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三国演义》与《平家物语》是中日文学史上有重要影响的历史小说,它们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拥有最广泛的爱好者,可比性极强。本文从艺术特色的角度对两部作品进行了分析与比较。文章认为,两部作品都艺术地运用了史料,组织了宏大的艺术结构,塑造了鲜明的艺术形象,成功地描绘了壮观的战争场面;虽然采用的具体艺术手法同中有异,但两部作品都取得了卓越的艺术成就,得以流芳千古。 《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小说。它问世于14世纪的元末明初,以120回的宏篇巨笔描写了东汉末年天下大乱,魏、蜀、 吴争夺天下的近一个世纪的军事、政治斗争故事。《三国演义》成书600 年来,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不仅家喻户晓、尽人皆知,而且经久不衰。它的成功,标志着中国小说的成熟,为中国小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比《三国演义》约早100 多年的《平家物语》被誉为“描绘时代本质的伟大民族画卷”(西乡信纲著《日本文学史》)。成书于13世纪的日本镰仓时代,它以13卷192节的浩瀚篇章, 记述了日本平安朝末“摄关政治”腐败,源氏和平氏两大武士集团争夺权力的兴衰始末。700 多年来,它脍炙人口,广为流传,是日本文学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巨著。日本文学家、学者对该书的评价之高,不亚于中国学者对《三国演义》的评价。 《三国演义》与《平家物语》相比较而言,既有许多相似之处,也有许多不同之点。首先,它们都经历过一段较长时期的民间口传的形成过程,经过不为后世人所知的、但与当时民众有着血肉联系的复数作者之手,加以不断丰富润饰,逐步取得艺术上的完美。因此,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拥有最广泛的爱好者,并成为后世各种文艺——小说、戏曲、曲艺等取之不竭的材料源泉,从而使艺术生命力常新。至于它们所塑造的英雄人物的形象,更为民众所津津乐道。其次,两书写的是各自民族历史上最富于风云变幻时期的历史,都致力于描绘有声有色的战斗场面,都成功地塑造了历史上著名的英雄人物。两书都采取了既遵循史实而又不拘泥于史实的写作态度。再次,两书的原始本与现在的通行本,都在面目上有很大的改观,都有个由粗略到精雕细琢的过程。这是两书的相似处。它们的不同点,主要体现在作品所反映的历史时代的差别上。《三国演义》所写的内容,是在中国汉末大起义背景下的王朝兴衰交替,是中国封建社会不断重复出现的分裂与统一的过程;而《平家物语》则描写的是日本中古史上巨大转折期的阶级交替——古代贵族阶级的衰落与武士阶段的兴起。 《三国演义》与《平家物语》大约是主观上没有任何直接联系的两部不同国度之作,本文试从艺术特色的角度,对这两部作品进行一番比较。 一、艺术地运用了史料 《三国演义》和《平家物语》都是历史小说。历史小说往往受到真人真事的限制,很难写好。或是完全忠于历史,不敢越雷池一步,结果只是历史的翻版,缺乏艺术感染力。或是只借一点历史因由,把历史事实大加改造,虚构许多远离史实的东西,有历史小说之名而无其实。