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意大利文学新十年,传统的延续与多元的光彩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阿尔卑斯文集》第二辑 徐娜 参加讨论

    促使世界经济陷入混乱的1973年能源危机致使意大利处境困难,失业人数超过200万。政治和信仰的危机致使原本困难重重的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恐怖主义活动一时十分猖獗,1978年意大利天主教民主党主席阿尔多·莫罗被“红色旅”恐怖分子谋杀便是其中最突出的一例。直至80年代的前5年,历届联合政府渡过了政治危机,并采取了严厉的经济手段控制消费,国民经济才有所改善。
    由于上述的政治和经济原因,在80年代之后的意大利现实社会,各种扑朔迷离的现代思潮和挫人锐气的消费主义犹如两颗重磅炸弹,摧毁了广大文学工作者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在这种社会形势下,出现了一种日益严重的文学衰退现象:一部分作家因无法同现实对话而感到无所适从,往往从存在主义观点出发倾力刻画个人的内心感受,或以人与人的关系为基础反映社会现实,以致不少作品的内容显得怪诞,晦涩;一部分作家在光怪陆离的社会现实面前彷徨若失,一筹莫展,他们厌恶现今和未来,把目标投向古代文明,致力于重新发掘古代文化中值得今天的人们借鉴的亮点;另有一部分作家则缺乏信心,无意描写变幻莫测的社会现实,热衷于写一些科幻,侦探或推理小说。简而言之,意大利当代文学的特点是“多元化”。 
    一,从存在主义观点出发倾力刻画个人的内心感受,小人物的内心世界:焦虑,自我瓶颈与自我实现的阻碍。 
    《杰米多街道》(Via Gemito,2001)2001年度斯特雷加文学奖获奖作品,小说主人公费德笠是个艺术家,却为生活所迫当了一名铁路职工,如果不成家被家庭所累他将成为一名有所作为的画家,至少他自己坚信这样,他无论如何也无法谅解命运对他不公的安排,他逢人便发泄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怨气与愤懑,尤其是他的裁缝妻子和他的孩子们更是成了他倾诉宣泄的对象,小说是以主人公长子的身份加以叙述。 
    《平静的躁动》(Caos calmo,2005)2006年度斯特雷加文学奖获奖作品,皮埃得罗·帕拉蒂尼是个四十出头的成功男士:有一份人人艳羡的工作,一家权威网络电视的领导,有劳拉,一个爱他的女人和克劳迪娅,他十岁的可爱小女儿。 
    可是八月的一个早上,正当他在救助一个遭遇意外的陌生女人性命的时候,突如其来的状况发生在他自己身上,而一切随之改变:劳拉突发动脉瘤死在自家花园。对于这始料未及的悲剧性的灾难,妻子猝然逝世失去了贤内助皮埃特罗焦头烂额一方面要负责公司一项重要并购项目还要照顾年仅十岁女儿克劳迪亚,妻子下葬后表现的异常平静的皮埃特罗开始适应单亲爸爸的生活,第一天送女儿到学校之后没有马上离开而心血来潮决定坐在学校对面公园长廊上等女儿放学。从平日忙碌中抽离出来,皮埃特罗一开始觉得有点无聊但很快开始享受这份清净并开始对来往路人心生好奇,这天之后,坐公园长椅上等女儿放学竟然逐渐成为了皮埃特罗生活的一部分。习惯坐那发呆、沉思、观察路人,开始了他漫长反思的心路历程,疯狂的反思。时间长了和来往行人都彼此熟悉。皮埃特罗家人和同事也从一开始不理解到慢慢接受公园长椅成为皮埃特生活一部分。 
    从命运给他重重一击的视角他开始重新审视眼前陌生世界,似乎让他清醒,脱离了平步青云光鲜亮丽的成功生活的轨迹,慢慢地他发现其他人生活的林林总总的阴暗面,领导,同事,亲戚和那些素未谋面的跑来跟他倾诉的陌生人。 
