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语音学 >

汉语普通话上声的听感范畴

http://www.newdu.com 2017-11-16 《中国语文》(京)2014年4期 王萍 石锋 荣蓉 陈 参加讨论

    作者简介:王萍,南开大学文学院,E-mail:lrains@126.com;石锋,南开大学文学院,E-mail:shifeng@nankai.edu.cn,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院语言病理与脑科学研究所;荣蓉,天津外国语大学汉学院,E-mail:rraueyo@163.com;陈曦丹,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E-mail:chenxidan2009@126.com;李舒,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E-mail:lishu0705@hotmail.com;王秀秀,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E-mail:wangxiuxiuhaha@sina.com。
    内容提要:本文采用“对角测试法”考察汉语普通话上声调在两字组中的听感范畴。通过辨认实验和区分实验,得到上声-阴平、上声-阳平、上声-去声的边界位置、峰值位置、区分峰值等参数,得到上声调位的听感空间。结果表明,无论“调型区分”,还是“调阶区分”,上声调位均表现为动态的听感边界。目标字位置、参照字调类、声调间的协同发音、降阶等语言学因素都会影响上声的边界位置发生变化。通过上声的听觉范畴和声学表现之间相互对照,发现二者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关 键 词:汉语普通话/上声/听感范畴/听感边界
     
    1.引言
    1.1上声的听感实验研究
    汉语普通话的“上声”历来受到学界的重视。其中对于上声的听感研究主要分为两类:1)单字音的听感研究,如:沈晓楠、林茂灿(1991)对汉语普通话的阳平和上声进行了听感实验,发现和下降段密切相关的折点位置是区分二者的重要线索。刘娟(2004)研究上声和阳平的感知界限,实验中主要改变起点音高值和拐点位置两个参数。结果表明,起点音高和拐点位置对于上声和阳平的感知界限偏移具有互补作用。王韫佳、李美京(2010)使用心理-物理的方法研究了汉语普通话母语者对阳平和上声的感知。结果表明:阳平和上声的分辨呈现出一定的范畴化倾向,但范畴化的程度不及阴平和阳平,“低和降”是普通话上声的音系特征。同时作者认为关于上声在连读中的感知特点,似乎还有继续研究的空间。2)连读调的听感研究,如:林焘、王士元(1984)所做的两字组声调感知实验中包含上声,证明参照字的音高变化会使目标字的声调感知范畴发生改变。曹文(2010)进行了有关汉语平调的合成感知实验,结果为:孤立音节的平调多数会被感知为第一声;双音节中平调的感知会受到参照调的影响。
    1.2上声的音系特征
    赵元任(1932、1933)提出“半上”,认为上声在多数情况下是低降或低平(21或11)。王力(1979)明确指出“北京话的上声基本上是个低平调”。吴宗济(1981)认为上声在连调中的特征就是低。沈炯(1999)认为:上声基调核心段是低音区平调。石锋、冉启斌(2011)通过对《汉语平调的声调感知研究》(曹文,2010)一文实验结果的再分析,确认普通话上声的本质是低平调。朱晓农(2012)提出纯粹的低调(pure low tone,PLT)和非纯粹的低调(non-pure low tone,non-PLT),认为二者依靠[+contourisity]来彼此区别,即,PLT并不把[+con-tourisity]作为区别性特征,总体上它被感知为“低”(Low),普通话的上声就是PLT(低平调)的典型代表。张洪明(2012)认为汉语普通话上声的两个主要参数(调域特征和调型特征),调域特征位于根节点的位置,即更高的韵律层级,所以上声的本质不是“曲折性”,而是“低”特征。海外对外汉语教学界也普遍认为汉语普通话的上声是个低平调,如,平井胜利(1982)、伊藤敬一(1986)、余霭芹(1986)、曾金金(2008)。
    我们以上述学者发表的“上声是低平调”论著为根据和实验设计原则,即将上声作为平调合成听感实验的刺激样品。
    目前,学界已经有多位学者对单字调中的上声听感表现进行过系统研究,而对于连读调却着力较少,仍有进一步探索的必要和空间。基于此,本文集中考察了上声在自然语言中的两字组真词的听感表现(包括上声位于前字和后字两种情况)。对于上声听感范畴的考察由三个相关的听感实验组成:“上声-阴平”、“上声-阳平”、“上声-去声”的听感界限考察。根据对角测试法(石锋等,待刊),即设定人们的声调听觉有一个空间,用对角线把这个空间分成两半。每次利用其中的一半,可以有前上、后上、前下、后下四种半空间。那么,“上声-去声”听辨利用了前下半空间;“上声-阳平”听辨利用了后下半空间。上声的整体听感空间包括:“上声-去声”起点处的分界、“上声-阳平”终点处的分界、以及“上声-阴平”两个平调之间的整体分界。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