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不论是古代诗词还是现、当代新诗,其中总要描写人物形象,即使是抒情诗,也有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而那些叙事诗就更不用说了,必然有故事中的形形色色的人物,有主要人物,还有次要人物。为了塑造出性格鲜明而又突出的人物形象,必须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对人物的肖像、语言、行动、心理和细节等等进行细致而逼真的描写,以创造出艺术的典型。
一、古代的征人形象
《诗经》中的《东山》和《采薇》二首,反映了周朝初期为镇压国内的叛乱和抵御外族的入侵,征人们出生入死奋战沙场的艰苦的军旅生活和民族主义的英雄气概。这二首诗的共同特点是采用第一人称手法,用征人自述的口吻,细致而深刻地描写了征人的思想感情和心理活动,塑造了征人的英雄形象。 《东山》是《诗经·豳风》的一篇,反映了如下的一段历史:周朝建立后不久,周武王病死,继位的成王年幼,由武王的弟弟周公旦掌管政事,武王的另外两个弟弟管叔、蔡叔不满。商纣王的儿子武庚乘机勾结管叔、蔡叔,并联合东夷诸部落发动了叛乱。周公带兵东征,打了三年仗,平定了叛乱,稳住了周朝的统治。 《东山》共有四章,写的都是归途,都是写征人在回乡途中的回忆和想像。每一章的开头都是:“我俎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蒙。”诗一开头就把主人公安置在一个特定的环境,即“冒雨回家”的归途之中,而且这种特定的环境贯穿在诗的始终,因而使得主人公在这种特定环境中的特殊的思想感情和心理活动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第一章写征人在归途中回忆军旅生活的艰苦,并想像着回家以后恢复平民身份的喜悦:
我俎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来,零雨其蒙。我东曰归,我心西悲。制彼裳衣,勿士行枚。蜎蜎者躅,蒸在桑野。敦彼独宿,亦在车下。
征人来到东山戍守边疆已经很久了,从来没有回过家乡。现在退役回家去,不巧却碰上了蒙蒙细雨,泥湿路滑,不好行走。当时征人的心境是:由于镇压了叛乱,才赢得了和平与安定。这种和平与安定的生活来之不易。梦寐以求的回家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因此不管天上怎么下雨,不管行路怎么艰难,征人还是一个劲地走回家去。征人一边走路一边在想:还在东山没有动身以前,一听到要退役回家的消息,心里是何等的激动啊,禁不住面对西方,向着家乡而悲伤了。这是因为多年的愿望一旦要成为现实,却又觉得来得太突然了。究竟是喜还是悲?要回家了,却面对着西方而悲伤!当然,这种悲伤的心理不会持久,因为想到回家以后,恢复了平民身份,穿上普通人的服装,再也不过军旅生活了,心里终究是高兴的。回想三年来的军旅生活,那凄凉的情景就浮现在眼前:晚上蜷曲着身子睡在兵车底下,就像桑间的野蚕蠕动着身子爬行一样。这幅西周初期社会的军旅生活图给人的印象是凄苦的,但是征人们却在这种凄苦的生活中拼命奋战,因此征人们的形象是高大而悲壮的。 第二章写征人想像着可能已经荒废了的家园:
我俎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蒙。果裸之实,亦施于宇。伊威在室,蠨蛸在户。町疃鹿场,熠耀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怀也。
由于多年战乱,家里音信杳无,也许家里已经是一片废墟!他想像着家里的情景:蔓生的栝蒌已经伸延到屋檐边了,屋子里土蟞爬来爬去,蜘蛛在门口牵丝结网,住的地方已经成了野鹿活动的场所,到夜晚时时现出磷火的闪亮!这是一幅凄惨的图画,多么阴森,多么恐怖!难道还不可怕吗?但是,那是他的家乡啊,他还是想念着它。“不可畏也?伊可怀也。”恰好表现了征人当时的心境:家乡越是阴森恐怖,越是想回家去看个究竟,思乡之情,溢于言表。 第三章写征人想像着妻子的孤苦生活以及对自己的思念之情:
我俎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蒙。鹳鸣于垤,妇叹于室。洒扫穹窒,我征聿至。有敦瓜苦,蒸在栗薪,自我不见,于今三年。
在这里,征人的想像真像闪电一样,他想像着家乡的鹳鸟正在土堆上鸣叫,他的妻子触景生情,正在为他长期不归而唉声叹息。自从丈夫离家以后,家里繁重的劳动均落在她一个人身上,里里外外,劳苦奔波,到底何时才是一个尽头!他进一步想像,也许家里已经乱七八糟,可怜的妻子正在洒水清扫,堵塞鼠洞。她多么希望她的丈夫及早归来。这时候她的恼子里突然出现了一幅幻像,丈夫已经回到了她的身边。她真是又惊又喜,一头栽在他的怀里。突然她的眼光触到了那堆栗柴,看到了栗柴上面的匏瓜瓢。此时她心潮起伏,思绪万千:匏瓜瓢啊匏瓜瓢,你是我们爱情的见证,自以丈夫离家以后,已经三年没有看到过他,匏瓜瓢放在栗柴上面也已经三年没有动用过它。我时时在思念着我的丈夫,一年又一年,已经整整三年了,音信杳无,望眼欲穿……。现在好了,丈夫毕竟回来了,夫妻又团圆了……。这是一幅幻像,这是对和平生活的憧憬,对未来的展望。明写妻子,实际上还是写征人。征人的思想千头万绪,但是,一切的一切,都是从思家的心情上涌来。 第四章写征人回忆新婚时的欢乐,同时担心着妻子的现况:
我俎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蒙。仓庚于飞,熠耀其羽。之子于归,皇驳其马。亲结其缡,九十其仪。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
思乡之情在折磨着他,也在激励着他尽快地赶回家去。此时征人的思想又回到了新婚的时候,多么美丽啊,黄莺飞翔时羽毛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妻子嫁给他时,骑着黄白相杂的毛色的马儿来到他家。当时她的母亲亲自给她结好佩巾的带子,结婚时举行了很多的礼仪。那时候她是多么美丽啊,可是现在呢?时间这么久了,她到底怎么样了? 这首诗给人展示了一幅幅的图画,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但是我认为最成功的是真实地刻画了征人复杂的思想感情和心理活动,这种心理活动的特点是回忆和想像。这种想像是奇特的,闪电式的,跳跃式的。他时而想像着家乡已经是一片废墟,萧条冷落,阴森恐怖;时而想像着妻子正在唉声叹息,盼望着他及早归去,同时出现了一幅幻像:丈夫突然回到了她身边,情不可遏,悲喜交集;时而回忆起新婚时的幸福生活,与第一章回忆起艰苦的军旅生活形成对照;最终还是回到现实中来,他离家这么久了,妻子历尽艰辛,现在到底怎么样了?这种想像是奇特的,对于表现主人公的思乡之情有着特殊的意义。征人本来归家心切,可是实际上却没有到家,全篇集中笔墨描写他在归途中的心理活动。那么家中的情况到底怎么样了?心爱的妻子还像新婚时那样美吗?现在到底怎么样了?这些都留给读者去想像了。
《采薇》是《诗经·小雅》的一篇,是一首反映军旅生活和反抗外族侵略的诗。如果说《东山》着重反映的是对艰苦的军旅生活的回忆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却没有正面描绘镇压叛乱的战争生活的图画,那么《采薇》却是二者兼而有之,既有艰苦的军旅生活的回忆,也有抵抗外族侵略者的紧张的战斗生活的描绘。《采薇》在诗的结构上同《东山》有着不同的特点:《东山》对征人形象的刻画是通过描写他在回乡途中的心理活动反映出来的;《采薇》一诗却按顺序写出了征人从出征到退役的全过程。诗中所描写的一幅幅画面正如电影特写镜头一样展现在读者的眼前: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诗人一下笔就把读者带进了艰苦的军旅生活中去。由于玁狁的入侵,征人离开了家乡,告别了亲人,出征去前线。部队的生活是紧张的,简直没有一点休息的闲暇;部队的生活又是凄苦的,连肚子都填不饱,还得靠采薇菜来过日子。因此征人一边采着薇菜,一边想着要回家去。回去吧,回去吧!一年的时光又快要过完了。虽说有家室,却又像没有家室一样,分隔千里,两地相思。是谁造成过种情况的呢?是玁狁,即那些入侵者。 随着时间的推移,薇菜长得很柔嫩了,比起原先刚刚发芽的时候去采要强得多了。但是征人却并不见有高兴的神情。由于“回家去”的思想在折磨着他,痛苦的心境如火如燎。可是征人越是思家心切,戍守的阵地却越是变换频繁,简直没有一个确定的处所,也没有一个能为自己回家去探问情况的“使者”。由此可见,征人的心里是何等的着急。可心里越是着急,越是感到又饥又渴。人们不禁担心,这样的军队能否抵抗得了那些凶猛的入侵者? 生活还是这样艰苦,薇菜还得采了又采。此时薇菜已经老而坚硬了,原来艰苦的日子在饥渴中熬过,不知不觉已到了号称小阳春的十月。可是兵役却还没有止息,简直没有休息的闲暇。征人心里非常痛苦,自从服役以来,哪曾有过什么人来慰问一声!征人愤怒的心境再也按捺不住,不禁大声责问那些统治者,你们只知道无休止地叫人们服役,可曾管过人们的死活? 以上三章写出了征人在部队的艰苦生活,以及征人对统治者不管人民死活的愤慨之情。 第四、五章,写征人紧张的备战和战斗历程: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騤騤。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蒙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那盛开的鲜花是什么花?