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影像之思及其历史再现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赵长军 参加讨论
丁亚平新作《影像时代——中国电影简史》,可以说是近些年关注中国早期电影的著作中的一部力作。
    从时间跨度上看,全书从19、20世纪之交的中国电影初年写起,以精练而简约的笔力,历述30年代新兴电影文化运动、国防电影运动、“孤岛”电影、战后进步电影运动、“十七年”电影、新时期电影、90年代电影等诸多电影时段的前前后后,直至将历史的笔触延伸到21世纪初的当下的影像世界,上下迁延,横跨百余年。对正在发生着、或刚刚发生过的电影现象和事件进行历史化的描述,需要眼识和勇气。从地理跨度上看,作者以开阔的视野,纵览中国电影百年风云,将沪、港、粤、内地等不同空间、地域内的电影发生、发展备述于一书,展呈出一幅百年中国电影全景式的、立体化的多彩画卷。作者这种试图换一种思路来重构中国电影影像时空的做法,本身就蕴涵着多重的可能性,在学术上给予人们以启迪与遐想。
    《影像时代——中国电影简史》叙述详备,思考缜密,并非一本纯粹的电影史著作。在书中,作者融史、事、思、评、议于一体,既大胆设计,充满学术想象,又“小心地论证”,用确凿翔实的历史事实,精辟大胆的历史推论,细密审慎的哲理深思,充盈丰沛的史料佐证,透辟简约的背景分析,共同描画出中国电影史的别一番景观。同时,本书还尽量将近年中国电影史研究领域内的最新成果悉数收罗于内,“取彼之材,为我所用”,这无疑增加了该著的历史厚度和客观性。
    对于影像历史的再现,作者坚持从历史、逻辑的思维纽带出发,“把电影放到历史的背景和各种语境之中”进行研究或观察,非常注重对电影事件和现象的历史纵深的把握,将历史事件与现象还原到特定的历史时空和文化语境之中,前因后果,来龙去脉,说得简捷明了,又清晰直观。这是与作者所认识并倡导的电影观分不开的:“民族电影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的变革直接与其所处的时代生活和社会空间发生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同时又体现着特定空间范围内的社会心理的一种时间性的历史传统存在关联。”一方面从时空的角度解构影像,一方面又用时空“再造”影像。历史的具象、理论的抽象、影像的幻象,三位一体,如影随形,其分离与汇聚钩织出百年中国电影的现实之网。
    最为难得的是,作者以其敏锐的学术直觉和洞察力,发现中国电影从诞生之初到新世纪的发展历史,始终伴随一些最基本的东西,“其一是作为理想空间的全球性背景,其二是作为现实空间的时代政治经济力量,其三是作为真实空间的社会文化精神及其多元性的个性呈现”。这三个空间的描述具有高度的概括力和抽象的简约性,假使说前者可以视作电影的全球化语境与视野,指的是电影的源始天性和基本特征的话,那么,后二者则涉指电影运动与社会空间的内涵,包括电影在现实的运动发展过程中的所有潜力与趋向,随着时间和经验而逐渐形成。在书中,作者正是秉持着如此的判断,直指中国电影百年历史嬗变的内核。我们看到,在全书每个章节的结构布局中,作者总是能够寻找出中国电影在三个空间中的历史坐标,客观、准确地揭示出其发展的不同历史轨迹。应该说,作者所指出的这三个空间,同时也是三个视角、三个维度,这为我们拨开氤氲在百年中国电影之上的纷繁芜杂的历史表象,探寻历史的内在肌理和质的规定性,提供了多种可能。
    原载:《人民日报》2008-09-18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