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从事文化产业研究和教学的中国学者,能够到Monash大学参加文化创意产业论坛是非常高兴的。我们早就知道澳大利亚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经验足资中国借镜,早就知道这里的Monash和Melbourne大学文会聚了若干在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方面卓有成就的学者。我感到特别亲切的是,中澳之间、上海与墨尔本之间在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与教学方面已经有了许多交流和合作,Justin O'Connor教授还组织了"the design and management of creative clusters in Australia and China"研究项目。根据论坛召集人的要求,我就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些情况,向诸位做一报告。 1、曲折历程 中国文化产业早就有过局部辉煌。20世纪初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在很大程度上告别了传统文化的道德/政治标准和文人/精英趣味,而现代的文化理念、组织和技术也随西方权力一起进入中国,产业化是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的内涵之一。在"十里洋场"的上海,新文化差不多也就是文化产业,新闻出版、电影、通俗文艺、娱乐业等都以其都市风格、社会化生产、大众消费等而成为中国早期文化产业的典型。 1949年后,中国大陆逐步建立了新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制度,文化基本上被纳入国家主导的计划体制。文化生产和传播机构的主要任务是宣传党和国家的思想路线和方针政策,也承担着提供的公共文化物品和服务的责任。文化机构是由政府全资投入"包下来"的事业单位,其所需经费主要由政府从国民收入中提取,其从业人员是体制内的"国家干部",文化生产是意识形态生产的组成部分,文化消费则是接受政治思想教育的过程。这种文化体制与生产方式满足了特定时期有政治/文化需要,也限制了文化生产力。在极端的"文革"时期,文化领域万马齐喑,"八亿人民八个戏",以至于连毛泽东1975年也认为当时的中国"缺少诗歌,缺少小说,缺少散文,缺少文艺评论。"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中国文化的物质基础、体制环境、社会条件、传播手段、消费方式等也发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其总的趋势是意识形态不再全部垄断文化生活、政府不再提供全部文化产品和服务。文化的政治功能依然被坚持,但其经济属性、社会属性开始崭露,文化市场、文化商品、文化消费等逐步被允许和认可,"文化产业"从一个被批判的概念转而获得积极评价与合法身份。从2000年10月,中共中央文件第一次正式提出"文化产业"这一概念,到2010年10月,中共中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发展目标,文化产业在中国蔚然崛起。体制改革持续深化,文化企业茁壮成长,文化市场日趋繁荣,文化产品和服务极大丰富。今天,文化产业不但已成为中国文化生活与经济生活的重要生力军,其多样效果也深刻地重塑着整个社会生活。 2、发展条件 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得益于传统与现实、政府与社会、国内与国外的多方面因素和力量。择其大者,主要有4个方面的优越条件。 传统文化的广博资源。近代以来,在遭遇西方世界的一系列失败中,中国迅速放弃自己的文化自信而拥抱西方文化,传统"教导的文明"(teaching civilization)一转而为"学习的文明"(learning Civilization)之间,无论是作为一种心理体验还是一种历史解释,"文化失败"(The Culture of Defeat)都成为中国现代文化论述中的基调之一,它融合了失败悲情与新生热望。中国的"文化失败"论不同于西方的文化衰落论和文化悲观主义,它表达的是不屈、不甘的复兴欲望,中国在一度丧失其大国尊严后并没有放弃大国的自我期待。当然,过度的文化自谴也可能导向虚无主义。其实,仅仅文化自身,无所谓失败,"失败"论是对中国一度落后于先进西方世界这一客观事实的解释之一。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当代中国已经收获了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硕果。在巨大的经济成就和显赫的国家实力的背景上,中华大地也涌动着大国崛起、中华复兴的文化热流,其合理推论之一,是重新确认中国传统的价值和意义,并努力在新的环境中再造中国辉煌。传统文化几乎成为文化产业的取之不尽的重要资源,而文化产业又是弘扬民族文化传统的主要依托。当然,我们在开掘传统资源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必须避免中国思想家严复所说的"不为无理偏执之顽固,则为逢迎变化之随波"的两种偏执,摆脱近代以来"悲情化"所形成的"过度自卑"和冷战背景下"政治化"所造成"过度冲撞"。 经济增长的多重效果。经济的快速增长对发展文化产业有多方面的意义。第一,日益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已经开始设计新的生活。告别短缺经济和物质贫乏,我们开始追求生活的质量和品味,追求个性和风格。富且教之、富而乐之、富而美之,成为当代中国若干地区的一个普遍现象,艺术的生活化、人生的艺术化等古老理想通过文化产业而得到部分落实。