是棠棣之花。那高大的兵车是谁所乘?是将帅所乘。在这样的比兴以后,接着写征人将那四匹高大的雄马驾上兵车,准备出征。读到这里,人们不再担心,历史上无数的事实证明了,当外族侵略者踏入我们的国土的时候,我们的祖先是能够奋起抵抗的。不是吗?请听一听征人的回答吧:在边地怎能图安居呢?往往一个月就要出征多次。 驾上那四匹雄马,四匹雄马威武雄壮。将军站在兵车上指挥作战,战士们在兵车的掩护下冲锋向前。看吧,四匹雄马训练有素,行进得整整齐齐,多么威严!战士们佩着鱼皮做的箭袋,拿着象牙装饰的弓弭,向敌人射出了一支支利箭……战斗结束了也不卸甲,仍在日夜守卫和警戒。因为玁狁不甘心失败,总想卷土重来,军情非常危急! 读了这两章,我们才真正认识了征人,在打击外族侵略者的时候,才显出了征人的本色。 最后一章直接描写征人在归途中的心理活动: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征人在归途中回想起当初离别家乡去出征的时候正是春天,青青的杨柳依依相送。现在退役回家正是冬天,大雪纷飞,北风凛洌。征人就是这样一边走着,一边想着,心里越想越激动,路也越走越慢了,口里又渴,肚子又饥,满心伤感满腔悲:对于我这种悲哀的心境,又有谁能够体会呢?这一章的开头四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将来时风光与归时景象作了对比描写,既写出了春天和冬天的时令特点,又推进了征人回家的急切心情。由于这几句诗既形象生动地描写了客观景物,又衬托了征人的主观心情(如用“杨柳依依”衬托离家时依依惜别的深情,用“雨雪霏霏”衬托归家时的悲哀心境。)真正做到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因而被推为千古名句,世代传诵。晋朝的谢玄甚至说它是三百篇中最好的诗。 从全诗看来,我认为,对征人的形象描写是有其特色的,它不是简单地给人物贴上标签,而是真实而深刻地写出了他的复杂细致的思想感情和心理活动:当外族入侵的时候,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他离乡背井,奔赴前线;但他又忍受不了部队那种艰苦的生活,在采薇的时候,他特别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总想要回家去;对于统治者只知道叫人民无休止地服役却不管人民的死活,表现了极度的不满;但是一旦进入紧张的备战和战斗的时候,他却忘记了一切,只知道奋勇杀敌,冲锋向前,甚至战斗结束了也不卸甲,仍在日夜守卫和警戒。由于前线将士的奋勇杀敌,玁狁入侵者被赶出去了,征人们也退役了。在归途中他又饥又渴,思绪万千,不禁悲从中来,提出了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战士们出生入死,奋战沙场,可统治者又给了他们什么报偿呢?难怪征人要沉痛地喊出:对于我这种悲哀的心境,又有谁能够体会呢?因此我认为,征人的形象是逼真的,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他热爱家乡,热爱亲人,热爱自己的国土;他对统治者不满,对外族侵略者更加愤恨,他忍受不了艰苦的生活,总想要回家去;但是一旦进入紧张的战斗,他却忘记了一切,显出了征人的本色,表现了英雄的气概。他是平凡的,也是伟大的,他的形象是真实而感人的。这首诗既有心理描写,也有行动描写,但主要的还是心理描写,即如前面五章,在具体描写征人采薇菜的过程以及备战和战斗的过程时,也还是突出地描写了征人的心理活动和思想感情:如对回家的渴望,对统治者的怨恨,对敌人的仇恨与拼杀,以及强烈的敌情观念,无一不是心理活动的表现。
二、为国捐躯的战士
三、诗人的独特个性
苏轼的《水调歌头》、李清照的《声声慢》和毛泽东的《贺新郎》三首词,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对这三首词进行有意识的比较分析后,感觉到由于词人所处的时代不同,环境不同,社会地位不同,思想感情不同,因而有着不同的思想倾向和艺术风格。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是写词人自己的心理感受。虽然词人调动了多种艺术手段,但其中最主要的还是心理活动的描写。正是通过心理描写表现了各自的独特的个性。 苏轼(1037-1101)是北宋中叶的古文大师和诗家词人,是豪放派的代表。他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高唱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成为了历代传诵的名句。人们一读起它,就感到热血沸腾,心潮澎湃;可惜到了后头还是免不了一声哀叹:“人生如梦”,到底表现了他作为一个封建士大夫对于前程暗淡的无限感慨。 在《水调歌头》里,苏轼任凭着思想纵横驰骋,充分发挥了他的联想和想像,通过细致的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了他的不同于流俗的独特的思想感情: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情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是一个中秋之夜,词人正在饮酒赏月,但是他的思想却像大海中汹涌的波涛,在奔腾澎湃;他从现实生活,想像到美好的天堂;从地上的朱阁,联想到天上的宫阙。地上是大宋江山,天上到底是什么时代?于是词人不禁向往起来,他多么想驾着长风回到天上去,回到月宫里去。一个“归”字隐隐地道出了词人的心声:我苏轼是划时代的诗家词人,不正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的吗?现在应该回归天上去了。但是且住,月宫里的琼楼玉宇实在太寒冷了,在月宫里跳舞,映照着清冷的影子,怎么比得上人间那种火热的生活呢?在这里,词人通过内心的联想和想像,将神话传说和现实生活交融在一起,使天上人间打成一片。这是词的上阕。 在下阕里,词人分层次地写出了月光照耀下的人物和景物:“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这是一个从上到下,又是从外到内多角度多层次的描写,好一幅立体的画面。由朱阁,而绮户,而无眠的人,写出了月光的动态;由景物而人物,由无情而有情,赋予了月光人的生命,人的思想感情。这种多角度多层次的描写,是苏轼诗词的一个重要的美学原则。他在《题西林壁》的诗里写道:“横看成岭侧看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任何一个事物,由于观察的角度和层次不同,就会有不同的感受。这既是经验之谈,也是美学的原则。这首词,就是这种美学原则的形象化的体现。词人在小序里写到,这首词是赠给他弟弟苏辙的。此时仰望天空是一轮满月,可是弟兄们却分隔两地,望眼欲穿。月亮呀,这玉盘一样的冷清清的月亮呀,却勾发起人们无限的情思。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片云共天远,永夜月同孤”;张若水的“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不正是月光所引起的情思吗?明月呀,明月呀!你该对人们没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常常在人们别离的时候呈现出团圆的形象呢?其实这种感情正是词人思弟心切的自然流露。唐朝的诗人王维就曾写过:“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不是说平常不思念,而是说一到节假日,看到别人与其亲人团聚享受着天伦之乐的时候,这种离愁别绪就更加突出了。词人多么想和弟弟团聚在一起啊,可是为了仕途而到处奔波的他,又怎么能够如愿以偿呢?于是词人不禁发出了感慨:人们有悲欢离合的时候,月亮有阴晴圆缺的情况,这种事情从古至今都是很难周全的啊!最后词人只得遥遥地向弟弟祝愿:尽管我们分隔两地,但是只要我们青春常在,我们看到的是同一个月亮,让我们在相隔千里之遥,借着这月光寄托着我们的情思吧! 在这首词里,词人以无法抑制的激情创造了天上人间的美好境界。文笔跳跃自如,时而天上,时而人间,天上人间,浑然一体。但是,天上虽然美好,人们毕竟不能超越现实,最终还是要回到现实中来。因此这首词真实地描写了苏轼的心理活动和思想感情,也表现了苏轼运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反映了他不满于现实,却又不能超脱现实的真实的心理状态和作为伟大的艺术家的独特的个性。
