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选自司马迁的《史记》。 司马迁是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10岁就开始诵读古文。年轻时漫游祖国的大江南北;后来他担任了郎中的职务,又随汉武帝巡视各地,有着极其丰富的阅历。当他继承父亲司马谈作太史令的时候,遍读了宫廷所藏的书籍和历史资料。这样,他既有作为史官的父亲,给予文化方面素养的熏陶,又有大量珍贵的图书资料可作借鉴。既有过人的天赋,又有实地考察的生活体验,为划时代的史学、文学巨著——《史记》的创作,做好了十分充分的准备。而在他撰写《史记》的时候,发生了李陵事件,即李陵力战匈奴、杀敌无数、弹尽粮绝、最后投降敌人的事件。司马迁因在武帝面前就李陵事件发表了一些看法,竟被判处宫刑。但为了完成《史记》这部巨著,以藏之名山,传之后代,司马迁忍受了惨无人道的折磨,出狱后他发愤著书,终于以毕生的心血,完成了五十二万字的《史记》这部宏伟著作。 在《史记》之前,我国有编年史《春秋》,有国别史《国语》、《战国策》。但纪传体的通史,《史记》乃是第一部。清代学者赵翼在《二十二史杂记》中说:“司马迁参酌古今,发范起例,创为全史,‘本纪’以记帝王,‘世家’以记侯国,‘世表’以记时事,‘八书’以详制度,‘列传’以记人物。自此例一定,历代作遂不能出其范围。”它介绍了《史记》中这几种体例。本文属于列传。“列传”指记帝王、王侯以外的各种人物。 《史记》的内容非常丰富,它的时间从皇帝写到汉武帝,首尾达三千年。内容可以说无所不包,举凡帝王将相、廉臣酷吏、贤人隐士、儒者侠客,以至平民庸孤等,都写到了。典章制度、天文历法、农田水利、财政经济等,都涉及到了。汉族、少数民族,国内、国外的情况,都有记叙。 司马迁有着进步的历史观,因此在《史记》中,揭露了统治者的凶狠残暴,反映了统治者内部的勾心斗角。肯定了陈涉领导的农民起义;对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的文臣武将,给以热情的歌颂。他还为下层人物立传,表达了对黑暗统治的不满。 《史记》的艺术价值,也是有口皆碑的。它那完整的体制,严密的结构,富有强烈爱憎的记叙,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都得到了极高的评价。 《管晏列传》是一篇思想性、艺术性都很强的作品。《史记》作为优秀的传记文学巨著,其中多数传记是写一个人的,如《孟尝君列传》、《李将军列传》等;也有一些合传,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屈原贾生列传》、《魏其王侯列传》。当然“合传”的“合”不是随意的,廉颇与蔺相如,魏其侯窦应与武安候田玢,他们的政治活动交织在一起,密不可分。屈原和贾谊都是才华横溢的骚赋大家;政治上都很不得志,遭遇都很不幸。“忠而见异,信而被谤”,正因为有这些共同的特点,所以放在一起来写。 司马迁为何将管晏合传,内在联系是什么? 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说:“晏子俭矣,夷吾则奢;齐桓以霸,景公以治。作《管晏列传》”。虽然管仲和晏婴两人相去甚远,而且管仲生活十分奢侈,晏婴却十分俭朴,但两个人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他们都作为齐国的贤相、名相,为齐国的发展进步都尽了心、尽了力,都有使齐国强盛起来不可抹灭的业绩。管仲辅佐齐桓公,使齐成为五霸之一,晏婴辅佐齐灵公、庄公、景公,使齐“三世显名于诸侯”。更为重要的是,在本文所记的轶事中,都分明贯穿了一个“知”字。管仲的“任政相齐”,是仗仰于鲍叔牙的知人善任;写晏婴的赎贤、荐贤,则更是他知人爱才,礼贤下士的必然结果。 知人荐贤是这篇合传的主要思想。