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故事给孩子一个温暖的拥抱 ■庞婕蕾 读大学时,在写作中常常会书写自己的童年、少年。大学毕业之后在《上海中学生报》工作了11年,如今在《好儿童画报》又工作了快4年,接触到的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三都有,每天都会收到大量的读者信件向我倾吐心事。再加上2010年我有了一个女儿,在陪伴她长大的同时,我会很留心观察现在的孩子,他们会为什么开心,为什么烦恼,他们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所以这些年的写作基本都是在书写他们。 2014年8月,我在广东顺德新华书店做一场读者见面会。结束之后,有个女孩抓着我的手,不是为了签名,也不是为了合影,而是想让我听她的故事。我没有想到她后来的讲述让我每次想起那个画面都会眼眶湿润。 “我的妈妈在我出生之后就带着我的姐姐离开了,我从来没有见过她。我和我的爸爸一起生活,他是聋哑人。” 那个瘦瘦高高的女孩很平静地说着,脸上没有太多表情。可是短短的两句话,我已经脑补了很多画面,亲爱的女孩,你是如何学会说话的?你看到别人摔倒了扑到妈妈怀里的那一刻会羡慕吗?当你委屈难过时,你会向谁倾诉呢? “我和姑妈一家生活,表哥们总嘲笑我没有妈妈,姑妈也不喜欢我,她不让我买书回家,所以你的书我只能在书店里看。”她把我的手抓得更紧了,“我上六年级,在学校里,那些男同学也总是欺负我,嘲笑我,打击我,我该怎么办?” 我一时不知该如何安慰她,随行的工作人员又在催我离开前往下一站,我只能抱抱那个女孩说,“熬过六年级,上了中学,你就可以有一个全新的开始,答应我,不放弃,对未来要有信心,毕竟人生的路还很长,会有明亮远方在等你。” 在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挂念那个女孩,可是对于自己的无能为力又深感愧疚。 回上海后,我去牙防所看牙,从医院出来时已近中午,不着急回单位,我就沿着愚园路慢慢走。愚园路是上海64条永不拓宽的马路之一,绿树成荫,沿途大多历史保护建筑、名人故居,我一路走走看看,不经意间看到一家小小的“爱心之家”。我好奇那是一个什么地方,便停了下来。 贴了红色爱心标志的门关着,玻璃橱窗上贴满了各种求助启事,我凑近了看——初二,母亲去世,父亲残疾,每月低保不足以维持生活,请求好心人帮助。小学三年级,母亲因车祸瘫痪在床,父亲是交通协管员,租房,一家人生活困难…… 看着看着,我的心里堵得慌,我似乎能看到求助启事后面那一张张无奈、哭泣、渴盼的脸。又想起了那个在新华书店见到的女孩,心里有一股冲动,想一个故事,写写大街上与你擦身而过的看起来很平常的孩子他们隐秘的伤痛。 那个故事叫《奇妙的旅程》,人生是一段又一段旅程的叠加,有意外,有惊喜,也一定会有希望。在书中,那个女孩叫钱佳。我把那个书店遇到的女孩、爱心之家看到的启事以及自己的想象糅合在一起塑造了一个人物叫钱佳。 出版之后,收到许许多多读者反馈——“阿拉蕾姐姐,我很同情钱佳,如果我身边有这样一个同学,我会把她带回家里,让我妈妈给她烧好吃的。”“阿拉蕾姐姐,我最好的朋友她爸妈离婚了,她可能和钱佳一样会很难过,我要帮助她。”…… 收到这些读者反馈,我的心里暖暖的,也许,我没办法实际帮助到某一个孩子走出困境,但我用我的作品感染了许多读者,他们会在潜移默化中创造出一个更美好温暖的世界。我希望自己可以通过写故事的方式给懵懂、迷茫的孩子一个个温暖的拥抱,让他们获取一些成长的能量。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