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诗文鉴赏 >

刘大观诗鉴赏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李桂生 参加讨论

人言永福恶,我道永福美。上峙凤巢山,下泻漓江水。
    

山川饶奇胜,烟云满窗几。县斋静如村,诗成时自喜。
    

况复去年秋,谷贱如糠秕。今岁春雨足,中田已勤耜。
    

民无饥馑忧,吏免催科捶。民吏两相忘,守拙何如此?
    这首诗选自刘大观《玉磬山房诗集》第一卷《岭外集》。是刘大观26岁初仕永福县令时所作。永福县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上有凤巢山耸峙,下有漓江水环绕,风景秀丽。刘大观初任县令,勤于职守,颇有政绩,加之此地山清水秀,不免诗兴勃发,遂写下诗一首。
    诗的第一句“人言永福恶”。谁言?怎样恶?均未详述。因为这不是这首诗所要表达的主题。之所以要写这一句,是想通过对比的手法,突出自己的观点——“我道永福美”,表明与他人不同。接下来作者从两个方面证实自己的观点。
    先说山水美。凤巢山挺拔屹立,漓江水奔流而下。两句具体描绘之后,总评一句:“山水饶奇胜。”从自然风光方面表明永福美。
    再 说民风美。“县斋静如村”首先展示的是一派和平安宁的气氛。接下来说的是去年秋天和今年春天的农业丰收景象。谷物贱是说粮食足,仓廪实;春雨足又是丰收的 预兆,加上农民勤于耕作,自然老百姓就没有饥馑之忧了。老百姓自己能吃饱了,便会顺利地缴纳地税。这样县吏便能顺利地完成收税任务,也就不会因收不上税而 受到责罚。百姓和官吏和谐相处,当官的也就不会有宁愿困守田园也不愿意出去做官的想法了。
    这首诗充分的表明了刘大观初任永福县令时的喜悦心情。
    

示弟松溪
    

须发亦如此,年来犹听荧。纷华战胸中,夫子何时胜?
    

缅怀古君子,心地澄如镜。日月有亏盈,身世坦然听。
    

或鸣绿绮琴,时作青山咏。岂以鸾鹤姿,而与群鸡竞?
    刘大观的三弟大夏,字禹声,号松溪。《示弟松溪》这首诗是刘大观向三弟坦露心迹,用来劝勉三弟,同时以超然物外的心态来自勉。由此也可以看出刘大观不同凡响,襟怀豁达的处世态度。
    松溪,十六岁入庠,聪明绝伦。六岁读《毛诗》,日诵七百余字。年弱冠即补弟子员,丰神奕奕,对之如珠玉。善小楷,又能写榜书,被人们看作玉堂金马人物。可惜仅活了二十四岁。
    大 夏比大观小五岁。“须发已如此”这是从“须发”生长的情况说:我们都已经是成年人了。但是从近来我们对社会的认识来看,未免还有点迷乱,因而头脑里常有两 种对立的观点互相争斗。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战胜错误的思想观念?由此也常想起古时候的君子,他们的思想观念会像镜子一样澄澈。日中 必昃,月满必亏,这是万物发展的规律,我们应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顺乎自然,泰然处之。或鸣琴,或吟诗,快乐人生。怎么能够以超然物外的姿态,去和俗人 为伍呢?
    

甲辰夏五纪事
    柳 江上通黔江,山峡势逼,易有冲决之患。今年五月,江澜骤溢,其势甚危。予立水中三昼夜,督民出护。水头愈猛,人心愈恐。乃矫命提军乌公令,传六营将备,集 民三千有奇,奋勇抢救,水始平,城得无恙,予之矫令罪也。身冒其险,民免为鱼,亦可见原于乌公矣。因以长歌,纪述其事。
    

岁在甲辰夏之五,蛮烟瘴雾酿霪雨。江回石逼蹴浪翻,沛然一泻飞千弩。
    

始犹盘旋撼崖树,继则凭陵犯楼橹。大鱼挟势欲吞人,人无人色面如土。
    

我似沙鸥水中立,以命与水争雌雄。土囊草荐并棉絮,指挥胥役摧其锋。
    

水强人弱窘无策,怒发如竿冠上冲。坐见城垣委澎湃,生灵十万一扫空。
    

城与城亡责难谢,事到危时胆自大。奋臂招呼众将出,谁知忠信权行诈?
    

