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亲情铸就的电影传奇——专家热议国产新片《唐山大地震》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李春利  参加讨论

     
    “你看《唐山大地震》了吗?哭了吗?”近日,人们多了这样的问候语。“震撼、感动、温暖”的字眼儿在观众中悄然传递着。《唐山大地震》用质朴的电影语言,浓郁的现实主义风格、高科技打造的视觉奇观吸引了千万观众,上映8天票房过3亿元,不仅带动着暑期档的热映氛围,也形成了一种文化现象,引起了业界的高度关注。7月29日,中宣部文艺局、广电总局电影局、人民日报文艺部和本报文艺部联合举办了座谈会,总结《唐山大地震》的成功经验,探讨该片艺术得失,为国产电影再进步、再发展提出建议和思考。座谈会由电影局副局长张宏森主持,中宣部文艺局副局长汤恒作了总结发言。以下是本报摘登的专家观点。——编者
    
    震撼、感动和兴奋
    张建勇(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当代电影》主编):震撼、感动和兴奋这三个词可以概括我的心情。首先是震撼和感动,可以说已经许久没有看到这样具有强烈现实主义震撼力的电影了。该片数字技术所制造出的逼真惨烈的大地震效果,令人震撼,但是影片给我们更强烈的震撼,是再现灾后唐山人民的生活状态。人们都说这是一部催人泪下的煽情之作,但是我发现,影片当中那些让人情不自禁流泪的段落,并没有在戏剧冲突高潮处使用煽情手段,它是那么朴素自然,而又感人肺腑,让观众不由得潸然泪下,这样的感动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源自影片当中复杂呈现的亲情。影片给予我的另一种感动,就是崇高和精神,影片中的一家人所投射出的唐山人民战胜灾害创伤,重建家园的坚韧、乐观、向上的精神,同样强烈而深刻地感动着观众。
    兴奋,也是我强烈的感受。短短七八年间,国产电影产量增长了3倍多,电影票房以每年25%以上的速度递增,2009年超过60亿元,今年上半年历史性达到48.4亿元,几乎为8年前全年票房的6倍。
    电影的直白和文学的含蓄
    李敬泽(《人民文学》主编):我昨天晚上到电影院里去看了《唐山大地震》,我一个人哭得稀里哗啦,这部电影非常感人。然而,擦干眼泪,我们还是要思考,我觉得这部影片在很多方面为电影创作,甚至文学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当然也提出一些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唐山大地震》这部影片大大增加了母亲和弟弟的篇幅,所以母亲和弟弟的戏更加浑厚,更加丰富。相对于文学底本《余震》,姐姐小登的情感线索显得不够清晰。从影片看,她主要还是纠结于当初她母亲的选择,只能救一个,母亲选择救弟弟。当然,这是根源。但是如果这个人物这么多年来仅仅针对这句话而怨恨,编导起码是考虑不周的。实际上,要害不在这儿,要害在于母亲说这句话导致了这个孩子在她今后的人生中对这个世界不信任。就是说她最信任的或者是说人在世上最基本的,最值得信任的关系,在孩子心中出现了问题,所以她的生活肯定受到影响,她和她的养父、养母,她的男朋友,都不能维持一种信任的关系,这也是她的痛苦所在。和文学的含蓄相比,《唐山大地震》为了贴近市场更加直白,所以少了文学中的想象空间。
    艺术品质思想导向商业诉求完美结合
    贾磊磊(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助理、研究员):一段时间,商业电影过于追求商业利润,忽略了其他方面,而有些艺术电影又过于表现自我,主观色彩强烈,却不呼应大众心理。《唐山大地震》在艺术品质、思想导向、商业诉求上达到了完美结合,值得关注。它昭示这样一种可能:在国家命题的前提下,在商业平台上,我们能够打造出非常完美的主流电影。
