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也说电视剧的原创力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李平华 参加讨论
  暑期一到,各家电视台开始了电视剧的车轮战。高希希版的《三国》硝烟刚落,李少红所导的新《红楼梦》又在业内外引起颇大争议,怎么褒扬怎么贬的都有。新《三国》是因为导演味道太重,自主性太强,被观众指责离原著太远;新《红楼梦》因为句句照搬,造型雷人被诟病为“不动脑筋”。老舍的经典作品《茶馆》所改排的同名电视剧一经上映,便引来不少人叫好,网上却又开始批判电视剧京韵过重、生搬硬套。
    其实,在这些引起大家广泛关注的改编作品之外,只需稍许调换频道,就能发现,如今但凡进入黄金档期的电视剧,大多有点脸熟——《包青天》又新拍了,《新白娘子传奇》换人马了,海岩的电视剧《永不瞑目》翻拍了,连琼瑶的《还珠格格》也为重拍选角了……这些还不算,开国内偶像剧先河的《将爱情进行到底》就是翻拍自日剧《爱情白皮书》;《无限生机》一推出,就被观众指责“盗版”了美剧《急诊室故事》;被多家电视台反复播放的《家有儿女》类似《成长的烦恼》;《好想谈恋爱》则直接号称中国版《欲望都市》;最近,当红的《迷失》和《越狱》也出了中国版——《末路天堂》和《远东第一监狱》……
    细数一下,当下电视里放的作品,竟有大半是翻拍作品。而新人新剧,若非情节特别曲折,故事特别离奇,根本在电视台站不住脚,也就无从进入观众的法眼。作为最广泛接触受众的媒体,我们能够提供给广大人民的文化与精神食粮,难道就是这些一改再改的作品么?
    面对这个问题,业内人士都提到了收视率,似乎收视率是万恶之源。仔细斟酌下,却不单如此。一方面是翻拍成风,同一部名著甚至两三年就被翻拍一次;另一方面是“跟风”成灾,清宫戏一红,就到处都是“辫子”,谍战戏一红,特工便满屏幕转。究其背后缘由,都可以回溯到成本与风险的博弈上来。名著与经典剧作的翻拍,因为观众对于作品本身有一定熟悉度和喜爱,便有了最低的保障,无论拍出来是优于原作或是劣于原作,观众都会出于好奇与比对的心理对其格外关注。同时,电视剧类型化的趋势,在于很多元素都在不断重复,相同或者相似题材、类型的电视剧已经培养起了相对固定的观众群体,所以不少投资者、创作者出于商业运作的考虑,与其冒砸锅卖铁、赔本也赚不来吆喝的风险,倒不如在现有的题材下分一杯羹来得稳妥。另一方面来说,缺乏原创只会跟风,必然陷入一个怪圈。一个剧火了,它的同类作品收视就会偏高;收视高了,就会有人跟风;但跟风到了一定阶段,观众会厌烦了,收视就会下降,制作方无利可图,于是转而寻求最新的“风向”。
    可惜的是,在这些商业考量背后,牺牲掉的唯有观众原本理应享受的、涉及面广泛的审美趣味。上级管理单位虽能够对于各种泛滥情况发布条文加以规范,却无法制止制片商追逐利益的本性,而我国又没有完全意义上为公众利益服务的“公共频道”。在这样的情况下渴求原创力的勃发,又从何谈起?恐怕单单指责作家、编剧、导演,都是无济于事的。
    原载:《文学报》2010-08-05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