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义亮: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赵肖荣:爱思想学术观察员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从高处俯瞰祖源,这个笊篱形的徽州古村落,偎依在插角尖、石坞尖山坳的一片开阔地带,云雾环抱,花海簇拥,梯田错落,粉墙黛瓦,整个村子像一个酣睡的婴儿,恬静温馨;又像一个千年的旧梦,似水如烟。 一 从休宁溪口镇沿着盘山公路,拐过69道弯,到达600多米的山腰,便是祖源村。从村头的祖源堂出发,踏着青石板,穿过幽深古巷,两旁是黄墙黑瓦、雕花木窗、粉墙黛瓦马头墙等修旧如旧的古民居,沿着家家户户门前的溪流,溯源而上,映入眼帘的是漫山遍野的野茶树、罕见的百年老桂树及稀世的千年红豆杉。 像大多数徽州古村落一样,祖源也是散布于山川崎连、溪流阡陌之中,以山、水、老树构筑的自然为背景,人和房屋点缀其间,天、地、山、水、树和人之间的和谐,臻于“天人合一”的完美意境。 这个始建于宋代的古村落,山限壤隔,虽历经千年岁月、王朝更迭,却免遭兵燹,不染它俗,保持着完整的自然生态和乡土文化。最近几十年间因工业化和城镇化浪潮席卷,曾一度空荡与凋敝,沦为一个破败的村落,充斥着颓墙断垣和霉苔荒草。原有900多村民,只有100多人留守,多为老人和孩子。 两年前,一位上海老人带着大笔财富来到这穷乡僻壤,对村落进行保护和修缮。在尊重村落原有布局的基础上,对生态进行维护,引进现代水处理技术,修缮原有的古民居。整个村落,似一只蜕变的蝴蝶从残破的旧梦中飞出,吸引着天南海北的游人来到古村落,寄情山水、流连忘返…… (庞焕泰) 从一个被遗弃而凋敝的村落,到一个吸引村民回归、游人慕名的生气勃勃的文化遗存和旅游景点,祖源的变化源于庞焕泰与徽州文化的意外结缘。2015年庞焕泰因阅读讲述徽州文化的书而着迷于徽州文化。这位年轻时做过飞行员,后来成功经商的老人,在古稀之年从上海迁居至此,起初阻力重重,家人反对,朋友不解,甚至当地人也对他怀有戒备。2015年正是上海等一线城市房价狂飙突进之时,房子成为人们生活中绕不开的话题,媒体上充斥着与“房子”有关的报道……而他一个既有购房资格又有购房资本的上海人,却带着1000多万来到这几乎无人知晓,连原住民都选择抛弃的古村落,购置或租赁30多栋被村民弃置的老宅,建造现代的世外桃源:“梦乡村——祖源”民宿。老人对这一行为赋予了非同寻常的意义:以一己之力,复兴一个破败的古村落,拯救行将消失的文明。 二 过去的100多年,中国在西方文明的影响下及自身现代化的过程中,经历着巨大的蜕变。以西方科学文化为支撑的现代文明和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农耕文明之间的裂隙越来越大,表现为城市繁荣、乡村凋敝。城乡贫富分化加剧及由此导致的阶层、制度、伦理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成为现代化进程中不容忽视的现实矛盾。对于13亿人口中有8亿农民及百万个乡村的中国来说,如何保护和发展乡村,既是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也事关国家长远发展。 徽州古村落不同于一般的乡村,它在选址布局、人居理念、耕读文化、宗族承嗣、儒商精神等方面都发展到了较高的形态,有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亲历徽州的古村落,就像穿越了久远的时空,不仅感受到似水墨淡彩的自然风光,还能从乡村历史文化中领略到古人的生存智慧。这些村落由于村民的逃离日益凋敝,“逃离-凋敝-更逃离-更凋敝”这一恶性循环是学者对包括徽州古村落在内的中国农村现状的痛心描述。 当庞焕泰两年前来到祖源,对这个像历史博物馆一般积淀了中国文化的古村落,如何保护和修缮,深感为难。现有的古村落保护模式提供了可供选择的路径,但在实践中都衍生出一些破坏性问题。比如,徽州一些古村落因为过度商业开发带来的利益纠纷及对古村落原生态的破坏,将保护古村落这一初衷搁置一旁,取而代之的是杀鸡取卵式的发展。比如,将古村落像一个历史博物馆保护起来,像美国威廉斯堡镇及中国的一些更为久远的村落那样,人为地将历史尘封,配备讲解员向游人介绍村落历史文化,这对于当下古村落的现实及中国的国情来说,似天方夜谭。何况,没有袅袅炊烟、老人晒太阳、女人浣衣的古村落,没有生活味的古村落,“修旧如旧”只是一张画皮。 三 徽州近千个古村落虽然在传统文化上一脉相承,但是每个村落又有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演变。祖源在选址布局上也是“枕山、环水、面屏”,在精神文化上信奉朱子理学,崇尚耕读文化,既有“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风貌,也有粉墙黛瓦、牌楼戏台的“桃花源式”意象。但是祖源没有出过显赫的徽商,也没有诞生过像朱熹、戴震及胡适等那样名震古今的思想家或文化名人,在古村落旅游开发热潮泛滥的当下,祖源仍似养在深闺不识人,完好地保存着原生态,古朴得像一件历经沧桑、却承载着深厚内涵的文物。 在借鉴现有开发模式成败得失、充分了解和尊重祖源古村落的基础上,庞焕泰探索了一条独特的古村落现代开发之路:完好地保存古村落的选址布局、空间结构和生态条件,对古民居进行局部改造和修缮,对自然生态原汁原味地加以保护,复原村落的传统生活,传播山水共融的审美理念。 