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鲁迅先生诞生一百二十周年。为了纪念这个日子,在绍兴召开了学术研讨会。开会的第一天下午,广东教育出版社举行首发仪式。这个仪式是祝贺《中国鲁迅学通史》而开的,我也收到了邀请,并出席了。 此书的著者是张梦阳先生主持仪式。我是头一次出席像这样的出版仪式,觉得很新鲜。主持人一口指定发言。我就认真地听着。我感觉大家都讲内心的话。都讲赞美、表扬著者张梦阳先生的勤苦向上的工作精神,当然也提到此书到达的高度点表示肯定。 我就想起了,常言所的“文人相轻”这句话,这里绝对看不到那样的气势。我琢磨着“文人相尊”这句话能不能作为成语?我想来想去,仪式告结束了。出版社对每人惠赠一本《中国鲁迅学通史》。 接着开了鲁迅研讨会的小组交流。正好张梦阳先生是我所属的第一小组的主持人之一。我趁着他让我先发言张先生高著的感想。我利用仪式结束以后的休息时间浏览这本书的。 我是这样说的:我参加这次研讨会慢慢地感觉到鲁迅研究到达了一个结束期,也就是必须开辟一个新时期的时候。面临这个时候出版一部《鲁迅学通史》是应该的。特别日是对刚刚要开始研究的鲁迅速的学生、一般读者来说,有这样的书可以 避免走进迷路。因为老师或著者在教堂里或者著书里介绍参考书时,一般是来不及详细提到这本那本参考书的价值或历史背景等。先要了解研究史然后走上研究之路,这是做学术研究时必须走的第一步。从这样的角度来说,这是一本好书。 对我来说,这本书里提到的中国研究鲁迅的专家,我差不多都有些印象,提到的研究书多半是读过的。但是在外国,不得不拿到哪本书就看哪本书,不能有系统,免不了头脑里的知识很杂乱。我想这本书回国后再读,想念将得到的教益非浅。 还应该说的就是这本书的插图好。一般的文学没 载过像这本书这样的书的封面、插图。我的性格很特别,在资料集中读了论文不能满足,必须找原来 载的那个杂志的论文读(二、三十年代的),很辛苦。这本书的杂志插图对我来说很亲切。恐怕也许著者张先生也有跟我一样的“毛病”。 书是就着内容评论的。但我不得不提这本书的制本。我们所说的“制本”是就着书的封面用的硬纸张或软纸张、用什么样的颜色等等,恐怕比“封面设计”广泛些,或者差不多一样的概念。 当然,封面设计很不错,很好。本文部分的纸张也好,设计也好。可以看出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书籍的认真态度。不过回想起来,这个态度并不是必须提到的。既然是一家出版社,必然是要保持这个态度! 如是特别赞扬这个态度,对于出版社来说等于侮辱。但我不得不提“制本”之好。因为做为读书的人来说,除了书的内容以外,书本子的“制本”也是有兴趣的。有时已经读了的书,也要买来放在书架上。因为这本书的“制本”好。 我在这里重新说一遍:这是一本好书。 这是将要开始或已经开始研究鲁迅的人的必读书。这里人们可能性以找到研究鲁迅的“王道”。 如果您是对中国当代文化、当代学术有着兴趣的或关心的人的话,可以肯定这是中国当代学者推行的学术研究工作的一个典范。 原载:中华读书网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