这样的两个人放在一起写不仅自然,而且有助于作者强调用贤使能的必要性。抒发自己对政治清明的向往,从而使文章有极大的感染力。 第一自然段,介绍了管仲与鲍叔牙的交往,他们的政治活动,以及鲍叔推荐管仲,使之成为名相,有助于齐国。“…者…也”是古汉语中最常见的判断句式。管仲名叫夷吾,字仲,齐桓公尊其为“仲父”。这句说,管夷吾是颖上人。“少时”,年轻时。“游”,交往,交游。这句说,管仲年轻时常和鲍叔牙来往。“知”,知道,了解。这个“知”字领起了全文许多的知字,突出了文章中心。“其”,代管仲。“贤”,贤明,有才干。说,鲍叔牙知道管仲是个很有才能的人。“欺”,占便宜的意思。说,管仲家境贫困,常常占鲍叔牙的便宜。如何占便宜没说,为下文埋下了伏笔。“终”,始终。“善遇之”,而鲍叔牙总是很好对待他。“不以为言”,“以”介词,表原因。“为”,动词,相当“有”。说,并不因此而有什么怨言。没有把管仲占便宜这件事当别人讲过。“已而”,表时间过去不久。“事”,侍奉,是下对上。“公子小白”“公子纠”,都是齐桓公的弟弟。说,后来鲍叔牙侍奉齐公子小白,管仲侍奉齐公子纠。鲍叔、管仲在齐襄公昏庸无道、国家动乱不堪之际,二人各奉其主,出奔国外。后来在回国争夺王位过程中,管仲曾经射过公子小白一箭,因箭带钩虽射中了但免于一死。后公子小白捷足先登,成了国君。这就是后来的齐桓公。而公子纠,据《左传》庄公九年记载,“管仲请求鲍叔受之,即谈父而遂之,归而以告曰:管夷吾志以高兮,将可也,皇宫从之。”这段记载是说,管仲有辅佐皇宫之志,所以他没有死于主公——公子纠之难,而请求他和公子纠避居的那个鲁国把自己囚禁起来。鲁国这时已奉齐国命令将公子纠杀死了。鲍叔有用管仲的意思,就把管仲收留下来。到了齐国谈父这个地方把管仲放了。然后鲍叔又去做齐桓公的工作,让齐桓公忘掉管仲射杀他的一箭之仇,任命管仲为齐国的国相。“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立”,登级、即位的意思。说,等到小白即位做了齐桓公时,公子纠被杀死了。管仲也成了囚犯。“进”,推荐。说,鲍叔在齐桓公面前极力推荐管仲做宰相。有关公子小白与公子纠的争斗,鲍叔如何推荐管仲等,因《左传》中已有详尽交待,所以司马迁写的比较简略。“既”,表动作行为或转换已经产生。可译成“已经……”“……以后”。“任政”,执政。这两句说,管仲被任用之后,在齐国执掌国政。“以”,介词,省略了宾语。“以之霸”,依靠,凭借。说,齐桓公依靠管仲完成了霸业。“九合诸侯”,说,齐桓公以盟主的身份多次会合诸侯。“匡”,匡正。说,终于使天下归政于一,这都是管仲的智谋。管仲在政治舞台上是个非常活跃的人物,他所参加的内政、外交活动非常多,而文章却写的如此精练。所以前人在这个地方评论说,管仲一生事业,只书于略写。 第二自然段,是管仲的话。通过他的自述,道出了他自己受之于鲍叔的情况。这段内心独白写得感慨淋漓。从管仲这段话可看出,他既贪、愚,又不肖、怯,无耻于一生。按理要遭到别人鄙弃的,但鲍叔丝毫没有小看他,仍以他为贤。可见鲍叔对管仲了解的特别深透。这段用了五个排比句,先写管仲的表现,后面叙述鲍叔的客观分析。第一段中“鲍叔知其贤”的“知”字领起后,这里又连用六个“知”字,一气贯下,极写鲍叔的知人之明。“吾始困时”,我当初贫困时。“尝与鲍叔贾”,“尝”,曾,曾经。“贾”,做生意。商人叫商贾。说,曾与鲍叔合伙做生意。“分财利,多自与”,分红利时,往往给自己多些。这是贪得表现。“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可鲍叔不认为我是贪财,知道我家境贫穷。这是第一个“知”。“谋事”,谋划事情。“穷困”,不是没有钱的意思,是说困顿不堪,陷入窘境。“利不利”,说时运有时好,有时不好。这几句说,我曾替鲍叔谋划事情,结果反使他陷入窘境,鲍叔不认为我愚蠢无能,知道时运有时顺利有时不顺利。这是第二个“知”。“仕”,出仕做官。“见、于”,表被动。“见逐于君”,为国君所逐。