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白玛》:从小说到电影文学剧本的艺术把握与思考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王世春 参加讨论

    一、关于《白玛》小说与同名电影文学剧本的背景
     1、《白玛》这部电影文学剧本(已被北京时代同盟国际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买断原著作权、剧本使用权,并签订合作拍摄合同,现已经国家民委审批、国家广电总局电影管理局立项备案,该公司将与中国电影集团、美国好莱坞影业(中国)集团等联合进入西藏拍摄)是根据自己同名获奖中篇小说(《白玛》发表于《中国作家》,获《中国作家》“第二届全国青年文学奖”,入选《中国文坛新锐文集》)改编的,在社会和读者中产生强烈反响。一直以来在各界读者中,尤其是在大学生和军人中反响不断,这是我没有想到的。无论从小说的创作、发表、获奖、产生影响,还是到电影文学剧本的诞生,都是因我几经生死边缘,用自己生命的体悟积累了三十年、思考了三十年的结果。我既是《白玛》的小说作者也是电影文学剧本的编剧。曾在西藏高原的生死第一线当兵七年,在与藏民族的接触与交往中,有着自己特殊的生活经历及生命的感悟和长期的独道思考,其间曾有过两次动手创作小说的经历,终因自己觉得切入点和表现角不满意而停下。但《白玛》这部小说的人物、情节、细节、背景等却时刻搅得自己食寝不安。这么多年来,在我的生命之中和思想情感上,一直把西藏作为自己的第二故乡、常常抑制不住心中非常强烈的涌动,西藏高原的军旅生活,军民的鱼水情谊,使得小说的各种镜头、画面、人物……时常在头脑里出现、在眼帘跳跃。
     后来,1996年到1997年在北京的中国文学最高学府鲁迅文学院作家班深造时,我遇到了一位来自拉萨名叫格央的女作家,与他一见如故,有一种见到故乡久别了的亲人的感觉。离开西藏高原这么多年了,当年学得的部分藏语,居然还记得清清楚楚,有时试着用藏语与格央对话,竟表达得酣畅自如。当作者经常问到格央西藏发生的一些变化之后,越是对西藏高原有着一种再次向往的欲望。经过多次追忆、咀嚼,使得自已有一种重返西藏的感觉,包括在多次的睡梦中也不例外。于是在我自己心中涌动多年的《白玛》开始逐渐形成。当时,有作家同学担心我离那段生活太遥远,无法唤起自己的记忆。但我却不以为然,我对西藏高原那段独特的生活感受和对大自然、对生命、对西藏地城文化的体验,无论岁月怎么变迁,都无法将那些记忆在大脑里抹去和消失掉。随着对那段生活的不断追忆与思考,才使得我在心中涌动多年的倾诉欲望,终于寻找到了一个把握艺术的契机。
     在创作中,我经常被作品中的人物和命运折磨得苦不堪言、心力交瘁,在苦苦的煎熬中,拷问着自己的心灵世界,不断追忆着那些葬身于冰川雪地之中的战友和藏族同胞的亡灵,生怕有丝毫的不周而在作品中玷污亵渎了藏身于湍急河流之中的主人公——白玛、高原。
    2、过去曾有汉族作家写过西藏题材的作品,也许因作品的格调和表现倾向问题,受到藏民族读者的强烈不满和抗议,被视为有辱于藏民族的糟粕;也有藏族作家写过西藏题材的作品,但具有强烈的本土原始的宗教及魔幻色彩;也还有记者型的作家,从新闻的视角层面化体验生活和主观感受型的作品。他们的感受不同,作品的基调和风格也不同。“人无我有”的西藏故事在作者心中已积淀思考多年。因此,我非常珍惜鲁迅文学院的这个难得的学习机遇和使人倾心与喷薄思绪的创作环境,终于找到自己的一种表达倾向、叙述方式和艺术视角,并企求在作品中融入自己对西藏军民生活的亲身体验和对生活、对生命、对大自然、对人性的切身感受,以及对藏汉文化相互撞击、渗透、交融形成的特殊地域文化的思考与真切观照。
