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讴歌顶天立地的庄稼人——电视剧《天高地厚》评论(二)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何西来等 参加讨论

    内容上的亮色和艺术上的看点
    □何西来
     当“三农”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的时候,成为朝野上下、全体民众关注的焦点的时候,这部《天高地厚》的演播,就具有了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与价值。至少,使住在城里的人们,对于农村几十年来的历史和现状,能有一个更实在、更具象的认知,使各级干部和知识精英们能更加明确自己肩上的责任与使命,从而直接、间接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但这绝不是一部从概念出发,或简单图解政策的作品。而是遵循了从确实存在的历史现实出发,从生活出发,从农民曾有的和当下的真实生存状态出发的现实主义的艺术原则。尽管这部作品在总体结构、对话和细部打磨上,都还颇有可以提炼、加工的余地,但它却为观众提供了真切的、而非随意杜撰的生活图景。编导者没有回避在极左路线肆虐的“文革”年代农村破败,农业凋败,农民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悲惨状态,也没有回避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发展所走的曲曲折折的道路,特别是当前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大量农村青壮劳力进城务工,土地无人耕种,大片良田撂荒;开发区盲目上马,盲目圈占农田,由于资金不到位,又长期废置不用,造成土地资源极大的浪费;而总的趋势却是人口日增,耕地大面积减少;税费多如牛毛,且层层加码,少数人不顾中央三令五申的减轻农民负担的方针,反而愈收愈多;进口国外废料,造成洋垃圾泛滥,环境、水体严重污染;某些干部腐败,任人惟亲,以权力纵容包庇亲属为非作歹,终于走向犯罪,难逃党纪国法的制裁……作品反映了这些问题,也表现出深深的忧虑,但并不让人感到无望,更重要的是作品还表现了农民对土地、对家乡的热爱,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为了过上富裕的好日子的百折不回的勤劳苦干精神。这就从根本上使作品具有了积极向上的亮色。
     《天高地厚》主要围绕着荣家的大儿子荣汉俊和鲍家的独生女鲍月芝的生死恋情,以及他们的命运,展开了荣、鲍、梁三家人第一代和第二代的关系;荣汉俊与鲍月芝的私生女,随母姓的鲍真,又爱上了梁罗锅的小儿子梁双牙,这在三家三代人的关系中,又增添了许多爱恨交错的因素,从而,各依其不同性格与个性,在诸多套叠的关系网络中,演出了多彩多姿的活剧来。
     杜源饰演的荣汉俊,与倪萍饰演的鲍月芝,以及他们之间的恋情,形成《天高地厚》的第一个人物关系的轴心。二人之间的爱情是真诚的,火热的,但是从一开始就带有偷情的性质,有其不合法性。因为荣汉俊已婚,是有妇之夫。虽然他打心眼里不爱父亲给他娶的妻子姚来香,那是一桩从一开始就死亡了的婚姻,他也答应一定与姚来香离婚,与月芝结婚,但始终没做到这一点。月芝爱汉俊,守着他们共同的孩子,独处终身,从这一点说汉俊有负于她;姚来香虽曾失身于荣汉俊之弟荣汉林,却带着与汉林的孩子,作为汉俊名义上的妻子,在荣家苦守,并且孝顺荣爷;孩子死后,她双目失明,出家尼庵,汉俊也是有负于她。在这个三角关系中,与两个女人的关系,都成了解不开的死结。