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诗文鉴赏 >

山性水情 有色有声——王维诗的动静变化与绘画美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肖旭 参加讨论
我国古代山水诗创作,尽管早在建安时期就有了曹操《观沧海》那样完整的风景诗作,但专门以赞赏描写自然景物、叙写隐退生活和思想感情的山水诗,还是到了谢灵运时才真正形成。到了唐代王维,更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无论题材上、内容上更加丰富多彩,艺术上更加成熟。王维的山水诗独具特色,具有一种“山性水情,有声有色”的艺术美。
     王维从他的少年时期到壮年时期,都是处于富有理想抱负,但又有志难申的境遇之中。到了晚年,因为不满于李林甫执政而半官半隐。
     他精通音律、善长绘画,有着高深的文学造诣,加上信奉佛教,就使得他的山水诗独具一格。
     首先表现在动中取静、静中显动的艺术境界上。
     如《田园乐》其六:“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僮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一场春雨过后,刚刚发出青青嫩叶的翠柳荡着轻纱般薄薄的晨雾,桃树枝头盛开着鲜红娇艳的桃花,朵朵花上呈着点点水珠晶莹欲滴……这是多么闲适而又恬静的诗意啊!这是写无声。清晨,因为一夜春雨而吹落了无数的花瓣,家僮还未来得及打扫;山庄的主人正梦意酣然,远处不时传来黄莺的清脆甜美啼叫声;这是有声。全诗用无声衬托出有声,用有声点缀无声,这就把一场春雨过后万物复苏的清晨显得更幽雅,而黄莺的叫声更加动听。短短四句诗,让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得到一种心旷神怡荣辱皆忘的美的享受。
     又如《辛荑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全诗由花开写到花落,而以一句环境描写插入其中,前后境况迥异,由秀发转为零落。尽管画面上似乎不着痕迹,却能让人体会到诗人有一种对时代环境的寂寞感。幽深空旷的涧户里静寂无人,简直静寂得连植物都感到孤独,那树梢上惹人喜爱的芙蓉花瓣落地有声,在沙沙作响,多么逼真啊!这种“以静见动”无声胜有声的诗意达到传神入化的程度。
     再如《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寒更传晓箭,清镜览衰颜。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诗中写在寒冷的深夜里,外面好像从天上刮下来无数只箭一样的大风雪,这里只用了“寒更”传“晓箭”一句,既交待了无声又道出了有声。由于在阴冷凄凉的深夜中,诗人心情便很压抑,在镜前观看自己的老相衰颜,心中好不惆怅。隔着窗户,外面不时传来狂风吹打竹枝的声音,开门一看满山遍野白雪茫茫。这样从无声到有声,再从有声到无声,就把大自然的万千景色形象地描绘出来了。
     王维为了把山水诗的静意,即无声写得幽雅静谧、不枯燥不呆板,还善于用“动”来衬“静”,达到有声更无声的效果。让人品味到这种幽境所特有的韵味和意趣。
     如《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诗人像是个手段高明的摄影师,首先将诗作的全景摄进镜头,推到我们面前:空山一座,伴随着“人语”这一画外音,画面开阔宏大,给人一种清空缥渺的情势,接着镜头一转,落实到一个具体的画面,推出空山某一处的近景,阳光返景射入深林,映照在青苔上,给幽暗的深林带来一线光亮,画面的清晰度一下就明朗、具体了。
     其实“空山”并不是一座真空的山,诗人侧重表现的是山给人以一种空寂清冷的感觉。由于空山廖无人迹,这并不真空的山在诗人的感觉中就显得空廓虚无,宛如太古之境了,“不见人”把“空山”的意蕴具体化了。“但闻人语晌”一句接得好。“但闻”二字颇可玩味。通常情况下,寂静的空山尽管“不见人”,却非一片静默死寂,啾啾鸟语,唧唧虫鸣,瑟瑟风声,潺潺水响,大自然的声音其实是丰富多彩的。然而,现在这一切都杳无声息,只是偶而传来一阵人语声,却看不到人影。这“人语响”似乎是破“寂”的,实际上是以局部的、暂时的“响”,反衬出全局、长久的空寂。空谷传音,愈见空谷之空。待到人语响过,空山复归于平静,那种空寂感就更强烈了。三四句由上幅的描写空山传语进而描写深林返照,由声而色。深林本来就幽暗得很,林间树下的青苔,就更突出了深林的不见阳光。按照常情,写深林的幽暗,应该着力描绘它不见阳光,而这里诗人却偏偏突出了返景入深林的阳光,这就是他的手段高明处。斜阳返景射入深林,映照在青苔上,给幽暗的深林带来一线光亮,给林间的青苔添上一丝暖意,也给整个深林带来—点生意。但细加体味,就会感到,大自然的客观效果与诗人所要表现的主观情绪是绝然相反的,一味的幽暗有时反倒使人不觉其幽暗,而当一抹余晖射入幽暗的深林,斑斑驳驳的树影照映在树下的青苔上时,那一小片光景和大片的无边的幽暗所构成的强烈对比,反而使深休的幽暗更加突出了。