《三国演义》和《平家物语》的作者既根据史实,又不拘泥于历史,在史实基础上,按表现主题、刻划人物的需要,生发开去,使之丰富、鲜明、扩大,给读者以艺术享受。但两部作品在这方面也还是同中有异。 《三国演义》采用的几种方法: 1.扩充、深化。如曹操杀吕伯奢全家一事,史实只是误杀,虽表现了曹操多疑、狠毒的性格,却情有可原。作品中,则写曹操已知误杀,又杀路遇买酒返回的吕伯奢。“宫曰:‘知而故杀,大不义也!’操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样略加改造,达到了深化主题的需要,并使曹操那恶毒的典型语言,说出的场合更合理。 2.增添。如关羽辞曹归刘,《三国志》只写他“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作品为塑造关羽,却增添了许多情节。为表现他不畏艰险,一心奔向刘备,增添了过五关斩六将的情节。为表现他对敌狠,对自己人委曲求全,敌我憎爱分明,增添了“古城会”的情节。为表现他知礼守义,不近女色,增添了“秉烛待旦”的情节。 与《三国演义》相类似,《平家物语》虽取材于史实,但它的取舍只着眼于平氏一族由盛转衰、直至灭亡的悲惨命运。这样写,和作者在本书开宗明义中提示的“祇园精舍钟声响,诉说世事本无常; 沙罗双树花失色,盛者必衰若沧桑”的思想相吻合。但《平家物语》采用的艺术手法与《三国演义》同中有异。 1.夸张、渲染。作品描写平清盛夺得了太政大臣(丞相)的高位,“八道相国不单是本人备极荣华,他的一门也全都发迹起来。嫡子重盛做了内人臣兼左大将,次男宗盛任中纳言兼右大将,三男知盛任三位中将,嫡孙维盛则是四位少将,总计平民一门有公卿十六人,殿上人三十余人,还有各国的国守,以及在卫府和各省司担任官职的,一共有六十余人,似乎政界里再没有别的人了”。六波罗的府第“绮罗满堂,如花似锦;轩骑云集,门前若市;扬州的黄金,荆州的真珠,吴郡的绫,蜀江的绵,七珍万宝,无一或缺。‘歌堂舞阁之基,鱼龙爵马之玩,恐帝阙仙洞亦不过如此吧。’”作品以夸张的笔触描绘了平氏一门极尽荣华的情况。另外,作者出于对旧贵族的同情,在书中将这些旧贵族的下场,写得十分凄惨,情调渲染得十分哀伤。如描写新大纳言藤原成亲的流放及其终于被杀等。作者对这些旧贵族之死,极尽渲染之能事,写他们恋生,呼天抢地,哀痛欲绝的状态,情真意切,充满了悲哀怆恻的气氛,表达了作者为旧贵族唱挽歌的思想立场。 2.增添。作品以史实为主线,广采博收,吸取了许多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的成分,增添至作品中,融会贯通,浑然成为一体。有见于评书话本的佛家的灵验奇迹、寺社缘起、民间故事、风流趣谈,以及中国的历史掌故;有见于比它早出的战记文学中与源平之争有关的片断;有见于先代有关史实的记录、记事等。所有这些生动的故事,经过选择加工、艺术润色,一一穿插揉合进平家的兴衰史内,使作者回味当时的风土人情时,有衬托参酌,可以加深体会,增加兴趣。尤其对于建礼门院等几位女性的刻画,每个人悲剧的一生,都写得凄楚动人。 二、宏伟的艺术结构 《三国演义》所写的内容,时间从184年到280年,将近百年,人物有400多,事件多而复杂,千头万绪。写起来, 既要照顾到历史事实和时间顺序,又不能象流水帐,难度极大。作者抓住纲领,采取线式结构,以刘备、诸葛亮及蜀国一线为主线,以曹操及魏国,孙氏父子兄弟及其吴国为副线,三条线或单独进行,或相互交叉,结成若干个中心,矛盾围绕着这些中心而展开,情节围绕着这些中心而进行。