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30年银幕记忆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容榕 参加讨论
1978年,改革开放的一声春雷,使沉寂已久的中国电影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迎来了一个百花争艳的春天,一大批优秀电影作品如春笋般破土而出,给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留下了诸多难以忘怀的记忆。
    回首30年的银幕流转,从上世纪80年代的百花齐放,到90年代的多元并进,再到新世纪中国电影产业化的飞速发展,可以说是波澜壮阔,跌宕起伏。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国电影的发展进步,同时,银幕也见证了中国走向复兴的历程。
    记忆深处的银幕经典
    “妹妹找哥泪花流……”1979年,一首曲调优美歌词淳朴的电影插曲传唱大江南北。30年后,这首歌依然是留在许多人记忆深处的经典。这首歌出自于当时一部名为《小花》的国产电影,该片一改以往战争题材影片的传统风格,以清新的人性化表达方式,让人们从中听到了中国电影复苏的第一声足音。主演该片的陈冲、刘晓庆、唐国强也因此成为当年最有影响的当红影星。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解放思想、拨乱反正,极大地激发了艺术家的创作激情,一大批以反思历史、呼唤人道主义为题材的优秀现实主义影片相继登上银幕。1979年,由西安电影制片厂滕文骥和吴天明导演的《生活的颤音》,描写两个年轻人为悼念周总理与“四人帮”爪牙作斗争的故事,引起了当时刚刚从十年浩劫中走出来的观众的强烈共鸣。随后,《苦恼人的笑》、《泪痕》、《巴山夜雨》、《人到中年》、《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等影片,以前所未有的勇气与胆识,艺术地记录那场浩劫,分析历史的教训,发出了那个年代人们内心深处的呼声,成为一个时代的重要载体。
    在这一系列现实主义影片中,刚刚离世的著名导演谢晋的“三部曲”《天云山传奇》、《牧马人》和《芙蓉镇》代表着中国电影传统中最可宝贵的创作精神。他满怀“忧患之思,仁者之心,以及对自己民族历史的大爱”,直面那场民族的悲剧,刻录时代的困顿与荒唐,将强烈的爱憎感情倾注在自己的作品中。正如著名学者余秋雨所说:“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人正在艰难地完成思想的蜕变。在那样一个时代,谢晋就像一个启蒙者,他的每一部电影都是中国思想解放的一个台阶。”
    1981年拍摄的电影《小街》,一反同时期电影的凝重,以两个青年男女淡淡的爱情故事折射出那场浩劫对人性的压抑与摧残,其清新伤感的故事基调,以及开放式的结尾令观众耳目一新。影片中的插曲《妈妈留给我一首歌》得以广泛流传,而女主角张瑜在片中因剧情需要而剪的“假小子头”也被当时许多年轻人所效仿。
    当时另一部影响极大的电影是上海电影制片厂黄祖谟导演的《庐山恋》。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这部讲述来自海外的华侨姑娘与大陆男青年在庐山相识相恋的影片,实在是太普通了。但在当时,该片却因创下了国产电影的数个“第一”而引起轰动:第一次可以公开地表现“恋爱”了;第一次将爱情故事与自然风光片相融合;第一次突破了长期以来中国人倡导“朴素”的审美习惯,片中张瑜扮演的女主角前后共换了43套服装,一时间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反映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也是这一时期电影的主题。