狂澜十丈固堪忧,水犀三千亦可怕。士能作气鲸鲵走,兵势峥嵘水势下。
    

江平浪息龙亦驯,用得机权始语人。守土未能脱民难,寒龟缩项民应嗔。
    

一城老弱互相庆,各子其子亲其亲。农荷锄犁卒归伍,槌牛击鼓迎江神。
    乾隆四十八年(1783)刘大观调补天保县令。次年五月柳江爆发洪水,由于水势汹涌,天保城受到威胁。情势危急,刘大观首先率百姓抗洪,但水势不下,在城将破,百姓面临生命危险的情况之下,刘大观万般无奈只得矫命提军。这样才保住了一城百姓的性命。这首诗就是记述了这次抗洪的全过程。
    乾隆本题为《矫命救险纪事》,嘉庆本则以此106字的小序为题,不过此题过长,且与诗有重复之嫌。所以这里采用《甲辰夏五纪事》为题。
    诗 的第一句“岁在甲辰夏之五”,是记录了抗洪抢险的时间,第二句“蛮烟瘴雾酿霪雨”,则是洪水暴涨的原因。接下来的四句是描写洪水在江中咆哮汹涌的态势。“ 撼崖树”、“犯楼橹”用夸张的手法,加重了水势的描写。“大鱼挟势欲吞人,人无人色面如土”用以衬托水势对人构成的威胁。“我似沙鸥水中立”是说刘大观站 在水中像一只沙鸥,凭他一人之力与这滔天的水势相比,显得是那样的渺小,但更彰显这位天保县的父母官人格的伟大。他在这洪水随时都会吞噬性命的紧要关头, 没有退缩,而是身先士卒,跳入水中。正是这种忘我的精神,鼓舞了群众,使得大家拼命与洪水进行斗争。土袋子,草垫子,还有棉絮,都用来加固堤防,那些县衙 里的吏役闲杂人等,都在刘大观的指挥下,上堤来抵御一个个洪峰。在这水强人弱的情况下,人们的头发都竖了起来,奋勇地冲了上去。尽管这样,江水仍在暴涨, 水势更加凶猛,眼看就要冲垮城墙。一旦城墙垮塌,城中的十万生灵将被洪水吞没,无一生还。不管是城垮还是人亡,刘大观作为一城百姓的父母官,都有不可推卸 的责任。事情到了紧急关头,好像胆子也大了,他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拼却头上的顶戴花翎,矫命提军,充实抗洪抢险的力量。矫命是假托也。明知这是违犯常 规,超出自己权利范围的事,不得已,不管事后别人认为是不忠不信也罢,只好行此一次“诈骗”之术了。狂澜十丈也好,水犀三千也罢,但在军民通力合作之下, 终于战胜了狂涛恶浪。在风平浪静之后,刘大观才说出了自己矫命提军的事实。如果说自己不能与军民共同抗洪,蜷缩在城中只求保全自己的性命,即使不是城毁人 亡,也会受到百姓的指责。洪水过后,一城百姓扶老携幼互相庆贺,父子亲戚都团聚在一起了,农民扛着锄头拖着犁耙去耕种田地了,士兵也归队了,百姓们都杀牛 击鼓来祭奠江神了。
    诗写到这里,刘大观好像舒了一口气,但却给读者留下了一个悬念:朝廷不会因为刘大观矫命提军而治他的罪吧?读者也会为天保百姓能遇上这么一个好的父母官而感到庆幸。
    