首先是保护古村落的自然生态,包括水系、古树、田地和茶林等生活和生产资源等,“使居有良田广宅,背山临流,沟池环匝,场圃筑前,果园树后”。祖源先民的智慧,是将生活与自然条件完全融合。古村落从选址、布局到建筑,都体现了以儒释道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尤其是建立在易经理论基础上的堪舆(风水)文化,既是古村落物质形态的建设基础,也是先民精神形态的寄寓和体现。 其次是适度满足现代人居住习惯、还原农居风貌的民居修缮和改造。村落原有的三种建筑为:以黄墙黑瓦、雕花木窗为特色的江南民居,以白墙黑瓦和马头墙为特色的徽派建筑,以及少量轻型木结构的农舍。雕花窗扇、青色瓦片及花卉引植,质朴的农居风貌中显现了徽州人的情趣与精细。在内部改造上将徽派建筑原有的小窗改为落地大窗,并配备了现代家电和卫浴设备,满足现代人的居住习惯。 再次是对村落传统文化的复兴和审美理念的传播。古村落的传统文化和审美理念包括:一是适合农耕和居住的自然条件,隔绝喧嚣、天人合一的生态环境;二是以“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朱熹家训为核心的家风民俗;三是以“耕读传家,诗书济世”为理念的生活实践和人格追求;四是田园山水、诗画合一的意境寄寓了入世与出世的权衡抉择、生存理想和超脱心态。 中国历史上“入世”与“出世”,是一个两难命题,即使在今天也演绎着现代的版本。从农村逃离到都市,从都市逃离到农村,这是农村人和都市人都在演绎的现代版“两难命题”。越来越多的村民回到祖源,与庞焕泰一起经营民宿、保护村落、守护传统,而城市人迫于生存压力,寻找诗和远方,来到祖源,在山水共融的环境中消解焦虑、获得开悟。祖源的现代开发和保护正是对这一现代“两难命题”的回应和关怀。 四 以易经堪舆(风水)文化为理论指导的古村落选址、布局、规划和建设,以儒家伦理为核心的社会秩序,以道家隐逸为美学的人格追求,在祖源的山、水、树、水、桥、古庙、民居及人等方面皆有体现。这一传统文化的活载体,也不失为现代人改善人居环境的参考,尤其对探索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解决环境污染之道提供了思想资源和智慧遗产。 虽然易经堪舆(风水)文化有着神秘主义的色彩,不符合现代科学的理论,但是其中蕴含的“敬畏自然”恰恰是现代人所缺乏的。比如在祖源的村口,有一株千年的红豆杉,枝繁叶茂,高入云天。树下木牌上记载着“杀子禁山”的故事,讲的是族长为保护生态,不惜杀了犯戒规的亲生儿子。这种对自然的敬畏,令现代人自惭形秽。今天,雾霾、水污染、气候变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的出现,其症结在于人对自然所抱持的乐观主义态度及在此基础上对自然的过度开发和利用。 水是祖源的血脉和纽带,从村南插角尖、石坞尖而来的溪水,从石缝罅隙间渗出,流经田野和村庄,“浣汲未妨溪路远,家家门巷有清泉”。溪水一路跌荡,曲折萦回,九九归一,汇于水口。水口处筑荟源桥、萃源桥,建关帝庙、海瑞殿、佛殿等古建筑,植红豆杉、香枫、苦槠树等佳木,与村落相映成趣,宛若天然园林。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学院师生对祖源溪水进行现代采样和检测) 通过现代环境科学仪器的检测,祖源的水也是高度纯净的,还含有锶、硒等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难免让人困惑,村民洗漱、淘米、洗衣服等,都会向水中排放污染物,而这里又曾是一个缺乏现代水处理技术的地方,水是如何保持高度纯净的呢?当地村民解释,村里人从出生时起,就要学习遵守村落的约定,即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比如几点从溪流中汲水以备日用,几点洗漱、淘米、洗衣服等,这些生活细节都被详细地约定和严格地遵守。 在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熟人社会,村俗有着非同寻常的约束力,这种相互间配合的治理模式,在传统社会是为了更好地生存,在现代社会也不失为一种智慧,尤其是对于城市的环境治理。在城市,环境污染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生活污染物的排放,如汽车尾气、垃圾分类、药物滥用等,虽然也被详细地规定,却很难落实到位。其中的一个原因是城市人择地而居,人与人的关系并非生而与俱,环境在缺乏有效监督的情境下沦为“公地的悲剧”。 环境问题是现代科学发展所造成的最为棘手的危机之一。防治污染,不能仅仅依赖于技术,而是要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中寻找解决之道。古村落,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和乡土文化的活化石,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重视山水的人居理念,长幼有序、尊卑有别、长于沟通、重视合作的宗族意识,不仅体现了古人的生存智慧、人格理想,对今天的环境治理和社会发展、对科学发展价值维度的思考也大有启迪。这也许是对祖源这一徽州古村落的现代开发及环境思考的现实意义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