李清照(1084-1151?)是南宋初期著名的女词人,是婉约派的代表。她和苏轼所处的时代不同,社会地位不同,因而风格迥异。苏轼生活在北宋中期,还是大宋的一统天下;而李清照所处的时代却是外族入侵,国家山河破碎,而赵构集团却偏安于南宋小朝廷,不思进取中原。李清照同多少仁人志士一样,对国家命运感到忧愤。他曾在有名的《乌江》诗里说:“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借赞颂历史上的项羽,从反面讽刺南宋朝廷的统治者。李清照在她的丈夫赵明诚死后,一个人孤孤单单,终日愁眉不展,“欲语泪先流”,“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而到了《声声慢》里,这种愁思可说是达到了顶点: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而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词一开头,就连用十四迭字,极度形容了这种愁思之深。(对此历来评者甚多。《词的卷四》:“连用十四迭字,后又四迭字,情景婉绝,真是绝唱。”《花草新编卷四》:“易安此词首起十四迭字,超然笔墨蹊径之外。岂特闺帏,士林中亦不多见也。”《词征》:“句法奇创。”《词苑谈丛卷三》:“真如大珠小珠落玉盘也。”)更何况这种天气又是“乍暖还寒时候”。天气骤变,最容易发生疾病,也最容易触发人的情思。具有无限愁思的词人在这种“乍暖还寒时候”,当然也就“最难将息”了。既然愁思这么深,又这么重,于是只好借酒浇愁了。魏武帝曾经讲过:“何以解忧?惟有杜康。”作为威震一时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曹操尚且有忧,何况是失去了丈夫失去了爱情又多愁善感的女词人呢!但是曹操可以借酒浇愁,李清照却不能够!天气冷,人情更冷,在这冷酷的世界,有谁是她的知音呢?正在她伤心太甚的时候,突然听到了一阵哀鸣,不禁抬头望去,曾经托它们带过信的大雁飞来又飞去了,这是多么令人伤心的事啊!但是此时丈夫已死,还要带什么书信呢?“物是人非事事休”(《武陵春》),她的忧思真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了。 上阕完了,但是词人的愁思还没有完,于是下阕接着写,她的眼光忽然触到了那些象征纯洁爱情的菊花。回想起丈夫在时,曾经一起游览,一起享受生活的乐趣。他摘了一朵菊花,轻轻地插在她的鬓发,那是多么的快活自在,多么的一往情深。可是如今呢?丈夫先她走了,还有谁来摘取菊花?她痴痴呆呆地靠着窗户,眼望着窗外的天色,一个人孤孤单单,忧思重重,心情烦乱,怎么能够捱到天黑?而且客观环境又更来加浓了这种悲剧气氛:“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秋风苦雨,真个使人愁杀。于是词人脱口而出:“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词读完了,我们紧张的心绪却没有放松,我们想像着一个孤苦伶仃的女词人,在“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红楼梦》)的境遇中的悲伤忧思的心境,似乎看到了她那“点点滴滴”的泪珠,正在随着那“点点滴滴”的秋雨飘洒下来……。 在这里,词人用完全真实于生活的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用毫不修饰的白描手法,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秋雨思情的图画,细致而逼真地描写了她在国破家亡之后的凄凉心境,反映了她寂寞空虚的生活感受和心理状态。这既是李清照个人不幸身世的反映,也是南宋王朝山河破碎的真实写照。
毛泽东(1893-1976)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无产阶级的革命领袖,是新中国的缔造者。他的革命家和政治家的思想,决定了他的诗词风格既不同于豪放派的苏轼,也不同于婉约派的李清照。“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沁园春·雪》)这正是一代天才的伟大胸怀和气概,使得豪放派的苏轼也望尘莫及。《贺新郎》是描写爱情的,是写他和杨开慧分别时的情景的:
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知误会前番书语。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人有病,天知否! 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凭割断愁思恨缕。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重比翼,和云翥。
无产阶级的革命领袖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怪物,也像普通人们一样是有感情的。在他们行将分别的时候,竟是“凄然相向,苦情重诉”,实在难舍难分!看到杨开慧那种“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的神态,毛泽东当然可以理解,一方面是对反动派的恨,一方面是对丈夫的爱,这就是杨开慧当时的心境。是的,要不是当时正处于黑暗的时代,她与毛泽东同样投身于革命,与黑暗势力进行搏斗,怎么会舍得他离开自己而到处奔波呢?由于长期分隔两地,其间也有过一些误会。但是误会一经消除,爱情的火焰就燃烧得更旺了。此时的毛泽东面对爱妻和同志的杨开慧,也禁不住发出了无限的感慨:尘世中有多少疑云迷雾从眼前滔滔流过,只有你最了解我,最支持我,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你才是我真正的知己,才是我患难与共的同志和战友。他同样舍不得和爱人分开,但是现实却是那么复杂,词人禁不住对天发问:人们在社会上遭受了多少不幸和苦难,老天爷你知道吗?读到这里,我们自然会联想起元代杂剧作家关汉卿在《窦娥冤》里对天的指控:“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在封建社会里,具有反抗精神的窦娥,在临刑的时候,发抒了对天地鬼神的不满,但她无法改变现状,最后只得做了无辜的牺牲。毛泽东的质向:“人有病,天知否?”也是发抒了对天地的不满。但是毛泽东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半个世纪的革命实践证明,由于他具有解放全人类的抱负和“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雄心壮志,终于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取得了人民革命的胜利。他不愧是伟大的领袖和革命的导师。 在下阕里,词人进一步渲染了这种离愁别恨,创造了一个典型的环境:在东门路上,在横塘之畔,头上是半天残月,下面是繁霜满地,在这个“凄清如许”的环境,就要与爱人分别了,特别是“汽笛一声”鸣叫,这种分离的痛苦真是达到了极点,“从此天涯孤旅”,后会无期,真是肝肠寸断,忧心如焚。但是毛泽东毕竟是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以革命利益为重,而不是像某些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一样沉醉于爱情而不能自拔。因此他极力控制住自己的感情,并嘱咐爱人,请割断这种离愁别恨吧!要看到革命的前景是光明的,像昆仑山崩倒悬崖绝壁,像台风横扫整个宇宙一样,到那时我们再团聚在一起,像比翼鸟一样和云彩共飞,永不分离。这是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这是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的表现,真实地反映了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胸怀。这种革命的暴风雨终于在毛泽东的领导下胜利地来到。虽然杨开慧同志已经为革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但是她的英灵已经升上天去。正当她在月宫里欣赏嫦娥翩翩起舞的时候,忽然传来了人间的消息,中国人民在她亲密的战友、同志和丈夫毛泽东的领导下,降龙伏虎,开辟了新的天地,因此她激动得热泪盈眶,这种幸福的热泪飘洒下来变成了倾盆大雨,因此我们在阅读这首词的时候,应该同毛泽东的另一着词《蝶恋花·答李淑一》对照来读,就更能深刻地感受到毛泽东对杨开慧的爱:生生世世都忘不了她。这就是伟大领袖不同寻常的爱情,这是一种生死的恋情,而这种深刻的真挚的爱情,是通过天上人间浑然一体的意境创造出来的。苏轼虽然也创造了天上人间的意境,但他所创造的“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毛泽东创造的月宫里的意境却和人间一样:你看,吴刚是那样的热情,为招待客人,恭恭敬敬地“捧出桂花酒”;你看嫦娥是那样的高兴,一扫过去“寂寞”的心态,在“万里长空”舒展她的长袖为忠魂起舞;你看烈士们的英灵是如此富有感情,一听到“人间曾伏虎”的信息,就感动得“泪飞顿作倾盆雨”了。 毛泽东的这首词,有对环境的描写,有对杨开慧肖像的描写,但是最主要的是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词人通过心理描写,塑造了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大的形象。
综上所述,这三首词的思想倾向和艺术风格的确大不一样,但是他们在创造美的意境、美的形象的问题上,却是异曲同工。《水调歌头》创造的是这样一种境界:在一个凄清的中秋月夜,词人饮酒赏月,浮想联翩,时而天上,时而人间,纵横交错,趣味无穷。《声声慢》则用了大量的迭字,句法奇创,情景婉绝,天然去雕饰地表现了女词人凄凉孤独的身世和空虚寂寞的心境。《贺新郎》既真实地抒写了爱情,又反映了革命的理想。它们分别以自己美的意境,美的形象,丰富了艺术宝库,屹立于中国的文学史册;以美的血液,美的营养,培育了后来的文人,使这种优良的传统代代相传。