这些中心可分为15个:黄巾起义、董卓专权、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孙氏占据江东、曹操统一中原、刘备退守荆州、赤壁大战、刘备经营荆州、刘备经营巴蜀、刘曹争夺陇汉、三家争夺荆州、诸葛亮南征北伐、姜维九伐中原与司马炎父子篡夺魏国政权相穿插、蜀国灭亡、司马炎统一中国。 由于事件繁多,虽有中心,但有些事是同时发生的,在线式结构中,不能同时并述。于是作者采用了一些辅助手法。 1.虚实相间。如曹丕三路伐吴,只实写一路,余二路虚写。“诸葛亮安居平五路”,只遣使入吴实写,余四路皆虚写。赵云袭取南郡,关张袭取荆州、襄阳,只是从周瑜眼中看到,耳里听来。张飞夺古城,是从关羽处听来。都未作具体描写。 2.埋伏照应。为使事件头绪清楚,有来龙去脉,作者在或远或近处,都先作了埋伏,使事情的发生不致突然。赵云归刘备,是在古城聚义时,但在“磐河战公孙”时,刘备和赵云就相识了,刘备对赵云十分赏识,为后来收赵云打下了埋伏。庞统之名,刘备早在司马徽庄上就听到了,但赤壁之战诸葛亮气死周瑜之后,他才来投奔,前面为后来的事件作了埋伏照应。 《平家物语》反映的是日本由平安时期向镰仓时期过渡的这一风云变幻时期的社会面貌。披甲执戈的武士阶级上升到国家政权的统治地位,取代了世袭贵族独揽朝政的局面。这个由将军掌权的幕府政治的开创,标志着中世纪封建主义革命的胜利。平氏一族虽出身于武士集团,但执政之后,一味追求本家族的荣华富贵,与贵族阶级一同腐化堕落,终至背叛了本阶级的利益,因此源平两家的中原逐鹿有着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在这社会政治经济发生急剧变革的动荡时期,上自天皇、贵族、朝臣、武将,下至国司、郡守、地方豪强、下级武士,都卷入这一场波澜壮阔的激烈斗争之中。 《平家物语》的整体结构,可分为两部分:前六卷写平氏一族荣华绝顶及隐伏的危机,后七卷写平氏子孙一步步走上没落的深渊,终至灭亡。在前六卷中,故事情节围绕平清盛的不断得势而展开。他升为太政大臣,一门子弟也无不高官厚禄;日本全境66国,由平家管理的有30余国,真可谓荣华绝顶,炙手可热。这引起旧贵族与天皇家的妒嫉与仇恨,前六卷中,随处可见平氏与旧贵族的明争暗斗。后七卷中,集中描述了源氏起兵后形势的激变。坂东源氏奉太上天皇密旨,传檄各国源氏起兵,讨伐平家,平清盛郁愤而死,平氏一族在保持武士阶段本色、强大的东国武士面前,无力抗拒,演出了一幕凄惨的逃亡灭族的悲剧。 与《三国演义》相仿,《平家物语》在叙述中心内容的同时,采用了一些辅助手法,以使结构更加合理,增强了可读性。 1.细节描写。作品着意描绘了平维盛、平忠度、平经正等人逃离京城的许多细节,写他们在生死离别之际,犹不忘贵族式的“风流韵事”。平忠度离京逃窜一节,在《平家物语》中最为脍炙人口。平忠度是平清盛之弟,虽出身武门,却沾染上浓厚的贵族习气。在逃离京城时,竟然不顾戎马匆遽,特地去拜访以和歌著名于时的藤原俊成,恳求俊成在今后编选“救撰和歌集”时,能收录几首。这个故事,在后世被认为是“艺苑佳话”,但却足以说明平氏一族已失去“武家栋梁”的质朴刚健的本质。作品在写平维盛逃亡时,着力渲染了维盛与妻子难舍难分的情景。又如描叙平经正逃窜之际,特地到他平时受到恩顾的、在仁和寺出家为僧的守觉亲王处告别,进行了和歌赠答,并将亲王赐他的宝物“青山琵琶”,还给亲王。所有这些细节描写,都说明作者对平氏一族的悲剧,怀有无限的哀惜与同情,这是作者对整个贵族日薄西山的命运,发自内心的叹息。 2.虚实相间。作品描写了众多的战争,然而对于清盛得以步步高升的“保元之乱”、“平治之乱”却虚写,以重笔描绘平氏发家后的故事。作品对于源义经从一个三军统帅突然沦落为一个逃亡者的个人命运,只用寥寥几笔带过,也不写他的最后结局。