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东方文学 >

黎巴嫩文学的延伸界定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未知 newdu 参加讨论

    ——1995年后的黎巴嫩流亡小说
                                      
    近几年来,在欧美国家出现了为数不少的以英语和法语为语言进行创作的黎巴嫩作家。他们大多数都是中年人,经历过黎巴嫩内战,目前定居在欧美国家。这些黎巴嫩作家不仅遭受了战争的创伤,而且还经历了流亡生活的痛苦,对战争的痛苦经历,以及流亡生活使他们处在复杂的关系和矛盾中。他们的著作普遍具有讽刺和自我批判的特点,以家庭和国家为主题,为拓深黎巴嫩文学的界定作出了贡献。
    其中,拉比赫·阿拉米丁、托尼·哈纳尼亚、哈尼·哈默德是当代较著名的黎巴嫩籍小说家。这三个人都出生于黎巴嫩。拉比赫·阿拉米丁目前是圣弗朗西丝克州的主席,同时还是一个画家,在美国十几个州、在欧洲中东地区都举办过画展。他的著作主要有《库莱兹——战争的艺术》(1998年)、《the perv:故事集》(1999年),《我,圣洁的人》(2001年)等。托尼·哈纳尼亚,曾在马德里(sotheby)工作,目前居住在伦敦,工作于英国泰特美术馆。已经出版了三本书,《思乡》(1997年,)《虚幻城》(1999)《爱的荒漠》(2000),曾获得伦敦艺术舞台新作家奖。哈尼·哈默德是一名记者,同时是巴黎东方广播台的编辑。1997年,他出版了法语小说《一个西方学者》。
    《库莱兹——战争的艺术》、《我,圣洁的人》、《虚幻城》、《一个西方学者》这几部著作被认为是1995年之后黎巴嫩流亡文学的代表作。这些小说反映了青年一代的迷失、腐败和沦丧,体现了在祖国、流亡国的生活以及家庭关系对本体意识发展的影响。其主人公的特征也是作者的映射,讲述了作者的故事,成为小说的主线。小说都将重点放在反映父子关系对幼年时主人公家庭和民族意识所产生的影响上。在黎巴嫩甚至是许多阿拉伯国家,家族关系链是所有社会关系的中心。不论信仰何种宗教,男性后代可以以父亲名字的第一个字作为自己名字的中间的字,并且在所有的家长制社会中,只有儿子才可以保留姓氏。很强的家族意识形成了很强的父权意识。父亲在家中是独断专行,具有绝对权威的,而母亲则逆来顺受。一旦与父亲产生矛盾,那么主体在整个家中的地位、境遇就会发生很大变化。小说中,主人公最终和家庭决裂似乎也预示了他们与祖国的隔阂,也注定他们作为战争与流亡生活中的受伤个体,不可避免的会在祖国与流亡国的徘徊中产生一种意识与情感上的撕裂和无所归属的感觉。
    像流行的瘟疫一样,战争彻底毁坏了人们的生活,将自由和性命肆意地践踏。小说《库莱兹——战争的艺术》,将战争的阴影与艾滋病结合,揭示了二者对人性的毁灭。在阿拉米丁看来,他就像一个异教徒一样,一方面有着浓厚的东方情结,另一方面在政治和宗教上却毫无归属感。小说的主人公穆罕默德就像是作者的化身:1960年出生于贝鲁特,由于战争,他们全家曾经迁往利比亚,后又回到黎巴嫩。就在这样颠沛流离的生活中,他度过了自己的童年。1975年,在阿拉米丁14岁时,尽管他对祖国有着深深的眷恋,但还是被迫与四个哥哥、一个妹妹随父母迁往洛杉机,投奔叔父。在圣弗朗西丝科都艺术学校期间,父亲拒绝支付他的学习费用,也禁止他回家。毕业后,他成为了一名画家。在有了经济来源的同时,也断绝了与家庭的联系,失去了“根”。很显然,小说中穆罕默德决意留在美国也是因为父亲不赞成他的职业,而他也终于向父亲证实了自己的艺术潜能和工作能力,维护了自己的尊严。
