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破山禅师与双桂堂 ——释读《破山禅师评传》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张占斌 参加讨论

    熊少华先生《破山禅师评传》由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5月出版,该书真实再现了350多年前中国佛坛宗师破山海明传奇的一生,高度评价了破山的杰出贡献,全面描述了破山禅师所处时代的历史文化背景。
    一
    破山禅师于1597年农历正月二十一日生于今四川省大竹县双拱乡, 1666年正月二十一日于重庆市梁平县双桂堂指烛而逝。破山俗名蹇栋宇, 19岁在大竹县姜家庵削发,法号海明。清朝翰林院编修刘道开说,破山祖籍重庆市渝中区,系明初名相蹇义之后。在明代,蹇义先后受到包括开国皇帝在内的六位帝王礼遇,权倾朝野,枝繁叶茂,荫及子孙,光被九州,直到崇祯一代蹇家还出了“五贡”。蹇家在原籍重庆形成为首屈一指的名门望族,号称“蹇半城”,今渝中区天官街、蹇家桥、蹇家巷等皆因蹇义得名。
    破山所生活的明末清初是中国历史上重大的转型期。清初,暴政骇人听闻,“嘉定三屠”、“剃发令”、“文字狱”等,使中华文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灾难,宗教成为政治的避难所。禅宗作为佛教由印度东渐后和儒家文化结合的新生儿,历代都为文人学士所钟情。大明时期,禅宗本呈式微之势,到明末清初却呈复兴景象。有志之士不堪民族暴虐统治,却又回天无力,于是纷纷遁入空门,寻求寄身之地和精神归宿,谈禅论道,吟诗作画,追忆故国情怀,排遣胸中忧愤,藏身深山孤寺而独善其身。一时之间,高僧辈出,将佛教推向巅峰。天时、地利使破山成为这时最杰出的大德高僧,他所开创的双桂法派也成为禅宗的典型代表。
    二
    破山禅师及其双桂法派对当代普通人来讲,可能十分陌生,即使学术界恐怕也知之不多。启功先生就曾询问熊少华:双桂堂是不是昭觉寺。由于建国初期我国宗教政策的失误,拆庙毁佛成风,言佛无异于谈鬼神,讲迷信,是十分犯忌的事,兴盛了千多年的佛文化顿时凋零,禅宗彻底萎缩。在十年浩劫中,双桂堂全靠第十五代方丈妙谈法师的妙手挽救才避免了成为遗迹的灾难,并于1983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寺庙。
    破山禅师及双桂法派的崛起不是偶然的,除了当时复杂动荡的政治时局和特殊的文化生态等因素,还与破山个人的刻苦努力密不可分。破山一生可分为四个时期,少年“不以读书为事”;青年时期浪迹天涯,恒觅佛书;中年时期置身战乱,慈悲为怀,开斋止杀度人;晚年广开法堂,大道圆满。破山原本天资聪颖,且佛根极深, 7岁不能说话。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说第一句话是随邻人学诵《金刚经》“不能见如来”, 14岁婚配, 19岁入佛门。为了领会佛经幽微,他只身“飘笠出川”,来到僧多庙广的湖北黄梅县破头山。这里有“小天竺”之称,是“北宗南移”的第一站,自初唐以来即名标史册,禅宗二祖慧可逃脱北周武帝血洗少林寺的灭顶之灾,携三祖僧璨传安徽天柱山山谷寺,三祖在黄梅收徒传法,此后,四祖、五祖、六祖均在黄梅倾力将印度佛教进行改革,融会儒、道思想,创造中国式佛教——即禅宗。这一重任最终由南逃广东曹溪的六祖慧能完成,也就是“北宗南移”的第二站。黄梅禅宗的发祥地已是不争的事实。破山来到破头山时,高僧杳逝,只能自学成才,于是苦读佛教典籍,但历时3年仍不能领悟佛祖教条的微言大义,苦不堪言,凝神冥思中掉下山崖,幸未丧生,百日之后,即自号破山。这时佛门重心已转移至江浙一带,那里高僧云集。破山慕名前往,并很快参拜了名彪史册、有明末四大高僧之谓的憨山德情、闻谷广印等数位大师级高僧,但都不合胃口。他最终拜倒在声名卓著但宗派不同的湛然圆澄和密云圆悟两位大师门下,后者所在的天童派系曹溪正脉,在全国佛门的影响特别大。破山经数年修炼,深得“德山棒”、“临济喝”真传,最终闹得两位大师都欲将破山据为门徒的境地,但破山却不分彼此,均以恩师侍奉。大和尚密云圆悟见破山根器非凡,却执意还蜀,即破例手书“曹溪正脉来源”送给破山,作为嗣法弟子的凭证。这几个字不简单,其在禅宗的分量不亚于今天清华北大的毕业证书。现在比较公认的说法是破山为“嗣初祖41代”、“传曹溪正脉第35代”,当然,即“嗣临济第31代”禅师。破山辞别恩师后,并未立即还蜀,而是在湖州、嘉兴、慈溪等地以密云高足、临济传人身份传教说法,旋即名噪江南,时年33岁。只因法门纷争,错综复杂,破山为远离是非,毅然于1633年携高足丈雪通醉等“三大士”千里还蜀。其消息经梁山籍浙江官员通报到梁山,故破山刚到万县,即被梁山士绅迎住现梁平县万年寺。破山赓即创建了遐迩闻名的万峰法派。“天童衣钵正在破山”,破山渊源于全国佛门中影响最大的天童派,使破山成为佛教界执牛耳的人物,这几乎已成共识。万峰法派为日后的双桂法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破山及其双桂法派的影响和地位来看,破山还蜀完全可视为“北宗南移”的第三站。
    三