这种写法,避免了作品结构上的枝蔓,符合作品的主题要求。 3.埋伏照应。《平家物语》自始至终贯穿着佛家的诸行无常的思想和宿命论的人生观。开篇以祇园精舍钟声的偈语, 表现了诸行无常、盛者必衰的观点。平氏由极盛至灭亡的过程,是这一观点的生动体现。终卷《灌顶卷》,通过当事人回顾往事,慨叹世事无常,把一切都归于世道轮回、因果报应。前后呼应,首尾相衬。 《平家物语》中穿插了大量中国古代故事,如开篇的第一卷第一章“祇园精舍”,以中国秦朝赵高、汉朝王莽、梁朝朱异、 唐朝安禄山等为引,引出日本历代同类人物,为全书伏下了“诸行无常”、“盛者必衰”的主线。作品中还有专以中国古代故事为章节的,如卷五的“苏武”、卷五的“咸阳宫”等,作者大量旁征博引,以此种手法来暗喻发生在日本历史上的事件。这种写法,虽然增加了几分艺术色彩,却使作品结构显得有些松散,不如《三国演义》来得紧凑。 三、鲜明的人物形象 《三国演义》塑造了众多英雄形象,至今还家喻户晓。其中最突出的是诸葛亮、曹操。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以一个德才兼备的完人的形象出现的。“定三分隆中决策”使人们惊叹于诸葛亮的博识和谋略, 出山之后,更表现出了出奇制胜、料敌如神的奇才。草船借箭、空城计中,他临危不惧,以超人的智慧在谈笑自若和轻松幽默的情况下化险为夷,渡过难关并取得了胜利。他能使周瑜也甘拜下风,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哀叹。长坂坡一战,刘备几乎全军覆灭,孔明却借了东吴的力量,打败了曹操,并占有荆州。七擒七纵,恩威并重,使孟获从心里喊出:“丞相天威,南人不复反也!”诸葛亮之所以可贵,还因为他有许多优秀的品质。他有远大的政治抱负,有坚毅不拔的决心,有宽广的胸襟。他对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执着精神,更是感动着历来的读者。“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这饱含深情的诗句,道出了后世人们的共同心声。 曹操作为一个奸雄的形象,封建统治者的残忍、军事家的才能、笼络人心的权术和奸诈的性格、横塑赋诗的文才,连同那有名的利己主义哲学,复杂而又和谐地统一在一起。他具有一般统治者的特征,却又有很独特的、充满着血肉的个性。他为替父报仇,不惜用最野蛮的屠城手段。杀吕伯奢一家是他负义、残忍性格最突出的表现之一。他处理许都失火事件的手段,更是集中表现了他狡猾、奸诈和残忍的性格,其喜怒莫测的心思教人不寒而慄。梦中杀人、72疑冢, 使曹操内心的怯弱和他的凶心、狡猾结合在一起,富有个性地表现出来。由于罗贯中艺术地、生动地塑造了这一形象,所以他能够长期活在人们的口头和想象中。而曹操的基本性格——奸雄,则使他成为一切具有同类性格人物的代名词了。 《三国演义》运用了多方面多角度刻划、对比衬托刻划、典型细节刻划、重笔渲染刻划等多种艺术手段,对塑造栩栩如生的众多英雄形象,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平家物语》成功地描绘了武士阶级众多代表人物的性格特征,平清盛的刚愎暴戾,源义仲的刚勇粗豪,源义经的智勇果敢,都刻画得十分鲜明。其中,尤以平清盛和源义经这两个人物形象最具特色。平清盛和源义经分属平氏与源氏,都是领兵的主帅,前者为这段巨大历史变动期的失败方;后者虽为胜利的一方,但却在建立了卓越功勋,成为显赫一时的英雄人物后,倏然成为悲剧性的人物。