阅读、观影、歌舞、演艺、娱乐、旅游、时尚等成为日常生活的构成要素,重新安排自己的生活世界、传播自己的认知和判断、欣赏自己的手艺和作品等已不再是少数艺术家的专利,而逐步成为普通人的生活内容。文化产业既是中国发展后广大公民创造自己幸福生活的必需,也是中国人以新的面貌自立于世界之林的重要标志。第二,经济增长的后果之一是政府和社会投资可以更多地用于文化领域。政府不但加大投入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而且增加公共财政对文化产业的投入力度,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几乎都建立了"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不少地区还建立了文化创意金融平台。与此同时,大量的社会资金也涌现向文化产业领域,民营文化企业在数量的基础上着力提高质量。正如一些企业家所说,目前中国缺的不是钱,而是好的项目,而文化产业,正被越来越多的人看作是新的投资领域。相对充裕的资金确实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第三,中国经济的成就并不能掩盖资源消耗过大、低劳动力成本投入、科技贡献率低、加工贸易占主导地位、服务贸易发展滞后等问题,因此近10年来,中国各级政府都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主攻方向,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把加速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作为首要任务。这些战略举措最终指向了现代文化产业。正如欧美发达国家在完成了工业化之后向服务业、高附加值的制造业转变一样,在已经进入工业化中后期的中国沿海地区和各大城市,文化产业也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认识到,文化产业不但是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途径,而且具有其他产业所不具有低消耗、无污染、高效益的特点,实体经济需要文化经济的补充和矫正,虚拟经济、体验经济、知识经济、符号经济,特别是文化产业也就成为中国经济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 城市升级的必然趋势。到2012年,中国城市化率突破50%,城镇人口已经超过农村人口。在大城市、特大城市、超大城市日益增多的城市化洪流中,构建新型城市化战略格局,提升城市化质量和水平,城市不但是物品(钢筋水泥、林荫大道、郊区花园、商品集聚),也是经验和想象,等等,已逐步成为共识。总的趋势是摈弃传统的那种按工业化要求规划出来的、功能性的、没有任何地域特色的"福特式"城市,把新型城市化与新型工业化结合起来,培育城市个性,形成城市特色,建设特色城市,以"高水平唯一性"的地域文化资源塑造城市风貌。资源型城市、工业城市在实行转型;新建城市突出文化区、注重差异性,在工业遗产、废弃厂房和仓库的地基上,一个个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在崛起;在高楼林立的城市商业区,一个个文化空间被开辟出来。"创意城市"、"生态城市"、"智慧城市"、"宜居城市"等概念迅速流行并进入实践,美感、内涵、品味、格调等,在提升着中国城市化的水平的同时也改造着城市生活的方式。所有这一切,都主要得力于文化产业。文化产业不但是城市经济的一个方面,也是城市升级的主要路径之一;城市形象改写与重建的进程也是文化产业迅速发展的历程;城市不但是不同意义上的文化中心,它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形态。 全球竞争的现实要求。文化在全球竞争中的作用日益广泛而深刻。西方文化的纵横全球的现象已经持续了一个多世纪,我们对文化的认识不能仅仅停留在文化价值(如审美价值、精神价值、社会价值、历史价值、象征价值等)上,而应在此基础上充分认识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甚至环境的深刻联系及其巨大的反作用。文化作为国家综合实力的表现,以"软实力"的方式在当前国际竞争中的作用。中国作为文化大国,仅仅靠阻挡外国文化的渗透是无济于事的,应当大力发展民族文化工业,增强文化的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完善的文化产业体系,参与全球文化竞争。当代中国文化产业的兴起的过程,也正是中国在同经济全球化相联系而不是相脱离的进程中建设中国现代化的过程。全球化时代文化竞争的先锋是文化产业,一方面文化产业实际上已是全球经济运行的一个部分,它提供了必要的就业机会、税收来源。另一方面文化产品与服务已经置身于全球化政治/经济的复杂网络中成为各种社会力量争夺的斗争场域,在西方文化、美国文化的挑战面前,发展文化产业是维护国家文化尊严、保护民族文化原创力的必然选择。 3、显著特点 中国文化产业有其良好的发展条件和背景支持,但这些条件和支持如不能被有效地激活或利用,它们只能是潜在的条件和支持。当代中国的特点是,从政府到民间,都有一种自觉而强劲的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识和需要,它们成为文化产业的直接动力。 中国文化产业的最大动力是政府直接推动。在高度集中的政治/文化体制下,政府几乎垄断了一切文化资源,政策松绑和体制改革因此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提。而且到目前为止,中共中央和中央政府在中国经济、文化发展中具有绝对的权威,没有政府推动和扶持,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是不可能的。