    3、无论是《白玛》的小说创作,还是同名电影文学剧本的改编,我都是怀着对“世界屋脊”的人与大自然那种特殊的真挚情感与热爱向往,在冷凝地审视、穿透那段独特的生活之后,对过去的生活思考、提炼和升华达到一种新的认识高度与情神境界时,才使自己在独特的艺术形象创造中喷发出一种坚贞的力量与激情。
     我就是要使自己的小说《白玛》和改编的同名电影文学剧本,创作出与众不同的东西来,在纷呈的文坛和影视界注入一丝清新的气息。在当下,不仅文坛各种流派旗号纷呈,多元文学并存,而且影视界也是题材花样纷繁,在这样的格局下,我不仅没有被诱惑,左顾右盼,而且是在扎扎实实地思考和艺术地表现生活的本真,靠作品本身来说话。
    4、创作小说《白玛》及改编同名电影文学剧本,不仅要生活积累厚实,在选材上有独特的艺术视角,而且要清醒地意识到电影文学剧本的编剧和小说创作的形式是不一样的。电影主要是用镜头、肢体语言叙述和展示画面艺术形象。电影文学剧本的文学性与小说的文学描写也不一样,小说的文学描写是提供给读者形象思维的想象空间。而电影文学剧本的文学性就是要给导演、演员在深度创作中,提供一个勾勒银幕画面艺术形象和展示肢体语言艺术的想象空间。当初在鲁迅文学院创作《白玛》的小说时,我被邀请在北京中土大厦,与前来中国作家协会开会的河北作家协会副席何申先生的交流中得到启发,一边进行小说创作,一边进行电影文学剧本编剧的研究与实践,在鲁迅文学院学习电影创作课程时,也非常投入。所以在小说《白玛》及以后其它篇名小说的创作中,我就考虑到为以后的银屏剧的二度创作做了充分的准备和基础上的奠定,除了在文学叙述、描写、刻画外,也十分注意小说与影视创作形式上借鉴与杂交的思考和探索。因此小说《白玛》的画面动感也十分清晰和感人,带给社会和读者的是持续不断的反响与共鸣,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从而引起了多家影视机构与业内人士的特别关注和兴趣。
    在改编同名电影文学剧本之前的几年时间里,我阅读了国内外不少的优秀电影文学剧本,调看了国内外不少的经典影片,重点研读了美国爱德华.茂莱的《电影化的想象――作家和电影》、《世界典型电影全记录》和国内著名电影编剧、作家于艾平的《电影诗――剧本创作技巧与案例》等。我除了较长时间的准备工作外,几乎是远离一切浮燥世俗的诱惑,倾尽了心力,就是要写出与其它西藏题材电影风格的不同来,用独特的视角,使人物、情节及故事以小见大,写出中华民族的大气和大的胸襟格局,弘扬全民族和世界人类中对人性美艺术的认知共通点的这一大主题的旋律上来,并且得到了北京文学界与影视艺术界业内一些名家的认可、肯定和推荐。
    二、《白玛》电影文学剧本的总体脉络、基调与目标