荣汉俊做了村长兼纸厂厂长后,找了一个粤剧团的小演员作情人小蜜,渐渐地便丢失了不少农民的淳朴品格,沾染了一些官场恶习,如对待乡亲变得暴躁了;会拿着钱去向宋书记行贿了;会给人打官腔了;而且他的弟弟荣汉林以高利贷盘剥农民,借的就是他的势。但他还没有完全泯灭了良心,因而他无论在个人情感生活上,还是在作为村官的内心活动上,都存在着矛盾。如果从表演上看,杜源对人物的处理似乎稍嫌外在了些,简单了些,有时不免动作大于内涵,没有完全表现出人物内心的矛盾与冲突。倪萍的表演,则要深致得多,她不仅恰当地表现出了人物在规定情境中的复杂体验,对于人物内心活动的层次,也交待得很清楚,而且很会把握艺术的分寸。说实在的,她的表演,比我预想的要好得多。她的眼神里很有戏,而她偏又颇善于用眼神传达人物深层的内心感受。慕菁饰演姚来香,说话不多,表演也可以。
     由朱媛媛饰演的鲍真,和由侯勇饰演的梁双牙,以及他们之间的情爱纠葛,则是作品的第二个人物关系的轴心。在作品的后半部分,这个轴心,愈来愈显得主要。如果说梁罗锅之于鲍月芝,不过是暗恋,月芝并未十分在意。那么她的女儿鲍真爱双牙,则比乃母当年爱荣家老大,还要主动得多,坚决得多,也浪漫得多。但梁双牙是蝙蝠村很招人喜欢的男子汉,朴实、肯干,人也体面,爱他的姑娘排成队。和鲍真闹了大别扭,先是陈秋兰,后是荣汉林之女荣荣,就乘虚而入,和双牙好上了。双牙好像都未拒绝,形成了很有趣的多角关系。而宋书记的亲戚冯玉民,还有那个荣汉俊很喜欢的崔广振,都或想占有鲍真做情人,或想与鲍真建立恋爱关系。蝙蝠村内外的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年轻一代的关系,到后来,就主要是沿着这个轴心展开的,而第一个轴心,在这时则退居次要的、从属化、辅助的地位。于是,纷纷扬扬的情感纠葛,实实在在的利害考量,层叠交叉的关系网络,便产生出许多好看的故事来,形形色色的人物,也就在这些故事里活了起来。
    《天高地厚》因为在人物性格和个性的创造上,下了很大的功夫,有意识地拉开了人物之间的反差与对照,故无论老一代、中一代,还是小字辈,其主要角色,抑或次要角色,都很少雷同和面目模糊不清的,这应该是这部连续剧在艺术上的主要看点。
    三代农民的生活变迁史
    □曾庆瑞
     剧中三代农民的艺术造型显得特别可信,特别动人。
     鲍三爷和梁丙奎那一代农民,代表的是传统。抗美援朝前线失去了一条腿的荣爷,胸前佩带上一排又一排的军功章,代表的就是革命和解放,代表的就是为共和国建国建树的功勋,也代表着村里的某种权威。梁丙奎的“鼓神”和“售粮大户”的称号代表的是村里的文化和种粮的荣誉。鲍三爷则更现实。在最困难的年月出任生产队长显得是与村民共患难,他上山开荒显示的是农民中的“愚公精神”,教育出鲍月芝和鲍真这一门优秀的母女使他成了蝙蝠村里农民的道德的化身。然而,他们身上也还有我们农民文化心态落后的一面。他们并不代表当代中国农村最先进的生产力,他们也就无力改变农民们艰难的生存状态。
     他们的下一代里,荣汉俊、梁罗锅、梁恩华、荣汉林,还有鲍月芝,全都为解决“种地难”的问题付出过心血。只是,他们的秉性不同,走过的道路也不同,留给人们思考的空间也不同。荣汉俊没文化却特别有心眼。平反从监狱回来,他搞改革当了轧钢厂的厂长,却连个通知都不会写,可他能上下打通关系,工商、环卫甚至乡党委书记都听他的。他有时候心狠手毒,有那不服气的人他会先下手收拾他们,然而,论本性,他又显得憨厚老实,甚至多情,一生就喜欢鲍月芝。从一个无知愚昧的农民成长进步为顶天立地的农民企业家,他的人生过程折射出来的正是中国农村改革开放的几十年中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他绝不是“高大全”,他的性格像是有点分裂,其实,那是复杂,是他复杂的人性的难得的真实表现。