    1644年前后,清兵入关,中原一带成为明、清和农民军三方逐鹿的大战场,这个战场随着清军的越战越勇而逐渐南移至云贵川鄂一带。四川,特别是川东三峡地区,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为反清复明运动提供了最佳战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带来的是兵戈不息,难民如潮,饿殍遍野。名震天下的破山也不能幸免,他饱受颠沛流离之苦,先后遁徙大竹、开县、石柱等地,其间,曾被农民军捉住苦拷;得川中巾帼名将秦良玉庇佑,休养生息;接着,穿梭于各路草莽豪杰、军阀将帅之间,并纳崇祯朝的王应然、南明永历政权“兵部尚书”吕大器为信徒。破山为了普渡众生,韬光晦迹于手握生杀大权的总兵、镇台、将军之间,劝戒止杀,因此逃生难民、信徒,追随者众。1652年冬,驻守现梁平县金城寨的明末残部姚玉麟将军(1662年降于清四川总督李国英)把破山迎入寨上小寺,慕名参拜者源源不断,姚将军见“非大道场不能海纳山容”,于是择一旧绅别墅遗址为破山建成大梵刹,因遗址有老桂二株,即取法堂名为双桂堂。破山以“养育贤才,陶铸后学,继往开来”为宗旨,开办学业丛林,相当于佛法推广基地或佛学交流中心,从此,开始了大道圆满的双桂传法时期。
    双桂堂占地120亩,寺内殿堂林立,七座大殿序次排列,均衡对称,天井海坝、回廊曲巷、长亭短榭巧妙布局,结构成一个浑然宏伟的宫殿式建筑群。这在战乱频仍、满目疮痍的明末清初实在是一大奇迹。破山在双桂堂大开法堂,广纳门徒,力整宗纲,使道风大振;破山倡导农禅并重,既收容肉身,又安抚灵魂。因而,四方之人不畏艰难,风餐露宿,千里迢迢,蜂拥而至,最终奠定了双桂堂西南禅宗祖庭的卓越地位,西南地区一些残存的古寺名刹争相延请破山前往传法,四川总督李国英、明末降将吴三桂等高官均千方百计与破山交好。破山成为精神生活和政治领域的领袖,影响涉及近20个省份。据重庆出版社《破山传》附破山灯系录,破山一生主持修建、中兴了10余所著名寺院,剃度弟子100余人,其中,嗣法弟子87人,在有传法门徒的31名弟子名下,破山传孙197人,再传弟子不可胜数,先后中兴、创建或开法的寺院,有据可查者67所,包括遵义法门寺,成都昭觉寺、宝光寺、草堂寺,重庆华岩寺,湖北楞严寺、随州玉泉寺,江西胜缘寺、云南集云寺、西安大兴善寺,辽宁沈阳圣恩寺,河南汝州风穴寺,燕京净严寺等著名寺庙。据陈垣先生考证,贵州高僧121人,双桂法派占110人,均系破山的法子或法孙,都是有诗文和“语录”传世的高僧。
    破山禅师作为明清之际佛界领袖甚至作为中国封建社会佛教界屈指可数的高僧,以其对佛学及禅宗的独到见解和高深造诣,被朝野呼为“小释迦”、“古佛出世”。他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佛学理论自不必说,诗歌和书法艺术修养简直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从双桂堂的匾联中可以略见端倪,即使如当代的启功、郭沫若等名家也颇多褒赞。“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破山的诗歌或佛谒大都充满哲理、意境玄妙,堪称典范之作,对繁荣今天的文化艺术自有不可多得的启迪借鉴功用。
    四
    宗教文化出版社于2003年5月出版的《破山禅师评传》,意义十分重大,因为它不光是保存了破山个人的生平史料和中国佛教的兴衰历程,还完整地记录了明清之交西南地区的风云故事,民俗史实,对研究当时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民俗,以及宣传贯彻当今党中央的宗教政策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破山禅师评传》虽系个人传记,也完全可以作为经济史、宗教史、政治史、军事史来读。
    《破山禅师评传》特点明显,一是史料翔实。作者从浩如烟海的佛学、历史和文化典籍中,广泛搜罗与破山禅师有关的文献,仅所附参考书目即达60余种,并从中精梳细爬,去伪辨真,巧取妙缝,使该书浑然天成,兼具学术性、艺术性和史料性。二是针脚绵密。作者从破山诞生到削发入门,再到出川遍访名师,及学成回蜀、建立双桂禅派并中兴西南佛法,娓娓道来,写法细腻缜密,文中引用大量史料、公案及语录、诗偈原文,旁征博引、考证诠释,有力地突出了该书的真实性。三是人物鲜活。由于破山独特的人物个性,兼收并蓄的学风,使他成为集禅诗书于一身,融释儒道于一炉的集大成者。他以佛学大师和禅宗巨擘的身份棒喝朝廷重臣吕大器等人,开酒肉戒以救民于涂炭,赢得了朝野官绅和黎民百姓的尊崇,这些掌故都是广大群众喜闻乐道的。他所开创的双桂禅系异军突起,独树一帜,嗣法弟子遍布云贵川陕鄂等省市,俨然佛祖再生,对这些生动的佛门公案故事,尽管作者只用白描手法,即纯粹引用历史文献,并未作任何艺术性渲染,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人物性格顺理成章,跃然纸上。
    《破山禅师评传》的不足之处:一是佛门术语罕有注释或语焉不详,如棒喝、顿悟、根器及祥、教、净、戒等,给非佛门弟子和文化水平欠高的读者增大了阅读难度,降低了该书的可读性;二是全书主要集中笔墨写破山,如果能对破山传法的场面有所渲染,与徒子徒孙交往过程等重要细节有所交代,则可使徒子徒孙及俗家官民避免概念化。
    原载:《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9月第5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