    在影视剧制作方面,尤其是在电影制作上,过去人们(包括一些编剧、导演、制片人、甚至一部分观众)总认为,似乎只有拍摄的那些大世界、大场面、大事件、大人物、大动作、大工夫的打打杀杀、大题材、大背景、大成本、大妙作的影片,才是世界性的大片。在这些“大片”范围内,其中也不乏有许多堪称为真正的世界级大片佳品,但是也有不少的影片皆是假、大、空和热闹氛围下的泡沫剧。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观众的眼球、思维方式、欣赏水平、艺术眼光、视线的宽度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尽管有的“大片”媒体妙作为空前的大阵势,但还是免不了遭到国内外院线及发行商的谢绝和“退货”,受众观看后大跌眼睛甚至大有上当受骗的感觉。世界电影观众已经开始对那些感官剌激和热闹而空泛的“大片”感到视觉厌倦和疲惫,造成了空前的精神疲劳症。人们欣赏的口味与需求逐渐回归到人类的共通点上来:对人性尤其是对人性美的艺术渴求更加强烈。那些发生在小世界的故事,尽管是小人物、小事件、小场景、小成本制作,但因其关乎生命与人性,且充满人性审美情趣的电影作品,其艺术魅力及价值照样放之世界而无限的大,被世界观众喜爱接纳,得到院线及发行商的青睐,并且能够经受时间的考验证明而留下来的真正世界优秀经典大片。
    基于以上历史的经验教训与现实艺术发展需要的思考,我的电影文学剧本《白玛》,以人性美为核心,以抒情为主基调,以藏汉文化相交融的人文意识为主线,以神奇独特的西藏高原山川、河流、大峡谷的环境为背景,人物及事件以小见大,从而折射和构成和谐民族、和谐国家、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重大题材。因其情节或者每一个细节都将会触及到人的心灵深处,甚至撼人心魄,刻画和塑造出西藏高原之魂、民族之魂。越是民族的东西越是世界的东西。越是民族的优秀的文化、人性的审美的艺术才越是属于世界的文化精品艺术。力图倾力将《白玛》拍摄成为一部具有较高艺术品位又有独特审美价值的精品,力争向国内、国际大奖冲刺。
     作 为小说及电影文学剧本《白玛》的作者,我从古今中外文学与影视作品中所表现出的男女情感生活与有关异性肌肤相碰撞的故事中看到的是,大多所演绎的是人性中的性爱追求、刺激与享乐的精神过程、或是男欢女爱的肉体占有欲或精神占有欲上。难道人世间写男女情感和异性肌肤相接触的生活故事的文学与影视作品,就只有表现这些浅显的东西么?!在生活中,在文学与影视艺术世界里,应该肯定和承认,在男女情感,男欢女爱,异性肌肤碰撞中无疑有以上人性的方方面面表现和刻画,尤其在当下,经济利益的驱动,世俗的时尚的快餐文化、精神泡沫与文化垃圾,其市场占有量有相当的比重和位置。但除此之外,难道就再也没有赋于人性中审美价值趋向的新东西和永恒的审美艺术价值可值得表现和发掘么?!作为一个作家或编剧,仅有丰富的阅历、厚实的生活积累和艺术的积淀是不够的。尤其在当下的市场经济潮涌之中,在文化艺术作品日益市场商品化的今天,一个作家或编剧要想为文学艺术事业作出一点新的贡献,需要耐得住寂寞,需要有奉献和牺牲精神,需要有面对人们用市场经济尺度衡量而遭拒绝的勇气,需要思想与心灵上的不断冲刷和洗礼,需要在思想境界、文学修养和艺术表现力,在人生与艺术上不断地磨励自己,争取获得艺术上攀登珠穆朗玛高度上的真正突破。我坚信,无论是小说《白玛》中的文学描写,还是同名电影文学剧本中镜头的肢体语言的展示,作品中男女异性之间的情感、胴体的展示、肌肤的接触,应该赋予它们具有新的生命价值、崇高的精神灵魂和永恒的人性审美价值的新内容。在艺术世界里特殊的环境条件下,原来一个未婚女主人公白玛竟然以自己的肉体肌肤的体温去温焐、拯救一个男人的生命,唤醒失去知觉的男主人公高原。这就是我所看到的、读到的(包括听到的)文学与影视作品中没有出现过的,而却在自己的笔下所诞生的新的生命价值、崇高的精神灵魂和永恒的人性审美价值的新内容。我就不相信,这种既符合生活的真实又符合艺术(的、真实)规律,且具有崇高精神品格、伟大的人格力量和艺术魅力的(小说)电影艺术作品中的人性美,就打动不了中国和世界的(小说读者)电影受众(包括国内的院线、国际嘎线的电影发行商),就没有市场的卖点!尽管作品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提高。
