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方言学 >

汪国胜 赵爱武:从地域文化看武汉方言(6)

http://www.newdu.com 2017-11-16 《汉语学报》 汪国胜 赵爱武 参加讨论

    二、移民文化给武汉方言带来了开放与融合的文化意蕴
    汉口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城市。清人范锴在《汉口丛谈》中说:“汉口街道宽平,尽铺盘石,五方杂处,客旅居多。词云:‘石填街道土填坡,八马头临一带河,瓦屋竹楼千万户,本乡人少异乡多’。”(13)叶调元《汉口竹枝词》也记载:“茶庵直上通桥口,后市前街屋似鳞。此地从来无土著,九分商贸一分民。”(14)这个城市里,曾经的移民聚落星罗棋布,徽州人(新安街)、下江人(花楼街)、江西人(万寿宫)、广东人、福建人、湖南人(永宁巷)、山西人(西关帝庙)、四川人等辐辏于斯,贸迁有无,定居生活,生聚繁衍。还有省内各州县的商民,如黄陂人、孝感人、天门人、黄州人、咸宁人等等。移民大多集中居住于一地,聚族而居,形成一个个带有鲜明地域色彩的移民社区,新安街、西关帝庙、宝庆码头、黄陂街、天门墩、鄂城墩、王家墩、贺家墩……这些带有地域性与宗族性的地名就是当年移民社区的孑遗。(15)远在鸦片战争前,外地来汉的商人和工匠,常以乡谊为纽带,建立各种会馆公所。据《夏口县志·商业志》记载,1840年以前,汉口商业会馆、公所38个,其中本地商人所建2个,以行业划分未标明地域的8个,其余皆为外地商人组建。(16)移民和人口流动对汉口文化娱乐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明清以降,来自全国各地的商人移民将各自的原型文化带入汉口,使汉口文化由单一的地域文化逐渐演化为一种多元的城市文化。各地商人通过自己的商业组织将本地文化传统、生活方式以及一些当地文化娱乐形式(如地方戏曲等)带入汉口城市。(17)不同区域的文化在同一个城市相互接触、碰撞、交融,进而形成了开放和融合的文化氛围,武汉方言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中形成、发展和成长。
    2.1 源于戏曲艺术的词语
    老汉口是一个水码头,在今统一街土荡巷附近,故称为“土荡”(今武汉人还将积水的洼地或土坑称为“荡子”)。黄孝来的手工业者、码头工人以及小商贩多聚居于此,产生了楚剧的一个相对稳定的观众群体。由于黄孝一带居民在汉口占有很大比重,因此,汉口不仅在语言系统、风俗习惯上,而且一些主要艺术样式也受到以黄孝移民为主体的市民审美趣味的影响。近代的汉口,在街头巷尾之中,瓦肆勾栏之间,设场买唱地方小戏,摆摊围圈耍弄民间武术杂技十分活跃,构成一幅低吟浅唱、百态纷呈的繁华而杂乱的市井文化画卷。(18)从1912年到1920年的8年间,汉口出现了各类新式戏院和舞台15座,后来成为汉口娱乐业象征的汉口民众乐园(当时叫“新市场”)也在1919年建立。大众文化娱乐业的迅速发展,把人们的消闲生活吸引到大街上:酒吧、茶馆、游艺场、夜总会、公园、戏院、赌场等。(19)娱乐业的迅猛发展,使得一些地方戏曲迅速占领汉口市场。如晚明由山陕和安徽商人带来的地方戏秦腔和二黄,在汉口经过融合改造,形成新的皮黄腔剧种。(20)又如,楚剧在清道光年间流入汉口,与黄孝地区的农民、手工业者流入汉口做工经商有着密切的关系。(21)《汉口竹枝词》中记载了道光年间汉口“花鼓戏”(楚剧)的演出情形:
    俗人偏自爱风情,浪语油腔最喜听;
    土荡约看花鼓戏,开场总在两三曼。(22)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