《赤橙黄绿青蓝紫》、《街上流行红裙子》、《快乐的单身汉》、《今夜星光灿烂》、《逆光》、《都市里的村庄》等影片,多以改革为背景,表现改革年代人们新的精神面貌,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富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其中根据作家路遥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人生》,真实反映了那时贫穷山区的青年人在面对人生、前途、命运时的奋斗、挣扎、碰壁与无奈。片中男女主人公的不同抉择引发了观众的激烈争论,媒体还为此专门辟出版面开展讨论。
    上世纪80年代,看电影成为大多数中国老百姓文化生活的第一选择,几乎任何一部优秀国产影片都能引来在影院门口排起长队的购票人潮。调查数据显示,1979年,虽然全国拍摄的影片仅50多部,但观众却达到293亿人次,平均每天7000万人次,每个人在这一年中看了28场电影,创造了至今未能逾越的历史纪录。而《庐山恋》从1982年至1999年,仅在庐山建造的“庐山恋影院”就放映了6300多场;到2008年,在这里观看过该片的观众已超过100万人。为此,世界吉尼斯纪录英国总部曾于2002年授予该片“世界上在同一影院连续放映时间最长的电影”的世界纪录。
    人们对电影的热情还体现在1979年复刊的《大众电影》上,由于该刊登载的电影故事及明星照片深受大众喜爱,因此一复刊就发行50万册,每月10日的发行日,邮局门前都会出现人头攒动的场面。到1981年,该刊发行量高达960万册,创下了中国期刊史上的奇迹。
    探索创新的多元盛景
    30年来,中国电影人在用胶片记录下中国社会翻天覆地变化的同时,自身也经历着从艺术风格、审美趣味到人文意识的不断探索与创新。1984年,陈凯歌首次执导、张艺谋担任摄像的《黄土地》亮相银幕,人们看到了在以往电影中不曾有过的镜头语言、画面结构和色彩对比。1987年,又一部色彩浓烈、充满着不羁野性的《红高粱》,带着那一声粗糙狂放的“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的嘶吼,一路喷着酒香、带着醉意,莽莽撞撞地冲进了柏林电影节,并捧回了那一届的金熊大奖,这是中国电影第一次获得国际荣誉。尽管它们也曾引来不同的声音,但可以说,这一“黄”一“红”两笔浓墨重彩的颜色,在中国电影史上具有突破性意义,中国电影由此进入一个新的创作时代,开始吸引世界关注的目光。
    进入90年代,陈凯歌的《霸王别姬》通过两个伶人的悲欢离合故事,糅合了半个世纪来的中国历史变迁,展示了人在角色错位及灾难时期的多面性和丰富性。全片描写细腻,制作精致又气派恢宏,颇具史诗格局。影评界对该片给予了“通俗中见斑斓,曲高而和者众”的高度评价。该片先后获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美国电影金球奖、法国电影恺撒奖,日本电影评论家大奖等多个国际奖项。
    探索与创新催生了各个题材领域的众多佳作,银幕出现多元并进、百花齐放的局面。从《焦裕禄》、《孔繁森》、《离开雷锋的日子》等英模题材影片中,人们发现从这些银幕上走来的英雄身上,看到了普通人的情感,他们在可敬的同时,也拥有了可爱的魅力。人们也看到了一个人的理智和一个人的生命血肉之间所存在的矛盾和悖论;看到了在社会、时代、历史面前,个人的命运、情感、性格与之发生的冲突,这标志着中国电影创作中的现实主义精神在不断深化。
    在战争题材影片中,从《血战台儿庄》、《大决战》、《开国大典》到《红河谷》、《横空出世》,这些影片从过去单纯的慷慨悲歌、气势恢宏,发展到对战争环境下人性的开掘,从而揭示出一个民族从弱到强的艰难历程。
    中国电影的产业化之路
    进入21世纪,随着多媒体、新媒体的崛起,电影业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国产电影市场被进口大片挤压,走进电影院的观众越来越少。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中国电影选择了走产业化的道路,电影制作、发行、放映领域的主体准入资格全部放开,准入门槛进一步降低,投融资主体的开放范围不断扩大。