政府的作用,一是不断出台的文化产业的政策,包括体制改革政策(其核心是转企改制,政府由办文化转达管文化)、经济扶持政策(鼓励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推动文化产业与金融资本的实质性融合)、产品出口政策(实施"走出去"战略,推动文化产业扩大对外交流)等。二是主持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编制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全国的规划以2009年7月22日国务院审议通过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为代表。这些规划一般都将文化产业发展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着力点;都强调推动文化产业规模化、差异化、精品化发展,都在构建以广播影视业、出版业、报刊业、文化旅游、动漫、网络及新兴文化业态为主导,相关产业联动发展、结构优化的文化产业体系;都努力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成具有强大竞争力和地域文化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些政策和规划在很大程度上破除了妨碍文化产业发展的各种体制性、政策性障碍,明确了文化产业的发展目标。当然,政府的过度参与,对产业发展来说,也是利弊参半。 中国文化产业的鲜明优势是巨量人口形成的广大市场。中国民族有重生的传统,人口众多是中国的国情之一。这当然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压力,至今仍有不少困难。然而,从文化产业的角度看,人口多也体现为需求多、市场大的优势。文化需求的逐步释放,是中国文化产业大发展的充分依据。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中国大多数人刚刚摆脱贫困,文化消费的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因此,不是优美的古典文化或精深的高雅文化,而是文化产业提供的商品与服务,成为他们的主要消费对象。如果说中国吸引世界的优势之一,是庞大的市场,那么,在文化领域,这一优势更为突出。由于中国发展的不平衡,文化消费水平、欣赏趣味也有很大差异,优秀的、高品味的产品固然受到欢迎, 一些相对低质而粗糙的产品也有一定市场,这就使得还处于初级阶段的中国文化产业拥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并拥巨大的提升空间。当然,中国目前的文化消费水平还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人均消费潜力远远没有释放出来。建立扩大文化消费的长效机制,是中国文化产业面临的迫切任务,也是我们对中国文化产业的未来抱有希望的主要根据。 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式的具有鲜明的跨越式特点。文化与科技融合已经成为实现文化产业整体升级转型的重要突破口,文化产业的规模和边界进一步扩大,文化产业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以文艺界主体的传统文化产业才刚刚开始其产业化进程,一批以高新技术为依托、以数字内容为主体、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新兴文化业态已迅速诞生,数字出版、微电影、云电视、网络游戏与网络视听等不断发展,并使得部分旧业态如纸质传媒、实体书店、传统演艺和旅游等开始暴露出许多问题。一些并不拥有深厚文化资源的新兴城市,凭借其在高科技、金融、创意设计等方面的优势,初步形成"文化+科技"、"文化+金融"、"文化+旅游"、"文化+创意"等发展方式,在创意设计、动漫游戏、数字音乐、互联网信息服务、高端印刷等领域涌现出一批高速增长的文化企业,实际上成为引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风向标。这种新旧杂陈、百业争锋的文化景观,使任何一种统计方式和理论言说都难以概括全部中国文化产业,分类发展和区别研究成为必要。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中国特色是使命重大。文化产业在中国被赋予了复杂的政治、经济意义,它是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中的基本选项,它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它也是执政党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这些期待既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舆论环境,同时也增加了文化产业的负重。其消极方面之一,是以"运动式"的方式发展文化产业,从中央政府到基层乡镇,从沿海发达地区到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有条件、没条件都在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而当文化产业的规模和经济指标与地方政府的"政绩"联系起来时,一些不尽合理的规划被制定出来,使得文化产业在一定程度上重蹈粗放型经济发展的老路,以至于需要提出"文化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也提上了日程。其消极方面之二,是未能充分厘清文化产业与公共文化服务之间的关系。