    但,家是一个永远不能忘却的地方。尽管在黎巴嫩战争时,穆罕默德远离战场,免遭战争之苦,可是流亡生活让他丝毫高兴不起来。虽然由最初的移民到拿到绿卡,到最后成为正式的美国公民,可他仍然感到自己是一个流亡的人,并对那些在新家中忘记一切开始新生活的人感到厌恶。他认为,流亡生活使他牢牢的记住了他的血统。在小说最后,他因患艾滋病临死前,终于明白了爱德华·赛义德说的“二重意识”,即:不可逃避的双重角色,或者说流亡人在两种和两种以上文化的撞击、交叠中所见到的多重幻象。
    远离自己顽固的父亲、逆来顺受的母亲,特别是在他被诊断得了艾滋病后,全家人更是断绝了与他的任何来往。穆罕默德开始用十年的时间和自己献给爱人斯科特的艺术作品来实现构造自己家园的梦想。可是,尽管他有斯科特的爱,有妹妹奈瓦勒、女佣玛利亚和许多美国、黎巴嫩朋友的陪伴,他对家、对祖国始终有着深深的眷恋。这些在他的他的梦境、他的艺术作品中可以看到许多无意识的流露。
    尽管人无法回家,但他美国与黎巴嫩交织的混乱梦境将他带回了童年在贝鲁特的岁月。在那里,他看到了青年时期的自我,看到了家人对他的欢迎,但却拒绝接受成年时期的他。心理学家认为,在自我失落的状态下,流亡人会去寻找童年时期就存在的,意味着今后会流亡的暗示。在另外一个梦境中,穆罕默德与他的父亲一起去拯救要被父亲的狗吃掉的女友的小猫。这个梦境暗示了穆罕默德渴望他的父亲不再怨恨他成为一名艺术工作者。
    对于画家来说,视觉语言比话语更能够表达流亡处境,画家会运用各种绘画素材,从而能够通过视觉语言来表达他们熟悉的世界。这一点尤其突出的表现在那些不能用母语来创作的人身上。因此,穆罕默德作为一个画家来表现世界是成功的,而作为一个作家,他则是失败的。他最好的朋友能够在他的作品中看到他的“梦境……恐惧……母亲……父亲以及将他的生活撕裂的战争”等支离破碎的画面。他的抽象艺术表达了一个黎巴嫩人对犹太教、基督教、穆斯林等的复杂的观念。由于穆罕默德梦境中的家庭总是交织着与父亲紧张关系的色彩,因此他的画总流露出了对战前黎巴嫩的淡淡乡愁。
    小说中的“家”一词既是指黎巴嫩,又是指美国。例如,穆罕默德讨厌他妹妹做的饭,因为那使他想起了“家”(指黎巴嫩),但当妹妹和他谈起家时,他却坚持说,他就是家。虽然他承认他最快乐的日子是成为一名美国公民扔掉他黎巴嫩护照那一天,但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却在诅咒黎巴嫩和美国——这两个国家,都曾经让他似是而非的属于它们,但最终又没有一个能够承载他心灵的重荷,让他能够安歇疲惫的脚步。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我曾那样费力的想要摆脱身上黎巴嫩的影子,我恨黎巴嫩的每一样东西,但是我无法办到。它已经深深的根植在我的血脉之中了。我越是企图摆脱,它就越会出现在不该出现的地方。我不愿被视为黎巴嫩人,但是这由不得我,任何事情都由不得我。”一方面对故土有着深深的眷恋,另一方面又为了溶入第二国家而希望忘记那不能让他轻松快乐的一切;与一切似乎都有联系,又与一切似乎都有隔阂,这何尝不是表达了每一个流亡人的尴尬而微妙的境地?