他真的不是一个单纯的命运载体,在他多变而坎坷的人生中处处可以看到中国农民的不幸和他们内心的悲哀。在他身上,电视剧的创作者们写出了中国老式农民的消亡和新一代农民的成长,写出了农民和土地的浓厚情感。全剧最后,荣汉俊意识到并且说出来“咱们荣家富了不算富,只有全村的父老乡亲都富了那才叫富”,那是他人性的一次净化和升华。从小和荣汉俊一起长大跟荣汉俊像亲兄弟一样的梁罗锅,胆小,胆小得连喜欢鲍月芝都茫然不知所措,还有浓厚的家族意识,总怕和荣家人合伙遭到他爹的训斥,于是只得处处都躲躲闪闪。他为人本分,老实,憨厚,当然也狭隘、自私、看重钱财,但是,他对土地的执著热爱,对于无地可种的无奈,几乎无与伦比。电视剧赋予他的角色使命是让他以质朴勤劳的农民本色经受中国农村社会巨大变革的洗礼,经历挫折,发生裂变,卖粮难、卖棉难的情节设计,还有他这个“售粮大户”、“劳动模范”家庭的败落,以及面对这种败落的百思不得其解和无所措手足的心灵创伤和痛苦,就是让他为历史的进步付出代价,做出牺牲。梁恩华形象的意义显然别有所寓。作为执政党的一名农村基层干部,在执行极“左”路线伤害了农民之后,他及时醒悟开始了苦苦探索让农民有地可种的道路,直到最后确诊胃癌,堪称鞠躬尽瘁。从他身上也可以看到,这场农村的巨大变革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在电视剧里,荣汉林是被当作农民队伍发生分化后其中应该受到批判的那一部分人的代表性的形象来塑造的。在轧钢厂买进次料吃回扣被开除以后,他放高利贷、卖假化肥坑害农民,遭到农民的愤怒和痛恨,他的角色使命就是提出农民自身的人格提升和道德完善的问题。鲍月芝则是这部电视剧里的“圣母”式的艺术形象。这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一生风雨坎坷。她是个敢恨敢爱、敢做敢为的女人。是她出主意让因为饥饿而愁眉不展的荣汉俊到山上去偷着种“黑田”;为了给肚子里的孩子讨个“名份”,她曾身怀六甲不远千里去劳改农场看望因这为“种黑地”被关押起来的荣汉俊;正是这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女人,宁愿从鲍家搬出去,在村外的老宅子里单过,也要把她和荣汉俊的孩子生下来;可是,当孩子们的假父亲,她自己的假丈夫“右派分子”王长清要走时她又落泪了。后来,荣汉俊归来美梦难圆,爱子夭折撕肝裂肺,她都坚强地面对。再往后,她独力撑起了鲍家的门户,全力支持女儿鲍真投身中国农村的巨大变革。她人生中的每一次变故都和中国农村这些年的发展变迁紧密相连。她纯真至善,无怨无悔,成了农民中又一个道德的化身。
     第三代的鲍真和梁双牙是新一代农民的代表。梁双牙的性格在剧中也像是分裂的,却又是真实的。他尤其无法忍受无地可种的痛苦。拼着山洪冲垮山洞不保的生命危险,做生意赚钱筹集资金的风险,他就是要开荒种地。明知到时候可能颗粒无收,也还是要花钱从韩国老板手上租回来原本就是村里的地去种庄稼。为了种地,他硬是不撞南墙不回头地往前走。他也幼稚甚至愚蠢无比,随随便便就误入法网,上当受骗跟着卖起了假麦种,又被荣汉林骗着办什么“农民经纪人协会”,为荣汉林剥削农民作了帮凶。然而,电视剧创作者就是要让他在改造农村的过程里也改造自己,在农村的巨变中自己也来一个脱胎换骨。他也果然改造了自己,也果然脱胎换骨了。鲍真则是鲍月芝形象的艺术延伸,艺术新生。带着进城打工见多识广的阅历和人生感悟,鲍真回到村里,一心要为农民有地可种而千方百计不辞辛劳。所有的误解和委屈,种种的风险和艰难,以至于爱情和婚姻的挫折与打击,悲伤与痛苦,全都动摇不了她的决心和意志。她不同于妈妈鲍月芝的一味忍辱负重,她的坚强是在于矢志不移地探索一条新型农业的道路。  
    原载:《文艺报》2006年10月10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