四、不同时代的英雄形象
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和《菩萨蛮·黄鹤楼》二首词以及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木兰诗》都描绘了英雄的形象。毛泽东的二首词描绘的是无产阶级的革命英雄,《木兰诗》描绘的是历史上代父从军的女英雄的形象。 《沁园春·长沙》是一首反映社会问题的词。词人从寒秋所见的大好河山,从“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美丽风光,发出了“谁主沉浮”的感慨,实际上就是提出了中国大地应该由谁来统治的社会问题: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词一开头,就创造了一个典型的环境:在一个寒冷的秋天,词人独自站立在橘子洲头,面对着向北流去的湘江,自然心情激动,感慨万千。但是词人并不感到孤独,而是运动他的双眼,向远近上下仔细审察。向远看,岳麓山层峰叠峦,一片火红,那经霜的枫叶,竟像用红色的染料染过的一样。是啊,唐代的诗人杜牧就曾经说过“霜叶红于二月花”呀!向近看,湘江的水碧绿透底,江中的船只来往如梭,争先恐后,一片繁忙景象。向上看,那矫健的雄鹰正扇动着翅膀搏击长空!向下看,鱼儿在碧绿透底的水中游来游去。天地间的万物都在这秋天里生机勃勃地竞争着,自由自在生活着。这是一幅富于生机的秋景图。秋天,在古代文人的笔下是萧条的,是没有生机的,甚至是阴森恐怖的。如宋代欧阳修的《秋声赋》就极力渲染了秋天肃杀冷落的景象和人们凄凉悲惨的心境;初唐诗人骆宾王《咏蝉》诗的“霜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也是借在秋天里蝉子的艰难处境而衬托出自己的不幸遭遇;中唐诗人杜甫也用“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荒凉空旷的景象来衬托他“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孤寂凄凉的心境。这一切,都反映了秋天的萧条冷落。但是毛泽东却一反常调,在他的笔下,秋天所展现出来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大好景象,正如他在另一首词所写的:“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好就好在“胜似春光”,使得过去文人那种“悲秋”的景象荡然无迹了。然而面对这大好的秋色,词人却发出了“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感叹。面对广阔的天地,词人为什么感到怅惘?因为当时正处于黑暗的时代,祖国大地由于军阀混战而灾难重重。因此只有改变这种局面,中国才有出路。“谁主沉浮”的问题是本篇的核心,是点睛之笔,同时也是从上阕写景转到下阕追忆往事的过渡性文字。有了它,才使得本篇中心突出,才使得上下两阕衔接自然,形成一个整体。 这一阕看来是写景,但实际上却是写情,写出了词人那种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把祖国的大好河山同个人的命运,同全国人民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自觉地把改变祖国命运的重任承担起来的伟大胸怀和满腔热情。下阕开头两句就引入了对往事的回忆:在过去那不平凡的岁月里,词人曾和他的朋友们一起游览过橘子洲头。现在,他一个人“独立”,自然会回想起“百侣曾游”,在感情上是必然的,在结构上是遥相呼应的。词人“独立”橘子洲头,发出“谁主沉浮”的感叹以后,自然会回忆起他和同学们一起学习、生活和斗争的情景。那时候,他们都很年青,意气风发,才华横溢,热情奔放,斗志十分旺盛,常常在一起评论国家大事,纵谈革命形势,写出了一篇篇战斗的檄文,把那些反动统治者看得如同粪土一般。对“同学少年”的歌颂,对反动统治者的藐视,两种感情交织在一起,集中表现了词人心中的爱和憎。词人在回忆了他和同学们在一起战斗的不平凡的岁月以后,思想又回到了现实:现在他是一个人“独立”在橘子洲头,同学们不在身边;他的思绪好像波涛翻滚一样,从过去到现在,又从现在到过去;因此他禁不住对同学们遥遥发问:还记得吗?我们曾经在湘江中游泳,击起的浪花竟然把飞快行驶的大船也阻止住了。词人运用这种夸张的手法,目的在突出“同学少年”的英雄形象,这是卷狂涛,挽巨澜的形象,是中流砥柱的形象。词人塑造出这种英雄形象,实际上也就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中国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应该由这些“指点江山”的“同学少年”,也就是无产阶级的代表人物来主宰。这个问题在毛泽东后来所写的《沁园春·雪》里更有了明确的回答:“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谁是风流人物?当然指的是无产阶级的英雄人物。通观全篇,最突出的特点是革命的思想内容和完美的艺术形式的高度统一。这首先表现在描绘壮丽的湘江秋色中,反映了当时风起云涌的革命形势,从而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重大社会问题,表现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气魄。上阕是几个特写镜头组织在一起的大幅画卷,但这画面的中心是人,是“独立寒秋”的词人。下阕通过词人的回忆,将“百侣”、“书生”、“同学少年”等群体形象推到了读者面前,而这些人物又都是同词人直接联系在一起,形成了无产阶级的战斗整体,这是人与景相关,人与人相联共同构成的一幅生机勃勃的大好的革命态势图,两幅画面的有机结合,就突出了在特定环境中的人的思想感情。但是,这不是一般人所能具有的思想感情,只有高瞻远瞩,时刻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把解放全人类作为自己终生奋斗的目标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领袖,像毛泽东这样伟大的人物才真正具有这种不同寻常的思想感情。从这个意义上说,《沁园春·长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彻底埋葬旧世界,建设新社会的革命的宣言,战斗的号角。
《菩萨蛮·黄鹤楼》写于1927年,正当国共合作第一次大革命运动蓬蓬勃勃向前发展的时候,国民党反动派背叛了革命。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四一二”大惨案;7月15日在武汉国民政府内的汪精卫也向共产党和革命人民举起了屠刀。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运动失败了,革命正处于低潮。此时,毛泽东登临黄鹤楼,吟出了这-震撼人心的伟大词篇: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远望长江及其支流在这里会合,京汉、粤汉铁路在这里向南北延伸。江面烟雾迷蒙,龟、蛇二山对峙,像把长江锁住了一样,视野是何等的广阔,景象是何等的壮观!尽管当时正处于革命的低潮,词人虽然心情沉重,但并没有丝毫的气馁。展现在眼前的仍然是一片壮丽的图景。这是词的上阕。 下阕引入黄鹤楼的神话传说,以及唐代诗人崔颢的著名诗篇。据《南齐书·州郡志》云,有个叫子安的仙人曾骑黄鹄(即黄鹤)经过黄鹄矶。《太平寰宇记》云,骑鹤仙人叫费文袆(hui),一作费袆(yi),每乘黄鹤到此楼休息,楼因此得名。唐代诗人崔颢曾作《黄鹤楼》诗云:“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秦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将登临所见景象尽情写出,使后人无从下笔。据说李白后登此楼,诗兴即发,但一睹崔颢题诗,觉得无从超越,只得题了两句:“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扫兴而去。因此以后竟有“崔颢在上,李白不敢题诗”的话流传。毛泽东登临黄鹤楼,自然也会想起这些传说,但是他不像李白那样敛手,更不会去模仿崔颢的一些语句,也无须步崔颢原韵去另作一首,写别的地方之景以与崔颢比高低。毛泽东别开生面,置汉阳树、鹦鹉洲这些被人写厌了的景点于不顾,只抓住了长江、铁路、龟蛇二山这些气势宏伟的景观,给人粗犷恢宏的印象。当然在本篇里,词人也提到了黄鹤,但只轻轻一点,“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而将重心落到了下面:“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大革命失败了,革命处于低潮,中国向何处去?中国革命应当以何种方式进行呢?毛泽东一直在思考着这个问题。他并不灰心丧气,而是更加斗志昂扬!把酒酹江,心潮激荡,与长江波涛相应,一浪高似一浪。在这里充分表现了毛泽东作为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那种积极向上的革命精神,与苏轼那种“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相比,显然有天壤之别。 本篇从题目看是写黄鹤楼,实则是写人,是写一个在革命转折关头沉稳执着,胸罗万象,长于哲理思辩,敢于继往开来的登临者。这个登临者不是别人,正是无产阶级的革命领袖,也就是本词的作者毛泽东自己。通篇用“茫茫九派”的长江,和“沉沉一线”的京汉、粤汉铁路,用“锁大江”的龟、蛇二山,衬托出抒情主人公的崇高的形象。通读全篇,我们深深地感到词人的胸襟、气派、心力和心绪正在与斯楼斯景化为一体,成为耸立于我们心头的一座中流砥柱式的丰碑。从这个意义上说,崔颢的诗又怎能与之匹敌呢?由此也可以看出心理描写对于塑造革命的英雄形象是有着无可比拟的作用的。