他们的命运,令人玩味。 平清盛性格粗犷、豪迈不羁、行动果断、桀骜不驯。他在保元、平治两次战争中立下大功掌握了全国的军政大权,在六波罗建立了军事独裁的武家政权。他的政治路线十分明确:为了建立牢固的武家政权,要扫除一切障碍、不惜冒天下之大不韪与皇室决裂。他听说“鹿谷事件”的主谋是后白河上皇时,暴跳如雷,准备立即派兵攻打皇宫。他的长子重盛百般劝阻,虽没攻打皇宫,却把后白河上皇囚禁到城南离宫。并且盛怒之下,一气罢免了“关白”、大臣等43个贵族的官职。这充分表现出他果敢、刚毅的性格。然而十几年后,平氏子孙并未继承他的武士精神,都已贵族化,不但脱离了原来的武士部下,更脱离了民众。平氏已不再代表新兴的封建武士阶级利益,已蜕化变质,软弱无能了。平清盛最终在一片源氏起兵声中郁愤而死。作品出于盛者必衰,骄者必败的观点,把平清盛塑造成一个横行暴虐的反面人物的典型,把他描写成忤逆不道的“曹孟德式的叛臣”,让他不得好死,临终时身患怪症、五内俱焚,死后被打入烈火地狱。作者把平氏失败的原因归于平清盛的专横跋扈、叛逆不道。其实,平氏灭亡是平重盛背离武士阶级、贵族化和走投降路线造成的结果。 源义经是镰仓幕府的创建者源赖朝的幼弟。他具有临危不惧、善于出奇制胜的才干。源义经帮助源赖朝消灭了源义仲,然后从京都西下,追击逃往西国的平氏。书中描写他攻打平氏据守的福原时,敢于向天险挑战,采取了乘黑夜绕出敌后的战术,从峭壁悬崖上,纵马一跃而下,带领他的少数人马,出奇不意地攻入敌人的后方,终于取得了战役的胜利,使得平氏失去了东山再起的可能。为追击平氏,他克服不谙舟师的弱点,抱定义无反顾的决心,率部杀向四国的八岛,以少胜多,取得了奇袭的胜利。通过这些战役的描写,突出了他机智、果断、临危应变的才能,映衬出这个驰骋杀场、叱咤风云人物的精神境界。然而,赫赫战功在给他带来荣耀的同时,也引起了其兄源赖朝的猜忌;于是他突然失势,从一个三军统帅沦落为一个逃亡者。作品对这一悲剧性转折,只用寥寥几笔匆匆带过,不再写他最后的悲惨结局。 《平家物语》刻划人物的一个突出特点,即:凡表现忠勇的,一概加以赞赏;凡见利忘义、临难苟且偷生的,一概予以贬斥。作者对于平家方面的重盛、维盛、重衡、忠度、教经、知盛,源氏方面的义经、俊宽、文觉、嗣信等,都于笔墨之间给以赞赏的刻画,而对于临危逃跑、委曲求全的不忠不义之辈,不论其属于何方,丝毫不予宽宥。如平宗盛,不在战败之际毅然死难,反而向源氏乞怜,作者讽刺他犹如“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及在槛栏之中摇尾而求食。” 作品刻画这些武士时,不单纯赞其忠勇武道,同时也刻画了他们的感伤多情,对弱者抱有同情心,对幼者富于慈爱感。平家武士飘泊西海,抛妻弃子,生离死别时的凄婉动人的场景,十分生动传神。 四、成功的战争描写 《三国演义》以善于描写战争见长,其攻守进退的谋略,基本符合军事科学原则。全书写了大小40余次战役,每一战役都写得生动具体,而又各具特色,使读者无重复之感。有的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有的是结成统一战线打击主要敌人,有的是利用地势、天候、水利、火攻打击敌人,有的是瓦解敌人,以毒攻毒,有的是利用情报、制造假象迷惑敌人,有的是利用攻心战术,还有诱敌深入、夜袭、偷袭、打埋伏、攻其不备、以逸待劳、避敌之长、攻敌之短等多种战略战术。读者就象走进了战争大观园。《三国演义》把战争写成复杂的政治与军事相结合的多角度的斗争艺术。在大型战役中,起主导作用的不是武将而是诸葛亮、周瑜、司马懿、陆逊等军师、谋士型的人物。书中写得最精采的是赤壁之战。