    中国电影人开始转变生存策略,在个性化与观众接受度、艺术性与票房收入的矛盾之中,努力寻找自己的平衡点。从冯小刚的第一部贺岁片《甲方乙方》开始,国产电影逐渐吸收了类型片的商业元素,努力提高视听效果,推出面向大众、商业运作、开掘档期、开拓市场的营销模式。
    来自广电总局的统计数字表明,近几年来,民营企业投资、融资拍摄电影的比例已经达到80%以上。以2002年底公映的《英雄》为代表,标志着中国内地商业大片的制作与放映、民营公司进入电影市场由此启动。此后,《十面埋伏》、《夜宴》、《满城尽带黄金甲》、《无极》等商业大片相继问世,虽然这些大片因种种不足而受到不少批评与诟病,但不可否认的是,国产大片提高了中国电影的号召力和影响力,把大批观众拉回到电影院,对推动中国电影的产业化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数据显示:从2002年到2008年的6年里,国产大片票房超亿元人民币的共有15部,总票房是25亿元;而1994年到2008年的14年间,进口影片票房过亿的才11部,总票房是19亿。而今年的情况更加令人鼓舞:到目前为止,国产影片已经有6部票房过亿,有2部超过2亿元,1部超过3亿元,正在上映的《梅兰芳》和《非诚勿扰》票房也十分乐观。预计今年票房过亿的国产影片将达到8部,国产影片的票房收入已超过进口片近10%。
    在占有海外市场份额上,中国电影大片的成绩也十分喜人。2002年,《英雄》在美国2000多家影院上映,据美国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1981年到2005年在美国上映的所有外国电影中,《英雄》的票房排在第三位。此后的《十面埋伏》、《无极》等商业大片也进入了亚洲国家市场,有的还打入了欧美主流院线。
    电影体制改革造就的宽松和谐的创作氛围,催生了一大批优秀电影作品。近年来,《张思德》、《云水谣》、《集结号》等影片以中国特质广受赞誉。国产商业小片的发展也呈现出生机勃勃之势,小成本制作的故事片《疯狂的石头》、《鸡犬不宁》、《我叫刘跃进》等,不仅具有轻松的喜剧元素,同时表现了现实生活的种种尴尬,使人们爆笑之余体味了人生的无奈与酸楚。这些影片虽无浩大的宣传攻势,却因其朴实和贴近现实而吸引了大批观众。另一方面,陆川的《可可西里》、李杨的《盲井》和《盲山》等现实题材影片,也极大丰富了中国电影的整体内涵,为中国电影带来了题材、叙事风格的转变与差异。今年的《赤壁》、《画皮》以及冯小刚回归贺岁市场的《非诚勿扰》、陈凯歌重振旗鼓的《梅兰芳》,显示出中国电影正在逐步形成产品形态、类型、风格日益丰富多样的崭新格局。
    据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赵实披露,2007年我国共生产电影402部,位居世界第三,质量和市场份额不断攀升并打入国际主流电影市场。目前全国共有34条主流电影院线,涵盖1427家影院、3527块银幕。2007年,海内外市场票房和综合收入达到65亿元。这些数字背后,是中国电影在产业化进程中迈出的坚实步伐。
    几代电影人承上启下
    30年的银幕流转,凝聚着几代电影人的不懈努力,他们以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在银幕上描绘着中国的气质面貌,共同探索着中国电影的成功之路。
    不久前著名导演谢晋溘然长逝,标志着“第三代导演”在中国当代电影舞台上的最后谢幕。然而谢晋在他长达半个世纪的电影生涯中激情创作的《女篮五号》、《红色娘子军》、《天云山传奇》、《牧马人》、《芙蓉镇》、《高山下的花环》等优秀影片,以及影片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将永远镌刻在中国电影艺术的长廊上。
