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学艺术的内容和表现方式的日益丰富,人们的艺术欣赏水平也在不断变化和提高。赣南客家山歌作为一种古老、土著的艺术,也面临着保护还是创新的两难选择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文化学、经济学、宗教学等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研究角度,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本文拟从音乐学的视野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作为引玉之砖,求教于学术界。 一、两难问题的冒出:孰优孰劣,扑朔离迷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赣南客家山歌有着重要的历史与文化价值,需要大力保护;而从时代发展的眼光来看,赣南客家山歌到了不创新就难以生存的危险境地。保护?创新?委实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一) 保护:源于赣南客家山歌的历史及文化价值 赣南客家山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赣州府志》记载:赣南客家山歌起源于伐木客(即伐木工人)。《诗经》《小雅·伐木》中曰:“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嘤其鸣关,求其友声”。这首《伐木歌》是有资料可查的最早的一首赣南山歌。赣南客家山歌中的代表——兴国山歌的发端语起兴词“哎呀嘞——”就是伐木工人在劳动中或劳动后伸腰舒气的感叹声。伐木歌起,山鸣谷应,引起上山的樵夫,放排的工人,耕耘的农民感情上的共鸣,于是互相唱和,成为劳动群众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方式,代代相传,蔚然成风。[1]独树一帜的赣南客家山歌,在民间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从多重意义上成为我们认识和了解赣南文化乃至整个客家文化的一把神奇的钥匙。客家人在一次又一次的迁徙过程中,形成了“爱国爱乡,崇文重教,诚恳弘毅,团结包容,勤劳俭朴,开拓创新和刚柔相济”的文化心理和人文精神。客家人的这些人文精神,在赣南客家山歌中有着充分的体现。比如,兴国山歌的代表作品《打着山歌过横排》:“哎呀嘞——哎,打着山歌过横排,横排路上石崖崖,走了几多石子路哎,心肝格,不知走烂几多烂草鞋”。[2]充分体现了赣南客家人民不畏艰难险阻,勇于向前,开拓进取的坚韧个性以及务实乐观的精神特质。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兴国人民创作了如《鸡心岭上金灿灿》《送郎参军》《苏区干部好作风》等等无数的山歌,歌唱革命和革命战争,歌唱新的生活,表现了他们崭新的思想和感情。他们的山歌和革命息息相通,血肉相联,记录着大量革命史实,犹如一部浩瀚的革命史诗,对推动革命战争,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树立革命传统作风,以至瓦解敌军等等,都发挥了巨大作用。这些原汁原味的山歌,作为客家文化和人文精神的象征,满载着赣南客家山歌光荣与骄傲的历史,需要我们大力保护。 (二)创新:来自弘扬赣南客家山歌艺术价值的时代呼声 然而从现实的角度来看,赣南客家山歌却进入了发展的低谷时期,淹没在流行歌曲、艺术歌曲的大浪之中。不但在卡拉ok厅这种年轻一代喜爱的地方看不到山歌的影子,赣南客家山歌还逐渐远离了它原有的民俗活动的功能,由原来的“香饽饽”变成无人问津的“烫手的山竽”。以前,在赣南山区,人人都爱唱山歌,妇女都有吟唱《摇篮曲》《催眠曲》的习惯,籍此寄托对下一代诚挚的希望和深切的爱。青年男女上山砍柴、采茶时,在山间野外也常常以比山歌的方式来歌唱美好的生活,表达自已的爱憎,并以此作为互诉衷肠、倾吐爱情的媒介。因此,涌现出许多像谢水莲一样知名的山歌王。