    另外,这部电影互动性的现实主义也值得关注,从开放视野来看,影片涉及到三次地震,第一次就是唐山大地震,第二次就是汶川地震,它是在创作过程中被加入电影叙事文本的,它成就了影片的第二条线索。如果没有汶川大地震来呼应,片中的母女这一生可能很难见面。这次地震在电影的叙事流程当中非常重要。
    第三次地震就是在影片完成之后的玉树地震,一部电影的叙事文本和现实生活能够形成这样一种互动关系是值得我们探讨的。
    简单中的真诚
    刘玉琴(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首先,这部电影有一个宏大的主题,灾难是人类不可预知,不可控制的,但是影片却没有止于描写灾难,而是把宏大的主题用家庭和个体的小的切入点表达出来。
    第二,影片的表述很单纯,但是它又是很真诚的,每一个场景,每一个片断,每一个人,包括生活几十年的轨迹都很简单,都不复杂,但是它又表现得很真诚,它立足于人性中最基本的东西,人的生命,人的生活中最基本的东西,所以它是简单的,也是真诚的。
    第三,它的真实让我感动。它就是要透视人生命中最本质的东西。它看起来都是残缺的,包括躯体的残缺,人的性格残缺。但是每个人都在不圆满的过程中间得以圆满,我感到了这种真实的力量。主旋律影片一向是高高在上,而在这部电影中,我们看到,它没有过多的表述,没有过多的承载,它就触摸你内心最柔弱的地方,紧紧牵着观众的情感,所以它传递出的温暖和关爱的力量反而是强大的。
    灾难片包装下的亲情故事
    尹鸿(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唐山大地震》确实不是一部灾难片,影片对灾难的表现仅仅十几分钟,所谓的灾难片的常规叙事和桥段都没有使用。影片的主要叙述是灾难发生后,天各一方的家庭如何从创伤中缝合的人性故事。如果说,在一般的灾难片中,人性深度仅仅是点缀,那么,这部影片正好相反,灾难则是人性故事的包装。这部影片关注的不是23秒内的地震而是一个家庭32年的心灵挣扎,这也是中国电影传统创造性的转化。为什么这么讲?过去我们研究过中国以家庭伦理为主题的家庭伦理情节剧传统,从蔡楚生到谢晋,一直到今天看到的《唐山大地震》,这个家庭伦理情节剧传统基本上是以家为单元,以家庭关系创伤和修复作为它的主要表达,这个传统在中国电影史上创造过无数的奇迹,凡是在中国电影史上获得过高票房,而且有社会关注度的,往往是这样的电影。现在,家庭伦理情节剧传统基本被电视剧取代,而《唐山大地震》使得家庭伦理情节剧元素回到电影这样一个空间里面来,这是对消费者的适应。
    一部有反思意义的力作
    王一川(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第一,这部影片是后汶川地震时代的一部成功的巨灾反思力作,表明中国电影艺术工作者有能力对这次特大自然灾害造成的社会心理振荡,做出冷静的反思。
    第二,这是一部家族亲情的反思力作,中国电影有家族亲情伦理这样一个悠久的渊源。这部片子是以母爱的博大深厚,给观众以强烈的冲击,激发起人们的亲情和良知,无论历经怎样的动乱,都向往和追求亲情的重聚,展示了亲情的力量,爱的力量。
    第三,这是冯小刚导演自己的一次自我突破和提升。从《集结号》的英雄人格刻画,到民间正义诉求,到现在平民亲情描写和个人隐秘心理的挖掘,冯小刚已经跨越了他此前个人的电影美学极限,而实现了一次新的上升。
    当然影片也留下一些遗憾,我看了电影以后,又回头看了原作《余震》,做一下对比,确实有一些不足。比如淡化了女儿的心理反思;又比如巧合痕迹太重等。
    向亲情致敬的电影