“不肖”,不贤,不成器,没才干。这是说,我曾三次做官,三次被国君撤职,鲍叔不认为没才干,知道我没碰上好时候。这是第三个“知”。“走”,古汉语是跑的意思。如“走马看花”,就是“跑马看花”,看的不仔细。这里“走”,是逃跑,败逃。“怯”,胆小。这是说,我曾三次作战三次逃跑,鲍叔不认为我胆怯,知道我有一个老母要供养。这是第四个“知”。前面介绍过公子纠与小白争夺王位失败,在鲁国被杀。“召忽”,公子纠的师付。“死”,用作动词,“死之”,即“以之死”。主公一死,召忽不忍独生,所以亦死之。“之”,代公子纠。“幽囚”,幽禁,困禁。“无耻”,没有廉耻。“不羞小节”,不把小节看作羞耻。“羞、耻”,都是意动用法。“以……为羞”“以……为耻”。这是说,公子纠失败被杀,召忽殉其主而死,我被囚禁受辱,鲍叔不认为我没有廉耻,知道我不因小节而感到羞耻,却以功名不能显于天下而感到耻辱。这是第五个“知”。最后一个“知”带总结性。生育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却是鲍叔牙也。这是管仲发自心灵深处的赞美和感激之词。他知道自己今天的一切,能在政治上大有作为,全靠知已者鲍叔的让贤、引荐。这里也透出作者自己的悲愤心声。言下之意,管仲有鲍叔知,而我司马迁就没一个知己的鲍叔。这里写鲍叔不计较名利,而受到人们的尊敬。 第三自然段,“鲍叔既进管仲”与第一段“鲍叔遂进管仲”相勾连,用的是文章“间隔相连的手法”,看出文章条理之清晰,不呆板,暗中有连接。这句说,鲍叔推荐了管仲之后,“以身下之”,“以”,介绍被处置对象。“之”,代管仲。说,鲍叔情愿把自己处于管仲之下。“子孙”,指鲍叔的子孙。说,他们世世代代仕禄于齐。即在齐国享受俸禄。拥有封邑之地十余代,常常是著名大夫。这真所谓“贤人有后”,好人有好报的意思。“多、少”是两个意义相反的词。“多”,表赞美,称赞;“少”,表蔑视。作动词用。是说,天下人不赞美管仲是贤人而赞美鲍叔能够知人。这里又一次出现“知”字,可见司马迁从自身的遭遇出发,十分羡慕管仲能有鲍叔那样的眼力,有爱才人推荐。一个“知”字寄寓着作者多么强烈,多么深沉的感慨呀!管仲碰上了鲍叔,有人救、有人荐、有人爱,而自己受宫刑却无人救。鲍叔慧眼识英雄,管仲亦果然不负所望,在齐国的政治舞台上大显身手。 第四段,“管仲既任政相齐”。“相”,动词,担任宰相。说,管仲在齐国做了宰相,掌管政事后。这句又是间接第一段“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隔断勾连,可见作者谋篇在胸,叙述有方,文脉清晰,错落有致。“以”,凭借,依仗。“区区之齐”,小小的齐国。“通货”,勾通货物。“积财”,积聚财富。“富国强兵”,使动用法,使国冨,使兵强。“与俗同好恶”,“俗”,民俗,老百姓。这句说,凭着小小齐国在海滨的条件,勾通货物往来,积聚财富,使国富兵强,好老百姓之所好,恶老百姓之所恶。所以他们得到了人民的支持。“故其称曰”,“称”,称述,指管仲在《管子》一书的称述,下面都引自《管子·慕名篇》。所以他自己称道:“粮食充实了,百姓才知道礼节;丰衣足食了,老百姓才知道荣誉与耻辱”。这些都是重视经济发展的表现。可见管仲有政治眼光,不是让百姓饿着肚子空谈礼仪廉耻。“上服度,则六亲固”,“度”,法度;“服度”,合乎法度。“固”,安固,稳定。这说,居上位者他们的所作所为都合乎法度,那父母、妻子、兄弟都和睦团结,国家就安定。“四维”,礼义廉耻。“张”,声张。这里是提倡。这句说,不提倡礼义廉耻,国家就要灭亡。管仲是个聪明人,他除抓经济外,还抓思想,抓伦理道德等方面的教育。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原”,源的本字。说,国家下达政令就像流水的源头,政令要顺乎民心。(顺着老百姓的心意流下)从管仲的话中,我们看出他善于体察民情,能据此制定政策,不愧为春秋时代有名的政治家。 