    二,以人与人的关系为基础反映社会现实,内容显得怪诞,晦涩的作品。 
    《激情·别动》(Non ti muovere , 2001)2002年度斯特雷加文学奖获奖作品,讲述某天一位中年医生迪莫戴奥的女儿车祸重伤,面对昏迷的女儿,医生追忆起自己多年前不堪回首的往事,大篇幅的独白开始,他曾背着妻女,与一个穷困潦倒的女子伊塔莲诺的一场孽恋,这孽恋之情如疾风骤雨却给他带来重生,发现隐匿自我直至改变人生轨迹,而后命运不济的伊塔莲诺因堕胎手术导致感染后不治身亡,她的去世给迪莫戴奥带来无法填补的空白,他无可选择的回归到枯燥的家庭生活和原有的生活轨迹。 
    《上帝旨意》(Come Dio comanda,2006)2007年度斯特雷加文学奖得主尼可洛•阿玛尼迪作品。意大利东北部的一个小镇上,住着一对父子。固执秉性粗暴的父亲里诺•赞纳失业在家,他的儿子十三岁的克里斯蒂亚诺是个腼腆不安的年轻人,经常受到同龄人的欺负。他们孤独地生活着,与这个世界和所有的人隔绝.而父子两人却维系着深厚的惺惺相惜的感情,腼腆不安遭同龄人欺负的小克里斯蒂亚诺从父亲这里得到最大程度的信任,以及对他缺点的天然接受,父亲最大的担忧是失去儿子,他们俩仅有的真正的朋友是达尼禄和绰号四块奶酪的考拉尔多。 
    自从达尼禄三岁的女儿意外身亡后,他就意志消沉整日借酒消愁,无法接受至亲离去,不断地纠缠前妻求她回心转意回到自己身边。 
    考拉尔多因为智力发育迟缓被全村人认为是傻瓜,而事实上“奶酪”只是人生经历比别人少些好运:从小被父母遗弃在寄宿学校,在残酷的小孩子世界里受尽同龄孩子欺凌;成年后又遭遇过一次意外致使生理上残缺以及长期遭受上天不公待遇形成心理上的压抑与苦闷。 
    有一天,达尼禄给他两个朋友带来一个可以力挽狂澜完全改写他们悲催人生的方案:抢银行,只是在这“新世纪的狂风暴雨”计划准备实施的前夕,未能如期“掀开历史一页”而是一连串的悲剧又打乱了所有人的生活。 
    三,儿童文学和青春期少年为主角的作品及青少年作家的出现。  
    保罗·裘达诺(Paolo Giordano)生于1982年,目前正在攻读粒子物理学博士学位,2008年1月于意大利出版处女座《质数的孤独》(La solitudine dei numeri primi),两年内售出逾34国版权,全欧畅销逾500万册,赢得五座文学奖项,包括意大利最重要的斯特雷加文学奖,成为该奖项有史以来最年轻dedd得主。得过该奖项的都是意大利重量级小说家,包括翁贝尔托·艾柯(Umberto Eco),《周期表》作者普利摩·李维(Primo Levi)等人。 
    “哪样比较孤独?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谁也不爱;还是心里爱着一个人,却始终无法向爱靠近?他们就像一对中间只隔一个数字的孪生质数,如此相近,如此接近,却又永远无法真正靠在一起……”两个质数,代表两个不幸的小孩,两个孤独的青少年,两个脆弱的大人。 
    艾丽契讨厌滑雪,却在父亲的逼迫下不得不去上滑雪课,因此遭逢了生命中最大的意外。马蒂亚有一个智力低下的双胞胎妹妹米凯拉,而遭到同学白眼与排斥,终于有同学愿意邀请他们去参加生日聚会那天,马蒂亚第一次决定将米凯拉独自丢在了公园里,并向她保证他会回来找她。两个人生曾经面临缺憾的青少年,在另外一场生日会上相遇了… 他们如此相像,却又如此不同;如此接近,却又难以真实触碰;像两个“孪生质数”,紧密却又非独自存在不可。他们,究竟会面临怎样的未来?这是个关于童年经验,孤单与爱的动人故事。看完之后你会想问:当你爱上一个人时,是否还能保有自己的完整性?为何越是相爱的人,却越是无法彼此靠近? 