    阎晶明(文艺报总编):《唐山大地震》是一部向亲情致敬的电影。中国这种以家庭为单元的伦理感情,是根基最深的,也是被高度伦理化和道德化的,是非常神圣的。而近年来,影视作品中出现了对中国人普遍愿意呵护的感情的消极式的表述,看完以后不舒服,觉得生活不美好,价值观、道德观和感情的归属感失去了。《唐山大地震》非常正面、直接、彻底地做了一次表达,从头至尾都呼唤着亲情的回归。电影表现的是在灾难之后,人们之间心灵上相互的救助、抚慰、或者叫弥合这样一个漫长的过程,它是一种中国式的表达。
    值得探讨的是,这部电影过分借助死亡意向,布局有点太满了。比如影片中有唐山大地震的死亡,有养母的死,有毛泽东的逝世,一直到汶川大地震的死亡,电影每隔10分钟就有死亡,它一方面会使影片有点向下走,感觉压抑,另外一方面在深化主题的过程当中,造成一种覆盖,使想要深化的亲情方面的东西很难突破出来。
    个人精英意识和大众情感的融合
    胡克(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这部影片强调人的自由,强调人的尊严,强调人生命的重要,强调人性别的平等,要求独立,这些东西都是现在精英意识。这些意识怎么大众化?电影将解决这个问题的钥匙放在了母亲的身上。在影片中,母亲一直在忏悔,她对自己的抉择是痛心的,她不知道女儿小登还活着,但是确实把她当成活着,为了让自己的内心能够舒缓,她采取的忏悔方式几乎是自虐的方式,32年如此,所有的人都会被感动。她为此付出的代价是她全部的生命。在这种情况下,大众的情感开始融合进来,接受了编导们承载在母亲身上的那些意识。最后解决问题的方式就是亲情,就是一个母亲对于女儿的爱,这种爱感动了观众,也感动了女儿小登。这样的处理将原作中过于个性化的部分用大众文化的视角重新演绎了,所以更能感动大众。
    “双馨”和“双赢”的启示
    白桦(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看了影片,又看了原作,对这个片子用这两个关健词来表达我的感受,就是“双馨和双赢”。“双馨”是一个流行说法,指的是德艺双馨,符合这个标准的电影非常少,《唐山大地震》就是一部。它的内容形式,它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达到了相对完美的结合。“双赢”是指:它赢得了市场,也赢得了人心。
    影片的重心由撕裂后的痛苦,走向了亲情的弥合,走向了对各自人生的支撑,写出了唐山人坚韧、乐观、感恩社会的精神状态。总体上是符合人们善良、和谐和团圆这样一种心理愿望。
    当下,电影遇到非常大的挑战,就是商业化、市场化的冲击,从发展上看需要用产业化方式,但是我们的文艺产品过分强调商业化之后,出现了文艺为经济服务的倾向,忽视文化积累,素质教育的提升,这样《唐山大地震》就显得难能可贵。
    改写了中国电影的讲述方式
    杨远婴(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唐山大地震》上映以来,我在网上看到有两种责备,一种声音说影片不是大地震,是余震,第二个责备说这部电影像电视剧,太婆婆妈妈。我觉得这两点恰恰是这部电影的一大特点。
    首先,这是当代电影叙事上的一次进步。在中国电影研究当中大家有一种共识,内地电影是以国为家,港台电影是以家为国,《唐山大地震》的故事确实做了一次调整,它把国家的劫难推到后面,把老百姓的创伤放在前景,把情感坐落在骨肉亲情上,把历史事件转化为家庭的悲欢离合,这种改变改写了中国电影常规的叙事方式。
    从另外一个意义来说,这也是中国电影向传统模式的回归。苦情戏也叫家庭伦理片,以母亲磨难感动观众,历史上票房最好的片子都是用这个传统模式。《唐山大地震》也算一个母亲戏,它就是通过不同的母亲:徐帆扮演的母亲,刘丽丽扮演的母亲,表现出不同层次的母爱,构成了片子的核心。
    大众文化立场获得普遍认同
