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小析客家山歌的语言艺术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陈红燕 参加讨论

    客家文化,是指生活在客家地区的居民世世代代所创造出来的一切精神与物质财富的总和,是此地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客家文化的代表之一——客家山歌,完美地继承了《诗经》和汉乐府民歌等古代诗歌的赋、比、兴的艺术手法。“中原古风,以农以本,以读为荣”(1),客家人由于长期居住在山区和固守封闭式的生活传统,又是中原移民的后裔,故受中原汉文化的影响深远,至今仍保留着中原文化的一些特征。客家先民们原来就是居住在诗经十五国风的主要地区—中原的江汉地带,故而深受十五国风的熏陶。“十五国风,其中就包括了客家先民的民歌在内,如《周南》、《召南》。后来,随客家先民的不断向南迁徙,民歌也随之被带去(2)。”
    客家山歌相当丰富。客家人喜唱山歌,仅流传在广东大埔境内的就有一万五千余首。这些歌谣又以情歌为主,约占60%一70%,形式中多七字句,四句一首,也有五字一句,四句一首的现象。传统诗歌中比、兴、双关、叠字、重章迭唱等手法都为客家山歌所常用。“客家山歌特出名,条条山歌有妹姓,条条山歌有妹名,一条无妹唱唔成(3)。”既体现客家山歌之多,也突出情歌之盛。由客家山歌入手,可见传统诗歌语言艺术的深深烙印。
    一、客家山歌中的“比”
    比、兴、双关、叠字、重章迭唱等这些优秀的传统艺术手法源远流长。翻开我国文学史,即可找到这些手法在历代诗歌中的踪迹。在《诗经》中,特别是在《国风》中,几乎全部使用了比、兴、双关、叠字、重章迭唱等修辞手法。
    “比”,用朱熹的解释,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之意。”比喻手法主要可分三类:明喻、暗喻、借喻。运用这类修辞手法,其目的在于要把所写对象的本质或神态更为生动形象地刻画出来。《诗经》中用比喻的地方很多,手法也富于变化。《氓》中用桑树从繁茂到凋落的变化来比喻爱情的盛衰;《硕人》有“柔荑”,喻美人之手,“凝脂”喻美人之肤,“瓠犀”喻美人之齿,等等,都是《诗经》中用“比”的佳例。而汉乐府民歌运用“比”时则更具生动活泼的想象力,比喻常出人意料。《古歌》中以“腹内车轮转”喻忧愁循环无休,《薤露》以草上之露喻人生之短促。“其造语之精,用意之奇,有出于《三百》、楚辞之外者。奇则异想天开,巧则神工鬼斧(4)。”
    客家山歌中的“比”,表现于手法也是相当丰富。析例如下:
    1.明喻
    明喻的构成方式是本、喻体都出现,中间用“像、如、似、仿佛、犹如”一类的喻词相接。
    如:“老妹生得笑咪咪,恰似佛山龙骨车[1]阿哥相比车页子,害 趌上又趌下[2]”
    情人眼中出西施,以车轮喻爱情的震憾力,可谓出新又出奇。
    “老妹生得系唔差[3],恰似树上玉兰花,一心上去摘一朵,又惊得下唔得下[4]”
    以上是以物喻人,还有以人喻人的有趣现象。如“阿哥好比梁山伯,妹子好比祝英台”,以家喻户晓的梁祝爱情来喻双方情感的忠贞。
    2.暗喻
    暗喻又称“隐喻”本体、喻体亦出现,喻词为“是、变成、成为、等于”等等。由于此类喻词,使得本喻体关系比起明喻来更为紧密。此类比喻直接指出本体就是喻体,从而相似点也得到更多的强调。
    如“读书好,读书好,小学生,起床早,读识字,无价宝。”将读书好喻为无价宝,强调知识的重要性。
    “ 系月中丹桂树,你想摘 无咁咳[5]”月中丹桂既喻自身之美,又喻对方高攀,此女子高傲之态跃然纸上。
    3.借喻