    将两个主人公比喻成永远无法靠近在一起的质数,就已经为故事奠定了一种神秘哀伤的气氛,可是这种气氛却又因为两个质数的撞击带来一丝希望与温暖,于是阅读的心情就在主角的孤独与受创中纠结着,却又在他们彼此的陪伴与抚慰中获得释放,使得你无法不关心他们,无法不为他们自虐绝望的存在担忧,也无法不为他们找到站起来的动力喝彩,就像宇宙中的数学,虽然深奥,却美丽非凡。 
    26岁便和翁贝尔托·艾柯(Umberto Eco) 同样荣获意大利最高文学奖的裘达诺(Paolo Giordano)知道,生命,是有残缺不全却极为珍贵的片段所组成的。而这一切的不完美,让我们不得不陷落在整个故事中无法自拔。 
    《有你,我不怕》(Io non ho paura,2001)2001年度维亚雷乔文学奖获奖作品,讲述意大利农村一个10岁小男孩米歇尔,赫然发现在美丽稻田之下有个幽暗塌的地穴,他好奇地往内探索,震撼的一幕迎入眼帘:絮铁炼的一端铐着一只孱弱的小脚,凄厉的哭声,惊狂地对着后多多咆哮,米歇尔像见鬼般,蹈吓着地爬出了地穴。 他只是个奄奄一息,却又满脸惊恐的小男孩,米歇尔每天偷吃的给他、甚至也溜进爬满小虫、老鼠的恶心地穴,只为看清楚他的脸,男孩的身世就像洞内的世界幽暗成谜。他决定帮助小男孩爬出洞外透透气,再偷偷地把他带回来,多多就像从光明降落下来的天使,照护着他。 有天家里来了陌生人,米歇尔偷听得知,原来地穴里的正是被眼前以这票人绑架的小孩菲利普,而平日星和蔼可亲的父母亲竟也参予绑架,并狠狠地警告米歇尔少管闲事。被绑架的小孩与绑架犯的儿子,两个十岁小男孩的友谊,在疑惑与恐惧中凝聚成最美好的生命经验。 
    《有你,我不怕》(Io non ho paura,2001)真实感充足,描述着小孩的真摰感情毫不矯揉造作,是难得走出了过分世俗与过分天真理想的二元小孩形象的近期佳作。故事采用传统三幕剧的结构,以小孩米高发现洞中住著活小孩完成第一幕,转折到其后米高将如何对待被困小孩的第二幕,並由最后米高得闻家人欲杀被绑架小孩后前往相救转到最后的第三幕順利完成整個主角成長化為英雄的。 
    这是一部很有特色的儿童题材作品,讲述一个小孩如何面对和处理一件他根本无法理解的事情。影片以小孩子天真无邪的角度和眼光来看待成人污秽、复杂而罪恶的世界,讲述了一个孩子良知觉醒的故事,节奏舒缓,有起伏而有张力的情节,也有细腻的感情。故事主要是通过男孩米歇尔的眼睛来讲述。他所处的年纪刚好是对成年人的生活稍微有些认识,但是依旧还生活在孩子的逻辑思维中。 
    《圣母祷歌》(Stabat Mater,2008)2009年度斯特雷加文学奖获奖作品,小说讲述十六岁的切契利亚是普慈收容所的寄宿生,襁褓时期被母亲遗弃,自她记事起就生长在这一亩三分地的墙院内,切契利亚不知从何时起养成一个独特的习惯,她找到一块私人领地的小角落,她每天晚上晚饭后来到这里,将自己幼小的身躯蜷缩在这小块的私人领地,在这里给她素未谋面的母亲写信。而事实上,与其说是写信,不如说是一个青春期懵懂的孩子林林总总的想法,渴望认知自我,了解外部世界的种种尝试,而与外部世界的所有沟通联系都是有修女来传达和引导的。像这里的其他孩子一样,切契利亚也被培养成一个小音乐家,她的小提琴技法非常娴熟,只是老套的神甫只会严苛的安排给她各种练习曲以求技法的精益求精,完全不懂激发演奏者的创作灵感。而这一切在一位年轻的红头发神甫安东尼·维瓦尔第来到后完全改变了,这年轻的红发神甫带领小音乐家们走出去,去看,去发现音乐的灵魂,去感受与音乐同呼吸的音乐人的多变心情,多谢维瓦尔第和他带给切契利亚的音乐发现之旅,小姑娘找到勇气改变现状,走出收容所去寻找遗失的自我身份。 
