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民间·后现代·跨界共享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日月 参加讨论

    《忐忑》   晚会明星
    2011年的新年钟声还在回荡,农历兔年的钟声就要敲响了。晚会又成为了老生常谈却避之不开的话题。
    在与央视春晚争锋的各类春晚上,从农民工歌手到网络神人,近来纷纷成为舞台的百姓之星。少数民族歌手更是晚会热门明星。因一曲《忐忑》走红网络的贵州歌手龚琳娜将成为BTV网络春晚、北京新春音乐会、湖南春晚等晚会的座上客,演出独唱、合唱、翻唱。这位毕业于音乐学院的“正统”歌手曾伤感地离开千人一面的民歌舞台,却在采风贵州民歌后开启了新的民歌思路。与德国作曲家丈夫合作的《忐忑》本是其个人音乐会中的一个小幽默,希望挑战演唱速度的极限,却获得了欧洲“聆听世界音乐”最佳演唱大奖。奖项本已遗忘,却因为互联网的力量成为了最热门的传播歌曲,翻唱难度使这首歌被封为“神曲”,而“粉丝”里的老头老太太说明民间的审美有时可能和欧洲的评委口味相差不大。
    聆听无歌词却只有传统戏曲里叹词的《忐忑》,就像看“梵高奶奶”的画,虽然这位农村老奶奶从不知道“后印象派”,却是最传统的民间生活元素与后现代思潮的无缝对接。
    朱哲琴  民族手工艺
    说到民间与后现代,始终在创作世界音乐的朱哲琴也带来了惊奇。时常在公众视野玩失踪的她这两年“失踪”在少数民族地区,不仅仅是寻访民族音乐,更带了一批先锋设计师和艺术家展开了民族手工艺寻访之旅。马鞍、马头琴、山南尼木藏纸、藏香、贵州破线绣、苗银、青海热贡唐卡、加牙藏毯等15种民族手工艺和她的采风之旅汇集成了两个成果:“世界听见——朱哲琴与民族歌乐师”演出和“世界看见——民族手工艺设计展”。演出并不少见,但民族手工艺传承人与时尚设计师和文艺人士在同一时空中的对话,却是一种突破。展览会上,设计师们以少数民族的生活元素为灵感创作了具有现代质感的实用物件,更分享了传承与创新的经验和案例。
    如何做到民族手工艺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双赢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这个跨界展出,是一次了不起的“行动”。
    仓央嘉措热  边疆探秘
    多种艺术形式和不同媒介的跨界影响是文艺界的潮流。就像影片《非诚勿扰2》上映后,竟带火了一位300年前的西藏诗人——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片中演员的深情朗诵《见与不见》打动了不少观众,尽管片中诗句和歌词并非完全引自仓央嘉措,但“见与不见体”使得诗集销售火爆。仓央嘉措热,除了来自这位传奇诗人的个人魅力和大众传播中的符号化,多年来只增不减的西藏热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少数民族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和神奇力量,无疑是一种珍贵的精神资源。就像刚刚推出的讲述新疆历史文化、探索新疆神奇秘境的小说《大昆仑壹·新疆秘符》,虽然冠上了文明探秘的名号,也有点脱不开 《鬼吹灯》思路的嫌疑,书中的神秘之境多是在神奇瑰丽的少数民族地区。尽管有点过于商业,但《大昆仑》开展的探秘新疆活动倒算是一次文化和旅游很新鲜的直接合作。
    民族节庆  文化共享
    实际上,在一个日益扁平化和类同的世界,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民族文化的丰厚资源,比如民族节日。中国的56个民族,传统节日和新生节日共20000多个,三分之二是少数民族节日。浓缩了历史、宗教、文化、人文的民族节庆无疑是巨大的无形财富,但对民族节庆的无水准的开发已经使不少人闻节生厌,更使人们失去了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尊重之心。2009年,中国节庆活动的数量是8000多个,2010年,节庆数量增加了2000多个。在近日的首届中国民族节庆产业发展与传播峰会上,专家们说出了人们早有同感的心声:民族节庆的热闹背后,是很多活动的一哄而上、缺乏精品和徒有虚名。其实,面对春节都日益变成麻将和鞭炮之节的现实,节日文化的重建很有必要。
    相比之下,让人欣慰的是,一项被誉为中国民间文学“四库全书”工程的“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近日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启动。60年来辛苦采集、记录的所有民间文学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将进行数字化存录,总字数达8.4亿。几年以后,人们可以在网上阅读和检索这座规模最大、种类最全的民间口头文学数字图书馆。这将是真正的大众资源共享。
    《格萨尔》   汉语演绎
    谈到共享,大型藏族史诗歌舞剧《格萨尔》日前首次在全世界使用汉语演绎,更多的观众将走进剧场,共同欣赏古老游牧民族的历史情怀:彩绘石刻、挤奶舞、牦牛舞、面具舞、英雄年代……
    民族的、世界的、多元的,这是文艺界永恒的话题,本期专刊的评论版,也特地开启专栏,探讨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书写的世界性因素和世界性意义,从更高远的视野把握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在世界范围的价值与意义。
    原载:《文艺报》2011年02月02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