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求异与融通:宗白华美学的比较研究法(2)

http://www.newdu.com 2017-11-15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沈丽琴 参加讨论

    跨学科比较追求融通
    受德国老师、柏林大学教授马克斯·德索“艺术属于文化”理念的深刻影响,宗白华运用“艺术通观”的跨学科比较法,注重研究诗歌、绘画、书法、园林、乐舞、工艺美术等各门类艺术的“融通”之美,致力于“横向关联”与“纵向灌注”的有机统一,挖掘中外艺术与文化的内在关联,探讨书法的笔画、绘画的笔墨、建筑的线条、音乐的节奏、雕塑的纹路等之间的相互联系,分析绘画、书法、园林、诗歌中相通的空间意识和美学旨趣。比如,宗白华认为,中国诗词、绘画、舞蹈、音乐、书法均注重“心源”与“造化”的对接,追求“道”与“艺”的共进与互补,具有共通的艺术意境,表征中国人独有的宇宙意识;中国画是建筑的线条美、音乐的节奏美、舞蹈的姿态美的有机统一,西洋画的渊源在于希腊的雕塑与建筑;中国画的空间意识基于书法艺术独具的空间表现力,注重打造“灵的空间”,西洋画诉诸几何透视法,重视“移写建筑空间和雕像形体于画面”,等等。宗白华美学比较的这种融通意识和宏阔视野,为后世研究者所认可并推崇。
    宗白华美学比较追求“艺术融通”的观念由来已久,20世纪20年代与郭沫若通信时便声称,“要从哲学渐渐的结束在文学”,树立“宇宙诗”的毕生事业追求,致力于艺术经验和思想知识的弥合和互补,取通观视野看待审美与艺术问题。宗白华早年留学欧洲五年,恰逢西方美学由“古典”向“现代”转型,从美的本质追寻转向分析美感经验,思辨美学衍生出经验美学、心理美学、科学美学、实验美学等,新旧范式交锋、更替和共处,康德、黑格尔、叔本华、尼采、柏格森、海德格尔、怀特海等众多美学大师的思想带给宗白华以视域震撼和学术启示,融通比较具备异常丰富的理论资源。宗白华早年旅欧期间就饱览罗丹雕塑、德国音乐、意大利绘画等大批艺术珍品,对中国古典园林、绘画、书法、出土文物及大自然的终身热爱,艺术式人生、审美化生存是他永恒的生活方式。经由传统艺术经验、西方美学思想和道佛文化的综合作用,宗白华审美比较的立场介乎“日常感性”和“哲理思辨”之间,特别注重从诗歌、绘画、雕刻、书法、音乐、舞蹈等艺术门类的大量作品出发,强调艺术与生命的内通性,推崇各类艺术创作中“真力弥满”的生命创造精神,凸显艺术带来“纯洁的精神的快乐”,美学比较经常打破学科藩篱,具有浓重的融通色彩。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