    改革开放之初登上电影舞台的“第四代导演”,其主体是60年代北京电影学院的毕业生,由于历史的原因,他们的艺术才华直到1978年以后,几近不惑之年时才发挥出来。然而他们一旦冲出起跑线,便显示出稳健的创作实力和持久的艺术后劲。吴贻弓的《城南旧事》,吴天明的《没有航标的河流》、《人生》、《老井》,张暖忻的《沙鸥》、《青春祭》,黄健中的《过年》、《龙年警官》,黄蜀芹的《人·鬼·情》、《青春万岁》,滕文骥的《生活的颤音》等影片,以开放的视野,吸收新鲜的艺术经验,不懈地探索艺术的特性,从生活中和凡人小事中去开掘社会和人生的哲理,为观众留下了一大批银幕佳作。
    作为“第四代导演”领军人物的西影厂厂长吴天明,识才爱才,鼎力提携了张艺谋、陈凯歌、田壮壮、黄建新、何平、周晓文、顾长卫等一代影坛新人。当时的西影厂成了中国电影的圣地,那些怀揣电影梦的年轻人从四面八方聚集到这里,拿出自己的剧本,相互评析,《老井》、《孩子王》、《红高粱》等影片就是在一遍遍的反复争执和讨论中才最终得以呈现在世人面前,并成就了80年代中国西部片的神话。
    当年从西影走出来的这批年轻人,如今已成为中国电影的中坚人物。1978年,北京电影学院恢复招生时,张艺谋还是国棉八厂的职工,因为超龄6岁而险些被北电拒之门外,不过由于他的摄影技术出众,最后还是被破格录取,而他也成了北电历史上唯一一个没参加考试便被录取的学生。
    进入西影厂之初,张艺谋只是在同学陈凯歌执导的《黄土地》中担任摄影,但他出色的镜头造型能力被前辈吴天明慧眼识中并得以提携。1987年,一部《红高粱》以其突破性的电影语言,对中国电影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也使张艺谋一举成名。之后的《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有话好好说》,以及《英雄》、《十面埋伏》等作品,为张艺谋成为“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人物奠定了基础。
    与张艺谋一同踏入北电的陈凯歌,从1984年的《黄土地》开始,就以凝重深沉的电影语言呈现着自己独有的镜头世界,先后导演了《黄土地》、《大阅兵》、《孩子王》、《边走边唱》、《霸王别姬》、《风月》、《无极》、《梅兰芳》等作品。而《霸王别姬》堪称陈凯歌的巅峰之作,影片以沉重而犀利、平和而激越的风格,表达了强烈的人文意识和美学追求,为观众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心灵震撼。
    以连续推出贺岁影片《甲方乙方》、《不见不散》、《没完没了》而家喻户晓的导演冯小刚,也是当今中国影坛独树一帜的人物。与张艺谋、陈凯歌已经获得国际电影界的认同相比,冯小刚是以普通观众的口碑建立起自己的电影风格,也是唯一一直在商业领域打拼的导演。他的“冯氏喜剧”在年年赢得票房佳绩的同时,也使他得以与张艺谋、陈凯歌一同并称为中国电影的“三张王牌”。在尝试了大片《夜宴》之后,冯小刚重新回归拍摄的《集结号》又一次获得票房和口碑的双赢。
    与此同时,以王小帅、贾樟柯为代表的“第六代导演”正在悄悄成长,他们普遍出生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成长于现代主义思潮大量涌入、理想主义风行的80年代,有着更开阔的眼界和更独立的思想人格,他们的作品更多地关注当下社会的边缘人物,常常在人物身上融入自己的经历,用不同于前辈的观察视角和叙事手法记录边缘群体在历史转型时期的迷茫、困惑和无所适从。近年来,第六代的作品在国际上频频获奖,王小帅凭借《十七岁的单车》和《左右》,两度登上柏林电影节领奖台,《青红》又获戛纳电影大奖。贾樟柯的《三峡好人》也问鼎威尼斯金狮奖。然而,目前第六代的影片还未能获得国内观众的普遍认同,这些在国际上获奖的作品却大多难逃国内票房黯淡的结局。如何走出“墙里开花墙外红”的尴尬境地,看来第六代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令人难忘的昔日影星