    《下一秒,说再见!》(Prima di lasciarsi)是加布列拉·安布雷奥斯(Gabirela Ambrioso)2004年度处女作品,讲述长期处于武装对峙状态的巴以边境上,残垣断壁上临时搭建难民防护区里几个十二三岁青少年男女在仇恨,死亡,动荡的威胁下心灵的扭曲,在这十二三岁的年纪,其他孩子们正在安逸的家庭,社会怀抱释放自己的小叛逆,小自我。主人公梅利亚姆自己认为是美国人,因为在她还在襁褓中四个月大就随父亲工作调动到了加利佛尼亚,之后十二岁的时候返回以色列,梅利亚姆插班到一个同龄人班级。她一点也不欣喜,她感到被排斥这种状况持续了一年。同样的处境与心理使她和十八岁的美国少年米歇尔成为了朋友,一次超市爆炸事件后米歇尔失踪了,两个月后人们埋葬了米歇尔有纹身的左臂,遭受强烈震撼的梅利亚姆从此失语,同是米歇尔朋友的迪玛是品学兼优的孩子,米歇尔走后,迪玛每天翘课去完成她的使命,拍摄山谷里形态各异的树;还有几个同龄的朋友被培养成了自杀袭击的人肉炸弹。 
    四,文学作品反映历史事件,将小人物或整个家族史诗般的脉络置身于历史长河中。 
    2010年度(第64届)斯特雷加奖由安东尼奥· 佩纳奇(Antonio Pennachi)的《墨索里尼渠》(Canale Mussolini)摘得桂冠。安东尼奥·佩纳奇1950年生于意大利拉蒂纳省,发表的小说作品有《猛犸》(Mammut,1994)《沼泽》(Palude,1995)《一朵红色的云》(Una nuvola rossa,1998)自传体小说《法西斯共产主义者》(Fasciocomunista,2003)《肖150:工厂的故事及其他》(Shaw 150. Storia di fabbrica e dintorni, 2006)《梁和锤:新城之旅》(Fascio e martello. Viaggio per le città del Duce,2008),他的很多作品都像这部《墨索里尼渠》一样,立足于他的出生地拉齐奥大区以及邻近地区,作家对20世纪上半叶的意大利有浓厚的兴趣,试图反映墨索里尼执政时期的历史,对当时的意识形态和国民生活都有深刻的解析。“墨索里尼渠”原指意大利中部彭甸沼泽地区开垦工程,上世纪这块广袤土地的开发吸引了大量意大利北方人来到此地开辟耕耘家园,如同一个现实版的出埃及记。在这样的背景下,作家讲述了原本居住在波河平原的穷苦农民佩鲁兹一家自20世纪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发生的家族故事。 
    动荡的年代里历史离每个人都很近。1932年12月他们见证了拉蒂纳新城的建立,1935年阿德尔基参加了意埃战争,并且参与了使用芥子毒气对阿比西尼亚士兵实施的大屠杀。二战爆发,佩鲁兹家的年轻人都被派往阿尔巴尼亚,非洲和俄罗斯前线。佩里科勒在非洲阵亡,遗体也没能回归故里,妻子阿米达与他的外甥开始了不伦之恋。1944年冬,战争蔓延到波河平原,同盟国为了突破古斯塔夫防线,在拉齐奥大区的安姬奥登录,开始与意大利齐斯特拉和阿普里利亚之间的德军作战,后来这两个地方都被夷为平地。为了推迟盟军的进程,开垦好的土地被蓄意破坏,重新成为沼泽,墨索里尼渠也变成了战场。农民们被迫离开家园,前往勒匹尼山避难。共同的患难终于使得佩鲁兹家与邻居们消除了误解和分歧。 
    佩纳奇试图创作一部恢弘史诗,他以佩鲁兹的家族故事为脉络,引述出意大利半个世纪的历史,尤其是那段几乎被意大利文化所忘却的历史,三万多来自意大利北部的农民和工人在一战和二战的夹缝中克服重重困难开垦了当时还是一片沼泽的彭甸。这部恢弘史诗所透露作者的历史观是清明而超脱其意识形态的,对于那个充满冲突的不安定年代,作者始终保持着理性而讽刺的眼光。 