在管仲这段话里,“实”与“节”,“足”与“辱”,“度”与“固”,“张”与“亡”押韵,体现出声韵谐调之美。在古文中,骈散不大分开。在散文中夹杂几句韵文,是常见的现象。“卑”,下。“论卑”,指管仲的议论(制定的政令)符合下情。“易行”,容易为老百姓所推行。这几句说,管仲制定的政令符合下情,易于老百姓推行。老百姓想要的,便给他们;老百姓所反对的东西,于是除掉它。管仲治国是以百姓之忧为忧,以百姓之乐为乐。这与上文讲的“与俗同好恶”是一个意思。 第五段,继续讲管仲的辉煌业绩。这几句说,管仲执掌国政善于因势利导,善于就患祸化福祥,变失败为成功。“贵、慎”,分别是重视、慎重的意思。是说,管仲重视分清事情的轻重,慎重衡量事情的得失。这句说,齐桓公实际上是因为蔡国嫁了少姬而发怒,发兵往南攻打蔡国,管仲借此机会发兵讨伐楚国,责备楚国不向周王室进贡包茅。这里说的是一个历史事件,《左传·僖公三年》齐桓公娶了蔡姬,她水性很好。有一次与齐桓公乘舟游玩,她有意开玩笑,把船弄得摇摇晃晃,齐桓公害怕了,制止,她不听,于是齐桓公一怒之下,把她退回了蔡国,但并未跟她断绝关系。而蔡国又把她嫁掉了。齐桓公一发火带兵讨伐了蔡国,把蔡国打得大败,又乘机攻打楚国。这本来是毫无道理的扩张行为,管仲却找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你不向周天子进贡包茅,我就代表周天子讨伐你。”这确实是管仲因祸得福,转败为攻的生动例子。下面说,齐桓公事实上是往北征讨山戎的,管仲借此机会叫燕国学习召公(周朝一个政绩卓著的大臣)时期的国政,并在柯地举行会悟。柯地会悟,指齐桓公攻打鲁国,鲁国国君鲁庄公在柯地与他相会。在此约会中,鲁国曹沫用匕首挟持齐桓公,逼他定约,退回所占鲁国土地。这句说,后来齐桓公想违背曹沫挟持他所定的条约,管仲在这种情况下,劝齐桓公信守条约(齐桓公听从了管仲的劝告,守信用,履行了所定的条约)。“由是”,从此。各诸侯国从此都归顺齐国。所以说:(这是作者的评论)将欲取之必先‘与之’,‘与之’是为了取之。懂得了这个道理就获得了治国的法宝。这段与上段末尾,一共用了五个“因而”和一个“因”,所以这样连用,主要是为了突出管仲治国有方,善于因势利导。当然,管仲能在齐国做出如此不凡的业绩,是与鲍叔的让贤、荐贤的富于政治眼光和崇高风格分不开的。 第六段,用几句话结束对管仲的描写,过渡到对晏婴的叙述上。管仲生活的富贵,可以跟王室相比,有建筑华丽的三归台,有在正堂两傍安放空酒杯的坫,但齐国人不认为他生活奢侈(不以管仲富拟于公室有三归、反坫为侈),这是什么原因呢?所谓“功大足以挡之”,管仲功劳很大,享受一点也没什么。“三归、反坫”,在春秋时只有诸侯一级才能享受。管仲是个臣子如此享用,可见他的功劳太大了。人们就不去计较他的“小节”了。管仲死了以后,齐国仍然遵循他的法令、政规(治国方针),所以一直比其他诸侯国强大。足见管仲治国方针的正确,经得起历史时间的考验,给国家带来好处,受到人们的拥护。 “后百有余年而有晏子焉”。这说,一百多年以后,齐国又出了一个晏子。这是暗示晏子是齐国继管仲之后的又一位杰出贤相。这就从时间(百余年)、空间(齐国)、身份(齐相)三方面将本文的第一部分(写管仲)和第二部分(写晏子)构成了有机的联系。同时也是合传中将前后两个人物连接起来的方法。如《屈原贾生列传》也是这样写的:“自屈原沉汩罗后,百有余年汉有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过湘水,投书以吊屈原。”这种承上启下的句子,很简短又过渡的自然,把上下两部分衔接的天衣无缝。 第七段,晏平仲名婴,是莱州夷维人。晏婴侍奉了(灵公、庄公、景公)三代国君,由于节约俭朴,努力行事,在齐国受到尊重。“既相齐”,当了齐国宰相以后,“重”,两样,形容词用作动词。这句说,每歺菜里只有一样有肉。“衣”,名词用作动词,穿衣。“帛”,丝织物。(在国相家里)妻妾不穿丝绸衣服。这实在是罕见的事。确实能看出晏婴的节俭。如何历行呢?在朝廷上,国君问到他时,就正直陈述自己的意见。