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舆论的千呼万唤,电影《梅兰芳》终于揭开了神秘面纱;已经退出流行的京剧艺术,借此引起了广泛关注。这是该片热议热映带来的最大附加值。 为了保护和弘扬国粹,多年来媒体在宣传方面花了很大的工夫,却难尽如人意,而电影《梅兰芳》的先期舆论,竟能使得京剧和梅兰芳这个老话题时尚化了。回顾起来,此番有几个要素是相关作品所不具备的。首先是被视作“隐私”的“梅孟之恋”不再忌讳,也使得孟小冬这个传奇人物得以“解禁”;其次是以往对陈凯歌作品的争议,此番助长了《梅兰芳》能否成功的悬念。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该片热议既是制作方谋划出来的,也是传媒界趁势“借东风”的结果,在这样的“双赢”里,确有值得总结的经验。 借时尚包装,向观众展现京剧艺术的美好,是《梅兰芳》的文化价值之一 在时尚的包装下,向观众展现京剧中最美好最本质的唱腔艺术,这是电影《梅兰芳》的文化价值之一。 影片里有几段“戏中戏”,是剧情演绎的需要,同时又具备声腔艺术的价值。其中最成功的是梅葆玖的幕后配唱配音,包括《樊江关》、《女起解》、《黛玉葬花》、《游龙戏凤》以及昆腔《游园惊梦》、时装戏《一缕麻》等,无论在梅派风格的把握、韵味的呈现,还是在声乐上的表达方面,它们都达到很高的境界。73岁的梅葆玖代表当代男旦的最高声乐水平,他的歌唱,在老梅的基础上吸取张君秋和西洋美声的经验,具有新的艺术信息和技术含量,因此他的嗓音,比乃父晚年更为圆润和富有耐久力。影片《梅兰芳》不失时机地把梅葆玖声腔艺术记录下来,让它凭借电影的翅膀传播得更远,这是功德无量的事情。除梅葆玖外,王珮瑜和张克配唱的老生段子,韵味也很醇正。从该片对京剧唱腔的呈现来看,陈凯歌导演无疑是有鉴赏力的。 不过除了唱腔外,“戏中戏”在表演方面就显得生硬了。除了扮演少年梅兰芳的余少群外,黎明、章子怡和王学圻,由于不是戏曲出身,学京剧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他们的手眼身法步基本“不是里头的事儿”。其中章子怡的差距更大,好像她有一处由于表演同配音不协调,还引起了场内哄笑。自从有了电视以后,老百姓看京剧变得很容易,可是屏幕上鱼龙混杂,以至于一些本来应该淘汰的东西,也裹着“传统文化”的包装,让观众被动地接受,这实际上为京剧作了反宣传。虽然《梅兰芳》是电影而不是京剧本身,但是还是要对平时不看京剧的观众提醒一下,不要误会“这就是京剧”、“这就是孟小冬”。 人物基本面:“是梅兰芳” 人物关系演绎:“这不是梅兰芳” 凡以真人命名的文艺作品,就需符合人物的真实。这种真实是大关节目上的真实。何谓大关节目?它指的是人物性格的基本方面,其人生的主要业绩和思想倾向,相关历史事实和时间节点,主要的人物关系以及时代背景等。大关节目必须真实,而细节可以想象,情节可以虚构,而且这种虚构也可视为一种真实——编导所设计出来的行为和动作,或许事实上主人公不是这样做的,却完全可能这么做。 电影《梅兰芳》对众所周知的一些大事的处理,应该说是基本符合人物和历史的真实,诸如梅兰芳蓄须明志富有民族气节爱国情怀,坚持艺术革新创立梅派,国际巡演提高中国文化的地位,威武不屈为“戏子”赢得尊严。又如,“梅党”的紧密护围使他常想冲出“樊篱”,去赢得思想和行为的自由空间;他又想大胆去爱,去过一种压力较轻的凡人生活。《梅兰芳》对于这些人物基本面的正确表现,使得我们相信:这是梅兰芳。 然而在另外一些方面,我又觉得“这不是梅兰芳”。 影片的第一段描述青年梅兰芳同老辈名角“十三燕”斗法。“十三燕”这个名字,想必是从闻名遐迩的“老十三旦”艺名中化出来的,看其影片中的事迹,原型应该是谭鑫培。老谭和小梅之间确实有过误会,也曾打过对台。