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懂得“突如其来”“空空如也”这两个成语的人,往往不理解也不深究其中“如”。 字的意义和用法,以为这无关紧要,满足于囫囵掌握、笼统理解。 其实,理解并深究一下这个“如”字,从而掌握一系列与之类似的古汉语特殊虚字,对于提高阅读古书的能力是大有帮助的。 “如”字之所以特殊,由于它放在形容词后面既不属实词也不属虚词。它不是解作“到”或“如同”义的动词,也不是一个独立的虚词。它根本不是一个词,而是形容词的附加成分。语法术语中于“虚词”而外,还保留“虚字”这个名称,正是由于有“如”这类特殊用字存在。 附加在词根上面的虚字通常称为“词缀”,包括前缀和后缀,也叫做词头和词尾。“如”加在词根“突”或“空空”后面,属于形容词词尾,它本身不是独立的词。 古今汉语使用广泛的形容词词尾是“然”,这是人们最熟悉的,我们今天常用的“忽然”“肃然”“茫然”“欣然”“飘飘然”等,都是古已有之的形容词。值得注意的是,古汉语中有几个与词尾“然”音近而意义用法完全相同的虚字:如、若、尔、而、焉、乎。这些虚字今天一般不再作为词尾,只见于沿用古汉语的语词中,所以人们容易忽略甚至误解。下面是使用这类虚字作词尾的例句: 桑之禾落,其叶沃若。(《诗·卫风·氓》) 我心忧伤,怒焉如捣。(《诗.小雅·小弁》) 夫子莞尔而笑。(《论语·阳货》)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论语·乡党》) 宋忠、贾谊忽而自失,芒乎无色,怅然噤口不能言。(《史记·日者列传》) 上面加了词尾的形容词“沃若”“怒焉”“莞尔”“恂恂如”“忽而”“芒乎”“怅然”.“若”“焉”“尔”“如”“而”“乎”都町以用“然”替换。同样,“突如其来”“空空如也”的“如”也可以用“然”解释。“突如”即“突然”,“空空如”即“空空然”。“突如其来”语出《易·离》,“空空如也”语出《论语·子罕》,都是先秦以来一直使用的语词。 古人常以“若”“焉”“尔”“如”“而”“乎”“然”作为形容词词尾交替使用,如上引《史记》例“而”“乎”“然”交替使用于同一句子中。有时同一篇中交替使用这类词尾。如韩愈《答李翊书》中用这类词尾的语句有: 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 俨乎其若恩,芒乎其若迷。 戛戛乎其难哉! 昭昭然黑白分矣。 汩汩然来矣。 然后浩乎其沛然矣。 这类虚字作为形容词词尾经常出现,所以值得我们深究一番,而了解这些音近义通的虚字,可以以简驭繁,触类旁通。就是说,理解了以后可以解决一大片。把“若”“如”“尔”等视为人们熟悉的词尾“然”的变形,就不会有扦格难通之感了。 (本文刊于《语言文字周报》2015年12月2日第002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