国君没有问到他时,就正正当当做事。可见晏婴是个极其谦虚谨慎、办事稳重、认真的人。他力求自己言行完美无瑕。但国家大事是复杂的,他是怎样处理的呢?“国有道”,国君能行正道(国家有正确的方针政策)。“即顺命”,那晏婴就顺着国君的旨意去做。“无道”,国君不能行正道,即没有正确的方针政策。“即衡命”,那晏婴就根据命令斟酌着去办。注意,这“有道、顺命;无道、衡命”八个字,写出了晏婴为人正直,和他既能坚持原则,又善于见机行事的领导艺术。因此三世都扬名于诸侯。 这段交代了晏婴在治理国家大事方面的表现和个人生活方面的品德。虽然简略,但极力称颂了他的为人。有趣的是,他的节俭与管仲的奢侈形成鲜明对照。但就身为国相于国于民有功这一点来说,两个人的共同点是显而易见的,否则两个人是粘不到一起而写合传的。 文章接着写了晏婴的两件轶事:第一件是赎越石父。 第八段,写晏婴说贤、礼贤,看出他爱才心切,求贤若渴。越石父是齐国的一个贤人,当时在囚禁中。晏婴在路上遇到了越石父,解下左边那匹马,把越石父赎了下来。把他载在车里一同回家。晏婴没有告辞,一下车就入内室,好大一会儿没出来见越石父所以越石父请求绝交。“惧然”,惊疑敬畏的样子。晏婴十分惊讶,赶紧整了整衣冠向越石父道歉说:“我晏婴虽说不上仁爱,但毕竟使你免于困厄,为什么这么快要和我绝交呢?”越石父回答说:“不是这样,我听说君子在不是知已者那里会受到委屈,而在知已者那里则会得到申张。当我在囚禁中,那些人不了解我;先生您既已感动醒悟而赎了我,那就是知己的人了,既是知己对我却无礼,我还不如在囚禁中。”晏子于是把他请进屋待为上宾。晏婴作为一国之相,能如此礼贤下士,固然与他谦虚好学品德有关。但从根本上说,还是基于一个“知”字。因为知人、了解人,所以才能推荐人。知人与见识是联在一起的。 第九段,写晏婴推荐马车夫为官的第二件轶事。这段通过御者(马车夫)之妻的观察,把晏婴与御者作了对比,歌颂了晏婴的远大志向和谦虚为人。同时通过晏婴推荐勇于改过求进的御者为官,赞美了晏婴识贤的本领、荐贤的魄力。晏婴为齐国宰相时,一天坐车外出,晏婴车夫的妻子从门缝偷看她的丈夫。她的丈夫为国相驾车,头上遮着大伞,挥鞭赶着马车,得意洋洋,能为国相驾车就很满足了。马车夫过一会儿回到家,妻子请求离去(和他离婚),车夫问妻子是什么缘故?他妻子回答说,晏婴身高不满六尺,却为齐国之相,名声显于诸侯之中。今天我看他出去,心里想的很深,有很远大志向,晏婴常常有那种甘居下人的态度。现在你身高八尺,只不过是人家的车夫,可看你的神态,却自以为满足了。我因此要求离开你。从这以后,车夫也注意谦卑退让了。晏婴感到很奇怪就问他,车夫就如实作了回答,于是晏婴推荐他作了士大夫。这一则轶事里,司马迁写到了车夫之妻的见识,和御者勇于改过,但最终还是突出了晏婴的知人善任。 第十段,“太史公曰”以下,是司马迁的评论。这也是《史记》行文的体式。每篇都包含有若干句内容的“太史公曰”,阐述自己的见解。本文的太史公曰,采取了先总论,后分说的方式。总论部分说:我读了管仲的《牧民》、《山高》、《乘马》、《轻重》、《九府》和《晏子春秋》,这些书所说的事情实在详细的很了。《牧民》《山高》均出自于《管子》一书,这些书以前题管仲所作,后人有怀疑。不管怎样,它反映了管仲的治国方略。《晏子春秋》记载晏婴言论、行动的书。所以司马迁说:“管仲、晏婴的言论,已经非常详尽了。”注意这是个主谓倒装句。是“其言也,详哉”的倒装,突出了谓语“详哉”。“观”,出示,显示,有“给人看”“让人了解”的意思。“见了他们的著作后,还想让人了解到他们是如何做事的,所以编写了他们的列传。”“次”,编次,编写之意。“至其书”以下几句,“至于他们的书,世上多有,因此我不加评论了。”这里说的是他们的一些轶事。这一段共用了六个“其”字,意思是一样的。都是代词,代管仲、晏婴。作者讲了写作本文时的考虑。有助于我们理解本文在详略上的安排。以上是太史公的总论。