既然作者把谭鑫培的名字改成“十三燕”了,那么完全可以虚构,这些我不反对。我反对的是把梅兰芳和他的艺术对立面,处理成创新和守旧的截然对立和两极分化。梅兰芳绝对的新,对方绝对的旧,而且是新的绝对战胜旧的。影片中,梅兰芳不顾情面坚持以新戏打对台,竟把坚持演经典戏的十三燕,斗得一败涂地,溘然死去。其实,梅兰芳在艺术上的新旧观不是将两者对立,而是创新中有继承,继承时求创新。梅派艺术是新和旧的和谐统一体,他所倡导的“中和之质”、“移步不换形”,最能说明其新旧观。生活中的梅兰芳怎么可能如此去同别人斗法呢?对于自己时装戏的教训,有他自己文章为证,而影片却表现梅兰芳演时装戏而大胜,十三燕演《定军山》而打败,可是恰恰谭派《定军山》流传百年迄今仍是经典,而梅兰芳的时装戏如今安在焉? 关于“梅孟之恋”,我所掌握的真实情况是:1926年在京辅佐张作霖的奉系军阀张宗昌,荒淫无耻,染指于孟小冬,情急之中孟小冬求助于当时在梨园掌纲的杨小楼、余叔岩和梅兰芳。杨余诸贤出于同情和爱才,说动对孟小冬本来就有好感的梅兰芳,使他断然采取“非常措施”,遂有梅孟历时四年的事实夫妻。孟小冬事后撰文说,他同兰芳的婚姻,是“有人撮合的”。在整个事件中可见梅兰芳非但有情,而且有义。这些就是相关的历史背景和基本事实。可是影片却处理成孟小冬大胆传情,梅兰芳欲行又止,最后被原型是齐如山的剧中人邱如白设局陷害,使他俩尚未结合就被迫分离——这里,经过影片提炼加工和艺术化的处理,反而不如生活本身来得精彩而深刻。 梅兰芳的性格,是外柔内刚,柔中蓄刚。他的蓄须明志,这是男旦参与的抗战的特有方式。事实上在整个拒演事件中,梅兰芳与日本人直接接触不多,主要是同汪伪官员褚明谊以及三六九画报的一个亲日的主编,先后进行周旋。这两个汉奸都是票友,而且本来同梅兰芳相熟,因此梅兰芳的斗争方法,主要是软缠硬磨,说一些与唱戏相关的事儿词儿反唇相讥。这些都是“梅兰芳式”的。而影片的处理是日本军阀亲自上阵,凶神恶煞,拔刀相向;最后梅兰芳自打伤寒针,蓄了胡子,走向高处,慷慨陈词,轰然倒下,大有“英雄就义”之态——这就反而一般化了。 黎明:一身正气准确捕捉梅氏风范 章子怡:虽然“阳光”却失于“老嘎” 关于人物塑造,令我感到意外的是黎明的表演。梅兰芳的那一份木讷,那一份“蔫儿”劲,反应迟钝却又诚恳而有主见,这些他都拿捏得很好。我所接触过的梅家子女,个个温文尔雅,人人谦谦君子。你听他们说话,虽是正宗的北京味,却有一种苏州人的那种柔软度,又糯又甜。黎明就让我有这种感觉,他准确捕捉到了这种梅家特点。好的男旦演员,应该是“台上不像男,台下不像女”,黎明演得一身正气,他使观众相信,梅兰芳就是这方面的典范。当然如果他在眉宇和举手投足之间,再出一点京剧艺人生活中的神采或者说是惯性动作,那么人物形象就会更加传神。 章子怡在影片中无疑会吸引更多的眼球。不过演员本身的亲和力,同角色是否塑造成功,未必成正比。章子怡演的孟小冬,非常“阳光”,对梅兰芳主动传情,大胆充当“第三者”,大概编导认为这样更能适应观众赢得票房吧?然而这就不是孟小冬了。当时孟小冬只有十七八岁,比梅兰芳小14岁,况且她入行不久,是个进入京城才一年的“外来户”,因此她不可能在梨园世家面前如此“老嘎”。作者杜撰出一个虚假的孟小冬让章子怡演,真是难为她了。 影片所有人物中,我最喜欢的是那个名叫田中隆一的青年军官,他热爱中国文化,热爱京剧,上门坚请偶像梅兰芳出演,是为了艺术,而不是利用梅兰芳的威信麻痹群众。梅兰芳不肯为企图灭亡中国的侵略者演出,田中却说:“只要京剧在,中国不会亡”,并举出清被中华文化所化的历史事实。这种认识出于一位日本军官,非常典型!最后他游说梅兰芳未果,又遭到上司的惩罚,里外不是人,只好饮弹身亡。这个角色戏份很少,却意义深刻而令人回味无穷,堪称本片最佳“小人物”。 原载:《文汇报》2008-12-06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