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电视连续剧《高纬度战栗》(下面简称《高纬度》)据说获得了较高的收视率,不少人说它是一部值得回味的作品。这的确让我感到欣慰。甚至还可以说,让我“至感欣慰”,“至感唏嘘”。不带一点夸张地说,写作《高纬度》,是我一次带有高度“自虐”性的尝试。这种“自虐”般的尝试,在我几十年的创作生涯中,除了当年写《泥日》时经历过一回,后来就再没有过了。而由此带给自己的“痛苦”和“艰难”,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 二 中国的当代文艺创作,向来被人划分为“纯粹的”和“通俗的”两大类。有多座“山岭”在做着它们的分水岭。盘点多年的实际情况,窃以为这些“分水岭”中最主要的一座就是“对待大众的态度”。所谓的“纯粹的创作”一般情况下似乎是不考虑大众的阅读需求和感受的。而大众的阅读需求和感受,恰恰是“通俗创作”的“生命线”。我向来对这种划分法有点不买账。为什么“纯粹的”创作就不能搞得让平民百姓也能喜欢,并“趋之若鹜”地来品评玩赏呢?为什么“通俗的”作品里就一定不能带有更独特的深刻的审美和形而上的意味?为什么一让老百姓喜欢,这个作品就一定不纯粹了?为什么要一定人为地在读者观众和作家艺术家之间制造这样的隔阂呢?为什么要一定人为地在作家艺术家之间制造这样一条不允许跨越的鸿沟呢?难道“纯粹的艺术家”们不希望广大的老百姓来观赏他(她)们的作品?好像实际情况也不是这样的。难道“通俗创作的艺术家”们不希望自己的作品具有隽永的艺术生命力?更不是了。那我们能不能把一部作品写得既非常好看又非常深刻,既非常通俗又非常艺术,既让大众非常喜欢又具有非常独特的审美个性?能不能做一回这样的尝试?于是,我决定在《高纬度》里进行一次这样的试验。后来才得知,这么干,实在是有一点“自虐”。 三 说这种“自虐”很痛苦,首先要说清它的艰难性。这个艰难性,着重体现在它的两难上。把一部作品写得非常好看,对于一个比较成熟的已经掌握了一定叙事功能的作家应该说是不太难的。要让一部作品带上作家的艺术个性特色,只要他(她)蓄意为之,也不太难。但要把这两者结合在一起,就变成了两难的事情了,变成说说容易,做起来相当艰难的事情了。最难的还不是技巧问题,而是形而下的“写什么” 的问题,“指向”的问题。关键的一点就是能不能抓住受众的关注点。历史上有句话说“为民请命”,我想这是这一方面的最高境界。你能“为民请命”,人民能不喜欢你的作品吗?但我们不能去“玩”请命,也不能老在那里“请命”。关注他们的生存需求,表现他们的生命状态,呼应他们的心灵召唤,是也。多少年前,有过一个提法,叫“人民性”,这是个好提法。 四 《高纬度》走的绝对是“三贴近”的路子。“三贴近”有各种贴近法,有直面现实的贴近,也有只贴近浅表而回避深层矛盾的贴近。要让大众爱看,但又要非常深刻,你必须直面现实,不回避深层的矛盾。这里关键的一条是“独立思考”。一定要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头脑自己的心跳和喘息去品评权衡掂量踅摸这个现实和时代,以及现实中的人。要“直面现实”,要“独立思考”,就会有准确不准确、全面不全面、分寸把握得恰当不恰当的问题。紧跟着就会产生一个认可不认可的问题。要实现真正的“三贴近”就衍生了一个勇气问题,信念问题,使命感问题,当然还会有社会大环境的“宽容度问题”。 五 通俗作品容易以故事以情节取胜。中国的老百姓喜欢看故事,看人物的独特命运变迁。在中国,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玩情调。但大部分的老百姓阅读和观看,还是以看故事、看人物命运为要义。不要瞧不起这一点。想想大仲马,想想金庸吧。一百年后讲欧洲文学史和中国文学史,还是躲不开这两位讲故事和表现人物命运的高手。曾几何时,我们刻意淡化情节和故事,淡化人物命运,跟着康定斯基空说了一通形式中的“意味”,力图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这个地球(大众群体),结果尝了苦头。所以,还是坦诚地承认我们要学会讲故事,学会讲人物命运,这样才能让自己的作品走到人民中间去。但因此而走到另一个极端,作品中只有离奇的故事和光怪陆离的命运变迁,而没有扎扎实实的人性的历史展现,那么,我们充其量也就是在制造浅黄色的浅粉色的或黑灰色的“地摊文学”而已。如果没有“黄江北”,我不会动笔写《苍天在上》。如果没有“周密”,我也不会动笔写《大雪无痕》。如果没有“劳爷”,自然也就不会有《高纬度》了。反过来说,这几部作品中,如果没有这几个特定人物的人性展现,它们也就不是我要做的东西。孕育这样的人物,在创作中展现这种特定典型人物的人性深度和社会欲求,是我关键的“自虐点”。回到“自虐”这个说法上。写《高纬度》花了一年零七个月的时间。“自虐”到最后,身体几近崩溃,牙痛到了坐卧都不成的地步,又不敢去医院拔掉它,只怕在那时的身体状况下,医生不敢拔,强拔的话,会让本来就已经处于崩溃边缘的身体一下垮掉,而不能写完已到终结阶段的《高纬度》。那时每天只能写一个多小时,再折腾,脑子就木了,牙也会剧疼到你必须捧着脸颊在屋里四处转悠的地步。最后,它却自行掉了下来,那是在我画完最后一个句号的第三天。牙因此突然地也就不疼了。我只能哭笑不得,并“收藏”起了它。作为一段“自虐”经历的纪念品。用它继续提醒自己,要真正写好一部“老少皆宜,男女都爱”的作品,不管你有过什么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你还是必须经历一番“自虐”的。好在嘴里剩下的牙还经得起多次掉落。能支撑我继续不断地把这种试验往深里和厚里做下去。 原载:《文艺报》2008-4-24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