书《蔺相如传》后
    

我爱相如胆,依柱叱王王震撼。六国诸侯尽小儿,禽息鸟视无一敢。
    

我爱相如识,不急私仇先家国。恶言细语何足争?当途只合引车匿。
    呜呼!盟坛进缶却威秦,相如岂畏廉将军?
    这首诗用了三个典故:完璧归赵,负荆请罪,渑池会。
    “ 完璧归赵”典出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其故事是这样的:战国时,秦昭王听说赵国得 了稀世珍宝和氏璧,便去信给赵王,愿以十五城土地的代价换取和氏璧。赵王派蔺相如出使秦国。亲王见了和氏璧,十分高兴,却压根不提换城之事。蔺相如见此, 机智地拿回璧,靠殿柱一站,说道:“秦王以城换璧,原来是骗人的话。如大王逼我,我情愿把自己的头颅和璧一起往柱子上撞个粉碎。”秦王怕璧真的撞碎,连忙 对蔺相如表示道歉。蔺相如料定亲王不可能给赵国十五城土地,当夜便派人将和氏璧送回赵国。这个典故说明蔺相如有胆。当时秦国日渐强大,大有吞灭六国之势。 六国诸侯都惧怕秦王的淫威,可是蔺相如面对亲王却毫无惧色,使得完璧归赵,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 负荆请罪”这个典故也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其故事是:蔺相如出使秦国,勇敢机智地挫败了秦王想 霸占和氏璧的阴谋,后又在渑池会上捍卫了赵国的尊严,被赵王封为上卿。大将廉颇对蔺相如仅凭一张嘴巴当上上卿很不服气,扬言要当众羞辱蔺相如。蔺相如知道 后,有意避开廉颇,并向那些抱不平的人说:“我不是怕廉将军,现在秦国之所以不敢进攻赵国,主要是有我和廉将军在,如果我们俩人斗起来,只会对秦国有好 处。”廉颇听到这些话后,非常惭愧,脱去上衣,背着荆条,上门请罪。这个典故说明蔺相如明大义,识大体,能够抛却个人恩怨,以国家利益为重。
    “ 渑池会”是说:秦不给赵城,赵亦不给秦璧。秦王终不释然于赵,就遣使约赵王于渑池相会。至期,两王相见,置酒为欢。饮至半酣,亲王说:“寡人窃闻赵王善于 音乐,寡人有宝瑟在此,请赵王奏之。”赵王感到屈辱,但不敢推辞,不得已,乃奏《湘灵》一曲。鼓毕,亲王竟让御史秉笔取简记录此事。蔺相如将此事看在眼 里,就说:“赵王闻秦王善于秦声,臣仅奉盆缶,请秦王击之,以相娱乐。”秦王不肯击缶,蔺相如说:“大王恃秦强乎?今五步之内,相如得以颈血溅大王矣!” 左右之人欲上前强制相如。相如张目叱之,须发皆张,众人害怕,不敢上前。秦王不高兴,但心中又害怕相如,不得已,勉强击缶一声。相如也招赵御史记于书简。 这时秦国诸臣不平,于是说:“今日赵王惠顾,请王割十五城为秦王寿!”蔺相如当即请于秦王:“礼尚往来,赵既进十五城于秦,亲不可不报。亦愿以秦之咸阳为 赵王寿!”秦王见占不了半点便宜,只得进酒献酬,假意尽欢而罢。这次蔺相如为赵王挽回了面子,维护了赵国的尊严。
    刘大观在诗中通过这三个故事,高度评价了蔺相如有胆有识,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诗虽短,但涵盖了如此丰富的内容。
    

谒柳侯祠
    

寂寂罗池庙,啾啾粤鸟啼。尘堆欹案满,草与卧碑齐。
    

家室秋江阔,文章蛮雨凄。才高真可畏,诗句敢轻题?
    柳侯祠在现在柳州市柳侯公园内,是为纪念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而建的。柳宗元生活在公元773年——819年之间,河东解(今山西运城西)人。他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共同提倡古文运动。其散文峭拔矫健,说理透彻,结构严谨;工诗,风格清峭。他十七岁进士,官至礼部员外郎。唐永贞元年(805)因参与王叔文革新集团,事败后贬为永州司马,十年后改为柳州刺史,四年后逝世。
    谒,本义为拜见。谒柳侯祠,表示对柳宗元的敬重,含有瞻仰之意。柳侯祠原名罗池庙,地方人士按柳宗元曾有“馆我于罗池”的遗愿而定的名。北宋末年,宋徽宗追封柳宗元为“文惠侯”,所以后世将罗池庙改为柳侯祠。
    到 了清代,罗池庙已经破败,因此诗的开端就有“寂寂罗池庙,啾啾粤鸟啼”的句子。是说庙中早已不见香火,空寂无人,只有鸟声啾啾。庙内倾斜的香案已经堆满了 尘土,庙外仆倒的石碑已经淹没于荒草之间。柳宗元死后建庙于广西,距他的老家山西运城相去甚远,山水阻隔。柳宗元尽管在南蛮之地写下了许多不朽的文章,但 终究经历了凄风苦雨,让刘大观感到有点凄惶。读前六句,诗的感情多有压抑。最后才给柳宗元以极高的赞扬:“才高真可畏,诗句敢轻题?”刘大观是说写这首诗 大有不敢班门弄斧之意。
    柳宗元在中国文学史上享誉甚高,也许是“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吧,他仅活了四十六岁。无怪乎刘大观瞻仰了柳侯祠后写的诗,情调这么压抑。
    