下面是分说: 先说管仲,后说晏婴,作者是这样评说管仲的: 第十一段,“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语曰‘将顺其美,臣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岂管仲之谓乎?”“管仲,世所谓贤臣。”说,管仲是世上所谓的贤明之大臣。“然孔子小之”“小之”是意动用法。以之为小的意思。然而孔子看不起他。“岂……哉”句式,话说的比较委婉,因为这毕竟是作者对孔子心理的推测。“勉之至王”的“之”字,代齐桓公。“至”是达到。“王”,实行王道,动词。这句说,勉力桓公达到实行王道的地步。“乃”,起转折作用,却的意思。这几句意思是,难道是因为周天子的统治衰微,齐桓公既然贤明,而管仲不勉励他实行王道,却帮助他称霸吗?“岂以为……哉?”一句反问,表现出司马迁对孔子观点的否定,接着引用《孝经》上的话来赞扬管仲的作为。“语曰”以下几句,两个“其”字都代国君。“岂管仲之谓乎?”是疑问句,宾语“管仲”前置,“之”起到表示这种前置的作用。这几句说,《孝经》上说:“随顺国君正确的方面,纠正其不正确的地方,所以君臣上下就能亲密无间。”也许说的就是管仲吧! 第十二段,“方晏子伏庄公尸哭之,成礼然后去,岂所谓‘见义不为无勇’者邪?”“方”,“当……时候”的意思。“伏庄公尸哭之”,据《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记载,这一年齐国的臣子崔杼把国君齐庄公杀了,晏婴伏在庄公尸体上痛哭一场,完成了哀悼的礼节就离开了。所以司马迁说他“成礼然后去”。“见义不为勇”是孔子的话,孔子认为晏婴应该声讨崔杼,哭完就走,是见义不为,没有勇气的表现。“岂……邪”的句式,把话说的很委婉。这句意是,这难道是人们所说的“遇到正义的事情不去做,就是没有勇气”的表现吗?“至其谏说,犯君之颜”,是说,至于晏婴的进谏劝说,敢于冒犯国君的颜面。“进”,就想到要竭尽忠言;“退”,就想到祢补过失。“忻”,欢喜,高兴。“慕”,是向往。这几句说,这正是《孝经》里所说的,“在朝当官就想着尽忠,退职回家就想着补过”的人啊!如果晏子现在还活着,我即使替他执鞭驾车也是心甘情愿,十分欣喜的呀! 《管晏列传》的艺术特点: 关于人物形象刻画。 1、抓住特点勾勒概貌。管仲和晏婴同为齐国名相,他们之间有几个共同的特点:(1)任相时间长;(2)功绩卓著(涉及内政、军事、外交、经济、用人诸方面);(3)均有著述,世人多所了解。为这样的名相立传,面对浩如烟海的材料,司马迁首先采取了抓住特点勾勒概貌的写法,给人们留下一个总的印象。 恒公以前,齐国国君昏庸,国力衰微。而“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可见,齐国崛起始于桓公,而桓公之成为春秋一霸,又仰仗于“管仲之谋”“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形象而概括地说明了管仲的功绩之大。 创业难,守业更难。百余年后的晏婴,在巩固齐国国威过程中,也立下了汗马功劳。对此,司马迁用了几组形式整齐的排比句,从三方面作了介绍:“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言其节俭力行,严于律己;“其有朝,既顺命;无道,即衡命”,言其以道为绳,谨慎行事。最后一言以蔽之,“三世显于诸侯”,突出了晏子的功绩。 2、精选典型,各有侧重。写管仲,作者从内政、外交两方面着重写他的“辅弼之才”。“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一节,写他内政方面的治国才能。经济为一国之命脉,齐国地域虽小,但管仲能因地制宜,利用在海滨的有利条件,发展鱼、盐事业,并调整物价,铸造货币,发展工商业,推行寓兵于农,兵农合一的军制改革,从而使齐国富强起来。齐国人口虽不多,但管仲看到,只要人心所向,众志必能成城。所谓“与俗同好恶”,即是这种民本思想的体现。