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追踪西方文论的最新脉络——评王岳川新著《当代西方最新文论教程》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时胜勋 参加讨论
20世纪西方文论流派纷呈、大家林立,由众多国别文论构成,牵涉多种语言,同诸多现实政治背景、文化思想传统、个人入思视角等紧密相关,这种跨国、跨语言、跨学科、跨文化性使得研究撰写整体性的20世纪西方文论困难重重。自从1986年张隆溪独自撰写的国内首部不满10万字的《二十世纪西方文论述评》出版以来,独立从事当代西方文论撰写的学者可谓屈指可数,相关著作多以众人之力编写而成,可见其有相当的难度。
     王岳川著《当代西方最新文论教程》一书篇幅宏富近60万字,加上几百幅图片,显得相当厚重。作者是当代西方文论研究的前沿推进者之一,其《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二十世纪西方哲性诗学》等对后现代主义等的研究开风气之先。《教程》同样表明了这一理论态势。《教程》是最早将文化研究列入当代西方文论叙述框架的中文个人专著。该书开风气之先的另一鲜明体现是第一次将生态批评与生态文论纳入中国的当代西方文论叙述框架。在《教程》出版之前,中国尚无一部当代西方文论著作对生态批评做专章讨论。就西方而言,生态批评与文论进入主流叙述框架也是在21世纪之后。如西方主流教材《当代文学理论导读》(塞尔登等著)第4版(1997)尚未讨论生态文论,其最新内容是“男同性恋、女同性恋与酷儿理论”。直到2002年,生态文论才开始进入主流西方文论叙述框架。在《起始理论:文学理论和文化理论导论》第2版中生态批评成为最新的一章。同年出版的《21世纪批评导论》一书也专章绍介了生态批评。生态批评进入文论叙述框架表明生态批评已然成为21世纪的文论新潮,是一种“跨学科的新的文艺理论研究方法”。《教程》对生态批评的理论定位与思潮导向,表明了作者对西方文论思潮敏锐的把握能力与前沿学术视野,同时无疑也会推动生态文论在当代中国的发展。
     《教程》对20世纪后期以来的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女权主义、新历史主义、文化研究与生态批评等则考察其思想渊源谱系、理论地质构成与文化现实语境,进而展现其整体发展态势与轨迹,而非做纯体系性的建构。这些都表明,作者试图凸显某一文论流派自身的发展趋势,注重其发展的新拓展,而不囿于体系的完善性。在作者看来,流动的始终是思想,而不是体系。体系的建立依靠思想,而不是相反。亘古常新的总是思想的魅力,而不是纯粹知识的体系。对当代西方文论,作者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对各个流派思想轨迹延展加以描述、勾勒,显示出作者缜密严谨的治学方法。《教程》专章讨论的主要文论流派就有14个之多,所涉相关思想家一二百位,集中讨论的文论家有近70位,呈现出西方文论立体的思想人文景观。《教程》注重文论家思想的代表性与立体性。提炼有代表性的思想成为《教程》重要的方法论之一。因为,历史是减法,随着时间的逝去,只有最有魅力的思想才能流传。这种自觉的历史超越意识是《教程》的独特之处。《教程》展现了思想家自身的活动性与立体性。萨特既是存在主义文论的代表,又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代表,而杰姆逊则跳跃于后现代主义与后殖民主义之间,哈贝马斯是解释学的新进展,又突入后现代主义场域。这些都说明,流派是相对稳定的,而人的思想是活跃的,对人的思想性的关注超越于流派本身。《教程》给人展现了一座座思想的丛林,而某一探险者会在多个丛林闪现。思想的代表性与思想的立体性并不冲突。代表性表明了思想的高度,而立体性则表明了思想的广度,真正的思想家总是多种思想的代表。
     《教程》全书行文简洁,新见迭出,要言不烦,并配有近200幅图片。这种对思想文化“目击道存”的呈现使这部近60万字的《教程》成为一部融知识的可读性与思想的人文性为一体的著作。
    原载:《文汇读书周报》2009-04-03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