这三首诗词创造了不同时代的英雄形象:毛泽东的二首词创造的是无产阶级的英雄形象,这样的英雄当然首先要保卫自己的祖国,使祖国不受外族的侵犯,但它并不是最终的目的,最终的目的是要解放全人类,因此他们自觉地把祖国的人民和全世界的人民联系在一起,把解放全人类作为自己的重任;而《木兰诗》创造的是古代的英雄形象,他们的目的是保卫祖国,赶走外族侵略者,而诗中的主人公木兰却是一个特殊的人物,是一个代父从军的女英雄,因此她在功成之后不愿意留在朝廷里做官,一心盼望着早早地回到家乡去,回到父母的身边去。因此从这三首诗词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英雄,这些英雄形象有相同的一面,也有不同的一面,我们在分析这些英雄形象时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进行科学的分析,不要用今天的观点去要求古代的英雄。
这首诗表现了男主人公被一个天真活泼的女子所吸引,想要接近那个女子却又接近不了的可望而不可即的思想感情。诗中突出地表现了女子天真活泼,又难以捉摸,当男子去追寻她时,她时而在水的上游,时而在水的下游,时而在水边,时而在水中,真好像玩迷藏一样,文笔生动形象,余味无穷。
再看第三首《将仲子》:
诗中通过反复吟唱,表现了青年女子既深深地爱着仲子,又害怕父母、诸兄和别人的议论,真实地反映了她的矛盾的心理状态和思想感情。
这首诗也是以妇人自述的口吻讲述她对于出外服役的丈夫的思念之情。这种服役不知是兵役还是劳役,总之丈夫出外服役已经很久的时间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归期?妇人看到鸡进埘里栖息了,已经是傍晚时分了,太阳下山了,在原野上放牧的牛羊都回来了,可是她的丈夫仍然在外服役没有回来,叫她怎么不思念呢! 七、封建时代的爱情悲剧
《诗经·卫风》的《氓》,屈原《九歌》的《山鬼》,南北朝时无名氏的《孔雀东南飞》以及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都反映了封建社会爱情的悲剧。 《氓》通过一个爱情悲剧的故事,反映了封建社会妇女的苦难的命运,不仅是对薄悻的男子,而且是对整个男权社会的控诉。全诗以女主人公自述的口吻,叙述了她婚后的遭遇,诉说了他被遗弃以后的痛苦的心情,对丈夫的负心表现深刻的恨,对自己的错误恋爱表现无限的悔。但是,她是一个刚强的女性,尽管悔恨交加,却并不徘徊留恋,表现了对奴役和压迫她的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蔑视的思想感情: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来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以上三章,写恋爱的经过和新婚的欢乐。诗一开头,氓是以忠厚老实的样子出场的:她抱着布帛来和姑娘交换蚕丝。但是姑娘心里明白,他哪里是来交换蚕丝?他是来和她商量婚事。由此可见,他和姑娘已经不是第一次接触了,而是早就有了感情。但是,在封建社会里,婚姻是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来决定的。青年男女们即使通破了旧礼教的束缚,建立了真正的爱情,也必须通过媒人的“说合”,否则就会被视作非法。所以尽管姑娘倾心于他,也因为没有“良媒”而不能成就婚事。可姑娘的感情是热烈而真诚的,她依依不舍地送走她的恋人,送了一程又一程,一直送他涉过淇水,到达顿丘,并且再三请求他不要发怒。我们可以想像,姑娘的心情是何等的激动,内心是何等的矛盾。最后她终于答应了他的求婚,决定以秋天作为婚期。这是何等大胆的行动,这是对旧礼教的挑战! 恋人走了以后怎么办呢?姑娘日盼夜盼,盼望着她的恋人及早归来。她禁不住登上毁坏了的城墙,眺望着恋人居住的方向。山重重,雾茫茫,她看不到复关,看不到恋人,心情忧郁,涕泪交流。但是他并不失望,还是一次又一次地登上城墙,她相信总有一天,他们会自由地结合。果然不出所料,她到底盼来了她的恋人。她一看到他,就立即迎了上去。这时候,她忘记了痛苦,忘记了忧伤,又说又笑,尽情欢乐。原来她的恋人已经卜筮占卦,没有什么不吉利的征象。姑娘清理好嫁装,坐上了迎亲的车子,高高兴兴地去到爱人的家。“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善良、美丽而又多情的姑娘啊,愿你的爱情之花常开。 新婚燕尔,姑娘年青貌美,丈夫也情深意笃,双方沉醉在爱情之中。但是斑鸠啊,你不要贪吃桑葚;姑娘啊,你不要沉醉于爱情。因为男子沉醉于爱情,想要解脱就可以解脱;可是女子情深意痴,一旦沉醉于爱情,想要解脱也解脱不了。这几句虽是比喻,但含有警告的意味,即警告多情的女孩子们,不要沉醉于爱情而不能自拔。因此这一章一方面极力描写姑娘忠于爱情的思想感情,另一方面也为后面的爱情悲剧伏笔,使得前后两部分衔接自然。 第二部分,即后面三章,写爱情的悲剧: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俎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先前是那样年轻貌美的姑娘,嫁过来以后,由于长期过着贫穷困苦的生活,渐渐地容貌衰老,好像桑叶枯萎而陨落,终至被丈夫遗弃而遣回娘家。在回家的路上,淇水浩大的水势,隧风掀起的波浪,打湿了她的车围子。丈夫的遗弃,爱情的幻灭,使得女子反躬自省,可是自己并没有什么过错。造成这种悲剧的原因,不是别的,而是男子的行为没有定准。在封建社会里,妇女被压在最底层,她们根本没有人身自由,只能被男子当成玩物,玩够了以后,就会无情地将她遗弃。因此当诗中的女子年青貌美的时候,这个男子就装出一副忠厚老实的样子来骗取她的爱情;但是一旦这个女子容颜衰老之日,即是爱情毁灭之时。 结婚以后,女子辛勤地劳动,起早贪黑,没有片刻的闲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没有哪一天不是一样。但是,男人的目的不过是玩弄女性,一旦如愿以偿,就撕下了她的伪装,露出凶残的本相。在封建社会里妇女是何等命薄!这个女子被遗弃以后,连她自己的兄弟也不同情,竟然哈哈大笑。因此她静下来思前想后,对于过去的一切,她自己也感到啼笑皆非,她竟是这样的幼稚,这样的无知,竟然如此痴情,如此轻信男子的花言巧语。现在只落得悔恨交加,愁肠寸断。 爱情的悲剧降临到了她的头上,她沉痛地回忆起过去的恋爱经过:早在童年时代,他们就青梅竹马,彼此发誓,要忠于爱情,要白头偕老,那诚信的誓言,现在还在耳边回响。那时候天真而纯洁的姑娘,怎会想到自己所倾心爱慕的情侣竟会把那诚信的誓言忘记得一干二净!面对这种冷酷的现实,这个被欺骗被玩弄的女性终于觉醒了:淇水尚且有岸,低洼的湿地尚且有边,可是自己的负心的丈夫却行为放荡,根本没有回头的希望,因此对于青年时期那种所谓甜蜜的爱情生活,还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呢?想起来徒然使人感到羞辱,感到悔恨。还是不要去想它了吧,既然男子已经违背了誓言,过去的就让它永远过去了吧! 从全诗看,诗人以沉痛的笔调,以女人公自述的口吻,一方面细致而逼真地描写了女主人公纯洁、善良而又多情的本质,同时也表现了他敢于冲破旧礼教的束缚,争取个性解放,争取婚姻自由,但在被丈夫遗弃以后却能冷眼对待现实的刚强的性格特征,另一方面却无情地鞭挞了那个伪装忠厚老实,用以骗取女主人公的爱情,而在达到了他的可耻的目的以后,竟然无情地虚待他,遗弃她,致使她终生遗恨的那个男子--氓。本诗对氓的鞭挞,实际上是对于罪恶的社会制度的控诉,对于被压迫被侮辱的女性的同情。因此本诗所反映的弃妇那种悔恨交加的爱情悲剧是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的。 本诗在塑造女主人公的形象的时候,运用了多种描写手法,如第一、二章,写了姑娘和氓的交往,写了姑娘冲破旧礼教的束缚,送氓涉过淇水,至于顿丘,并私订婚期;还写了氓回去以后,姑娘由于急盼与氓见面,急盼氓来迎亲的心理驱使,竟急不可捺地登上那毁坏了的城墙。“乘彼垝垣”这种富有特征意义的行动描写,充分表现了女主人公那种敢于与旧礼教决裂的思想感情。因此对于她那种“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的公开的感情流露和大胆行动,也就是可以理解的了。第三章,用斑鸠不要贪吃桑葚来警戒女子不要沉醉于爱情。这里主要是心理描写,“于嗟女兮,无与士耽”,这是在接受了沉痛的教训以后的反思;“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则是对自己,对氓的行为进行了反复的对照检查之后得出的结论。这里有深刻的自我反省,有对遗弃她的薄情的男子的谴责。第四、五章写她被丈夫遗弃以后却能冷眼对待现实,终于对过去的错误恋爱进行反思并决绝的刚强的性格。最后一章,在回顾了她的恋爱经过以后,一方面表现了她的矛盾的思想感情:在男子变心以后,她也想过苟且过此一生,以达到白头“偕老”,但是冷酷的现实又使她感到“老使我怨”。她从现实回想过去,过去是那样美好,但是她很快就从“美好”的虚幻中清醒过来,原来现实却是这么冷酷无情,她再也不能寄托幻想,她要正视现实,终于发出了“反是不思,亦已焉哉”的决绝的誓言。由此看来,女主人公的内心是充满着矛盾和斗争的,这种矛盾和斗争,一刻也没有停息过。由于诗人成功地进行了行动描写和心理描写,真实地反映了女主人公敢于冲破旧礼教的束缚,争取婚姻自由,追求个性解放的大胆行为以及复杂的矛盾的心理状态和精神面貌。
