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诗文鉴赏 >

孟浩然诗艺术魅力分析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彭运生 参加讨论


    1.初出关旅亭夜坐怀王大校书:“向夕槐烟起,葱茏池馆曛。客中无偶坐,关外惜离群。烛至萤光灭,荷枯雨滴闻。永怀蓬阁友,寂寞滞杨云”。
    值得注意的是“烛至萤光灭,荷枯雨滴闻”。蜡烛点燃了,萤火虫的微光就会被掩盖,“萤光灭”并不是说“萤光”不再存在,而是“化成”了烛光的一部分——这是弱小的萤火虫遇上强大的蜡烛时必将遭受的厄运;“荷枯雨滴闻”,“雨滴”在“枯荷”上,将会发出更大的声响,总之在这里,枯荷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却难以被我们意识到,我们首先注意到的只是“雨”。一言以蔽之,衰弱者仅只能“为他人做嫁衣裳”。
    这两句诗的灵魂,是人性家族中的“厌恶弱小”。
    2.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问:你喜欢“春眠”吗?
    答:喜欢,因为不冷也不热。
    问:但现在你只能根据作品来回答,“春眠”到底好不好?
    答:好象是既好又不好。
    问:说出理由。
    答:这很难。
    问:那我暂且问另外一个问题——“夜来风雨”好不好?
    答:不可一概而论吧。
    问:为什么?晚上是睡眠的时间,刮风下雨不是能让我们更好地、更心安理得地睡眠吗?
    答:对。
    问:但你现在也只能根据作品来回答“夜来风雨”到底好不好。
    答:好象不完全好,因为“夜来风雨”对于我们的睡眠固然好,但会让花儿受到摧残。
    问:很好。明确了这一点,我们再来看“‘春眠’到底好不好”这个问题,是不是觉得容易回答了呢?
    答:不完全好,也可以说是既好也不好。
    问:给出理由。
    答:不知道。
    问:鸟儿总是在黎明的时候开始唧唧喳喳叫,然后是越来越多的鸟儿加入进来,当所有的鸟儿都在叫的时候,由鸟儿来演唱的“春之晨交响曲”也就进入尾声了。“处处闻啼鸟”正是这样的尾声阶段。这是不是意味着:“春眠”在让我们享受甜美睡眠的同时,也让我们错过了春天早晨的美景呢?
    答:是这样的。
    问:对于这首诗的这些深层意蕴,你有什么样的感想?
    答:像“春眠”和“夜来风雨”这些我们很喜爱的事物,其实都不是绝对地好,或者更应该说,世界上并没有绝对好的事物。
    问:那么,我们对于这个世界应当采取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答:应当是比较积极但不狂热。
    问:之所以要积极一点,是因为世界上毕竟有“春眠”和“夜来风雨”以及“啼鸟”和“花”这些美好的东西;之所以不狂热,是因为世界上没有绝对美好的东西值得我们为之狂热。“积极但不狂热”,正是所谓“澹泊”。孟浩然这首诗的灵魂,便是“对于澹泊的热爱”,这首诗的妙处,在于对“澹泊”的必然性作出了隐隐的论证。现在我们围绕这首诗来思考一下艺术技巧问题。有能学的技巧——这是浅层次的技巧,也有不能学而且不必学的技巧——这是深层次的技巧。什么是孟浩然这首诗的深层技巧呢?
    答:没听说过深层技巧。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和“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两组句子都体现了这样的一种内在结构:“有一种美好的事物,但它不是绝对地好,因为它会让其它美好的事物(或人)蒙受损失”。所以说,“内在重复”乃是这首诗的深层技巧。
    3.残句:“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
    问:微小而淡白色的云漂浮在星空,稀稀疏疏的雨点滴洒到梧桐树的叶子上——这是这两句诗的字面含义。“微云”是强大还是弱小?
    答:大和小总是相对的,能够孤立地判断“微云”是大还是小吗?
    问:“微云”的“微”不是指微小吗?
    答:倒也是。
    问:“微云”对于“河汉”(星空)友好还是不友好?
    答:我不明白这样的问题有什么意义。
    问:“微云”的反义词是“漫天的云”,如果是漫天的云,我们是注意到云还是星空?
    答:当然是漫天的云。
    问:这算是“漫天的云”遮蔽了星空,使得星空隐而不显了吧?