    《完美的痛苦》(Il dolore perfetto, 2004)2004年度斯特雷加文学奖获奖作品,小说故事背景投置在十九世纪后十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无政府主义者“大师”从南方故土萨布里搬到托斯卡纳乡村的山丘,得到一个乡村教师的职务,在那里认识寡妇巴勒多莉并组成家庭并诞有四个孩子(以黛阿莱,米卡,李贝塔和卡佛儿罗)小说延续这个家族的悲剧命运。 
    同时贝尔多利家族也以平行的姿态展现在读者面前,这是个猪肉贩子家族,家里诞有索莱和阿妮娜两个孩子。两个平行家族的故事被串联在一起,当阿妮娜毅然决然地违背双方家长意愿而和卡佛儿罗结为夫妇,而索莱和以黛阿莱的感情纠葛也延续了剧情的发展。 
    以两个家族六十年来的故事为脉络穿针引线,投射出意大利半个世纪的历史,从十九世纪末第一次工业现代化,到殖民战争,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法西斯因素,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势力的侵犯和意大利的反抗。 
    五,大师余晖在世纪之交,新世纪十年依旧闪耀。 
    由中年步入老年的艾柯视野愈加扩大,在学科与学科之间、历史与现实之间、学院与社会之间游刃有余地纵横穿梭。作为学者的艾柯一方面修改完善了自青年时代起就深为关注的中世纪研究;另一方面继续完善其符号学-阐释学理论,延伸或部分修正了昔日的观点。他陆续发表了《符号论与语言哲学》(Semiotics and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1984)、《完美语言的探索》(The Search for the Perfect Language,1993)等专著,编著了近20本书籍,并先后在哥伦比亚大学(1984)、剑桥大学(1990)、哈佛大学(1992-1993)、巴黎高等师范学校(1996)等一流名校讲学,还获得了全世界二十多个大学的名誉博士称号。与此同时,作为公共知识分子的艾柯也极为活跃,先后发表了《如何与三文鱼通行》(How to Travel with a Salmon,1992)、《康德与鸭嘴兽》(Kant and the Platypus,1997)、《五个道德断片》(Five Moral Pieces,2001)等亦庄亦谐的杂文集, 
    “玫瑰之名”使“翁贝尔托·艾柯之名”蜚声世界,跻身于第一流的后现代主义小说家之列。有意思的是,《玫瑰之名》一出,各种研究论文和专著源源不绝,特别是关于“玫瑰之名”的阐释几乎构成一场20世纪末期的“阐释大战”。由于艾柯此前就关注“开放的作品”、“读者的角色”等等问题,对阐释学颇有心得,加之一直关心研究者对自己作品的分析,所以他不断站出来澄清、挑战或是回应,于是有了《<玫瑰之名>备忘录》(Reflections on the Name of the Rose ,1984)、《诠释的界限》(The Limits of Interpretation,1990)等专著。最著名的事件是,1990年剑桥大学丹纳讲座(Tanner Lectures)就阐释学问题邀请艾柯和著名学者理查德·罗蒂(Richard Rotry)、乔纳森·卡勒(Jonathan Culler)以及克利斯蒂娜·布鲁克-罗斯(Christine Brooke-Rose)展开辩论,最后结集为《诠释与过度诠释》(Interpretation and Overinterpretation)在1992年出版,一时洛阳纸贵。  