    同样表现的是“床上戏”,在不一样的作家、编剧的笔下,因人生观、文学观、审美价值观的不同,所以有着决然不一样的艺术效果。这就是鉴别一个作品艺术高下的试金石。
    试想,一个再好的题材,让一个没有真正生活经历和生命体验的作家或编剧去写去改编,无论被人称之为怎样的大手笔,创作手法多么高明,让其去创作一个不熟悉的生活与未知世界的小说作品或电影文学剧本,可以凭聪敏智慧和娴熟的技巧把小说或电影文学剧本作品编得时尚好看,甚至还有一些的卖点,但却很难把握一个作品的真正内涵和艺术高度。因此,我对小说《白玛》,对改编的同名电影文学剧本,充满自信和希望。
    但是电影文学剧本《白玛》,只能为导演、制片人、演员提供一个二度创作的平台和勾画镜头艺术、展示肢体语言的想象空间。它需要多方面的真诚配合、支持和辛勤的辛劳动以及多个和谐的环境,才能最终完成创作任务,达到好的艺术效果的目的。正如刘申五先生
    在《〈白玛〉:独特神奇的艺术魅力》一文中所评价:
    《白玛》这部作品以浓郁的当代西藏高原生活气息,浓烈神奇的民族地域风情特色,强烈的时代精神火花,厚实的生活与思想底蕴,突出的艺术个性和审美感染力,从平凡人物身上塑造、刻画出了民族之魂、高原之魂和军民之魂。
    读《白玛》和创作谈《永远的西藏情结》,真的让人震撼,彻夜难眠,产生强烈的共鸣。作者是激情在胸冷凝行笔,老道大气,厚重。其语言优美、鲜活、传神,富于美感和张力,人物心理、灵魂的刻画与跌宕的情节撼人心魄,真实而细腻的细节催人泪下,粗犷独特的环境和人物的刻画,无不给人于身临其境的感染力。既写出了人物的灵魂之美,又写出了人物的不足与缺憾的突出个性,人物(和动物)的形象血肉丰满,生动感人,对表现人物日常生活中的矛盾的“度”把握准确到位,严谨而恰到好处,合情合理。浓郁的高原生活气息带我们走进作品中人物共同狩猎的情景,感受到对自然环境和生灵呵护的人性美。当进入到在收柴禾的过程视线中,感受到对大自然与绿色世界的关护真情,让人心颤。战士高原只身奋力扑烈火的无畏品格与藏族女大学生白玛雪中救士兵时复杂而美好的心灵,让人从灵魂深处震撼。而那只叫卓嘎的狗,其通人性的整个动作、声音、与人之间的故事,真的让人泪光闪闪,鼻翼常常抽动。当看到士兵高原目睹裸浴阳光河水的白玛等一群女性的场景时,和作者一样得到不尽的艺术美的享受。作品中对山川、河流、峡谷环境的描写,犹如身临其境的神奇、神秘,就连漩涡与泡哮的巨浪及其凶险与其在风平浪静后的柔情万般的两面性,也都拟人般地刻画得惟妙惟肖。在作品的首、尾部分,白玛那嘹亮动听的歌声,让人真切地感受到西藏人文风情的神奇魅力。作品结构严谨,铺排讲究,首、中、尾曾几次再现“河水清澈……”其内涵是有所指的。
    整部作品让人强烈地感受到作者的热烈、从容与对攀登美的艺术高峰的耐力和努力营造精品的韧性,其艺术品位实乃不低,有极强的影视画面动感视觉,是一部可以用时间留下来的优秀之作。因此,有望拍摄出一部撼人心魄的高艺术品位,产生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影视精品来!