“善因祸而福,转败而为功”一节,则以三个典型事例写其外交方面的政治策略。“袭蔡伐楚”一事,巧妙地变师出无名而为师出有名,变霸权的膨胀为正义的申张。“北征山戎”一事,救赵之危,并令其“修召公之政”,助邻实为睦邻,意为使燕永作齐之北方的屏障。“柯地盟会”一事,力劝桓公守约,意在取信诸侯,播扬齐国之威名。三个事例生动反映了管仲善于利用矛盾,权衡轻重,抓住时机,因势利导,变祸为福,转败为胜的远见卓识和外交才能。 写晏婴,则通过两件轶事着重写其“用人之才”。赎越石父,宴为上客,写其礼贤下士,虚怀若谷;荐御者为大夫,则写其举贤任能,不拘一格的胆识。这样的典型事例不仅从一个侧面突出晏婴在齐国历史上的功绩,而且更生动地刻画出这位贤相既有雄才大略又有谦恭谨慎的态度。 3、记言记行,相辅相成。“言为心声”,司马迁在刻画人物形象过程中,还利用了人物对话或著述来作他们行为的佐证,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生动。管仲著述中的一段话:“仓廩实而知礼节……令顺民心。”揭示了管仲治理内政“取信于民”的指导思想。“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说明了管仲“取信于诸侯”的外交策略,哲理性强,耐人寻味。 为表现晏婴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品格,作者在“赎贤”一则轶事中,不仅写了晏子“解左骖以赎之,载归。”“摄衣冠而谢”的行动,更写了晏子感人的言语:“婴虽不仁,何子求绝之速也?”言行对照,一个不因位高而盛气凌人,不因有恩而居功自傲,严于律己,胸怀恢宏的贤相形象跃然纸上。 4、衬托对比,形象突现。(1)用写缺点来反衬优点。“管仲富拟于公室,有三归、反坫”,这好像是在批评管仲的奢侈生活,然经作者“齐人不以为侈”一笔勾回,反衬出管仲功劳之大,大到如此大兴土木,铺张浪费,而齐国的人都不认为他奢侈。这是因为他制定的政策能顺应民心,从百姓的需要出发。(2)写次要人物来衬托主要人物。写晏子车夫的妻子从门缝里窥见晏子和自己丈夫的情况,通过晏子和车夫的行动与态度的对比,更好地衬托出晏子的谦恭性格和高尚的精神境界。再如文章的第二自然段,从表面看,似乎是赞美鲍叔的知人之深,实际上是写管仲不是一个贪小愚蠢、胆怯无能、寡廉鲜耻的人,而是一个不拘小节,能屈能伸,有远大抱负的贤者。写鲍叔是为了从侧面写管仲。另一方面,鲍叔能从大处着眼评价管仲,说明没有鲍叔的慧眼识贤,就不可能有管仲后来的一番事业。管仲的非凡之功,得之于鲍叔的知人之明。作者这样写,不仅突出管鲍之交的可贵,而且寄托着知己难逢的感慨。 司马迁为什么将鲍叔写进《管晏列传》? 管仲——任政相齐——齐国强大起来,仰仗的是鲍叔的知贤、让贤、荐贤。写进传里,是为了突出知贤、荐贤这一中心思想,并使司马迁得以借题抒发感慨。 文章结构严谨,“知”字贯穿全篇。 本文共有三部分:第一部分侧重写管仲为人所知;第二部分侧重写晏子善于知人;第三部分侧重抒发作者的不为人所知的感慨。“知”是全文的文眼,“知”字贯穿全篇。 第一部分(1——5自然段)的第1段,写“鲍叔知其贤”。是从鲍叔的角度总写管仲为人所知。第2段,从管仲的感受来写,对待似乎是集“贪”、“愚”、“不肖”、“怯”、“无耻”于一身的管仲,鲍叔却持与众不同的看法,用管仲的话来说:“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连用五个“知”字来突出鲍叔对管仲了解之深。最后用“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来概括这一小段的内容。这一“知”字是前五个“知”字的总收结,也是对前段“鲍叔知其贤”的最好说明。第3段“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仍扣紧一个“知”字,进一步突出“知人”这一全文的主旨。