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1日,成都北郊东风渠旁一幢老旧的宿舍楼里,65岁的周宗富把《两代沧桑》的手稿摊开一地,这部构思了23年,共三大本、130多万字的方言长篇纪实小说终于在今年盛夏问世。 23年前的一天,周宗富从遂宁老家把父亲接回成都居住,一路上,很久没有唠叨机会的父亲说起了七八十年前在成都拉黄包车的事情,让从事记者工作的周宗富人生驶入了岔道,开始构思起长篇小说来。1997年,他决定放下多年的新闻工作,认真地拿起笔来写小说。2009年初,他在天涯网上发了小说第一部的前两章,点击数居然超过45万。还被四川作家谢天开称为“可以视作为一部文学版的四川方言研究词典”。 给李劼人“挑漏眼儿” “周老幺和春妹子在北巷子住了争点三年,周围团转都很熟了,也习惯了;屋头理得顺顺当当,也安稳了。不过,又冒出了一件事情,让他们心焦泼烦。”——《两代沧桑》以周宗富的父母为原型,分别以父辈和儿女两代为主线,历史跨度近百年,讲述了数十个市井乡村人物的日常生活故事。 周宗富骄傲地认为这是一本纯粹的成都话小说,他认真研读过李劼人:“《大波》中,人物对话是成都话,很生动有趣,但故事叙述是官话。而我的小说两个方面都是成都话。” 周宗富从小生活在成都“少城”,全家以父亲拉黄包车维生。因为父亲的故事是用成都话讲的,茶馆里听来的旧闻也是成都话传递的,因此从动笔开始,他想的就是用纯粹的成都话来写,“但是,我怕自己写得不规范,所以就找经典来印证,当然李劼人是最权威的。” 关于李劼人的书,周宗富有一个专门的本子,记录了大量李劼人文学作品中的用词,用在什么地方,前言后语是如何架构的,表达了什么样的成都文化背景,似读后感,更像一个李劼人小词典。比如,李劼人用“老火”,周宗富觉得应该写成“恼火”;李写的“舅老官儿”,周的书里用的是“舅老倌儿”。 这种给大师“挑漏眼儿”的事情,周宗富也不是随意的,要查很多书才敢落笔。这些书包括清代李实的《蜀语校注》,以及1980年代巴蜀书社出版的《蜀籁》《四川方言词语考释》《蜀方言》等等。记者看到,数十本关于“成都话”的书挤满了周宗富的旧书桌,书中都划着各种红线,贴着方便查找的纸签,“记者出生,养成了查实的习惯。”一个乡场、一条街巷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名称;一个历史事件的时间,一个风俗习惯,一个行当……有时他要查对几个版本的资料才敢认定。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