    三、对电影文学剧本《白玛》改编的艺术把握与思考
    电影文学剧本《白玛》以人性美为核心,以抒情为基调,以藏汉文化相互交融的人文意识、人文风情、生命故事为主线,以神奇独特的环境为背景,人物及事件以小见大,从而折射、构成和谐民族、和谐国家、和谐世界的重大题材。刻画和塑造出西藏高原之魂、民族之魂,倾力将《白玛》拍摄成为一部具有较高艺术品位又有独特审美价值的电影精品,不仅让国内受众接受、喜欢,而且让世界其他国家的电影发行商、受众接受和青睐,真实地了解中国军人爱人民的优秀品质,了解藏族同胞如此热爱和拥戴人民军队的鱼水关系。
    电影文学剧本《白玛》就是要有一个最大的突破:让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让西方、北美的诸多国家消除对中国军队、军人的偏见甚至诋毁的极端现象,通过电影这一艺术形式的传播,让中国军队、军人有血有肉的良好形象在世界人民的心中真正立起来。
    同时,《白玛》也要突破业界的一大盲点:一直以来,在我国影视业界,只要一提到或涉及到有中国军队、军人内容的影片走国外院线,就会似乎有“谈虎变色”之感,产生一种恐惧、自卑、回避、拒绝的心态和不作为,越是这样越是让以这种形式的影片在国际上失去了一次又一次的交流、沟通与展示的机会,因此使观念上的沟壑越来越大,越来越深。究其原因,首先是我们有些电影工作者,被人家的偏见与诋毁弄得无所适从,没有自信心,一味去地迎合西方的某些味口,给自已艺术道路上划了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灯线,不敢去正视,去突破。当然,影片是一个必须讲生产成本投入、院线市场效益、回报比率等严肃话题的精神产品,这无庸置疑。如果我们的电影编剧、导演、制片人和发行人,都能从国家和民族大局的高度来考虑有中国军队、军人内容的影片的立足点、视角和内涵,找到一个能让世界人们对电影艺术认知的一个共通点上:那就是对人类人性美的欣赏和对艺术审美价值的追求与渴望。影片《白玛》正是切入在这一点上,而且绝对是“人无我有”的新意之作,几乎通过每个镜头和画面细节的刻画都可以达到感人肺腑、撼人心魄的艺术效果。在影片《白玛》里,还始终贯穿着浓浓的生态与环境保护的情结,这也是人类共通点,也完全有理由、有可能向国内、国际大奖目标冲刺。如果这样,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那将是我们作家、编剧和电影艺术工作者对中国乃至世界电影的一大贡献。
    因为《白玛》是根据自己同名获奖中篇小说改编,“白玛”是作品中女主公的名字,我觉得这部作品用人物名作为电影的名称,更具有藏民族性的特点,与人物的性格和主题思想等更切贴一些。
    《白玛》的故事主要发生在当代西藏高原一个神奇的大峡谷里,藏族女大学生白玛与士兵高原等主要人物的情感与生命故事。整个剧情以白玛协助高原收柴禾为主线而展开。镜头下,就是要让神奇的山川峡谷与河流,神秘的人文风情与凄美的生命故事演绎得让人如同身临其境一般地荡气回肠,催人泪下的艺术感染力而撼人心魄。倾注了我对藏汉文化相互交融、渗透下形成的特殊地文化深层思考与终极关怀情结,从平凡人物身上刻画出当代藏汉、军民相互奉献的民族精神与品格,塑造出高原之魂、民族之魂,以小见大,以和谐的人性美从而折射和构成了和谐民族、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重大题材的精品影片。