然而,时过境迁,老一辈歌者逐渐退出山歌演唱舞台,年轻一代又不喜欢山歌,赣南客家山歌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危机,其涵盖的极其珍贵的民间艺术价值也就无法体现出来了。 在这种背景下,对赣南客家山歌是保护还是创新,确实是一个两难的选择:如果不采取保护政策,其生存状况堪忧,甚至有流失的可能[3];而如果采取创新策略呢,则有可能削弱其原生态风格,失去其原有的格调,最终使赣南客家山歌缺乏原汁原味的色彩,蜕变为“另类”艺术。 二、解决“两难问题”的切入点:正确认识客家山歌艺术特质 从音乐学的视野来看,正确认识客家山歌的艺术特点是解决客家山歌保护与创新两难问题的切入点。大致而言,赣南客家山歌有以下几点艺术特质。 (一)调式与句式简单化 客家音乐尚未在音乐上形成自己的音调,没达到让人一听就知道这是客家音乐的成熟地步。赣南客家山歌调式多为羽调式和征调式。一般多采用四声羽调式la?do?re?mi?征调式为sol?la?do?re。曲调进行时,羽调式常采用la-re(反行是re-la)或la-mi(反行是mi-la);征调式常采用sol-la-do-re(反行是re-do-la-sol)。赣南客家山歌的音区比较高,曲调旋律跳跃小、音域相对北方山歌而言比较窄;句式基本是4句7字体,第1、2、4句押韵,每句为“2?2?3”的组合。比如,著名兴国山歌《苏区干部好作风》:“哎呀嘞——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著草鞋干革命,同志哥——夜走山路打灯笼”。[4]除了歌头衬词“哎呀嘞”以外,整首歌曲,由4个乐句组成,每句7个字。调式与句式都过于简洁,不利于歌者的演唱发挥。 (二)表现手法直白化与演唱语言方言化 赣南客家山歌既包含了中原音乐的韵致,又显露赣南山区客家音乐的特色,大多比较高亢,具有浓郁的“山”“情”风味,颇富情趣。赣南客家山歌总是直抒胸臆地表达情感,词意坦率,充满激情,不需铺垫和感情的节制,即使是悲苦的内容也不人为地压抑。因此山歌音乐不过多地讲究形式上的修饰,表现手法比较单纯、质朴。而现在的文化主流大多以城市生活为主,表现的爱情主题也往往比较含蓄,与山歌的直白形成较大的反差。此外,赣南客家山歌作为一种古老的的艺术,全部是用客家话演绎。正因为这样,使其带有浓厚的地方性色彩,因而流传范围小,不利于客家山歌的发展。 (三)演唱形式地方特色化 赣南客家山歌具有代表性的演唱形式有“黄鳅咬尾巴”“猜调对答”“丢观音”等等。“黄鳅咬尾巴”又叫“尾驳尾”、“连锁歌”,是赣南客家山歌对唱的一种独特方式,最常用于“打擂台斗歌”。可以围绕一个中心意思,阐发、深化主体,尽情抒发各自才智和感情。对唱的双方,彼此接过对方的结尾句作为自己应答的开头句,起韵接意,然后增加三句,前后呼应,如此循环。“猜调对答”又叫“锁歌”“猜问歌”,由客家谜语、童谣演变而来。提问者曰“装锁”,回答者曰“开锁”。有一首猜一事物的,有每一句猜一事物的。装锁者要形象风趣,开锁者也要机灵准确。在一问一答中,歌者的聪明才智凸然而现。“丢关音”是对歌中的另一种形式。丢关音为一方,解关音为另一方。根据它的结构形式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含义双关,一种是谐音双关。它不同于谐音双关的歇后语表现手法[5]。这些演唱方式均为对唱的形式,不太受现在年轻一代的喜欢。 (四)演唱节奏自由化 由于赣南地处山区,山歌常出现在深山密林或田野山坑,为求传得远,听得清,一般音调高扬,声音绵长,具有节奏悠长自由、无规整节拍的特点。歌曲的最高音往往在第一句中就出现,起到先声夺人或呼唤的艺术效果,然后逐渐下行至主音结束。山歌陈述部分的节奏往往有一定的规律,然而歌者却常常无节奏地自由发挥,打乱原有歌曲的节奏,这种有规律与无规律的相互融合或频繁交替,增加了山歌戏剧性,却使山歌演唱无节奏,随意性较大。在歌曲的结束部分,歌者为了表达内心的情感,也常常在乐句尾部自由延长,加大了山歌节奏的自由化程度。此外,一般说来,兴国山歌有固定的“过山溜”。唱腔开头是一声独具韵味的:“哎呀嘞——哎”,节拍的长短,全凭歌者自己的兴趣,毫无节奏可言。[6]年轻一代喜欢那种节奏感强、难度不大的通俗歌曲,因而这种演唱节奏自由化的山歌,注定受到了他们的冷落。 三、“两难问题”的解决:客家山歌创新多样化 综上所述,赣南客家山歌的艺术特质显示出其与现代主流文化不相协调的真实一面。