    作为小说家的艾柯继《玫瑰之名》以后,又陆续发表了另外三部长篇小说:《傅科摆》(Foucault’s Pendulum,1988)、《昨日之岛》(The Island of the Day Before,1994)和《鲍都里诺》(Baudolino,2001),部部畅销,好评如潮。  
    《鲍都里诺》(Baudolino,2001)的故事发生在1204年,十字军东征中君士坦丁堡遭到劫掠,混乱中主人公鲍都里诺救了拜占庭史学家尼基塔,在随后的避难途中,鲍都里诺向尼基塔讲述了自己传奇的经历。他自称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雷德里克收养的义子,皇帝的舅舅奥图是他的老师。在巴黎求学的时候,鲍都里诺和朋友们想像出一个“约翰大主教统治的遥远的东方王国”,他还把亲生父亲的破木碗当成“圣杯”献给养父,以说服皇帝让他们去寻找那个构想出来的国度。一路上他们经历了重重神话和传奇里才有的奇境……最后,尼基塔相信鲍都里诺是个说谎者,他的经历都是编造出来的,但毕竟,这是一个伟大的故事。 
    六,真实反映社会现状,深入剖析政治,经济问题的针砭时弊的作家作品。 
    《蛾摩拉》(Gomorrha,2006)2006年度维亚雷乔文学奖获奖作品,作者是年轻的新闻记者罗贝托·萨维亚诺(Roberto Saviano)。 
    一个意大利反黑记者的卧底人生! 在帮派分子眼中,萨维亚诺出版《蛾摩拉》罪无可恕,因为他深入黑帮世界,在书中指名道姓,详述黑道组织架构与运作方式,细细描绘一个在他看来几乎臣服于罪犯的城市。这本书越有名,他笔下描写的对象就越愤怒。这本书越畅销,作者例死亡就越近,意大利销售200万册,翻译成51国语言,被评为《纽约时报》《经济学人》年度好书。 
    新闻记者罗贝托·萨维亚诺出生在那不勒斯,十三岁就目睹克莫拉杀人,他靠着一台可接受警方频道的收音机和一辆摩托车,在帮派内斗期间穿梭杀戮战场,留下翔实、血腥的现场记录。他秘密搜集该组织的犯罪手法,融合小说与非小说,写成这部大胆而重要的纪实类文学作品,难以归类的笔法使他成为备受瞩目的意大利文坛新星。 
    读萨维亚诺的书,你必须时不时地放下书本,提醒自己书中描述的不是被战火撕裂的非洲,而是欧盟成员中富裕的西欧大城市,一个低成本野心家的最佳去处,一个内部事务与所有人越来越紧密,越来越危险地连结的国家,萨维亚诺这么认为。  
    意大利那不勒斯的克莫拉是欧洲目前势力最大的黑帮组织,其规模是西西里黑手党的五倍,比西班牙埃塔组织和爱尔兰共和军加起来还多,但罪行却鲜为人知。克莫拉强大的资本运作几乎触及全球经济,遍及机械制造、高级时装、禁药与有毒废弃物处理等产业,全面渗透那不勒斯、全意大利乃至全世界的社会经济脉络。书中披露“Made in Italy”的高级时装品牌都是由克莫拉掌控的血汗工厂所生产。 
    萨维亚诺笔下的那不勒斯是一座臣服于罪恶的悲情城市,他以文字作战,指名道姓,言人所不能言,如铅垂般重击克莫拉的心脏。书名取《圣经 · 创世纪》中的“蛾摩拉堕于暗冥,复活与欲望之国”之意,然而深爱家乡的萨维亚诺毋宁说更像挑战巨人歌利亚的少年大卫,也成为人们传颂的英雄人物。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