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上海社会与文人生活中的沈从文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王继红 参加讨论
   《上  海社会与文人生活》叶中强著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

 
    社会生活史作为一种人所共享的历史,既是对以政治史为中心的历史叙事的反拨,也是对一种单一化的英雄史抑或精英史叙写的补充与修正。这一历史叙事形态的崛起,赋予历史本身以完整性和丰富感。作为“上海城市社会生活史丛书”之一的《上海社会与文人生活(1843—1945)》即属此类史说。
    这是一部可读、可视、可感的文人生活史。之所以如是说,因为在我的阅读体验中,学术著作通常语言严肃,面孔板板六十四,较难平易近人。而眼前的这本《上海社会与文人生活》却让我体验到了学术思想在轻松的语言环境中的特殊魅力,其着墨最精的是关于沈从文的叙述。
    沈从文从湘西边陲小村镇走入大都市,从当年的一个“文学青年”成为现代著名作家,很多人认可他为“京派小说代表人物”,而把沈从文笔下描写的“人性扭曲”的都市社会,误认为就是“上海”。加上1933年至1934年由他挑起的那场著名的“京”、“海”论战,更使不少人确信,沈从文所激烈抨击的“都市”与“上海”几为一词。
    但是仔细阅读该书所举事例,我们不难发现沈从文的小说中,往往同时交叠着多座城市的影子。他在上海时期创作的《绅士的太太》有他在北京的生活经验,《焕乎先生》则有京沪两地的心理历史。他小说中的“都市”背景,常常在京、沪、汉、穗、青等地之间切换。相对于地域特征鲜明的“湘西”而言,他笔下的“都市”是一个模糊的地方,是一个涵盖了京、沪、汉、穗、青等地在内的宽泛区域。这是沈从文内心一张独特的人文地图,他意识中的“都市”包含着“知识阶级”、“绅士阶级或上等人”、“现代文明”、“商业竞卖”等社会、文化语义。因而他所抨击的“都市”不是地域概念,而是意识概念。
    进入“都市”后,沈从文明确地摆出一个与“都市”对峙的人文立场,自称“乡下人”,激烈地抨击“都市”里的“绅士阶级”、“知识阶级”。在北京是这样,到上海后依然如此。但他又是一个充满悖论的“乡下人”,他对都市的鄙弃与进入同样坚定,对“知识阶级”的憎厌与企慕难以分离。该书向我们描绘了一个长期为“身份意识”所困,内心充满矛盾的青年沈从文:他一边蔑视“知识阶级”,一边又多次向徐志摩、胡适等这样的“知识阶级”诉苦、求助;一边竭力贬斥“商业竞卖”,一边又勤奋多产地每月创作一部小说售给中小书店,并对书商竞卖吆喝“天才、名家”听之任之;一边标示自己的“乡下人”服饰与“都市”的距离,一边又穿着哔叽长衫、西装裤、黑皮鞋等当时流行的中西合璧式的装束;一边视行走于南京路上的女人为“每个人都有点姨太太或窑姐儿神气”,一边又不能掩饰其内心的情欲勃动;他对有着清一色留学英美背景的、礼貌如仪的新月派绅士既敬之又远之,既羡之又谑之,以至于同他们说话不敢进门,只站在门口,向梁秋实讨要稿费不走前门按铃,走后门,到了后门不敢上楼而叫佣人传收据,难怪梁秋实感到“他人很奇怪”;他将自己的挫败,特别是在新时代女子面前的心理自挫,都归之于一个“乡下人”与“都市”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这种拳拳于胸的身份自觉意识,分明来自于一种急欲摆脱卑微,跻身上层而未及的内心紧张,倘若真是一个顺遂天命,不作逾分之想的‘乡下人’,本不必敏感如此。”可见,沈从文是一个非常要强的“乡下人”,他是在以拒绝“都市”的方式努力介入上海都市。
    在沈从文的小说《丈夫》里,丈夫默许妻子进城做妓女,双方却不减夫妻情分,亦不觉得损害“人格”。这里,沈从文所要渲染的道德观和人性观,在他的《边城》中似有说明:“由于民情淳朴,身当其事的不觉得如何下流可耻,旁观者也就不用读书人的观念加以指摘与轻视。这些人既重义轻利,又能守信自约,即便是娼妓,也常常较之知羞耻的城市中人还要可信任。”因此,沈从文竭力针砭的并不是“人们通常诟病的那种‘腐烂’、‘堕落’的‘都市文明’(情欲泛滥与道德沦丧),而恰恰是约束、压抑、掩饰了自然人性(包括情欲)的种种文明形态”。
    上海时期不但激活了沈从文勃动着旺盛生命原欲的“湘西”情结,创出了令他自傲的文学“湘西”,上海开放的人文背景,众多的出版机构以及庞大的读者群体,还让沈从文感到:“我的文章只有在上海才写得出,也才卖得出。”他将上海出版业看成唯一能使新文学“健康萌芽”的推动力量。从“京派”、“海派”的定义看,他似乎更像是个“海派”作家。
    该书以大量的实例以及轻松疏朗的文字,呈给读者一个可感、可知、可信的沈从文,他不仅是一个大文学家,他更是一个普通人。在融入“都市”的进程中,他要为“稻粱”而奔波,也要为生存而“卖文”;他有过惶恐不安,也有过心理挫伤;自卑曾困惑着他,自尊又激励着他。他的这些经历最终都化为巨大的动力而造就出一位现代著名作家。
    原载:《文汇读书周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