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想象空间留给读者 对于短篇小说的内涵,作家徐则臣觉得应该在于它的复杂性,“我不太喜欢那种一眼看透的,如果十个人看一篇小说有同样的判断,那对于这个作品我肯定是不喜欢的。” 对于小说的结尾,徐则臣还有更高的要求:“如果一部作品的结尾太平淡,那我也是不喜欢的,我喜欢小说里众多元素相互交织。具体到了结局,就是不要一锤定音。” 对于很多人觉得短篇小说不够开放,徐则臣觉得恰恰相反,他以自己的《耶路撒冷》为例,作品篇幅很大,但是论作品开放程度,并没有超过他的一些短篇小说:“短篇小说可以张力更大一些,很多东西我不想交待的很清楚,读者可以沿着人物的性格逻辑、故事逻辑进行解读,把决定权交给读者。”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短篇小说似乎可以为读者创造无数种路径,徐则臣觉得最重要的当属留白:“让读者去发现他们想要的,他们的解读更为重要。作家只是完成其中一部分内容,我完成一个文字内容,剩下的交给作家和评论家完成。” 徐则臣一直提醒掌握短篇小说戏剧冲突的问题:“过去戏剧化的冲突是我们读者喜欢看到的,对于一个写作老手来说,制造这样的冲突是不难的。而你如何压制住制造高潮的冲动,发现暗处的力量,发现我们忽视的生命力,让它自主流动,这是困难的。现实生活中欧亨利式的结局很少,而我们只能通过隐忍的笔触去发现平淡的力量。”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