    赵葆华(《电影》原主编):冯小刚这几年的作品,每一部都造成巨大的轰动效应,都取得了巨大的票房价值,这是一个文化奇迹。这个奇迹来源于冯小刚对大众文化立场的坚守。在这部电影中,他再次选择了一个通俗化的主题,就是人伦主题。在骨肉分离中开始,亲情的回归中落幕。它并不承载政治回眸、历史沉思,完全是普通百姓在那样一场灾害当中亲情的断裂,情感的断裂,到亲情的融合,人性的融合过程,这样一个通俗化的主题,具有亲近感。
    《唐山大地震》写的是草根人物。在这样一种表达上,确实体现他的艺术路线,通俗化的路线。通俗不等于粗俗,影片是在通俗化的艺术表达上和观众进行情感互动、灵魂对接。所以我觉得冯小刚和他的《唐山大地震》,给中国电影的创作和理论都上了一课,我们应该关注中国电影的亲和力。
    高新技术和现实主义相得益彰
    梁明(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摄影系主任):《唐山大地震》是高新技术、影像质感和现实主义创作传统的完美结合。中国电影更多的是重视故事、重视内容,不太重视形式。但是电影还是以影像为本体的艺术,如果没有影像本体,如果没有影像的震撼,就不会对人的感官形成刺激。
    数字技术用在这部人文影片中非常好,比如开片成群的蜻蜓飞,那个时候每个人心里都有一种预感,这是动物的反常性,要有灾难了!这对整部影片艺术质量有非常大的提升,不是为了技术而技术。
    这部影片的影像质感不仅表现在高科技营造的氛围上,还有它的服装道具,诸多场景的表达上。比如说部队大院,很多真正在部队生活过的人都知道,那个装甲兵大院,是历史的遗迹,让人有时代感、亲近感。有了这种质感才能做到真实性和感人性。
    对这样一个高品质的影片,确实感觉有些不足,比如植入广告,这样的题材没有必要进行植入广告的设置,无论如何在悲伤的情绪里,广告都会让观众出戏。
    个体感伤升华为人类共同情感
    张颐武(北京大学教授):这个电影还有一个意义,是对传统的超越,它把历史背景作为一个后景来处理,这是完全不同于过去的表达方式。它形成一个新的想法,就是对人的命运的关注。最后归结为家庭伦理感情。汶川地震的表现是非常重要的,找到了一个历史结合点,女儿的悲剧创伤在这儿得到平复,这个想法非常好,尽管有些戏剧化,有情节剧色彩,但是我觉得大众影片中情节剧理念的运用观众也是可以接受的。
    这部电影最让人觉得有力度的地方,是它的超越性。把个体感伤变成一种人类共同的感伤,找这个契合点找得很准,通过汶川地震,使大家都关注到生命、人性这些本源问题。
    冯小刚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品牌。所谓品牌效应,品牌冲击力,已经在市场上呈现出来了。
    文化心理研究的新课题
    张卫(中国电影评论协会秘书长):《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第一次浓墨重彩凸显一个人32年来的心灵自责,片中的母亲以善为标尺,反思和自责自己的过错,而在观众看来她其实没有错。这样的情感在东西方文化里都有涉及。西方叫做忏悔,中国文化叫做修身养性。
    32年的心灵自责史恰恰是观众呼应和感动的地方。片中女儿代表了知识分子精英的立场,就是说你不能剥夺我的生命,我要我的生命。这部电影又写了32年的心灵怨恨史,32年的心灵自责史,这两个并在,最后以弥合来消除,这是中国人面临的心灵建设,文化心理研究的新课题。
    淡淡的煽情催人泪下
    索亚斌(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副教授):这部煽情电影,分寸感把握特别好,它不以催泪为目的,而是用一种生活常态下的淡然来一点点向观众渗透。如果每场戏都是高潮的话,可能这部电影就不会有高潮。我们在影片中看到了编导的巧妙,比如故意省略姐弟相认的场面。
