尽情地挥洒着自己的艺术天分,富贵人家自不待言,就是“家无斗筲”的穷人也是“鸣琴在室”。
    可以说,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字的创立,最初都是为了记录语言。但是,纵观大千世界,在流传下来的这么多种文字当中唯有汉字兼具了实用和审美的功效,衍生出了独具魅力的书法艺术。文字一旦成为书法艺术就化蛹成蝶,成就了一个时代的华美。只要是中国传统文人,手中都握着这笔墨,笔墨间流淌的不仅仅是百折千回形态各异的中国文字,更体现了一种千百年来磨砺而成的文人性格以及生命状态。
    走过了2300多年的历史,中山国小篆给我们留下的不仅仅是一幅幅令我们无限追思和景仰的宝卷,更重要的是留给了我们一笔沉淀千年的思想和精神财富。站在它的面前,我思绪万千。在追思那段历史烟云的同时,更多的是驻足,去品赏青铜器上那份古朴优雅和那份博大深邃的美。
    历史,在陈列馆里酣然入睡了,发出轻轻的酣声,而中山国文字所蕴含的书法精神却始终无法入眠。中山国的制作工艺和艺术氛围在当时是空前绝后的,达到了战国时代的巅峰。然而,这个仅次于战国七雄的“千乘之国”,曾拥有的文字和先进文明,却在短暂的岁月里流失殆尽了。
    滹沱东流,它阅尽了人世间的喧嚣与繁盛,悲欢与离合,但我们却不知道它是否还记得一个曾拥有辉煌的神秘王国消失在沧海桑田里的孤独背影……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