    答:说的对。
    问:但“微云”就不是这样。“微云”不仅不遮蔽星空,而且似乎让星空得到了某种益处,你认为有这种益处吗?
    答:是让星空克服了自己的单一性。
    问:微小的云用自己的淡白色使得星空更醒目地显示出了无边无际的蔚蓝,换言之,微小者有自己的伟大价值。下面的问题是:“疏雨”是伟大还是微小?
    答:嗨,我知道您想要说什么了——“疏雨”也是微小的东西,但它对庞大的梧桐树也有积极的价值。
    问:但你必须说清楚这个“积极的价值”有什么具体的内容。
    答:这就难了。请您讲。
    问:要是雨是“大雨”或者“密雨”,我们更可能注意到的是雨还是梧桐树呢?
    答:雨。
    问:人们觉得梧桐树是美的、甚至是吉祥的,但即使是最美好的东西,我们面对它的时间长了,我们岂不是也就没有什么感觉了吗?
    答:的确如此。
    问:微小的“疏雨”滴洒到梧桐树的叶子上,不是让我们从声音的角度再一次去注视美丽而吉祥的梧桐树吗?
    答:是的。
    问:请你为这两句诗的灵魂命名。
    答:“微云”和“疏雨”都是弱小者,但它们对于“河汉”和“梧桐”这些庞大的东西最终都是有很大的好处——这两句诗的灵魂,就叫做“对于弱小者的热爱”吧。
    “对于弱小者的热爱”,其实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同情心”。
    4.秋登兰山寄张五:“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有意味的诗句是“心随雁飞灭”。大雁飞翔,我们的心跟着飞了起来,而且飞到我们的眼睛看不见的遥远地方。一句话,大雁可以带走我们的心灵,把我们的心灵从笨重的肉体中解放出来。
    5.夏日南亭怀辛大:“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指引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有意味的诗句是“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荷”与“风”都是美好的事物,两者相遇又能产生第三种美好的事物——“送香气”,这就为我们的嗅觉带来了享受;“竹”与“露”也都是美好的事物,两者相遇也能产生第三种美好的事物——“滴清响”,这就为我们的听觉带来了享受。总之,这个世界上有着各种美好的事物,由这些美好的事物两两“合作”,整个世界就成了漫溢着美的世界。
    “喜爱合作”是这两句诗的灵魂。
    6.秋宵月下有怀:“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有意味的诗句是“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鹊”之“惊”,是由于寒冷或者受到肉食者的袭击;“萤”的“卷帘入”,是为了获得温暖或安全。我们不能设想“鹊”早晚会“卷帘入”,因为“鹊”不是“萤”——“鹊”乃是高贵者。人类不能善待任何高贵者,人类对于高贵者,不是奴役就是宰杀。其实,连“萤”也不能轻而易举地从人类那里白得好处:它必须抓住人类“卷帘”的时机,而且还要为人类提供一点光明。
    “厌恶人类”是这两句诗的灵魂。
    7.夜归鹿门山歌:“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路向江村,余亦成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夜来去”。
    有意味的诗句是“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夜来去”。“岩扉松径长寂寥”,意味着“岩扉松径”是众人所不到的地方。但“幽人”与众人不同,他不仅要在这个地方“来去”,而且是在“夜晚”。换言之,“幽人”乃是众人的“逆反者”。但“逆反”是有价值的,这表现为“岩扉松径”的“寂寥”由此得到了慰藉;另一方面,“岩扉”因为“幽人”的光顾而得以发挥自己的功能 ,而“松径”也因为“幽人”的踩踏而得以保持自己之为“径”。
    “喜爱逆反”是这两句诗的灵魂。
    8.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有意味的诗句是“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两句诗的含义是:原野空旷,天就低垂,与树木接近,最终目的是在大地上得到安歇;江水清澈,月亮就直奔船上的人,最终目的是在水中投下影子。
    原野之“旷”意味着空无,江水之“清”对于月亮来说也意味着某种空无。“空无”意味着无恶意、不抵制。“空无”的正面价值则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它可以让“天”和“月”这些伟大的事物得到安歇、或者实现自我复制的理想;另一方面,它让“树”和“人”这些渺小的事物,意想不到地得到伟大事物的亲近与照耀。
    “喜爱空无”是这两句诗的灵魂。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