屈原的《山鬼》是《九歌》中的一首,是一首祭山神的诗。这个山神是个女性。屈原在这首诗里成功地塑造了山鬼的艺术形象,满怀热情地歌颂了她忠于爱情、纯洁、善良的优秀品质。她既有神的气质,又有人的性格。但是归根到底是一个真正的人的形象,一个美丽动人的少女的形象。 诗一开始,山鬼就以她美丽的容颜和独特的风韵吸引着读者: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吾窈窕。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
这个山鬼,她住在山窝窝里,也就是住在始终见不到天日的竹林深处。她身上披着薜荔做的衣服,腰上系着女萝做的带子,乘坐着赤豹驾驶的用辛夷做的车子,车上桂枝旗迎风招展,后面还跟从着毛色有花纹的野猫。诗人在这里对山鬼进行的肖像描写,令人感到她确实不是现实生活中的人,而是一个神,一个美丽的女神。这种神的特点不仅表现在用薜荔做衣服,用女萝做带子,更重要的是表现在用赤豹驾车子。这种凶猛的野兽,在女神面前竟是这样的驯服。但她同时又有人的特点:她那传情的眼神和宜笑的口齿,她那美丽的容颜和高尚的情操,使得人们一见倾倒,当然也就得到了她的意中人的爱慕。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一个纯洁天真的少女形象终于站立在读者面前,她不是神,也不是鬼,她分明是一个人,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真正的人,她有人的性格,有人的思想,有人的感情。看吧,她是那样多情,又是那么倾心,在赴约会之前既尽情地打扮自己,又采折着香花秀草准备送给她的情人。她走出了竹林深处,尽管路途险阻,行步艰难,终于克服了重重的困难,来到了约会的地点。紧接着写山鬼和意中人会见的情景:
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留灵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
她不畏艰难险阻,登上了高山之巅,云在脚下飘忽,心似浪涛翻滚:她来迟了,害得她的情人久等,她心里感到不安。但是一与情人相见,又是何等的兴奋,真有千种情思,万种离愁,尽情倾诉……渐渐地天色阴暗下来,忽然下起了瓢泼大雨。但是她与情人难舍难分,任凭着风吹浪打,竟然忘记归去。美丽的青春啊,火一样的爱情,她完全沉浸在情海之中。故事逐渐展开,情节逐渐发展,至此已经达到高潮。光阴似箭,春去秋来,随着岁月的流逝,美丽的容颜也渐渐地老了,年岁已经迟暮,谁能使她再年青呢?看来在过去的所谓幸福美满的爱情生活之中,悲剧正在暗暗地向前发展,这种悲剧就是伴随着“岁既晏”而来的。造成这种悲剧的原因,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在封建社会里,女人没有人身的自由,女人总是被人当成玩物。因此在“既含睇兮又宜笑”的时候,自然会有人爱慕她“善窈窕”,一见钟情,海誓山盟。纯洁的少女怎会想到悲剧会伴随着“岁既晏”而来呢?又怎会想到自己将会有被遗弃的一天!因此“岁既晏”一句,既揭示了悲剧产生的原因,又在诗的结构上起着过渡的作用。 上面是诗的第一部分,写山鬼的爱情生活,以下转入爱情悲剧:
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君思我兮然疑作。雷填填兮雨蒙蒙,猿啾啾兮狖夜鸣。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
负心的公子再不见了,可痴情的山鬼却还是一如既往,在乱石堆积,葛草蔓延的山间,历尽千辛万苦,为情人采折一年开花三次的灵芝草。这是多么痴情的女性,她的爱情之火仍在燃烧,她在日盼夜盼,盼望着她的情人及早归来。可是现在实却是这么冷酷无情,她的情人再也不见面了。真诚而纯洁的山鬼啊,尽管对不赴约会的公子有所抱怨,却又自作多情,为对方解怨:你思念着我,可是抽不出一点时间来和我相会。 为了寻找情人,她到处奔波,渴了饮石泉水,累了在松柏树下休憩一会。读到这里,我们似乎看到了一个像杜若一样芳磬的女性被遗弃以后的泪珠滚滚的愁容,似乎听到了她那卜卜地跳动着的心声:“君思我兮然疑作。”惨痛的现实唤起了山鬼的觉醒,回顾过去的海誓山盟终于禁不住要问:你是否想念我呢?我既相信,又产生怀疑。雷声隆隆,大雨倾盆,树木萧萧,猿狖哀鸣,凄冷阴森的漫长的黑夜啊,对于怀着相思之苦的女性来说,是何等可怕!此时,纯洁而多情的山鬼,终于悟出了一个真理:既然公子已经变心,我思念他还不是自找忧愁! 伟大的诗人屈原在这里给我们塑造了一个可爱可怜的女性典型:她纯洁善良,美丽而又多情,她对爱情始终如一,即使在公子不再归来的情况下,还在为对方解怨,痴情地等待着他,盼望着他。 主题是深刻的,形象是逼真的,而且诗人的描写手段也是多样的。首先,它无情地揭露了黑暗社会的丑恶本质,妇女被压在社会的底层,没有人身自由,没有爱情婚姻的自由。即使有些女性通过个人奋斗,挣脱了旧礼教的枷锁,与自己理想的对象建立了爱情,但是这种爱情是不长久的,或则要被黑暗势力所摧毁,最终只能以生命来殉情,以表达自己对黑暗势力的反抗;或则要被喜新厌旧,见异思迁的男子所玩弄,当她处于青春妙龄时,自然会得到男子的欢心,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爱情不是与日俱增,相反却是逐渐疏远,而当这个男子一旦有了新欢,她就要被无情地遗弃,以致终生遗恨!前者如梁山伯与祝英台,刘兰芝与焦仲卿的爱情悲剧,虽然他们死后化蝶、化鸳鸯成对成双,但是,这只不过是人们对悲剧主人公的同情和对于理想的一种追求;后者如《诗经·氓》中的弃妇以及本篇中的山鬼的爱情悲剧就是如此。其次,它赋予了山鬼人的性格,人的思想感情:“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她像普通人一样感到行步的艰难,劳动的辛酸;而且也像普通人一样,“岁既晏兮孰华予?”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容颜衰老,终至被负心的汉子所遗弃而痛苦忧愁。再次,诗人不仅描写了她的美丽的肖像,还描写了她追求个性解放,争取婚姻自由的大胆的行动,还描写了她细致的心理活动和忠于爱情的思想感情。由于诗人调动了多种描写手段,因而使得这个爱情幻灭的山鬼,形象非常丰满,性格也非常突出。 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府吏听说这件事,上堂去禀告母亲:“我已经是一个官禄微薄的相貌,幸而娶得了这个妻子。结婚以来同枕共席,死了以后也要在一起作为朋友。我和她共同生活只有两三年的时间,开始过这种爱情生活还不长久。女子的行为并没有什么过错,哪里会使得您不喜爱呢?”母亲对府吏说:“你为什么这样小气!这个女人没有礼节,她的举动不向我请示而自作主张。我早就对她不满意了,怎么能够由得了你!东家有一个好女子,名字叫做秦罗敷。她可爱的身材相貌没有人能比得上,我替你去向她求婚。这个女人可以立即遣送回去,不要再留恋她。”府吏跪下来向母亲禀告,恭恭敬敬地请求母亲:“如果今天遣回了这个女子,我到老都不再娶亲了。”母亲听了府吏的话,捶着床大发脾气:“小子无所畏惧,怎么敢帮助妻子讲话!我已经失去恩义,坚决不答应你的要求。” 鸡叫了天快要亮了,兰芝起来梳妆打扮。穿上我的绣花的裙子,对于梳妆打扮的事情样样都考察了四五遍。脚上穿着丝线绣的鞋子,头上戴着发出光彩的玳瑁做的首饰。腰际的纨素像水一样地流转轻盈,耳朵上佩带着明月珠做的耳坠。手指纤细雪白好像削尖的葱白,嘴唇红艳像口里含着红色的宝石。窃窕的身材走着细小的步子,精奇美妙,世上简直找不出第二个来。走上堂屋拜别婆婆,婆婆大发脾气并不挽留兰芝而让她回去。兰芝对婆婆说“先前在家作女儿时,从小在乡野里生长。本来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对您家的贵公子实在有愧。接受了婆婆很多的聘礼,却不能胜任婆婆的驱使。今天被遣回娘家去,还是挂念婆婆在家里劳碌。”退下来与小姑告别,眼泪却像珠子一样地落下来:“我初来的时候,小姑才开始扶着床头学走路。今天被驱遣回家,小姑已经长得和我一样高了。希望你勤勤恳恳奉养婆婆,好好地服侍婆婆。七月初七及下九的置酒集会上,在大家嬉戏的时候不要把我忘记了。”走出门去坐上车子离开婆家,泪水一行行的掉下总有-百多行。 兰芝进门回到自己堂屋,感到脸上无光进不好,退也不好。母亲见兰芝回来感到惊奇,拍着手掌说:“没有想到你会自己回来!你十三岁教你织帛,十四岁教你裁衣,十五岁教你弹箜篌,十六岁教你懂得礼节。十七岁打发你出嫁,应该说你到婆家不会犯过失,你如果没有罪过为什么不等我去接你就自己回来?”