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高度的文化自信从哪里来?它来自中华5000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优秀传统文化,来自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而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古老而科学的“时间制度”,亦是这宏大命题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应天时而动,就地利而兴。在与天地的对话互动中,中国人认识了自然,创立了二十四节气。从“种田无定例,全靠看节气”到“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二十四节气从最初的指导农耕生产逐渐深入到中国人的衣食住行,已经穿越了2000年的时光。当下,我们面临的新命题是:如何让农耕时代的二十四节气讲出新时代的精彩故事,让它成为人民更美好生活的载体。 时值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一周年,众多专家齐聚一堂探讨二十四节气在新时代如何更好地传承与创新发展——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古时,作为国家行政的时间准绳,二十四节气是农业生产的指南针、民俗文化的风向标。现在,二十四节气早已超越传统的农耕生活进入互联时代,我们该如何传承发展它? 围绕二十四节气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创新发展等问题,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馆、中国民俗学会、中国二十四节气研究中心、山东青岛平度市人民政府日前在平度联合举办了一次高峰论坛。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共同认知的情感文化纽带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发明的一种科学的时间制度,它调整着我们和自然的关系。”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俗学会名誉会长刘魁立说,人们在时间的框架下、按照当地自然的变化生活,一年的活动都在这个时间跨度里面。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中国人‘感时应物’,这些诗句不需要赘述就可以直抵心灵。但是你对一个外国人讲这些,他是不会动心的,因为他的情感认知体系里没有这个。对中国人来说,二十四节气是一个共同的认知体系,体现的是一种集体认同的情感纽带,体现的是我们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和创造力,二十四节气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刘魁立说。 平度市委书记张杰说,随着中国城镇化脚步的加快和现代生产技术的进步,二十四节气对农耕的指导功能逐步减弱,与脚步匆匆的现代人渐行渐远,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让二十四节气的文化价值融入现代生活变得极其重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