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评张国庆《<二十四诗品>诗歌美学》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刘炜 参加讨论

    《<二十四诗品>诗歌美学》一书,乃云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张国庆先生同名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之研究成果,2005年结题后,入选作为国家社科基金标志性工程、代表国家社科研究最高水平的《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2008年2月由中央编译出版社精装出版。鉴定专家评定此书“是《诗品》研究带有总结性的一部理论性专著”,“研究基础扎实,学术价值厚重,创新性明显,极大地推动了《诗品》理论研究”。笔者深以上述专家意见为是,其的为《二十四诗品》(简称《诗品》)研究的集大成之作。是书优点多而创获丰,今摭其大者略述如下,谨就教于张先生及学界同仁。
    一曰体大,此就是书体系结构之严整合理而言。作为第一部从美学方面对《诗品》作全面而深入研究的专门著作,如何确定其体系结构当是一件颇费心力之事。若严格依照《诗品》原有之品目顺序依次展开,则与一般注释类著作无异,失之散漫无章;若完全自出枢机自构体系,则又脱离文本太远,失之主观随意,二者均无助于客观而合理、严整而有序地呈现《诗品》之美学精神。此书之结构安排有异于此,它立基于作者对《诗品》自身体系结构的认识之上。本书最后一章,作者从《流动》品人手,曾详细考察《诗品》结构与《周易》结构之关系,认为前者乃模仿后者而来,《诗品》开端之《雄浑》、《冲淡》二品,正相当于《周易》开端之《乾》、《坤》二卦;《周易》结尾之《既济》、《未济》二卦,在《诗品》则由其结尾之《流动》一品当之。但这仅为《诗品》之首尾结构,在此确定而严密的首尾结构之中,其它二十一品之先后排列则有较大随意性,每两品之间并不存在特别密切的联系,如易卦模式的两两相邻不反则对,而且这二十一品可以作一定程度之增减,亦即收缩或延展。简言之,《诗品》之体系结构,在模仿《周易》的同时又作了一定变通,首尾确定而严密,首尾之间则相对松散而随意。基于这种认识,是书在结构安排上,第一、二章分论《雄浑》、《冲淡》二品,最后一章唯论《流动》一品,以与《诗品》首尾结构相对应;中间各章则不依照其它二十一品之品目顺序,或是一章单论一品,或是多品合为一章,相当全面亦相当集中地展现出《诗品》所标举之阳刚之美、阴柔之美、阴阳和合之美,以及其它重要美学精神,有统有类,秩序井然。贯穿在这一体系结构之中的是一种阴阳对立、阴阳和合的辩证精神,而这也正是深受《周易》影响的《诗品》之内在固有精神。总之,是书之体系结构完全合符《诗品》自身之体系结构,它使客观而合理、严整而有序地呈现《诗品》之美学精神成为现实。另值一提的是,本书最后一章借《流动》品考察《诗品》之体系结构,涉及诸多有争议的理论问题,张先生考之甚详,论之甚精,窃以为,乃全书最见功力、最为精彩之一章,读者当三致意焉。