兰芝惭愧地回答母亲:“我实在没有罪过。”母亲听了非常悲伤。 兰芝回到家里十多天,县令打发媒人来。说:“县令的第三个公子,体态美好,世上无双。年纪才十八九岁,很有口才。”母亲对兰芝说,你可去应付他吧。”兰芝含泪回答母亲:“兰芝初回家时,府吏再三叮咛,发誓永不别离。如果我现在违背了情义,这件事恐怕不好。自然可以回绝媒人,以后慢慢地再说吧!”母亲对媒人说:“贫贱之人有这个女儿,刚刚被婆家遣回来。不能做吏人的妻子,怎么会适合县令的公子?希望你多多打听其他人的情况,不能够立即就答应。” 媒人去了几天后,太守随即派遣他的属员到兰芝家来。说是“兰芝姑娘,有一个继承祖先宦籍的官人,有他的笫五个公子,娇美俊雅还没有结婚。打发我来做媒人,并叫主簿来传话。”说是“太守家,有这样美妙的郎君,想要同你结婚,所以派遣我来你家里见你。”母亲对媒人说:“女儿先有誓言,我怎么敢讲话!”阿兄听说这件事,心里惆怅非常烦恼。开口对妹妹讲:“你的打算怎么不加考虑。先嫁个府吏,后嫁得郎君,高下有天地之别,足以使你荣耀。你不嫁这个好郎君,今后生活怎么办?”兰芝抬起头来回答:“道理确实如哥哥所讲的。离开家门去事奉丈夫,半道上却被遣回哥哥家里。我决定顺从哥哥的意思,哪里敢自己任性呢?虽然与府吏约定了,但是他会永远没有机缘。当即可以答应他们,马上可以成就婚姻。”媒人听说下床去了,连声说好,好,好!就是这样,就是这样!回到衙门对太守说:“下官奉您的命令,一谈就很有缘份。”府君听说这件事,心里很欢喜。查看历书和婚嫁书,适宜于本月之内,六合都能相应。良辰吉日是三十日,现在已经是二十七日了,你快去做结婚的准备。”太守传语赶快办理结婚用品,筹办婚礼的人像浮云一样接连不断。装载用品的船头上画着青雀和白鹄,四角插着绣有龙的图案的旗帜。轻柔飘动的旗帜随风招展,黄金装饰的车子,玉石作的车轮,毛色青白相杂的马儿徘徊不前,用五彩羽毛做成的装饰品,用黄金做成的马鞍子。三百万钱的聘礼,全部用青丝穿好,还有各式的绸缎三百匹,从交州、广州等地买来的山珍海味。四五百个随从的人儿,热热闹闹地来到城门准备出发去迎亲。 焦、刘两家请求将仲卿和兰芝合葬在一起,合葬在华山的旁边。在坟墓的东西两边种植松树和柏树,在坟的左右两边种植梧桐树。所有的树枝互相覆盖,所有的叶子互相交通。中间有一对比翼双飞的鸟儿,名字叫做鸳鸯,抬起头来互相对视而鸣叫,每天夜里一直要叫到五更时分。过路的人都要停下来听它们的叫声,寡妇听到了叫声从床上爬起来,心里惶惶不安。它是告诉后世的人们,要以此为戒不要忘记了。
少司命啊,我亲爱的女神,我用各种香草精心布置等待你的来临:在神堂之下罗列着秋天的兰草和糜芜,绿色的叶子白色的花,香气浓郁而暗中袭人。你说:“人类自然有美好的后代,你们这些男巫们又何必愁苦?”亲爱的女神啊,你看秋天的兰草长得多么茂盛,绿色的叶子青紫色的茎! 满屋子都是男巫,忽然间你却单独对我以目传情。你进来时没有言语,出去时也默默无言,但我却感觉到了你对我的柔情。你既然爱我为什么又要离开我?你竟乘着旋风以云为旗归向天去,丢下我为你相思,为你忧愁,为你痛苦,你知道吗?要说悲伤没有什么比“生别离”更悲伤的了;要说欢乐没有什么比“新相知”更欢乐的了。我和你既是新相知又是生别离。刚刚相知,爱情的滋味还没有尝够,你就丢下了我,叫我怎么能不悲伤!你用荷叶做衣服,用蕙草做带子,你迅速地来到又迅速地归去,你究竟要到什么地方去呢?啊,你晚上住宿在天帝之郊,你在云间停留是要等待谁呢? 十、革命军属和抗战工作者的形象
在新诗中我接触最早且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较长的叙事诗是李冰的《长城边上》,它写的是一个住在长城脚下的白发苍苍的老大娘,在抗日战争时期,她是一个妇救会主任,是一个抗战工作者,是一个革命的军属,是人民子弟兵的“亲娘”。诗人通过她和战士们的接触反映了人民军队与人民群众的鱼水之情:
长城缠在山腰上, 山底下有个村庄。 大队人马翻过岭, 进村去, 大槐树底下歇歇凉。
老大娘站在大门上, 手托着下巴不说话, 眼睛不转地望什么? 我跑到井边要喝水, 大娘急忙叫住我: “别喝凉的, 进家来给你们烧热汤。”
我们坐上坑, 大娘点着火叙家常: “家里没别人, 就是我跟这盘豆腐磨。 一个儿子是子弟兵, 牺牲在卓资山上。”
大娘的眼里没有泪, 望着火苗,望着我们: “每逢队伍过, 我就站在大门上, 一样样的灰军装, 一样样的枪, 都像是我那儿子, 又都不一样, 再也找不见他那模样。”
热水递在我们的手, 热泪掉在她身上, 红了的眼睛向外望, 不让人看出她是一副软心肠。
“大娘,你别伤心, 我们一个千个子弟兵, 能不能顶你一个亲儿子?” 脸上的皱纹展开了, 大娘的眼睛火样亮: “想起来, 妇救会主任当了五年, 八路军我看见过千千万。 记得反扫荡, 我提上豆腐捉上鸡, 背上新鞋找你们, 一夜翻过三道梁。”
一道血脉心连心, 眼前坐的就是亲娘。 老松树枝儿不怕霜, 年老的娘和儿子一样刚强。
大娘送我们到门外, 像嘱咐她的亲儿子: “见了你们我心宽些, 看不到你们我心慌, 孩子们,回来再到我门上, 不吃稠的喝口汤。” “大娘,你等着, 秋后回来给你割谷子,打场。”
走到村边再回头望, 大娘站在大门上。 辛苦的老人, 子弟兵的亲娘, 风丝丝吹乱了花白头发, 刚强地立在长城边上。
这是选在初中语文教材上的一首新诗。虽然半个多世纪的时间过去了,我仍然牢牢地记住了它。而且在我的脑子里时常涌上这一首诗,我被诗中的老大娘的形象深深地感动着,我微微地闭上眼睛,老大娘的形象就非常清晰地浮现在我的眼前,于是像过电影一样一个镜头接着一个镜头,直到感动得我流出了眼泪。 老大娘是一个孤苦的女人,她本来有一个儿子,参加了革命的军队,在战争中牺牲了。现在她家里除了一个维持生计的豆腐磨,什么依靠都没有了。她当然感到孤独,但她并不消沉,她把一切的希望寄托在人民子弟兵的身上。因此每逢有人民军队经过,她就站在大门上,眼睛不转地望着这些子弟兵。她一直注视着他们,她是那样的凝神,那样的专注,眼睛一动也不动。她为什么有这种特殊的姿态?因为在她的内心深处总想看到自己的儿子,她的儿子曾经就在这个部队。她明知道,虽然是一样样的灰军装,一样样的枪,但是他们并不是自己的儿子,她明知道儿子不存在了,但她还是要看,还是要注视着他们,为什么呢?她是把她的儿子和人民军队完全联系在一起了。 现在她看到有一个战士跑到井边想要去喝水,她立即叫住了他:“别喝凉的,进家来给你们烧热汤。” 于是有很多战士进了她的家。她一边点着火烧水,一边和战士们拉家常。当战士们得知她也有一个儿子曾经是子弟兵,后来牺牲了,因此战士们把她当成了自己的亲娘。他们简直像一家人一样完全融洽在一起了。战士们知道她为失去了儿子而伤心,于是劝她:“我们一千个子弟兵,能不能顶你一个亲儿子?”意思是你的儿子虽然牺牲了,但是还有我们,我们就是你的亲儿子。还有什么比这更大的安慰呢?于是她对着这些战士们诉说了自己革命的经历:她曾经是那样的坚强勇敢,为了打击敌人,消灭敌人,她当过妇救会主任,组织群众支援前线。她曾经亲自“提上豆腐捉上鸡”,“背上新鞋”去慰劳部队,“一夜翻过三道梁”,这是何等的英雄气概! 这首诗用第一人称的手法朴实无华的语言进行叙述和描写,看似平常,却蕴藏着深意。诗人调动了多种艺术手法来描绘和刻画一个革命军属、一个抗战工作者--老大娘的形象。她一出场就是一种独特的姿态:她巍然地站立在大门上,手托着下巴,眼睛注视着军队;她在拉家常的时候说到儿子的牺牲,她的眼泪掉在自己身上,她的眼睛也发红了,但是她把发红的眼睛望着门外,不让战士们看到她是一个软心肠,她要维持她的坚强的性格。但是细心的战士看到了,于是以他们一千个子弟兵来顶她一个亲儿子来劝说她,以排解她的忧愁,排解她的苦闷。她听到这里,心里立即释怀了:“脸上的皱纹展开了,大娘的眼睛火样亮。”这一种肖像和眼睛描写传神地反映了大娘的心理活动,她已经转悲为喜了。是啊,她的儿子牺牲了,不就是为了千百万人民好好地活下去吗?现在不是有千千万万的同她的儿子一样的子弟兵在为革命而战斗吗?她有这样的儿子当然是一种骄傲,是一种安慰,为什么还要成天地苦闷着呢?此时她的眼睛里发出的是火一样的亮光,表现出来的是对革命的前景的展望!由此诗人禁不住热情地欢呼:“一道血脉心连心,眼前坐的就是亲娘。老松树枝儿不怕霜,年老的娘和儿子一样刚强。”诗人在歌颂,老大娘和战士们的关系就是亲娘和儿子的关系,他们共同的一个革命目标就是赶走日本强盗,解放全中国。部队要开走了,老大娘再三嘱咐战士们:“回来再到我门上。”诗人通过一系列的肖像、语言、行动和心理描写,塑造了老大娘的坚强的形象以及英雄的人民战士的群像。表现了军民的鱼水关系。诗的最后一段,进一步写出了战士们和老大娘的亲密的关系。“走到村边再回头望,大娘站在大门上。”部队离开村子往前开拔,但战士们还要回过头去看望着大娘,而大娘还是站在大门上目送着战士们,这实在只有最亲爱的人儿才有这样的感情,这正是母子之间的关系。特别是最后几句:“辛苦的老人,子弟兵的亲娘,风丝丝吹乱了花白头发,刚强地立在长城边上。”这从战士们的眼中写出,而这也正是诗人对老大娘形象创造的升华,突出了老大娘“刚强地立在长城边上”的形象,这是一座伟大的雕像,是中华民族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象征。
十一、顶天立地的黄河女儿
当代著名诗人贺敬之的《三门峡--梳妆台》是一首热情歌颂社会主义建设的优秀诗篇。诗人在这首诗里所倾注的满腔激情,有如滚滚长江,一泻千里;他所塑造的黄河女儿的艺术形象,是中国人民的化身,是顶天立地的巨人。诗人通过黄河女儿的亲身经历,沉痛地回顾了历史,写出了千万年来黄河所造成的灾难,也让她体验了解放以后的欢乐,讴歌了社会主义建设,体现了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有着冲天的革命干劲和敢想敢说敢干的大无畏精神;同时也展望了更加光辉灿烂的祖国的未来。全诗虽然篇幅不长,但内容丰富,意境深远,感情真挚。 按照内容,全诗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即前面四章,是对历史的回顾。 第一章,写三门峡的气势:
