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贴近新时代 谱写新篇章——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报告的几点体会(3)

http://www.newdu.com 2017-11-15 文艺报 白烨 参加讨论

    把现实题材创作放在更为突出的位置
    高度重视文艺事业和文艺创作的习近平总书记,在有关文艺工作的几次重要讲话中,都特别强调文艺与人民、文艺与生活、文艺与时代的内在关系。2014年《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作家艺术家应该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通过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在2016年11月30日的《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反映时代是文艺工作者的使命”,并向文艺家提出:“写出中华民族新史诗”的要求。这次党的十九大报告,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文化建设的简要论述中,特别提出:“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把这些论述联系起来,可以看出,在有关文艺创作的要求上,习近平总书记期待文学艺术切近“新时代”,作家艺术家书写“新史诗”,从而做到随时代而行,与时代同频共振。
    在文艺创作领域,作品的题材不胜枚举,但现实题材尤其重要;现实题材中可写的也不一而足,但写出“中华民族新史诗”更为紧要。
    现实题材之所以重要,有很多显而易见的理由,最为重要的有三个方面。一是时代的需要。伟大的新时代,及其带来的社会生活变异和人们的心理变动,需要优秀的现实题材作品去反映和描述。通过作家艺术家个人的深切感受,作品呈现的精彩故事,书写出这个时代的新气象,塑造这个时代的新人物,传扬这个时代的新精神。二是人民的需要。人民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作为“剧中人”和“剧作者”,需要通过紧贴时代的潮动,反映时代生活的优秀作品,认识自己所处的时代,反观时代中的自己。在这个意义上,现实题材作品具有时代镜像的功能与作用。三是文艺自身的需要。文艺是一定时代的文艺,这个时代的文艺一定要打上属于这个时代的烙印和特征,并在“把握时代脉搏,承担时代使命,聆听时代声音,勇于回答时代课题”的过程中,实现与生活的密切互动,保持与时代的紧密联系,并不断焕发出自身活力与魅力。
    写出“中华民族新史诗”更为紧要,是因为“新史诗”在题材题旨上具有天然自在的重大性,这也使得写作属于正面强攻,任务更为艰巨。从新时期到新时代,“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所进行的奋斗,推动我国社会发生了全方位变革,这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在人类发展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面对这种史诗般的变化,我们有责任写出中华民族新史诗。”面对这种震古烁今的史诗性变化,无动于衷,是严重的失职;无能为力,是显见的失责。所以,写出“中华民族新史诗”,既是时代的召唤、人民的需要,也是作家的职责。书写“新史诗”,向作家艺术家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那就是要走出对于生活零碎的印象,对于时代肤浅的感受,要在历史与现实的勾连、中国与世界的关联上去思考和升华个人生活、个人经验与社会和时代的关系,抓取和思索重大问题,处理和把握重大现象,以具有生活广度、精神厚度和艺术力度的优秀作品,捕捉时代脉息,记录时代变革,同时体现这个时代的文艺的美学气度与作家的艺术风格。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特别强调“读懂社会”对于文艺创作的要义,他指出:“社会是一本大书,只有真正读懂、读透了这本大书,才能创作出优秀作品。读懂社会、读透社会,决定着艺术创作的视野广度、精神力度、思想深度。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努力上好社会这所大学校,读好社会这本大书,创作出既有生活底蕴又有艺术高度的优秀作品。”在当前,“读懂社会”的当务之急,是“阅读”和“读懂”我们这个不断演进的新时代,不断变异的新时代,在不断阅读和努力读懂的基础上,创作出不负这个时代的精品力作,讴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新华章。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