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从人性化视点演绎体育精神——《破冰》给体育题材电影带来的启示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饶曙光 参加讨论
《破冰》在众多的体育题材电影中脱颖而出,在长春电影节上一举荣获了包括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在内的四项大奖,的确令人很意外,但也有其必然性。众所周知,借助于北京举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东风,广大电影工作者推出了数十部体育题材电影。但有些遗憾的是,一些体育题材电影缺乏应有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急功近利直奔“为国争光”的主题,在情节上陷入了“运动员经受挫折,经过顽强拼搏并最终战胜困难”的套路和模式,对体育精神的理解也非常狭隘,因而缺乏打动观众的艺术感染力。毫无疑问,所有这些电影从主题上看绝对是“正确的”电影,但从审美效果上看却很难成为“感人的”电影。应当说,影片《破冰》在这些方面有所突破和超越。
    首先,《破冰》克服了一些体育题材电影急功近利直奔“为国争光”主题的弊病。影片虽然也写了一个“英模式的”人物,但却不是从传统的“国家”角度和视点去观察和审视,而是从“个人”角度去观察和审视,使影片具有了丰富的民间话语特性及其民间话语所拥有的情感力量。主人公赵红旗作为一个普通的、基层的教练员,虽然也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国家的体育事业,但他似乎不是简单的“为国争光”,而是源于个人的某种执著乃至“痴呆”。关键在于,在个人的执著乃至“痴呆”与国家的利益相一致的前提下,我们还有什么必要一定要高喊“为国争光”呢?《破冰》好就好在根本就没有高大的口号,甚至为国争光的话语很少提到,但却展现了一种真正的体育精神,一种真正的体育的力量。这恰恰是一种民间话语,一种个人的视点和角度,一种独特的情感记忆和想像——而所有这些,都是真正的艺术作品最需要的。其实,体育电影最独特的地方正在于体育电影可以把官方话语和民间话语、国家利益和个人追求,在一个更高的层次和境界上统一起来,并且借助于民间话语最有效地传递和传达官方话语,有效地建立起与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的情感纽带和沟通渠道和空间。毫无疑问,《破冰》是一部弘扬主旋律的影片,但其表达方式却是非常“个人化”的,因此,比较容易获得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的接受和认同。中国观众毕竟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有自身的独特体验和境遇,所以像《破冰》这样与本民族的现实体验和审美经验、尤其是个人化的现实体验和审美经验相一致的影片对中国观众有更强烈的亲和力和文化认同感。
    为了获得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的接受和认同,《破冰》选择了“儿子”的叙事视点来讲述“父亲”的故事,产生了巨大的情感“张力”。可以说,这个叙事视点本身就提供了一种情感的观察、一种情感的力量:尽管儿子对父亲有很多的不满,甚至只有“冰”的感觉,但是在这样的叙事当中,实际上是慢慢地把这块冰融化了,在不动声色之中建构起了一种“沟通”。实际上,影片巧妙地隐藏了一个沟通的主题,而且这个沟通的主题并不是编导强烈喊出来的,而是在自然的、情感化的叙事当中,一点一滴地传达给观众的。我觉得这正是体育电影最需要表达的。而我们现在的一些体育电影,完全是离开人物的日常生活来塑造人物,使人物一点儿都不真实,外在于观众的感情,外在于观众的日常生活体验。电影高高在观众之上,或者说远离观众的日常生活体验,远离观众日常的感情状态,最终的结果当然是观众远离电影。
    作为一部体育题材电影,《破冰》从人性化的视点和角度演绎了对体育精神的理解,对体育本质的理解。体育精神或者说体育的真精神并不一定是得冠军,不仅仅是奖牌,而在于人的价值的自我实现。在真正的体育竞技场上,真正拥有“光环”的人永远是少数人。体育题材电影当然可以表现“光环”,但更重要的是理解和表现人性。理解和表现体育精神,首先要理解和表现人性。只有充分理解和表现人性和人生,才能充分理解和表现体育及其体育精神。《破冰》避开了“光环”而另辟捷径,从人的价值的自我实现弘扬了体育精神。无论别人怎么评价主人公,他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在某种意义上实现了自我的价值。正如歌舞片不仅仅是展示歌舞一样,体育电影也不仅仅是展示体育场面,仅仅表现“励志主题”。“励志”固然是体育电影的重要主题,但绝对不是惟一的主题,好的体育电影必然要跳出励志主题向更深层面开拓。同时,正如夺冠不该成为体育竞技的惟一目的,在比赛中完善、超越自我也是体育精神的重要方面一样,体育电影的主人公也应该通过体育竞技不断探寻生命的意义、人生的价值。这也正是《破冰》给我们的启示。
    现在的导演就怕别人说煽情,似乎煽情是一件很掉价的事情。《破冰》的编导似乎也害怕“煽情”而着力去营造含蓄的风格和表达。影片中有些段落的“意味”可能需要细心琢磨才能体会得到。毕竟,批评家的个人标准与观众的标准还是有差异的。一般的观众恐怕更愿意接受直观的、感性的、乃至“煽情”的东西。观众不怕掉价,怕掉价的是精英批评家。问题在于,要让观众甘心情愿掏钱买票去电影院看电影,就必须要考虑观众的观赏快感,适当的煽情恐怕也是必不可少的。笔者想要强调的是,创作在任何时候都应该向观众倾斜,以观众的立场而不是批评家的立场来进行创作上的最终取舍。
    原载:《文艺报》2008-7-24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