    整个剧情以白玛协助高原收柴禾为主线而展开。那山、那水、那人、那狗是作品的载体,也是人性和宇宙万物生命之源永恒的主题。镜头以峡谷山水为背景,以人、狗为刻画对象,将那神秘的山谷,湍急的河流,灵性的狗,伴随着藏族女性、道班技术员白玛与部队汉族战士高原等人物的情感生活与生命故事的层层推进,汇成了麻将沟大峡谷一道独特神奇的人文风情世界。
    从内地某大学毕业后分配在拉萨交通部门工作的女大学生白玛,下到偏辟的麻将沟大峡谷的一个养路道班锻炼当技术员,与一个从日喀则驻军派到麻将道班单独执行为部队收柴禾任务的士兵高原,在途中的雅鲁藏布江主支的大竹卡河畔相遇认识,并使高原很快融入到麻将沟道班工人与牧民之中和大峡谷神奇独特的特环境里。为了确保部队军政训练正常的开展和生活烧燃料的供应保障,在白玛的热情帮助下,当地牧民逐渐将在山上打下来的柴禾送到高原收购的山垭地。以此为契机,白玛、高原等人物的故事也逐渐展开。
    在这个特殊地域文化环境下的特殊的区域里,不同民族文化滋润下的新一代藏族知识女性白玛,她的生命意识、宇宙意识、民族自尊和中华民族的道德精神,在的系列言行中不经意地表现出来。她对大自然和对生命的渴望与热爱,在她的人格力量中得到体现,从而展示了人与大自然、人与环境、人与动物、人与人之间的一种赋予生命永恒的力量与企求。
    白玛对自己民族兄弟中表现的某些愚昧落后的东西有着强烈的文化批评勇气和引导意识。她同情热爱本民族的牧民兄弟,但又不能容忍他们在某些方面所表现出的愚昧无知。她同情热爱他们,为他们找打柴禾挣钱的活计,但又决不姑息迁就他们中的个别牧民兄弟,如洛桑为了个人的眼前利益去践踏自己家园的山川树木,去毁掉点缀家乡山川稀少绿色世界的长青柏树。在协助高原称柴禾中,洛桑与白玛发生了矛盾,高原从中调解,白玛不仅没准情,反而指出高原这是在和稀泥不负责任,使高原自觉愧疚和佩服。但当白玛弄清洛桑将柏树作为柴禾挖了卖,是为了赶时间换钱回去为病在家里的老婆治病的原委后,一方面仍坚持不予过秤,一方面说服他将柏树背回山上重新栽上浇上水,并从自己衣兜里掏出钱让洛桑回去为老婆治病。白玛的真情让洛桑非常感动,后来成了白玛的真正拥戴者。高原也从中悟出了白玛的良苦用心,对白玛更加钦佩。
    白玛热爱士兵,但对高原在收柴禾中那种多扣牧民兄弟用血汗换来的柴禾水分的行为也不能容忍。当在一次高原独立收牧民兄弟的柴禾中,白玛赶来后站立身后观察多时,正为高原很快地进入工作状态感到高兴,但却无意中发现高原在称柴禾的秤上有了破绽,也引起了打柴禾牧民的不满情绪。她当即批评并要求高原重新一一过秤,尽管令高原有点委屈和尴尬,但还是亲自操秤重新称了柴禾。她的性格在这里就是一针见血,要让高原懂得尊重牧民艰辛的劳动和利益,决不能容许对牧民兄弟人格有半点的蔑视。但事后她又主动地去找高原道歉了自己不注意场合让高原有点过意不去的做法,高原也检讨了自己尽管动因很好但确实伤了牧民兄弟的感情。后来他又主动向牧民兄弟们做了陪礼道歉,没把这事放在心上的牧民兄弟也很感动。
     白玛热爱大自然,更热爱生命,喜欢和高原一起狩猎。但当猎物一次一次出现在枪口下时,但她却又忍心让高原去猎杀带着一群子鸡儿的母雪山鸡,此时跟随他们狩猎的狗“卓嘎”恨不得刨地三尺抓出猎物。当狗“卓嘎”发现了山上的群羊猎物之后,他们准备猎捕时,因拉动枪栓而令狡猾的羊群闻声而逃。高原(包括卓嘎)正为狩猎失败而沮丧时,他们又发现了香獐子独卧在一堵巨石上,由于好奇一时冲动的高原,迅速提枪瞄击,当高原正扣动冲锋枪板机的一霎那间,白玛却突然奋力抓起枪管,一声枪响划破天空,白玛的举动令高原也令她自己感到惊魂不已,出于一种本能,她不愿看到稀有獐子的生命毙于士兵的枪口之下。人性中美好的东西在狩猎的矛盾冲突和感人的细节中得到凸现和张扬。