    二曰虑周,此就是书视野思路之开阔深入而言。《诗品》作为一部诗学美学名著,其与中国古代哲学、文学等均有深厚关联,后者乃前者赖以产生之土壤,因而只有将视野深入此土壤之中,广泛考察二者之关联,方能发掘其美学真精神。同时亦须广开思路,切实参考借鉴西方美学之思想观念,以呈现其美学精神之特见卓识。这一研究路数贯穿是书之始终。如第一章,在与西方“崇高”范畴的参照对比中,详细考察“雄浑”范畴之理论内涵、美学特征,即空间的无限大(类似于康德所谓“数学的崇高”)、力量的绝对大(类似于康德所谓“力学的崇高”),以及视觉上的朦胧模糊(类似于博克所谓“伟大的东西则必须是阴暗朦胧的”),此一思路虽非张先生首发,但论述如此透彻明晰,当推其为第一。又如第三、四章,分别参照西方崇高论与优美论,探讨《诗品》高扬之壮美与秀美,并于最后得出一切实结论,即《诗品》对壮美与秀美的阐扬明显属于体系式研究,其体系性丝毫不逊色于表达着崇高与优美之美学思想的西方传统美学,这一结论打破了学术界长期以来认为中国古代美学缺乏对壮美与秀美之体系式研究的传统观念,的确令人耳目一新。又如第七章,在细致考察《悲慨》品之内在脉络的基础上,作者发现《悲慨》所展示的乃是一幕中国罕见的近乎西方式的悲剧,“悲慨”竟是一中国罕见的近乎西方“悲剧”的重要美学范畴,见解尤为独到,发前人所未发。以上所举为此书广借西方美学思想观念之数端,至于其深入中国古代哲学文学土壤之例,则随处可见,且多有创发,如第二章以陶渊明《饮酒》(之五)一诗为《冲淡》品所本,第六章以《旷达》品近于汉末魏晋士人之人生态度,等等,其中尤以第十章联系中国“内在超越”之文化特质,探究《诗品》一以贯之的精神指向——违俗向道,以《诗品》为同时体现中国文化内在超越与注重审美两大特质的一典型样本,最为深切著明,为前人所未言。
    三曰思精,此就是书考辨分析之精细绵密而言。《诗品》言简而意深,向来号为难解,是书广泛参照前人注疏,每一字句品目,均有精密考释、细致辨析,每创一说,必有此精细考辨为之保证,而不落空疏,真如香象渡河,步步踏着,此在学风日益浮躁之今日殊为难得。而这仅为“思精”之“第二义”,“第一义”之“思精”系指是书一以贯之的分而辨之、分而析之的精神与方法。如第二章,分中国古代美学之“淡美”为两种形态,一种是以陶诗、唐诗、《冲淡》品为代表之冲淡美,一种是以宋诗为代表之平淡美,有理有据,将前人已朦胧意识但尚未明言的重大理论问题清晰呈现,并予根本解决,乃中国古代美学研究的一大创获。又如第五章,分中国古代诗歌之“沉著”诗风为两种,一种为沉著痛快之阳刚美,一种为沉潜往复之阴阳和合之美,二者迥然不同却又紧密相联,均以杜甫诗歌为典型代表,此一论断亦为前人所未言。又如第三章,分《劲健》品之代表诗风有正有变,正则李白,变则韩愈,力破前人主韩诸说,辨析精密,尤见功力。此种辨析精神与方法,实为张先生治学之一贯主张,不独此书为然。早在其第一部专著《中和之美》(巴蜀书社,1995年)中,张先生即以此种精神与方法,将中国古代美学之根本范畴“中和之美”一分为二,即作为普遍艺术和谐观的中和之美与作为特定艺术风格论的中和之美,使这一长期为前人纠缠不清的美学范畴,豁然开朗,全体透明。
    就以上三点,是书之神采风姿或可睹矣。笔者更有一言,当申说一二。愚意以为,《诗品》乃主要研讨中国古代美学范畴之专门著述。张先生是书之作,与其早年《中和之美》一书,或有相承相续之意,即一如既往关注与研究中国古代美学之重要范畴。张先生以为,《诗品》对中国古代美学一系列重要范畴,如雄浑、冲淡、豪放、劲健、沉著、旷达、悲慨、自然等等,均有颇具广度与深度且极富开创性的理论建构,丰富与充实了中国古代美学的范畴宝库,此其对中国美学之重大贡献。而《诗品》对中国古代美学范畴的理论建构,及其对中国美学的重大贡献,实有赖于张先生在前人基础上所作的推陈出新之阐释,若无其精当而详尽之阐释,《诗品》之理论建构、之重大贡献,必在一长时期内隐而不显、晦而难彰,不为世人所熟知,正如中和之美赖其发覆始清明可现。这正是张先生此书对中国美学之一重要贡献。
    原载:《文学评论》2010/03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