在县以下的基层地区,文化资源、文化生产能力都十分有限,在发展文化产业的口号下,把一切都归入产业,政府本应承担的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职能难以彰显。实际上,在一些欠发达地区,特别是县以下的地区,目前阶段的主要使命不是发展文化产业,而是提供公共服务,实现城乡文化供给的均等化。 4、创造未来 文化产业的大规模兴起是后工业文明的产物,它不但克服了福特制生产组织的"非人格化关系",从而代表了一种更合乎人性的劳动/工作方式,也体现了人类在产能提高、必需品满足之后重建文明生活、实现自由发展的理想追求。必须指出,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极大地得益于政府推动和全球影响等外因,因而还不能全部归功于经济发展、文化变迁的内在演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当特别重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矛盾和冲突,自觉在矫正目前发展中的问题。 合理界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世界上大概没有哪一个国家为了发展文化产业制定、颁布了这么多的政策,这是说明我们还处于政策治国的时期。在今后一个时期,中国文化产业还需要政策的继续推动,还需要更为完备的政策支持。但是,政府主导的发展方式在初始阶段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并不意味着永远如此,更不意味着权力直接介入、政绩动机优先的发展方式。我们希望,在经过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发展之后,文化产业能够拥有内在动力,而政府也将通过改革而回归到文化市场的管理者、服务者的位置上。实现这一切的前提是通过进一步改革来建设现代文化制度,厘清意识形态、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产业的关系,以政策和法治协调政府意志、市场驱动和社会需求的关系,不以行政权力具体参与文化生产和消费,不以文化产业代替公共服务,发挥行业自律、文化批评、公共舆论在文化生活中的作用,相信广大公民的理性水平,尊重文化市场的竞争机制,满足文明社会的多样需要,从文化产业的发展中探寻文化繁荣的永续动力。 正确处理经济与文化的关系。在发展文化产业口号与名义下,经常过多地从经济方面规划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化被理解为文化金钱化,放弃了以文化平衡资本逻辑、矫正发展偏至的责任,使文化成为发展的工具、成为经济的附庸,传统的文化伦理、通行的道德准则、基本的审美趣味等,都在金钱、利益的压力下难以维持。在一些地方,资本、利润、GDP等是最优先追求的目标,文化发展就变成产业发展,提升软实力变成建设硬实力;在一些地方,重复建设文化产业园区,大量占用农地,沿用的还是30年前"开发区经济"的模式,有些文化项目甚至可以还原为房地产项目。文化产业项目里究竟有多少文化,已经是一个严重问题。在一些地方,发展文化产业不但没有有效地开拓传统资源,而且还有破坏文化资源的现象,一面制造假文物、一面毁坏真文物的报道已不新鲜。必须强调,文化产业固然与经济密切相关,但文化产业不能完全归结为经济。合理解释应当是,经济资助文化,文化规范经济。一个文化贫乏的时代,不可能是经济健康发展的时代;一个只讲经济利益的发展方式,不可能真正发展文化产业。经济不是社会发展的唯一目标,文化的发展必须以人为本,目前中国特别需要警惕经济对文化产业的扭曲。 重新讨论文化与伦理的关系。传统的文化包括伦理、道德方面的理念和实践,但一方面是以世俗化为中心的现代化加剧了传统伦理的解体与人性的解放,这是自卢梭以来就提出的"文明与道德的二律背反"的重大议题;另一方面文化产业兴起之后文化的经济属性日益突显并有主宰文化的趋势,文化产业的发展使文化价值"中立化",文化与伦理的分歧和矛盾日益突出。即文化目前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一是大量产品低水平重复,缺少原创性和唯一性,开始出现有产品无市场的现象。二是"三俗"流行,不少产品严重缺乏价值关怀和审美品格,文化产业的发展还未能有效地参与社会整体的进步和公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迫切需要倡导文化伦理,以社会整体的需要规范文化产业发展,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文化的最高理想。文化产业伦理的内涵,一是倡导文化生产/消费中的价值自觉,承担道德责任,注重文化生产的服务性、公益性和伦理性。二是协调文化生产/消费与人类其他活动的关系,承担社会责任,不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为文化产业的首要目标。三是增强文化生产/消费的行为自律,承担文化责任,生产商要提供合格的好产品,消费者要遵循社会人伦准则。如果人类的任何行为都有其伦理要求,那么文化产业更应当在这方面的典范。当然,我们所说的"文化伦理",并不是文化的道德化,更不是回复到古中国的泛伦理主义,而是在充分尊重现代性分化和文化的特殊规律的基础上,强调文化与伦理的统一,强调文化产业的社会价值,把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落实到文化产业上来。 文化是价值,创意是生活,文化和创意最终都是为了人、为了使我们真正像人一样生活。我们相信,中国人的生活智慧、中国人的文化理想,将会逐步治愈目前发展中的一些顽疾,创造中国文化产业的盛世。 (2013年1月30日在澳大利亚Monash大学的讲演,发表于《文汇报》2013年4月8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