    高原是个士兵,也是个有血有肉的血性青年。他热爱美丽神秘的西藏山川、河流和牧民,在参军前已将原名高远改为高原,是有着自己的内涵的。他有抱负和雄心,他把麻将沟大峡谷的单独执行收柴禾任务和生活视为自己的将军之路的开始,还把钻研《战争论》和文学名著作为自己对生活和未来的追求;他恪守军纪连规,但又完全受连首长那些训导的束缚和那些过份禁锢不同民族异性交往的羁绊。他偏就在第一次认识白玛后从心底里喜欢上了开朗奔放的白玛。他和白玛的整个交往过程,实际就是增进藏汉和军民之间团结友谊的过程。
    高原和狗一次从山上巡柴回道班的途中,当他无意中发现白玛等道班女工裸浴在河水阳光下时,从对异性的好奇心理开始,到产生对人性美的生命渴望与赞美,灵魂在自己的心路历程的煎熬中得到进一步的升华(西藏每年七月都是淋浴时节),从而更加热爱西藏、热爱藏民族、热爱大自然与生命。
    高原在雪地里同道班班长汪鸠的辩解矛盾,是因白玛在荒原雪地的夜晚里背回休克的他在自己室内进行抢救,而被半夜从盘山公路上返回道班的汪鸠无意中发现,产生了对白玛和他的关系误解矛盾之后,虽使其正直与理性兼有的鲜明个性得到了充分张扬,但也暴露了他的好冲动与不够理智的的弱点。
    高原还有其他一些的缺点,如多扣牧民的柴禾水分;对毁坏山上长青柏树的牧民洛桑的行为,只考虑自己完成收柴禾的任务的需要,不仅不批评规劝,反而从中和稀泥,因此受到了白玛严肃的批评。只有这样,他的性格发展才是真实的。
    然而瑕不掩玉。当山上的柴禾受到大火威胁时,他的生命受到考验时,他的内心世界与性格才较完整地统一起来,即使在大火中把自己的肉体筑成一道挡风的高墙也心甘情愿,那是军人的天职。
    在那个风雪交加的夜晚,高原在山上扑火后与卓嘎返住地趟过冰河的途中,终因体力不支昏倒休克在河边的风雪中。白玛从“卓嘎”的报信中得知情况后,在雪地里背回生命垂危的高原,在大峡谷里没有任何医疗救护条件、没有第二个人援助的情况下,她将高原背回了自己的室内,看着经她自已努力并实施多次抢救措施之后仍然处于生死紧急关头的高原,毅然用自己洁净的肌肤和体温去温焐拯救一个战士的生命之躯。当受到汪鸠班长的误解、斥责时,极度委屈的白玛,此时的性格表现尤为镇定(或复杂)且柔中有刚,泪水的流淌才是她的理智和机敏的催化剂。呵护的理智终于使她撬开了高原的门锁,为高原拿去换衣,不能再让第二个人发现他在她的房屋里。然而,白玛美好的心灵和动因遭到了不明真相的道班班长汪鸠的误解和严厉训斥。白玛的这种镇定(或复杂)的理智,在这里也似乎显得有点怯懦,也似乎是她性格中最大的缺陷。如果她当时与汪鸠班长据理力争;如果她当时不主张用牛皮筏送士兵过大竹卡河;如果……然而我却不能随意将笔下的女主人公拔高成那种完美无缺的西藏高原女神。
    大竹卡河畔和麻将沟大峡谷、道班周围的山川、河流就是神奇高原人文风情的一个缩影。在这个被浓缩了的世界里演绎的民族与民族之间、男人与女人之间、士兵与牧民之间、人与大自然之间、人与环境宇宙之间、人与动物之间的生命勾连和对生命的执着热爱与奉献牺牲精神品格的故事。当生命受到严峻的考验时,藏汉文化交触下撞击出的一种强烈的时代精神火花,在凄美悲壮的结局中,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得到张扬和升华。