特别是这“返景”,不仅微弱,而且短暂,一抹余晖转瞬逝去之后,接着而来的便是漫长的幽暗。如果说,一二句是以声反衬空寂,那么三四句便是以光亮反衬幽暗。整首诗就是在绝大部分用冷色的画面上摻进了一点暖色,结果反而使冷色给人的印象更加突出。诗人反其道而行之,欲显其寂,故使其响;欲显其暗,故使其明,匠心独运。以空山无人来写静,以只闻人语声而不见人进一步衬出空山之静;再加上一轮明月当空,月光透过深林又照在一片青苔上就更突现出“静”来。再如《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独自坐在浓茂幽深的竹林里,实在太寂静了,便一边弹琴一边放歌来打破这种寂静。然而林深树茂是没有人知道的,只有一轮明月相照光顾了。这就用“动”,用“有声”衬出“静”,表现出“无声”的诗意来。因空寂才弹琴长啸,又因林深人便不知,只有明月相照,以极闹写极静,这种手法别具匠心,读起来味如嚼榄,另有一番滋味。
     又如《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人闲桂花落”,静中有动,又动中有静;而“桂花落”的动态则反射出空无人声的静态,“春山空”是用“春”字来表达春夜的静。因为花香、月明、鸟叫都是与春天有关,这是从正面写静。然后又用动来衬静,写月光照进鸟巢,鸟儿栖而复醒惊异莫名:认为是天亮了,于是它们在惊讶之余相互问讯似的发出一阵鸣叫声,这就不但极精细地写出景物的特征,而且从听觉上造成了动与静的对比,从而生动地烘托出幽静的意境来。
     王维作为大家名手以动写静,以静衬动创造的诗意美,不只在于为读者展现出一组组自然风景画,更在于对自然景物各方面的传神逼真的描绘。他的笔下描绘了一个个清闲雅静真实可感的具体环境,而这个环境又是能使人获得一种立体感的环境。他表面上描写的是大自然,实质上是对人生生活的赞美。读着这些诗,让人也仿佛一同进入了这种幽雅和谐的境地里,同诗中的景物一起沐浴在静谧的气氛之中。
     宋代苏轼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清代赵殿臣说: “王维之作,如上林春鸟,芳树微烘,百啭流莺,宫商迭奏,……真谓有声画也。”王维山水诗的画意美是他在运用文字塑造形象中融入绘画的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使客观的物象具有直接具体的可感特点,让读者直接感受到诗人描绘的物象是更加鲜明具体的形象。
     有人说诗长于写作而短于绘静物,画则相反。其实这个道理只能说是普遍性的规律,而艺术上的高手就不是这样了。他们恰恰能“制短化长”。王维许多山水诗就体现了这种高超的艺术之功。如《欹湖》:“吹箫凌极浦,日暮送夫君。湖上一回首,山青卷白云。”
    这是一幅多么感人的情意深切的别离图啊!诗人撮取最鲜明、最生动、最引人入胜的一刹那物象,构成极富有典型意义的动人画面。
    王维善画,深知画面的色彩感、色彩美,所以他的山水诗中就绝妙地运用了色彩来表现诗意。
    如《新晴野望》:“新晴原野旷, 郭门临渡头,白水明田外, 农月无闲人, 极目无氛垢。树树连溪口,碧峰出山后,倾家事南亩。”
    又如《白石滩》:“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
    这是用绘出的色彩美,给人以鲜明的色彩感:云白、地黄、山青。透明的水,白晰的石,嫩绿的蒲,银色的月融在一起,构成鲜明、光彩照人的画面。
     色彩不是无情物,它有着强烈的表情作用。不同的色彩会表达不同的情绪和愿望。诸如“红色”表示“热烈”、“力量”,“绿色”表示“生命盎然”,“黄色”表示“欢乐”等等。
    如《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诗中正是借助红豆强烈艳丽的色彩来表现思妇的情思、炽烈的感情。
    这种把大自然中的各种颜色无一不入诗,构成感人的斑烂画面,实在是独具特色的。因为色彩这种物象是容易进入记忆的,所以大量的色彩描绘便会使文字概念增加强烈的形象感,化为具体可感的实体,是浮动的、凸现的。
     王维山水画很讲构图,讲究层次和布局;大小、远近、高低配合得当,妙趣横生。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王维山水诗意的特点,并不在于只忠实地摹写客观对象的外形,而在于通过这种描写,形象生动地、典型地表现诗人某种特有的感情,并以这种情感来拨动读者的心弦,启发读者的联想产生“言已尽而意不尽”的艺术效果。他的山水诗是抒情诗。因为它鲜明地表现出“水性即我性,水情即我情”的情感来,是一种感情的宣泄和寄托。他的山水诗意无论是幽静还是恬淡,无论是闲情还是画意,都表现着他内心的矛盾和痛苦、空虚而孤独的情怀;也正是通过这种对自然景物的精致描绘构成的诗意所透露的真挚感情打动着读者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