可以说,如没有鲍叔对管仲的深知,就不可能有管仲的“任政相齐”,也不会有齐桓公的“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大业。 第二部分(7、8、9段)侧重写晏子赎救贤人越石父和推荐车夫为大官,赞扬晏子“不拘一格用人才”的可贵精神,同样突出了“知”字。 第三部分(10、11、12段)是作者对管、晏的直接评述。作者对管晏的评赞,流露出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司马迁博学多才,却因汉武帝问及李陵败降的看法,说了心里话,竟被当权者处以极残酷的腐刑。比一比鲍叔能不计较管仲曾奉事公子纠的前嫌,极力推荐他为齐相。比一比晏子对罪人、车夫的敬重和荐举,司马迁感慨万千,他在本文的结尾,从心底发出呼声:“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他对古人名相知贤、用贤事迹的歌颂,不正是对汉武帝等当权者专横作为的鞭挞吗?对罪人、车夫被重用的羡慕,不正是抒发他的“生不逢时,知音难遇”的感慨吗! 本文采用总述与分叙相结合的方法。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总述管仲的经历特点。这段文字既像是新闻的导语,又像是故事之梗概,还有点像政历介绍,简明扼要,文字十分精练。2、3自然段,分叙管仲对鲍叔的感激之情和世人对鲍叔的赞美。4、5自然段又转为总述,从内政、外交两方面来勾勒管仲一生的概貌。 第二部分写晏婴。作者先上来写晏婴个人生活的美德,治国的稳重有方,歌颂了他不朽的功劳。接下去就分叙他赎贤、荐贤的两件轶事。突出他知人善任的业绩。这里用的是先总述后分叙的方法。 第三部分的评论,有3个自然段,也采用了先总后分的方法。“太史公曰”这一段是总述,说他们的言论见之于著述,本文侧重记其轶事。接下去两个自然段,分别论述管仲和晏婴。两段分叙从形式到内容又颇多相似之处。从形式上说,都有点先抑后扬的味道。都是引用孔子的话,说管仲不勉励齐桓公行王道,而去称霸;说晏婴只哭了一气庄公就走了,见义不为无勇。我讲的这先抑后扬,抑就是用了“岂……哉”“岂……邪”的句式,显得语气委婉,荡漾不定。可见作者不虚美、不隐乐,注意写实又能掌握分寸,而作者的意思就集中在这两个自然段的后半截,从中可看出这两段内容也是相通的。作者肯定管仲能“将顺其美,匡救其恶”。作者又肯定晏婴“勇于谏说,犯君之颜”。都是说他们能尽忠国事,能弥补国君的过失。由于文章在总体结构和各个部分都采取了总述与分叙结合的写法,或先分后总,或先总后分,在分的地方又有一致。如最后,管、晏有不同,又相同。这样就避免了平板、单调,而使文章迭宕起伏,井井有条,错落有致。 还借助人物作陪衬。 主要体现在写晏婴的两件轶事上。前面说过有关晏婴治理齐国、有关政治上的作为,文章是用虚写略写的办法,只作了交代。那知人善任的特点又怎么反映出来呢?作者用其他人物来陪衬晏婴、突出晏婴,或者用次要人物来突出晏婴这个主要人物。在表达上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越石父是个有罪被囚的人,晏婴在路上遇到他,就把他救下来,带回家,能做到这一层已经不错了。可越石父见晏婴不谢入闺,而且请求绝交,实在令人意外。晏婴感到惊疑之余,立即摄衣冠道歉,宴之为上宾。做到这一层确实就更不容易了。人们会想,晏婴对有罪的越石父能做到如此礼节周全,那么对其他的贤者,他的态度也将是十分的恭敬、谦卑,毫无疑意的了。写一个越石父,把晏婴的求贤若渴、尊贤、爱贤的美德全部都给衬托出来了。 至于写马车夫妻子的见识,那是为了衬托马车夫的勇于改过,而马车夫的勇于改过又是为了衬托晏婴的能知人、会用人。这自然也是人物陪衬的启发。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