    30年的中国银幕上闪烁着无数耀眼的影星,陈冲、刘晓庆、张瑜、潘虹、姜黎黎……尽管其中不少人已告别银幕,但是她们的名字,以及她们塑造的银幕形象,至今仍令无数影迷记忆犹新。
    有人说,上世纪80年代中国银幕上最美丽的女演员当属龚雪,这并非过誉。1973年,在总政话剧团当演员的龚雪作为群众演员随部队参加影片《车轮滚滚》的拍摄而踏入影坛。之后,她主演的电影《石榴花》、《快乐的单身汉》都颇受好评。1983年,龚雪在电影《大桥下面》中扮演外表柔弱、内心坚强的女知青形象深深打动了观众,在翌年的百花奖、金鸡奖评选中,龚雪以观众票选和专家评选空前统一的绝对优势成为“双奖影后”。1986年龚雪赴美留学并定居。
    上世纪80年代,银幕上有三位红极一时的女演员,那就是当年被称为“北影三朵金花”的张金玲、李秀明和刘晓庆。
    当年银幕上到处可见张金玲的倩影:《渡江侦察记》中勇敢豪爽的女游击队长,《从奴隶到将军》中的藏族姑娘索玛,《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中的“三辣子”,《大河奔流》中的梁晴,《黄英姑》中的绿林女豪杰等,这一个个光彩夺目的银幕形象使张金玲成为观众心目中最喜爱的影星。然而80年代中后期,正处在事业巅峰的张金玲却悄然淡出了影坛。息影之后,张金玲走进了另一片天地,她师从齐白石的入室弟子娄师白,苦练书画十五载,如今已成为一名书画家,在各地举办了个人书画展,昔日的当红明星在书画世界同样活出了精彩。
    1975年的电影《春苗》让人们认识了李秀明,她那双水灵灵的大眼睛里透出的纯净和坚忍令人印象深刻。当时未满20岁的李秀明是天津人艺演员,在一次教学演出中被著名演员陈强慧眼识中而走上银幕。从影后,李秀明先后主演了《年青的一代》、《巨澜》、《大河奔流》、《甜蜜的事业》、《秋瑾》、《山林中头一个女人》、《红楼梦》等影片。而观众最喜爱的是李秀明主演的《孔雀公主》,直到今天,人们一提起李秀明就会联想起美丽善良的孔雀公主。1981年,李秀明凭借《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中饱尝苦难却仍对生活充满希望的“四姑娘”一角,获得第二届金鸡奖和第五届百花奖“最佳女演员”称号。90年代初,李秀明悄然“下海”,如今她已是一名成功的企业家,但仍然十分低调,就像她当年塑造的银幕形象,坚忍执著,追求完美。
    相关链接
    盘点30年银幕佳片(部分)
    1979年《小花》、《生活的颤音》、《苦恼人的笑》1980年《庐山恋》、《巴山夜雨》、《天云山传奇》1981年《小街》、《喜盈门》、《被爱情遗忘的角落》1982年《牧马人》、《骆驼祥子》、《人到中年》1983年《城南旧事》、《青春万岁》、《人生》1984年《黄土地》、《一个和八个》1985年《青春祭》1986年《芙蓉镇》1987年《红高粱》1988年《顽主》1989年《开国大典》1990年《菊豆》、《焦裕禄》1991年《大红灯笼高高挂》1992年《秋菊打官司》1993年《霸王别姬》1994年《活着》、《阳光灿烂的日子》1995年《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孔繁森》1996年《风月》
    1997年《甲方乙方》、《有话好好说》
    1998年《不见不散》、《离开雷锋的日子》
    1999年《没完没了》、《我的父亲母亲》
    2000年《生死抉择》
    2001年《十七岁的单车》
    2002年《周渔的火车》
    2003年《英雄》
    2004年《手机》、《十面埋伏》
    2005年《天下无贼》、《孔雀》
    2006年《夜宴》、《满城尽带黄金甲》
    2007年《集结号》、《太阳照常升起》
    2008年《梅兰芳》、《非诚勿扰》
    原载:《文汇报》2008-12-20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