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岁末,无论期待与否,已经习惯了有一部冯小刚的贺岁片出现。这次,影片有个让人浮想联翩的名字:《非诚勿扰》。 主线是一个简单又充满世俗想象的爱情故事:年轻美丽的女郎,和一个偶尔有着奇思怪想的男子相遇,一系列事件的发生造就了爱情。有着丰满嘴唇的舒淇与人过中年的葛优一相遇,故事便带了点美女与野兽的意味。而就是在这样的组合中,葛优扮演的秦奋俨然模范情人的代表:有些钱,有些坏,外表滑头实际却内心执着,难得的不止是有钱有闲,重要的还有能任打任骂任劳任怨,于是可以不记消费成本地奔赴天南海北,为了假想中的爱情不遗余力。从头至尾的调侃加上攻无不克的爱情砝码,有些真诚又有些煽情,如此的真真假假糅合在一起,就上演了这么一出冯氏年末大戏。 可是,该说好还是不好?不可否认,这部电影还是从某种程度上折射出了当下社会的一些现状和问题:日益走进公众视野的同性恋,借征婚名目推销墓地的女郎,性冷淡的离婚女性,台湾的未婚妈妈。在和舒淇相遇的前前后后,葛优遇到形形色色的征婚对象,这些无不是千奇百怪的人物,构成了颇具现代社会特色的人生百象。而这些人物的设置显然是投合了大部分观众趣味的:带点符号性,带点边缘性,一般人心生好奇但未加深究,不太会形成公众讨论的亚文化群体。就是在这样的人物和问题上,电影不痛不痒地开些玩笑,无伤大雅,又令人心领神会。 只是,这个故事扰到的都是痒处,而不是痛处。从一开始,所有的语言和情结都隐含着一种对生活的夸张,变形。而这种夸张变形又只是一点点的夸张变形,令人有些新鲜又感觉熟悉。它对问题的触碰也是蜻蜓点水,点到即止,一笑而过。它触到了你的痒处,但这个触碰不会让你觉得冒犯,觉得尴尬,它不会让人疼痛,但又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你对一些公共事件的窥视,评价,包括批判。唯其觉得不合适的地方,是某次相亲中对地震的调侃,令人看来听来有些不适意。 而无论是从演员选择还是场景设置上来看——两岸三地的主演,北京,杭州,日本三地的风景轮换,导演显然是考虑到各个层次和地域的人们的需要。于是,就这么一个不知已被讲述过多少遍的关于爱情的故事,被放入了一些异国的想象,一种稍高于普通人生活,便在足够幽默的语言中被顺利地调和了。 是的,这部电影不缺少笑声,它甚至带来了很多笑声,多到足以让人忽略它结构上的松散和情节安排的必要性。比如,在日本的旅途中,他们停留在田野中一处小小的教堂外,葛优扮演的秦奋入内忏悔,从天色初合一直忏悔到暮色渐重,忏悔到教堂牧师都昏昏欲睡,最后不得不跑出来说,你朋友的罪孽太多,这间教堂已经盛不下了,你们去另一个地方吧。 而那些真正触碰到人柔软内心的,打动了人的东西,都透露在那些小小的细节里:葛优在忏悔之前,怀疑牧师是否听得懂中文,就问,我给你捐1000万?那样的试探中有熟悉的小人物的狡黠,显得十分可爱。趁夜去四姐妹居酒屋里,与芳华早逝的四姐妹举盏相谈,舒淇穿着和服推门而入,那相遇的眼神和神情,真的让人感觉到足以打动人的温情,以及真诚。 非诚勿扰,或许,这个电影更多的诚意,还是对体现在笑声的诚,对票房的诚,对商业片的诚。毕竟,这是一个贺岁片,它带给了我们笑声,除此之外,我们还能要求什么? 原载:《文学报》2009-01-08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