赠家岸淮给谏
    

门掩绿苔厚,知无私谒车。隐存忧国意,耻上务名书。
    

衣典迁官后,诗成论事余。津门好春色,持节视军储。
    岸淮是刘湄的别号,山东清平人,乾隆丁未(1787)任工科给事中,一年后转掌吏科。给谏是对给事中的尊称。主管抄发章疏,稽查违误。岸淮前边带个“家”字,是对比自己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人在别人面前的谦称。
    “ 门掩绿苔厚,知无私谒车。”说明这位给谏是个廉吏,没有为给别人办私事而来送礼的人,所以门扉重掩,门前长着一层厚厚的绿苔。“隐存忧国意,耻上务名书。 ”这是揭示岸淮的内心世界。他心中暗存忧国忧民的思想;把只求虚名而频频上疏看做可耻,是说他道德高尚。由于他廉洁奉公,不贪私利,所以每逢调任改迁之 时,都要去典当衣物才能维持日常开销。他常在工作之余暇写诗,以打发时光,可见其情操高雅。津门,即当时的天津卫,这里是京畿的门户。他曾在春天拿着节符 到那里去视察军事物资的储备情况。
    这首诗把一个廉洁奉公,恪尽职守的官员刻画得形神兼备。让读者不能不肃然起敬。作者写诗赠给岸淮,对其歌颂,表示敬意。但诗言志,诗为心声,也透露出作者思想品德的高尚。
    

题处士李五星诗卷
    五星,名经,家贫好学,尝大雪坚卧不出。其友为制羊裘,强起吟眺。李石桐《还山集》中《高士裘》,为五星咏也。
    

性与时人异,平生唯苦吟。耳中无世事,身在少名心。
    

雪夜空斋寂,寒烟古巷深。谁当惜袁子?强起共登临。
    这首诗是刘大观题在处士李五星诗卷上的诗。李五星是一位隐居山林不肯出仕的贫寒诗人。诗前有40个字的小序,对李五星其人作了简要介绍。
    “ 性与时人异,平生唯苦吟。”是说李五星性格和当时一般人不同。平生的爱好只有刻苦写诗而已。“耳中无世事,身在少名心。”就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可是他读 书、吟诗并不是像一般读书人那样为了追求功名,他根本没有那样的想法。他家境贫寒。“雪夜空斋寂,寒烟古巷深。”这是对他居住环境的具体描写。他的居室地 处古巷深处。“谁当惜袁子?”这位袁先生大概指的是著名诗人袁枚吧?但并非实指袁枚,而是用借代的修辞方法,实写诗人李五星。谁能惜乎这位贫寒的处士呢? 李石桐《高士裘》诗的小序作了解答:“李五星苦寒高卧,其友王熙甫、单子庸为制羊裘,强起游眺。余闻其事,作《高士裘》。”原来是李五星的朋友买来皮袄, 让他穿上,勉强拉他一同登上山岗远眺吟诗。
    这首诗及小序介绍了李五星的性格、处境以及朋友对他的帮助。刘大观写诗的立意不单单是记述过程,而是歌颂了李五星安贫乐贱,苦吟不休的挚著追求。
    