    借喻不说出本体,或不在本句说出,而是借用喻体直接代替本体,本喻体贴切相溶,回味无穷。
    如“浅水上船有得扔[6], 是凤凰尔雏鸡;凤凰唔曾开口唱,雏鸡唔敢乱去啼。”
    此歌以凤凰自喻,以雏鸡喻人,生动有神,活泼幽默。
    “入山看见藤缠树,出山看见树缠藤;树死藤生缠到死,藤死树生死也缠。”
    以藤喻痴心女子,以树喻爱恋之心。全诗字面写实景,然而意蕴丰厚,读来令人抨然心动。通篇虽无一“爱”字,但经由借喻手法巧妙传达,“爱”的境界被升华到一个至高的层次。
    二、客家山歌中的“兴”
    兴,又叫起兴。即从别的事物写起,引到所要写的对象。而“兴”是《诗经》乃至中国诗歌中比较独特的手法。“兴”的本义是“起”,《诗经》中的“兴”用朱熹的解释,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兴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原始的“兴”,与下文并无实际意义上的关系,而是表现思绪无端地飘移、联想。随时代变迁,“兴”兼有了比喻、象征、烘托等较有实在意义的用法。然而“兴”原本是由思绪无端地飘移和联想而产生的,所以即使有了比较实在的意义,也不是那么固定僵化,而是空灵微妙的。如《桃夭》一诗,诗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写出了春天桃花开放的美丽氛围,既可说是写实之笔,亦可理解为对新娘美貌的暗喻,也可以说是在烘托新婚时的热烈气氛。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首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不仅在于引起下文,而且兴中有比,喻刘兰芝、焦仲卿的彼此顾恋之情,为全文营造气氛。
    客家山歌中,兴体运用广泛,且运用时即景生情,信手拈来,简单易懂,浑然天成,从而为群众所接受和喜爱。
    客家山歌的兴是发展成熟的兴体,往往是比、兴结合,既形象又传神。
    如:“羊子上山为食草,猴子爬树想摘桃;妹子梳妆又打扮,一心为了看情歌。”
    此诗以羊食草,猴爬树来起兴,而兴中又有比,以此二者比女子自己,既点出梳妆之用心,又有自嘲的成份在内。
    “石子砌路行路心,唔曾行到就断情;辣椒同葱共锅炒,唔知那样触妹心。”
    以行石子路起兴,又喻两人情意发展之艰难,又喻爱情之纷繁复杂,五味杂陈,可谓形象生动,传神之至。
    三、客家山歌中的双关
    双关,就是使一个词语同时表达表面的,暗合的两种意思的一种修辞手法。就构成的条件看,双关可分为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两类。中国古代诗歌的南朝民歌就大量运用双关,隐语,避免了过于简单直露,一览无余的表现,且明朗而又巧妙。如《三洲歌》中“遥见千幅帆,知是逐风流。”“风流”既是字面上的“风逐水流”之意,又暗指男女之间的“风流情事”,这是利用一词多义。又如《读曲歌》中,“朝露语白日,知我为欢消”“朝露”比女子,“白日”比男子,“消”借霜的消融来比喻人的消瘦。这种手法的运用,使得诗歌的感情在热烈大胆的同时又显得婉转缠绵,并且增加了语言的活泼和形象的生动鲜明性。不独南朝民歌,中唐刘禹锡《竹枝词》有“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晴”利用语音,暗指“情”。这样,女子的迷惘、眷恋、忐忑不安,乃至于希望和等待便都刻画出来了。可见,利用双关表情达意的民间情歌,是源远流长的,向来为人民群众所喜爱。使用时,清新可爱,余味悠长。
