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馄饨、 咸菜及其他——电视剧细节描写一瞥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林一安 参加讨论

    无锡青年杜清远去闯上海,由他的同乡杜无忌做东在马路边请吃馄饨。为了表示主人的盛情,他特意关照老板:"多加些虾皮!"看了电视剧《望族》刚开场不久的这一幕,我不禁哑然失笑:编导把南北馄饨混为一谈了。
    虽然都吃馄饨,但南北方的加工、吃法是不大一样的。吃时用骨头汤,加虾皮、紫菜、香菜,再添点酱油、香油甚至辣油,这是北方的习惯。北京著名的"馄饨侯",便是这种吃法的典型代表。而上海、苏州、无锡一带则不同,他们的馄饨一般用清汤,讲究些用鸡汤,绝不加虾皮、紫菜,更忌放香菜、添酱油,不过里面可以搁些榨菜末、葱末或蛋丝。上海的"王家沙"就是个中翘楚。"多加些虾皮!"显然是忽视细节描写的编导让演员在上海吃北方馄饨。
    杜清远的弟弟杜清明也到上海来打拼。临行前,他的恋人阿娟对他说:"上海菜你吃不惯,你多带些咸菜去!"这又是北方人生活习惯的写照。其实,无锡菜和上海菜差别并不大,都较清淡偏甜,而无锡菜似乎更油腻些,无锡的油面筋和大排骨全国闻名。动不动就吃咸菜,是十足的北方习惯。南方人当然也吃咸菜,但普遍爱吃略带甜味的扬州酱菜,或萧山萝卜干,或云南大头菜,或绍兴乳腐,以下泡饭或稀饭。南方人正餐一般是不上咸菜的,即使菜肴偏咸的宁波人,他们也并不钟情咸菜,因为他们有臭冬瓜、黄泥螺、咸蟹等宝贝佐餐。可见阿娟还不懂杜清明的心思:这个无锡大阿福并不需要咸菜!
    杜清远不久就在上海找到了一个落脚点。编导展现在观众眼前的是一间安装着火炉的小房间。炉子上坐着一把铁壶,正冒着白气,而且烟囱、火钳等一应俱全,保证着屋主人的安全,真是其暖融融!看到这幕情景,我惊呆了:这分明是北方的风光,哪里是南方的景象!在北方(黄河以北),再穷,屋里也要生一个炉子;而在南方,毕竟天冷的日子较少些,即使是有钱人家,大冷天也只生一个炭盆,很少听说有生炉子的。再说,你跑遍上海滩,也没地儿去买这物件啊!
    无独有偶,另一部电视剧《锁清秋》也犯有类似的毛病。且看剧情:大新银号少东家江少游病危,其妻苏心禾心急如焚,去中药铺请大夫出诊救命,遭拒。在心禾的苦苦哀求下,大夫终于答应了,但条件是心禾替他们家磨过年的年糕粉。心禾救夫心切,只得接受这苛刻的条件。于是,她捧起一把把晶莹坚硬的大米,洒向磨盘;但见雪花般的大米洋洋洒洒,纷纷落下,真犹如"大珠小珠落玉盘"。磨罢,我们的少奶奶居然还拎出一大桶米浆来。这一魔幻般的诗画配,美则美矣,惜与生活现实相悖。事实是,小麦或玉米可以干磨,南方磨年糕粉则不然,事前需将米浸泡一二日,然后连米带水放进磨盘上面的圆孔,一起硏磨。磨出的米浆,需装进面口袋里扎紧,上面压上磨盘等重器,第二天米汤滗尽,年糕粉团始成,可以做"水磨年糕"了。
    这两部电视剧的编导都没有认真查考场景细节,而仅仅以想当然的推理来替代脚踏实地的生活体验,功力的欠缺是显而易见的。
    王国维曾经说过:"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无矫揉装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持此以衡古今之作者,百不失一。"
    我们的作家和艺术家不妨也记住哥伦比亚著名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一句话。他特别敬服海明威描写细节的功力,说海明威"甚至会告诉你如何去描写一只猫拐过一个街角"。
    原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3-2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