    整部电影不是要极力讲清楚每个人的故事,而是选取每个人命运之中最具情感力量的一些重点来表现,并不追求特别明晰的前因后果。比如儿子怎么发财的,可能上个场景拉三轮车,下个场景就开公司了,比如这个女儿怎么当家庭教师,怎么嫁给老外,这些情节都没有,我觉得这是一种提升,有回归传统的艺术电影的意味。
    还有一点遗憾,就是女儿的形象还显薄弱。为什么呢,因为她的主观性少,都是通过旁人观察去表现她。灾后幸存,是从一个继父的角度去看她,被领回家以后,也是从养父母角度去说她如何如何,成家后,她的洋丈夫又成为一个新的视点人物,开着宝马回家,告诉她汶川地震了。这样就就导致了女儿形象的薄弱。
    接地气的好作品
    向兵(人民日报文艺评论版主编):冯小刚的作品都是接地气的,他知道普通观众的需求是什么,所以说他的作品在市场上都很成功。我认为这种接地气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是“三贴近”。《唐山大地震》讲的是比家园重建还要艰难得多的心灵重建,今年是唐山大地震34年纪念日,这个纪念日到来之前我们已经经历了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这些地震当中有不少家庭顷刻间坍塌,有多少支离破碎的家庭,就有多少颗支离破碎的心,心灵的重建和30多年前一样,是非常艰难的,仅仅从这一点上讲,唐山大地震所揭示的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唐山大地震》告诉人们,亲人永远是亲人,亲人间没有不可跨越的鸿沟。影片原作者说他的小说写的是痛,而冯小刚电影写的是暖。影片从上映以来,一下赢得这么高的票房,正表明我们亿万观众需要这样的暖,赞同这样的暖。从这样的角度说,《唐山大地震》对于我们宏大题材影片创作具有启示性意义。因此我在想,这个影片真正打动人心的,不是那些所谓的3D特技的东西,其实它真正感人的还是作品中活生生的人物情感,人物命运。
    应该感谢文学
    高小立(文艺报艺术部主任):《唐山大地震》从小说到剧本,再到电影所蕴含的震撼,首先是来自文学精神的传递,这再次证明文学的力量,验证电影倚重文学的重要性。《唐山大地震》的成功也是文学的成功,在首映礼上欣慰的是我们看到编剧苏小卫,这传达出品方对编剧的尊重。遗憾的是,始终没有从冯小刚对各方的感谢中,听到一句感谢文学,我们不要忘记给予其创作灵感的文学作品。我们也注意到很多人看到该片后,准备再读小说原著,希望这是一次尊重电影文学的契机。
    中国电影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饶曙光(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唐山大地震》体现了冯小刚的智慧,国产电影的专业水平并不支持大片单纯靠视听元素赢得国际市场,我们最核心的竞争力量还是在于我们对自身文化心理的把握。《唐山大地震》在宣传营销当中,也有一个根本性的改变,就是悄悄的从主打灾难片,转向了伦理片,这是一种体现。
    其次,我们再仔细分析除冯小刚电影之外,这几年电影市场票房很高的影片,某种程度上都把伦理片元素融合到类型片当中了,这在产业化背景下对中国电影有很多的启示。
    大家都谈到《唐山大地震》对中国传统伦理片的超越,这个超越还有两点,一个就是对乱情的拒绝,另外有一个重要的超越,就是超越血缘关系上的亲情表达,对我个人来说,片中养父母的形象的塑造更令人感动。
    《唐山大地震》最大的亮点还在于对主流价值观的重构上。中国电影不能不讲人文,不讲思想,电影在任何时候都不仅仅是一种娱乐,不仅仅是一种感官的愉悦,它更多的是一种文化,最终会影响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原载:《光明日报》2010-08-02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