因此,保护只能使其墨守成规、自生自灭,而创新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创新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只有在继承传统赣南客家山歌精华的基础上,结合时代音乐发展的特点,多样化创新赣南客家山歌,才能使其唤发出往日的艺术魅力。 (一)赣南客家山歌通俗化 传统的赣南客家山歌中有很多是非常优美动听的,我们应该重视在原腔山歌的基础上,运用作曲的技法加工发展客家山歌。比如,把山歌创作成青少年一代喜爱的通俗歌曲,不失为一个独特的创作思路。我国台湾地区在山歌通俗化这方面就做得很好,台湾作曲家运用客家山歌素材,采用通俗歌曲的手法创作客家歌曲,获得了较大的成功。我们应该借鉴这种做法,多创作出一些具有客家特色的通俗歌曲。 (二)赣南客家山歌合唱化 除了创作山歌式的通俗歌曲外,赣南客家山歌的创作应该多样化,比如创作或改编成合唱曲。我们知道,流传全国的合唱曲,有许多是根据中国民歌素材编曲或创作的,如新疆民歌《阿拉木汗》等等。这些合唱都是采用原腔民歌,曲式结构简练,旋律优美动听,深受全国人民的喜爱。赣南客家山歌也可以仿效这种做法,把一些优美的山歌创编成合唱曲,使其焕发出新的艺术生命力。 (三)赣南客家山歌器乐化 客家流传有“汉调音乐”,客家山歌的器乐曲还没有真正形成,因此,把赣南客家山歌改编成独奏曲,让赣南客家山歌器乐化,不失为一条好的创作方向。据媒体报道,广东知名青年歌唱家陈菊芬把赣南18县市客家地方的72首原生态民歌山歌、小调、采茶戏曲牌、儿歌、风俗歌进行加工整理,然后做成山歌歌集,配成钢琴伴奏并作为专业院校的参考资料。[7]这对于赣南客家山歌的发展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四)演唱语言多样化 赣南客家山歌歌词民俗化,琅琅上口,但是并不流行,究其原因,用客家方言演唱是其“硬伤”所在。因此,创新赣南客家山歌,除了在创作上要不断推陈出新之外,还要采用多样化的语言进行演唱。电视连续剧《长征》主题歌——《十送红军》在全国上下广为传唱,而词曲原型便是取自赣南客家情歌——《送郎调》。赣南客家山歌中不乏这样的好歌,可以采用以下的做法加以推广:优秀的赣南客家山歌可以有两个唱法版本,一个是客家话版本,另一个是普通话版本;也可以参照《十送红军》的手法,客家话与普通话相结合,加上客家话的衬词,如“罗”“喂”“哟”等,加在歌曲当中,既有通俗意味,又有客家风情,必将受到大众的喜爱。在推广方式上,可以通过制作MTV,MV,请国内优秀歌唱演员来演绎歌曲,借助媒体的推介加以推广。 此外,可以效仿音乐剧的艺术形式,创作山歌剧,山歌剧的演出也可以采用普通话、客家话或二者相结合的形式。这方面一个成功的例子是兴国县创作的大型山歌剧《山歌情》在北京演出产生了轰动效应,一举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第四届文化大奖、首届曹禺戏剧文学奖。[8]类似这样的山歌剧应该多创作、多演出,形成山歌剧群体效用,借以推广赣南客家山歌。 参考文献: [1]黄家泉.兴国山歌的由来和发展[EB/OL].客家赣州网http://gz.jxcn.cn/ [2]宋大能.民间歌曲概论(修订本)[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11-123. [3]巫兴燕.曾获世界大奖如今无人继承民间艺术面临失传[N].人民日报,2003-09-28. [4]中共兴国县委宣传部、文化局、文化馆.兴国山歌选[Z]昆明:德宏民族出版社,1995. [5]罗勇.客家赣州[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 [6]万建中.钟敬文客家山歌研究评析[A]人民音乐出版社音乐教育编辑室.赣州与客家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4,118. [7]央视国际网http://www.cctv.com.2005-06-30 [8]凌传昌.兴国山歌我国民间艺术一颗璀璨明珠[N].赣州晚报,’2004-09-24.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