    在高原突然被召回连队退伍之前,白玛用牛皮筏送他过大竹卡河时,他为白玛舍身忘死的言行而感染,江风陡起,在与巨大的风浪与漩涡的搏击中,白玛为了他的安全而落入江水之中,而他也毫不犹豫地跃入水中去救白玛。
    在生死攸关的时刻,白哈达也成了连结不同民族、不同性别的生命载体。虽然两个人物的命运都是凄美悲壮的结局,但却反映了两个不同民族个体关系共同生存于宇宙之间,生命的价值在顽强与懦弱的选择中,共同对生命的渴望与呵护及藏汉民族之间、军民之间休戚与共、血脉相连的精神品格,昭示人们:当人的生命面对大自然的险境时,便趋向一种舍生忘死的凝聚力和一种勇者无畏的牺牲精神。
    白玛和高原的死虽带有某些世俗化的悲剧色彩,但白哈达却成了他们生命终结和民族之间,军民之间相互奉献精神风骨的载体。
    在电影剧本的结尾处,如果没有清理白玛遗物时发现白玛的那封信,白玛的思想将是残缺的,也将使作品的整个构架及艺术品位失去半壁江山。也就体现不了藏汉文化相互撞击、交融并赋予人物的优秀品质和尊严。从那里面,我们可以看到藏民族的虔诚、善良、正直、机智、勇敢、坦诚和自我牺牲精神。否则也就不能将一完整独立的血肉丰满的藏族女性形象展示给电影受众。没有这个契机,就无法从“山、水、人、狗”的故事内涵中感受到西藏高原浓郁的生活气息、神秘色彩以及特有的民族文化积淀的氛围。
    在整个作品中,具有灵性的狗“卓嘎”也占有重要角色的位置。高原为了保护在山上的柴禾,一人孤军奋战,勇扑烈火,得益一只叫“卓嘎”的狗的报信(镜头中曾多次出现狗叼裤腿的场面和细节)。“卓嘎”在高原扑火时裤腿着火后竟用屁股将其火星蹭灭,而自己却引火上身;当高原处在被大火包围或呑噬的危险时刻,它用力叼着他的裤腿往外拽;当残柴上的火种即将引起大柴禾堆火灾的紧要时刻,狗在多次抓扑中被灼得嗷嗷叫,此时已经筋皮力竭的战士高原的视线下,卓嘎最终翘起一只后腿洒尿淋灭了火种;当高原昏倒休克在河岸边时,它叼起他掉进冰河中的裤腿拖上岸边,直到叼起大衣为他盖在身上后又跑回道班给白玛报信;当高原与道班汪鸠班长在道班旁的公路雪地上即将发生辩解与矛盾的那一瞬间,“卓嘎”突然出现横在了中间,带给了双方冷静与克制的意想不到的效果,等等,狗的一系列动作与细节,贯穿整个影片的始终,都可以看出被驯化了“卓嘎”是一只非常灵醒、通人性的狗,它忠实地为女主人和高原看护柴禾、看守公路塌方和报信。当白玛和高原被风浪吞噬哪一霎那,它本能地跃向他们……当它的身边失去了女主人白玛和士兵高原后,又整日悲泣嚎叫和巡望在河岸。这只通人性的“卓嘎”怎么又不令人震憾!痛苦的狗一直在江河岸边巡望着、期待着!
    于是白玛美丽的身影和高原伟岸的身躯,又隐隐哟哟地重叠出现在银幕,白玛在影片开始和送高原过江河时曾唱过的那首嘹亮动听的民歌声,再次在音乐中响起……
    (注:作者为湖北荆门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1996至1997年就学毕业于鲁迅文学院作家班。曾获“当代文学奖”等十余次奖项。《白玛》作家出版社出版,2008年3月获第六届“屈原文艺奖”。《〈白玛〉:从小说到电影文艺剧本的艺术把握与思考》载于《文艺新观察》2007年第2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