南岳僧
    

足不践平地,高斋依岳神。引泉通石井,然竹作茶薪。
    

入定云穿牖,当禅月满身。横琴独坐处,苔藓几经春。
    这 首诗刻画了南岳衡山的一位僧人。诗的开头先从衡山岳庙入手。庙宇建在山上,所以说僧人“足不践平地”。僧舍紧靠大殿与神仙仅一墙之隔,因此说:“高斋依岳 神”。下边介绍僧人的起居。岳庙内凿一石井,可以汲泉水而饮食。“然竹作茶薪”,“然”与“燃”通假,是说用竹子作燃料,烧水沏茶。接下来就是僧人每日必 做的功课,那就是“入定”、“参禅”,也就是平常人说的“修行”。“入定”是佛教徒的一种修行方法,闭着眼睛静坐,控制身心的各种活动,消除头脑里的各种 杂念。“当禅”就是“参禅”。参禅也是佛教徒的修行方法。就是习禅者为求开悟而向各处禅师参学。亦用以称一般依教坐禅。“穿云牖”、“月满身”,是写“入 定”、“参禅”时的自然环境。“横琴独坐处,苔藓几经春。”是说这位僧人修行日久,独坐的地方生出苔藓已经好几年了。
    僧 是佛教对出家修行者的称呼。刘大观的诗中有许多首是写僧侣生活,乃至赠和尚以诗的。除《南岳僧》以外还有《行脚僧》、《宿石匣僧院》、《题九松山下僧 舍》、《杲堂和尚》、《寄吴中杲堂上人》等。他在《憩圆明园大树庵记》中有“余自知前生一比丘也”的话,可见他以僧为友,赠僧以诗,是有缘由的。今天我们 不可把宗教与迷信等同来看。佛教发源于印度,是广泛流行于亚洲的一种宗教。它蕴涵着丰富的哲理,其内容广博深奥;其典籍之浩繁,是世界上任何一种宗教都无 法匹敌的。佛教传入中国后,经过与我国传统思想和宗教的相互影响和吸收融合,以及理论上形式上的自我调整,在中国社会中,特别是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 的影响。知道这些,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刘大观为什么写这么多与僧有关的诗了。
    

江 村
    

江村泊舟早,闲步独行遥。乞药寻山寺,听泉过石桥。
    

晓松云际路,春蕨雨中苗。何处还招隐?名心已渐消。
    作 者沿水路行来,已经疲倦了,于是早早地就将船停泊在江村渡口。一个人闲来漫步,不知不觉已走出很远。遇到山间一座寺院便想进去要点药材。路过石桥的时候能 听见叮咚的泉水流淌。路边的松树时而被早晨的云雾遮掩,在濛濛的春雨中一种蕨类植物已经破土而出。多么美好的山村景色啊,多么幽静的去处啊!哪里还招揽隐 士呢?自己多年的宦游生涯,已经感到身心疲惫了。早年那种积极追求名利的热乎劲已经逐渐消退了。
    这首诗前边六句的记述与描写,把这个江村写得清幽美丽极了。这都是为最后两句做铺垫的。这是多么美妙的隐居之处呀!这是为自己的归隐思想张目的。
    在 我国古代一些知识分子的眼中,特别是一些失意的知识分子人群中,往往把一些隐士看做是高人,或者说他们很清高。把那些整日劳碌一心往上爬的官员们称作俗 吏。对于这种思想我们要用辨证的思维方法来对待。那些不择手段一味钻营,当了官不作为,甚至贪污腐败压榨百姓的人,当然不好,但一个社会,一个国家却又不 能没有官员来管理,否则就无法维持社会秩序,百姓就不能安居乐业。倘人人都退隐山林,社会将如何进步,国家将如何保卫?但象刘大观这样一个循吏,居官时处 处为民,也颇有政绩,当受到不公正待遇,报国无门的情况下,偶尔流露出一点退隐的思想也是无可厚非的。
    

晚泊沧州
    

晚风吹渡口,遥见起朱霞。蝉噪水边树,枣香村外花。
    

古城方落日,荒戍不鸣笳。知与市中近,隔船闻卖瓜。
    诗人傍晚乘船而来,行抵沧州停泊。渡口的晚风吹拂,遥望西边天空红霞满天。蝉在水边树上聒噪,村外的枣花飘散着浓烈的芳香。一颗红日刚刚从沧州这座古老的城池落下,虽是边城却听不见胡笳的鸣声。知道这里离市中心已经很近了,隔着船便能听见卖瓜人的叫卖声。
    作 者浓重的大笔描绘了沧州夏日傍晚的自然景观和市井的喧闹现象。作者在诗中调动了触觉,晚风吹拂的感受;视觉,入目而来的西方天空出现的红霞;听觉,传入耳 中的水边树上的蝉鸣;嗅觉,扑鼻而来的村外枣花浓烈的芳香。从蝉聒噪、枣花香、瓜上市可以判断出时令是夏季;从晚风吹、起朱霞、方落日可以判断出时间是傍 晚;从不鸣笳、闻卖瓜可以判断出是和平环境。这首诗写的是闲适的心情,安定的环境,和谐的气氛。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