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读书报:如果要选出二十年来读过的网络文学中的十部好作品,您愿意谈一下吗? 欧阳友权:网络文学作品恒河沙数,且见仁见智,趣味无可争辩,我个人比较感兴趣的网络作品主要是小说。以我有限的阅读,印象比较深刻的有:《第一次的亲密接触》《悟空传》《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明朝那些事儿》《鬼吹灯》《藏地密码》《余罪》《邪恶催眠师》《最强特种兵》《择天记》,还有最近在读的悬疑灵异类小说《苗疆蛊事》等。 中华读书报:近年来,您不断地针对网络文学发展中的问题,提出振聋发聩的观点。比如网络文学也要有高峰、网络文学的大格局与小世界等。您认为网络文学创作存在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如何才能走向高峰,您能提些建议吗? 欧阳友权:我觉得,网络文学的主要问题还是“量大质不优”。数量与质量落差很大,作品海量,质量却参差不齐,良莠并存,是人们对网络文学最大的核心质疑点。网络上好作品不少,但不太好抑或不好的“准文学”更多,时下的网络文学最需要的是品相的移形换步。其实传统文学也存在这一问题,不过与传统文学相比,网络文学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现象可能更为突出,“抄袭模仿、千篇一律、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个问题不解决好,网络文学难以成为文学史有价值的节点。另外,在技术层面上,网络文学还存在“套路风险”问题,特别是类型小说,已形成许多套路,如打怪升级、金手指、玛丽苏,以及洪荒流、总裁文、宫斗文等等。套路是模式化,是叙事方式的固化,而模式化、固化恰恰是文学创新之大敌。情节千篇一律,故事雷同撞车,人物跟风模仿,文笔互相抄袭,表现手法单调重复,已经成为一些网络小说不得不克服的创作短板。 网络文学要走向高峰,我有三点建议: 一是慢下来,好作品,慢中求,与其日写万字让人一目十行却看过即忘,速成速朽,不如以“工匠精神”变“速度写作”为慢工细活的“精品创作”。二是沉下来,理性地反思历史、现实和人生,接地气(贴近人民、贴近实际),架天线(继承传统、学习他人),打深井(沉入内心、深入生活),做到持身正、立心诚,在对人民生活的体察和历史文化的沉淀中,获得思想的源泉、力量的源泉、创作的源泉。三是静下来,拒绝浮躁,抵制诱惑,追求长线效益而不是短期变现,争取大浪淘沙,把你留下。宁静才能致远,怀着对网络文学的敬畏之心来从事创作,可能会更好。 (责任编辑:admi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