    客家山歌中双关手法的运用类似南朝民歌,其中尤以谐音双关较常见。如:“芯”同“心”,“梅”同“媒”,“梨”同“离”等,“莫怕两边人阻隔,水流灯草放芯来”,告诉情人自己的爱情是真挚的,希望对方大胆、放心。“单竹做箫肚里阴,日里吹箫夜弹琴”“弹琴”同“谈情”语音双关。
    四、客家山歌中的叠字现象与重章迭唱
    在古汉语的规则中,这些重叠的词汇大抵是形容词性质,有助于表达曲折幽隐的感情,描绘清新美丽的自然,《诗经》首篇《关雎》,“关关”形容水鸟叫声,《苤苡》中“采采苤苡,薄言采之,”“采采”就是采了又采,形容劳作之忙碌,《氓》中“氓之蚩蚩,抱布贸丝,”蚩蚩形容男子样貌敦厚,令人一见倾心。《诗经》当中也常用叠章的形式,重复几章,字面及意义大体相同,只作少量改变,从而一唱三叹,造成强化感情的效果。如《蒹葭》中,只作少量改换,“苍苍”“凄凄”“采采”“未晞”“未已”等等,全章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回环三叠,反复吟咏,情感真挚,诗歌也因此具有了回环变化的音韵美,也深化了诗的内容和意境
    客家方言语汇丰富,重叠式形容词更是丰富多彩,如AAAA式重叠,“喊喊喊喊”形容因争执而兴师动众前来大叫大嚷的样子,“洋洋洋洋”形容水流满地的样子。这些重叠式形容词,用于客家山歌。由于体式的短小精悍,诗歌本身音韵需求,从而多采用“ABB、AAB、AABB的格式,如“老妹唔使哇哇啛[7],你系唔肯也好哩”,此处用AAB格式形容女子哭泣状;“脉[8]个生来四四方[9],桌子生来四四方;脉个生来脚叉叉,筷子生来脚叉叉,”此处的重叠格式口语化色彩使得诗歌形象而又有趣,“南盘石子种头梨,啷啷倷倷垂断枝”“扭扭皱皱系难开,肥粉落田唔使灰”,“啷啷倷倷”形容果实丰收之态,“扭扭皱皱”形容羞涩之态。
    重章迭唱在客家山歌中运用得极为广泛,山歌本是独唱、轮唱兼顾的形式,体式不变,一为易于短时间内对辞,一为造成反复歌咏,回肠荡气的效果。经常用“一”到“十”,由“一月”唱到“腊月”,生活气息极浓。
    几千年农业社会的个体生产方式和小农经济基础上形成的生活习惯,加上以儒家伦理理想为主导的文化熏陶,使客家人具有依乡恋土,崇恩报本,慎宗追远,寻根问祖的强烈观念。反映在山歌上,推崇、爱恋、思念自己家乡田园亲人的写作主题也世代相传、永无尽头。由此客家人“称其山葱茜以巍峨,其水清澈以扬波,其人崇礼仪、敦教化,街佣菜贩,罔不知书”(5)。客家妇女不仅能耕善织,勤劳节俭,尊老爱幼,不少人还能出口成歌,对答如流。她们在上山打柴、田间耕作时唱着山歌来抒发内心的情感。
    客家山歌的取譬之物多为身边之事和物,客家人熟悉,易于理解,且地方风味浓郁,歌词纯丽清新,妙语双关,形象生动,并有一定调式,唱起来郎朗上口,音韵悠扬,声情并茂,优美动听。
    客家山歌被重视后,演唱形式发展了群唱、联唱、并配以民乐伴奏,且歌词逐渐摒弃了低级趣味,走向通俗又雅致的路子。
    注:
    [1]客家当地农用小车
    [2]车辐
    [3]实不差
    [4]唔:不
    [5]不可能
    [6]不会搁浅
    [7]哭泣状
    [8]脉:什么
    [9]四四方方的样子
    参考文献:
    (1)崔灿.客家三论[M].香港:香港经济导报社,1994
    (2)叶云幸、黄火兴.客家山歌欣赏[M].福建:暨南大学出版社,1994
    (3)(5)余耀南.大浦情歌杂歌精选[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
    (4)陈本孔.汉诗统笺评铙歌十八曲[M].北京:商务出版社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