望三门,三门开, “黄河之水天上来!” 神门险,鬼门窄, 人门以上百丈崖。 黄河劈门千声雷, 狂风万里走东海。
诗人一下笔就气势不凡,使滚滚奔流的黄河,以惊天动地的形象出现在读者面前。三门峡是黄河中游的一个险要峡谷:山势陡峻,有如三扇门户;地形险要,水流湍急,一泻千里。三门,本来是静止的,可诗人却把它写成了活动的。“望三门,三门开”,一下就把镜头推向了观众,一个“开”字写出了三门的动态。“黄河之水天上来”,是引用李白的诗句,形象地描绘了黄河水势的浩大,奔腾不息,好像自天而降,不可阻挡。一个“险字,一个“窄”字,形象地写出了神门、鬼门的形势,“百丈崖”则写出了人门的高峻陡峭。“劈门”是把黄河拟人化,“千声雷”比喻黄河水势之大,之猛,好像千万声炸雷,惊天动地。“狂风万里”写实,“走东海”拟人化,比写“流入东海”要形象得多,也更有气势。黄河本来流入渤海,但过去却认为它流入东海,诗人在这里是沿用旧说。读了这一章,对于三门峡的险要的形势,就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笫二章,写黄河的发源地和三门峡的神话传说: 望三门,三门开: 黄河东去不回来。 昆仑山高邙山矮, 禹王马蹄长青苔。 马去门开不见家, 门旁空流“梳妆台”。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北麓,流经邙山。过去认为它发源于昆仑山。这里还有美丽的神话传说。因为在鬼门崖上有石坑,像马蹄样,传说是大禹跃马之处留下的马蹄印。“黄河东去不回来”,是化用李白的诗句。李白曾说,“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长青苔”,说明长期荒废,自大禹以后,无人再治黄河,为后面写黄河泛滥成灾伏笔。“马去门开不见家”,是对历史的惋惜之情,“门旁空流梳妆台”,是说黄河之水白白地从梳妆台旁流过而没有利用。梳妆台,距三门峡不远,如梳妆台样,故得名。 第三章,写黄河的灾难:
梳妆台呵千万载, 梳妆台上何人在? 乌云遮明镜, 黄水吞金钗。 但见那:辈辈艄公洒泪去, 却不见:黄河女儿梳妆来。
前面四句写空有梳妆台之名,因为千万年来,黄河为害,只见惨像,哪见梳妆?“乌云遮明镜,黄水吞金钗”,是写天气,写黄河的浊水。乌云遮住了青天,昏沉沉雾茫茫的,遮蔽了黄河女儿的明镜,又怎么能够梳妆?千万年来,一代代的艄公水手,航行在黄河里面,一到这些险要的峡谷,由于风急,水急,浪急,经常被掀翻了船葬身水底。古语云:“圣人出,则黄河清。”在中国历史上出过不少的圣人,不少的仁人志士,可是他们面对黄河的灾难,尽管有满腔的悲愤,也是徒唤奈何!黄河就从来没有清过。最后两句是血泪斑斑的史实。诗人写到这里,心情是何等的沉痛啊! 第四章,写黄河女儿的质问:
梳妆来呵,梳妆来! --黄河女儿头发白。 挽断“白发三千丈”, 愁杀黄河万年灾! 登三门,向东海, 问我青春何时来?!
黄河女儿盼望着梳妆来,盼望得头发都变白了。“白发三千丈”是李白的诗句,是夸张的手法,形容忧愁之深。诗人在引用李白的诗句时,在诗意上有新的创造,“挽断”写出了黄河女儿不甘忍受悲剧的折磨,急切地盼望青春的到来。但是黄河却偏偏跟她作对,千万年来灾害不断,三年就有两年灾,真正使人愁杀。但是黄河女儿不甘屈服,她禁不住登上三门,高声质问:“问我青春何时来?!”这是质问,是盼望,是热切的期待。复杂的细致的心理活动刻画得栩栩如生。在艺术结构上这是过渡,是从历史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现实,从“黄河女儿头发白”过渡到“黄河女儿容颜改”,从“挽断白发三千丈”过渡到“黄河女儿梳妆来”,从“乌云遮明镜,黄水吞金钗”,过渡到“青天悬明镜,湖水映光彩”。因此使得道首诗在结构上前后两部分衔接自然,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第二部分,即后面的五章,写解放后在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治理黄河的远景规划。 第五章,写黄河终于来到了社会主义时代:
何时来呵,何时来?…… --盘古生我新一代! 举红旗,天地开, 史书万卷脚下踩。 大笔大字写新篇, 社会主义--我们来!
通过反复吟唱“何时来呵,何时来”,进一步写出了黄河女儿的急切心情。盘古,是神话传说中开天辟地的巨人。“举红旗,天地开”,是指无产阶级取得了天下,“史书万卷脚下踩”,是对过去黑暗历史的否定。最后两句,一方面表现了社会主义时代人民群众的豪迈气魄,另一方面是对前一部分“问我青春何时来”的回答。历史毕竟是向前发展的,盼啊盼啊,终于盼来了社会主义新时代,赤县神州真正开始了改天换地的新纪元。听,毛主席发出了“一定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制订了改造黄河的五十年远景规划。看,毛主席在视察黄河,毛主席在向着黄河笑。 第六章,写治黄规划:
我们来呵,我们来, 昆仑山惊邙山呆: 展我治黄万里图, 先扎黄河腰中带-- 神门平,鬼门削, 人门三声化尘埃!
这是一幅伟大的治黄图,人民一展开这幅图画,就使昆仑山吃惊,邙山也发呆了。一个“展”字写出了人民的英雄气概。治黄,要彻底根治,因此就要“先扎黄河腰中带”,即先治三门峡。一个“平”字,一个“削”字,气势是何等的豪迈!“三声”是夸张的手法,意思是千难万难之事,在人民手里很轻易地解决了。 第七章,写三门峡未来的风景图:
望三门,门不在, 明日要看水闸开。 责令李白改诗句: “黄河之水‘手中’来”! 银河星光落天下, 清水清风走东海。
开头两句,虽然写的是理想,是规划,但是可以变成现实。“责令李白改诗句”,饶有风趣,如果李白还在,目睹人民群众这种改造山河的壮举,他怎能不心情激动,不改写他的诗句呢?“手中来”,形象化地写出了人民群众的英雄气概。最后两句一反过去黄河泛滥成灾的情况。黄河,这来自天上的河,再也不是“一碗水,半碗泥”,“狂风万里”的旧景了,而是“清水清风”招人喜爱的美好风光。诗人给我们描绘的这幅优美的图画,自然还是理想,是革命的浪漫主义的表现,但是在党的领导下,理想完全可以变成现实。 第八章,写黄河女儿梳妆来:
走东海,去又来, 讨回黄河万年债! 黄河女儿容颜改, 为你重整梳妆台。 青天悬明镜, 湖水映光彩-- 黄河女儿梳妆来!
所谓“去又来”,按自然法则,是指雨水的循环往复;而照拟人化的黄河女儿的思想活动来分析,是为了“讨回黄河万年债”。因为黄河为害,千万年来欠下了人民数不清的债。现在应该造福人类,偿还宿债。“容颜改”与前面的“头发白”形成对照;“重整梳妆台”与前面的“空流梳妆台”形成对照;“青天悬明镜,湖水映光彩”与前面的“乌云遮明镜,黄水吞金钗”形成对照。黄河女儿,这个顶天立地的巨人,是中国人民的化身,她把青天作为明镜,让湖水映照光彩,这是何等的气势!当我们读到“黄河女儿梳妆来”的时候,原来的忧愁己经云散,喜悦之情涌上心头。由此可见,千万年来黄河为害,一旦人民当家作主,就可以变害河为利河,造福人类。黄河流域本来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孕育了我们世世代代的祖先,只是由于过去的黑暗统治,不加修葺,特别是国民党反动派人为地造成灾害,使黄河蒙受了莫大的耻辱。现在解放了,黄河回到了人民手里,黄水听从了人民的意志,难怪诗人情不自禁地唱出,“黄河之水‘手中’来”了。 第九章,写黄河无限美好的前景:
梳妆来呵,梳妆来! 百花任你戴, 春光任你采, 万里锦绣任你裁! 三门闸工正年少, 幸福闸门为你开。 并肩挽手唱高歌呵, 无限青春向未来!
社会主义的新天地,无限美好的自然风光,让黄河女儿尽情地打扮自己。诗人风趣地说:“三门闸工正年少”,这不是黄河女儿最理想的情侣?寓意黄河已经返回少年,正与人民相亲相爱。“并肩挽手唱高歌”,描写黄河女儿与少年闸工的爱情,寓意黄河将与人民群众同心同德建设社会主义。“无限青春向未来”,是对黄河前途的憧憬,预言黄河将会越发年青,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 这首诗虽然只有简短的九章,但它所蕴含的思想却是非常深刻的,它以拟人化的手法,把黄河女儿作为中国人民的化身,让她体验着黄河所造成的无尽的灾难。但是在残酷的历史面前,黄河女儿并没有屈服,这种刚强的性格不正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精神的象征吗?而当新中国成立以后,黄河回到了人民手里,在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她也同全国人民一样,无私地献出了自己的一切。我们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了黄河女儿无限的激情,实际上也就是感受到了诗人对祖国对人民的一颗赤子之心。 诗人在这首诗里所塑造的黄河女儿的形象,既是一位顶天立地的巨人,又是一位青春妙龄的少女,她与全中国人民同命运,共患难。对于她这种丰满的艺术形象,刚强的性格特征,诗人调动了多种艺术手段,既有肖像描写,又有语言描写,行动描写,还有心理活动的描写,因而形象鲜明,性格突出,使人读后留下永不磨灭的印象。
2000年10月4日于娄底师专中文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