    在拉比赫·阿拉米丁的另一部著作《我,圣洁的人》(其中第一章为同名小说《我,圣洁的人》)中,他成功的虚构了一个遭遇坎坷的贝鲁特出生的女性莎拉·努而·阿尔丁(后来作
    为一个女演员该艺名为莎拉·本哈德忒)的形象。这本书的第一章集中描述了莎拉的生活——包括她传统的黎巴嫩家庭,她各种失败的情感遭遇和她追寻自我而不得的徒劳努力。
    莎拉是一个混血儿,她的母亲是一个美国人,在黎巴嫩探险旅游时爱上了她的父亲,一个黎巴嫩医生。可是后来父母却因为感情破裂而离了婚,这件事情彻底毁了莎拉的童年。她憎恨她的继母,一个尽管地位显赫但却头脑简单的黎巴嫩女人。莎拉在与奥马尔结婚后,搬到了纽约居住,为的是使奥马尔顺利完成他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学业。他们很快有了孩子,但却分居了,奥马尔想回到黎巴嫩,而莎拉却爱上了美国。莎拉父母的悲剧在她身上又重新上演,她和奥马尔离婚了,此后,她接连遭遇了数次失败的感情经历——在圣弗朗西斯克,莎拉爱上了一个名叫大卫,但他却是一个同性恋。与此同时,莎拉成了一个著名的画家。尽管她传统的黎巴嫩,他的父亲家庭不赞成她这乱七八糟的生活,恳求她回到贝鲁特的家中,但是她却是始终往来穿梭于贝鲁特和美国之间,永远无法停下脚步,驻留一处。贝鲁特在战争的铁蹄下满目疮痍,对莎拉来说充满着痛苦的回忆——她的妹妹在黎巴嫩内战中死了;她童年时代的初恋男友因为政治问题生活在酷刑拷打之中;她的另一个妹妹,一个护士,却成了精神病患者,杀害了好几名医院的病人。
    《我,圣洁得人》,讲述了一个人寻求自我的历程,莎拉生活在现代世界和传统的挣扎之中,她既不能完全适应美国,也不能在黎巴嫩找到认同,更没有获得幸福的情感生活。她不知道哪里才能够叫做“家”:在纽约,她会思念黎巴嫩,而在黎巴嫩,她又想回到纽约,她是家人眼中的败类。
    小说《库莱兹》采用的是穆罕默德在临终前的病榻上回忆自己混乱的一生的叙事方法,而托尼·哈纳尼亚的《虚幻城》则采用的是一个人记述自传的方式,通过一个无名的叙述者“我”在几年的时间里记录了自己的一生,最后以自杀式的暗杀行为刺杀了一个住在英国的被认为是背叛伊斯兰教的作家,从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与《库莱兹》类似,主人公的健康状态也不好,有吸食鸦片和服用安眠药的习惯。尽管小说的主人公们由于健康原因有时会精神失控,但是读者仍然能够通过他们的表白感受到他们真率、坦诚的一面。
    作为一个半巴勒斯坦半英国血统的母亲和黎巴嫩大学教授的独生子,小说的叙述者往来于英国和黎巴嫩之间。自幼丧母使他从小就感受到了孤独的滋味,他经常一个人在父亲执教的贝鲁特美国大学附近的小别墅里度过自己的暑假。英国海外学校冷寂的学习生涯和战前黎巴嫩的生活交织成了恐怖的氛围,主人公就在这样的环境里度过了压抑的童年。食物的匮乏、行动的不自由不仅使童年的他渴望像普通孩子一样尝到美味,而且更激发了他反抗父亲以获取行动自由的愿望。尽管后来,他几乎和专断的父亲断绝了往来,但小说的主人公对此丝毫没有怨恨。母亲死后和父亲过的生活使他对父亲没有什么感情,在父亲又与一个美国女子结婚并定居美国,有了几个孩子后,他们的来往,就仅仅限于节日寄寄卡片而已了。
    在这几部小说中,《虚幻城》被认为是“黎巴嫩的《战争与和平》”。它将个人与民族的悲剧交织在一起。作者哈纳尼亚认为自己是一个流亡人,他的作品体现了青年一代的迷失,对酒色声乐的沉迷,以及对政治、宗教、社会公众事物的错误意识。他说:“通过描写黎巴嫩的现象,通过把黎巴嫩作为一种概念,我所要揭示的是流亡的实质,那就是与社会的隔阂。从这点上来说,现代社会的每一个人都是黎巴嫩人。”被物欲熏染的心灵虽在逐渐沉迷,然而有时又会照见曾经洁净、空灵的家园,现代人类就在这沉迷与挣扎中鄅鄅前行,既不甘心被物化社会掩埋,又无法真正回到曾经执着守候的家园,处在隔阂尴尬中的边缘人就越来越多,他们心灵中忍受的痛苦与煎熬使他们终生都过着精神流亡的生活,找不到可以安定下来、静心依靠的家园。黎巴嫩社会的特殊遭遇使许多人在社会生活中成为了流亡人,与祖国分离,又不能和第二国融合。许多黎巴嫩流亡文人在这样的生活境地中不断忍受心灵的历练,使他们在认识到自身遭遇的同时,又认识到整个人类心灵的困惑。因此他们的流亡文学,在表层上表达了黎巴嫩流亡人的尴尬生活和心灵状况,而在深层上则表达了整个人类在如今生活中的流亡,使很多的人可以在黎巴嫩流亡人的遭遇中关照自身的困惑,执着心灵的探索。
    文章稿件:中国社科院外文所
    作者:宗笑飞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