孙刘联兵共同抵抗曹操,周瑜与孔明暗斗,演出了“草船借箭”、“借东风”等许多精采节目,群英会、反间计、苦肉计、诈降、连环计,使奸诈而骄傲的曹操一再上当,致使被火烧了战船,狼狈溃败,及至脱了“华容之难,行到谷口,回顾所随军兵,止有二十七骑。”这场惨败,使历史进程迈入三国鼎立时期。 《平家物语》与《三国演义》在战争史记小说这一点上是异曲同工。《平家物语》中关于战争的描写,日人向称日本古典战争文学的顶峰。它刻画了众多的战争场面,“横田河原交战”、“坠入俱梨迦罗峡谷”、“筱原交战”、“河原交战”、“志度浦交战”、“坛浦会战”等等,作品中刀光剑影、人喊马嘶的景象,给读者以身临其境之感。源氏经常以奇兵取胜,以少胜多,他们英勇善战,主从之间亲密无间,患难与共。卷九“木兽之死”写得很有特色,先写源义仲与今井四郎兼平二人生死与共亲密无间的主从关系,后写源义仲在大势已去,处于敌人重围之中,仍不失武士的英雄本色,血战到底的豪迈气慨。作品以疾风暴雨的笔调,只写出双方兵马的几组悬殊数字,就使读者想像出源义促在怎样危难的情况下,一步步突破敌军重重包围的情景。今井兼平得知源义仲已死之后毅然自尽,充分表现了武士的忠义信念。 《平家物语》描写战争有一特点,即不止描写战争场景,且突出作战双方的士气,以揭示源氏与平氏两军精神面貌的巨大差别,这对战争的胜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卷五“富士川”中,大将军权亮少将平维盛招长井斋藤别当实盛叫来,询以东国武士的实情。作品通过斋藤的回答,对源、平两军的军心士气做了非常鲜明的对比。“‘实盛这样的射手,东国是不计其数的,……每一个大名,军兵再少,也不下五百骑,……打起仗来,父亲死了也罢,儿子死了也罢,飞马越过继续拼杀。西国人打仗,父亲死了要守灵供养,忌期满了才能出征。儿子死了,心疼得不能再打仗。……’平家的武士听了,都吓得发起抖来。”两军对垒之前,平氏一方已先胆怯怕战,完全丧失了武士阶级的进取精神,这正是源平两军胜败的原因之一。 与《三国演义》不同,《平家物语》中看不到指挥官运筹帷幄的作用,有的只是武将驰骋疆场以及战场上的浴血搏斗,而且对战斗场面的描写有些定型化。但《平家物语》仍不失为一部优秀的战记文学作品。 综上所述,《三国演义》和《平家物语》各为中日文学史上的巨著,它们作为各自民族的英雄史诗,在民族文学宝库中成为永不凋谢的鲜葩,流传后世。两书都成功地运用了历史史料,组织了宏大的艺术结构,塑造了栩栩如生的英雄形象,描绘了壮观的战争场面。虽然采用的艺术手法同中有异,但两书都取得了卓越的艺术成就,这也正是《三国演义》和《平家物语》千载流芳、家喻户晓的原因所在。 【参考文献】 ①罗贯中《三国演义》,人民文学出版社; ②申非译《平家物语》,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1版; ③郭豫适《中国古代小说论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5年第1版; ④徐君慧《中国小说史》,广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1版; ⑤赵乐甡主编《中日文学比较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1990年; ⑥刘振瀛《试评日本中世纪文学的代表作〈平家物语〉》, 《国外文学》,1982年第2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